资源简介 题组二 新高考二卷(Ⅱ卷)一、(2025全国二)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8分)学生习作:我们很多人,对灰尘之类的小东西,常常是不以为然的,认为没有什么了不起,其实不然。语言学家讲评:“不以为然”里的“然”是“对”的意思。“不以为然”就是“不认为是对的”,等于说“不赞成”“不同意”。近几年来,有些人把“不以为然”误认为是“不在乎”的意思,这一句里的“不以为然”就是这样用的。这种用法是错误的,不能提倡。有人说,( )。今天认为是不合法的用法,等到用的人多了,慢慢就变成合法的了。所以我们最好不要去反对它。这种理论是似是而非的。①如果采取这种态度,我们事必对于语言里所有新出现的不合习惯的说法都一概承认是合法的,那么我们的语言还有什么规范和标准可言呢 ②只有当一种说法得到社会普遍承认之后,我们③才能承认它的合法性。这就是语言学家的态度。从这一点看来,语言学家是非常“势利眼”的。不过我们别无他法,只能采取这种态度。有人说,我不是语言学家,我不管你们赞成还是反对,只要有人这样说,我就可以跟着这样说。这当然不错。一个人采用什么方式说话有他的自由,别人没有权利干涉。不过语言除了作为交流思想的工具之外,同时又是对运用语言的人进行社会评价的一种依据。在这一点上,语言跟衣服有共同之处。衣服的作用当然是庇体和御寒,可是除此之外,它又是对于穿衣服的人进行社会评价的依据。一个人的衣服的样示不符合社会习惯,别人就会对他有看法。一个人写文章时用语不符合一般人的习惯,别人对作者和他的文章也会有看法。文章是写了给人看的,我们不能不考虑它的社会效果。1.将下列语句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D)A.语言是社会的产物 B.语言是交流的工具 C.语言是传情达意的 D.语言是不断演变的2.下列选项中加点的词语感彩都发生了变化,其中与文中“势利眼”的变化不同的一项是(3分)(B)A.要把这个雄心壮志牢固地树立起来,扭着不放,“顽固”一点,毫不动摇。B.鲁迅毫不惮于他的战斗文字为当时的“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C.教育工作者和家长要积极引导孩子们“异想天开”,大胆创新。D.我们在工作中就是要“斤斤计较”,千方百计地保障群众的利益。3.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4.文中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两处含错别字的词语并改正。(3分)答案 “事必”改为“势必”;“权利”改为“权力”;“庇体”改为“蔽体”;“样示”改为“样式”。5.有些成语在使用过程中,意义会发生变化。比如“空穴来风”,原本比喻消息和传说不是完全没有原因的,现在多用来指消息和传说毫无根据。请根据文中语言学家的观点对这种现象加以解释,并再举出一个类似的成语,说明其意义的变化。(6分)答案 第一问:①“空穴来风”原来只有第一种意义,第二种意义是不正确的;②用的人多了,新意义得到社会的普遍承认,就被承认是合法的了。第二问:(示例)美轮美奂,原用于形容房屋高大美观,后来也用于形容装饰、布置等美好漂亮。二、(2024新课标Ⅱ)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看云似乎是很多北京人的日常,自到了北京,我也入乡随了俗,经常看起云来。那天是周六,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书店闲聊,因为一直留意着窗外的云,聊天时我有些心不在焉。书店是整幅的玻璃幕墙,大大小小的云在窗框里,如画一般,还带有特别随意任性的毛边儿。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的大块云和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的小块云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哪怕再高妙的丹青手,也画不出来那个劲儿,实在是美翻了。云这么好看,却也不妨碍它下雨。那天,我们在宋庄的街道上闲逛,走着走着雨就来了。雨来了,云还在,太阳也还在。这就是名副其实的太阳雨了吧 淋着这雨,我们都没有打伞。打伞会觉得辜负了这云的,也会辜负这雨,不是吗 1.文中画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答案 (示例1)①大块云带着流苏一样的大毛边儿,②小块云带着细丝一样的小毛边儿,③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示例2)①大块云带着大毛边儿,②流苏一样,③小块云带着小毛边儿,④仿佛细丝,⑤都主打一个飘逸轻盈。2.文章结尾处的“不是吗 ”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答案 ①直接跟读者对话,希望得到读者的认同;②使文段结束得自然、不突兀;③给读者带来亲切活泼之感,并与全文风格保持一致。(每点两分,答出两点即可)(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众所周知,运动可以帮助放松肌肉、减轻身体紧张感、改善血液循环,让我们身体更健康。但是,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运动更是让我们心情愉悦、大脑强健的“灵丹妙药”。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疗效不但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喜欢运动、经常运动的人,相信都体验过“跑者欣快”,即连续高强度运动一段时间后,①虽然身体非常疲乏,但心情很好,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这是因为,运动可以促使大脑分泌许多与愉悦感相关的“快乐物质”,如多巴胺、内啡肽等。而运动后的大脑,还会分泌一种名叫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的蛋白质,有助于强健大脑。因此,运动不仅会让你轻松快乐,还会让你头脑更清晰,更有活力。当然,不是每个人②都适合做高强度运动(①“虽然”1分,含有“身体感到累”之意1分;②“都”1分,“适合”1分),但即使做一些轻微运动,也是有助于身心健康的。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 (示例1)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为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之一,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示例2)多年以前,运动就已被列入情绪障碍的治疗方法中,不但疗效立竿见影,令人信服,而且适用范围很广。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5.下列句子中的“相信”与文中加点的“相信”,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C)A.身处困境他却并不消沉,相信自己能拼出一个光明的未来。B.我满心欢喜地迎接他回来,相信现在的他一定和从前不同。C.看到气势磅礴的壶口瀑布,相信每一位游客都会激动不已。D.翠翠还是不离开码头,相信祖父会来找她,同她一起回家。三、(2023新课标Ⅱ)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那次云南之行,有一个意外收获,就是看到了腾冲皮影戏。那天晚上,到一家古色古香具有民族特色的饭店用餐,饭吃到一半,服务员来通知,皮影戏开始了。我放下饭碗,下了楼。《龟与鹤》正在上演,水塘边,一只仙鹤优雅地舞着,踱着,鸣着,顾盼着,寻觅着;另有一只乌龟,爬上了水塘的土墩,舒四肢,伸头颈,享受着宁静,享受着美景。仙鹤发现了乌龟,飞过去停在乌龟背上,用长长的喙去啄乌龟的头,乌龟飞快地把头缩进壳里,四肢也缩了进去,任仙鹤如何啄,如何气恼,如何焦急,乌龟就是岿然不动,让仙鹤①无计可施/一筹莫展/无可奈何,以至于本应是胜利者的仙鹤,反而着急地叫了又叫……见我对皮影戏有兴趣,服务员就介绍说,皮影戏是当地居民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有悠久的历史。皮影是用驴皮或牛皮刻成人物、动物,用细绳拴着,再连接着小竹竿。艺人在幕后操纵着小竹竿,皮影则甩手投足,舞枪弄棍,骑马冲杀,无所不能,往往令观众②赞不绝口/叹为观止。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2.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正优雅地跳舞,踱步,鸣叫,顾盼,寻觅”,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分)答案 ①原句每个动词都带“着”,强调动作正在进行,现场感更强;②原句单双音节变化使用,不呆板;③原句中单音节的“舞、踱”和双音节的“跳舞、踱步”相比,更能体现出仙鹤动作的轻盈。(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两点给5分)(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耳机一戴,谁也不爱”。周围的世界有时太嘈杂了,但想安静一下不被打扰也很容易,①(示例)只需要戴上耳机。可是最近,樊女士发现,自从经常戴上耳机听着歌入睡以来,耳朵里开始有了“嗡嗡嗡”的耳鸣声。去医院一看,居然是过度使用耳机造成的突发性耳聋。那么,使用耳机②要注意怎样的度呢 医学研究告诉我们,这个度包括时间和音量两方面,即音量不宜超过最大音量的60%,时间要限制在60分钟以内。如果超过这个限度,就可能威胁耳朵的健康。比如诱发耳部炎症,导致耳朵疼痛、耳屎变多等。有人觉得这都是小事,忍忍就过去了。但事实上,③伤害往往不止于此,还可能逐渐升级。对耳朵来说,过大的声音就是噪音,噪音会对耳道产生压力,压力又会撞击鼓膜听骨链传到内耳,震荡前庭淋巴液,这一系列连锁反应下来,会出现晕车一样的头晕症状。声音过大还会损坏耳蜗中的听觉毛细胞,导致耳鸣。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形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3.下列句子中的“谁”和“耳机一戴,谁也不爱”中的“谁”,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B)A.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B.生活中谁都需要表达和交流。C.我本来是跟他开玩笑的,谁知道他竟然生气了。D.我越来越深刻地感觉到谁是我们最可爱的人!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6分)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增删少量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 (示例1)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会使听觉毛细胞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示例2)如果长时间暴露在过大的声音中,听觉毛细胞会失去敏感性,无法接收声音的信号,造成暂时或永久性听力下降。(两处语病,改对一处得2分)四、(2022新高考Ⅱ)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2小题,7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2022年3月23日下午,第三次“天宫课堂”如约举行。在约400公里高的环地球轨道上,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三人携手开讲,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在现场演示,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并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此次“天宫课堂”。抛出去的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没有沿抛物线方向下降、坠落,而是给人以沿着直线匀速运动的感觉。植物油与水在小瓶中混合后不能自然分离,而用绳子拴住瓶子甩上一阵后,水与油成功分离……第三次“天宫课堂”这些①(示例)引人入胜的瞬间启发很多学生不断思考、回味,兴趣盎然地追寻背后的科学道理。“天宫课堂”开始于2013年6月20 日。彼时,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同伴的配合下,华丽转身为②循循善诱的科学课教师,在天宫一号空间实验室进行了中国首次太空授课,演示了失重环境下独特的物理现象,并和地面的学生进行了③热火朝天的天地互动交流。此后,又于2021年和今年两度开课,大大激发了广大青少年探求科学规律、探索宇宙奥秘的热情。1.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2.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答案 在近一个小时的授课过程中,现场演示了丰富多彩的科学实验,还以天地连线的方式回答了地面学生的问题。此次“天宫课堂”通过多种媒体平台向全球同步直播。(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3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这小城并不怎样繁华,只有两条大街,一条从南到北,一条从东到西,而最有名的算是十字街了。十字街口集中了全城的精华。十字街上有金银首饰店、布庄、油盐店、茶庄、药店,也有拔牙的洋医生。这小城里面,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我生的时候,祖父已经六十多岁了。我长到四五岁,祖父就快七十了。我还没有长到二十岁,祖父就七八十岁了。祖父一过了八十,祖父就死了。从前那后花园的主人,而今不见了。那园里的蝴蝶,蚂蚱,蜻蜓,也许还是年年仍旧,也许现在完全荒凉了。小黄瓜,大倭瓜,也许还是年年地种着,也许现在根本没有了。那早晨的露珠是不是还落在花盆架上,那午间的太阳是不是还照着那大向日葵,那黄昏时候的红霞是不是还会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马来,一会工夫会变出来一匹狗来,那么变着。这一些不能想象了。3.文中写到自己的祖父,没有一处使用“他”,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分)答案 ①“他”通常指交谈双方以外的第三方,文中用“祖父”而不用“他”,体现了作者对祖父的尊重,也表现了二人关系非常亲近;②反复说“祖父”,给人以心心念念的感觉,表达了作者对祖父的思念。4.文中画横线的部分,突出了“祖父”的衰老死亡和“我”的成长是一个同时发生的、逐渐变化的过程,这一表达效果是怎么取得的 (4分)答案 ①多个句子都把“祖父”和“我”相对叙说,突出了变化是同时发生的;②用相似句式再三叙说“祖父”和“我”的年龄变化,凸显了变化的过程。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除比拟外还使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请结合原文分析其表达效果。(5分)答案 修辞手法:排比。表达效果:①按顺序写了从早到晚三个时间的三种景色,在铺叙堆叠中写出作者对小城满满的回忆;②通过细数露珠、向日葵、红霞等记忆深刻的事物,渲染了自己的怀念之情。五、(2021新高考Ⅱ)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吃喝当然是人生一大乐事,如果生活在太空,我们还能愉快地享用大餐吗 最早的太空餐是让人 的“牙膏”:宇航员要从管子里面挤出半流体的食物,不需要咀嚼便可直接咽下去。没有咀嚼的快感,没有多样的选择,首代宇航员的饮食条件相当艰苦。吃货的生产力 ,很快,( )。如今,宇航员们已能在太空中自如地使用各种餐具,与地面用餐相当接近。与此同时,太空食品的种类也丰富了起来。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而且宇航员们还在不停地开发新的太空料理:小饼干、寿司、花生酱冰棍,甚至是“昨天的咖啡”——采访中一位航天飞机的指挥官曾自豪地展示过一批再生水,而原料是什么,自然 。 然而,制订太空菜谱仍然受到很大的限制。大部分蔬果在宇宙中最多只能保持两天鲜度,空间站中新鲜食品 ,绝大多数食品只能脱水或加工成罐头运上太空。目前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解决这一难题。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C)A.望而却步 不胜枚举 不言而喻 寥寥无几B.踌躇不前 不可低估 心照不宣 寥寥无几C.望而却步 不可低估 不言而喻 极其稀缺D.踌躇不前 不胜枚举 心照不宣 极其稀缺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A.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并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B.人们就发明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甚至包括咖啡杯和煎锅C.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并且包括咖啡杯和煎锅D.人们就将种种能在无重力环境中使用的餐具发明出来,甚至包括咖啡杯和煎锅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A.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B.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虽然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C.正因为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所以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D.目前国际空间站中有上百种餐品,这使得宇航员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用餐计划,然而这一用餐计划是每八天循环一次的。(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东西方文化不同,艺术的表现也不同。一般说来,东方艺术重主观,①(示例)而西方艺术重客观。表现在绘画上,西洋画重写实,重形似,而中国画重神韵,重意境。中国画通常②分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三类。这看起来是以题材为标准分类,其实是用艺术表现了一些独特的观念和思想,即中国画概括了自然和人生三个方面:人物画表现的是人类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山水画表现的是③人与自然的关系,将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花鸟画则表现大自然的各种生命与人的和谐相处。中国画的分类,体现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哲学观念和审美观念。中国画讲究虚实相生的意境美。老舍曾请齐白石以“蛙声十里出山泉”为题作画。十里蛙声,如何入画 潺潺山泉,如何表达 白石老人思考良久,终于画成了一幅经典之作:六尾蝌蚪在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的乱石之中不断涌出的潺潺清泉里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看过此画的人无不拍案叫绝。4.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5.文中画波浪线处是个长句,请改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5分)答案 (示例)①山峦映衬下的山涧内,②乱石之中,③潺潺的清泉不断涌出,④六尾蝌蚪摇曳着尾巴顺流而下。六、(2020新高考Ⅱ)语言文字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20分) 风筝,是中国古人的一项重要发明,放风筝是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传统活动。早期有关风筝的记载多与传递信息等军事活动有关。到唐代,风筝开始出现在文人诗歌中。宋代以后,逐渐演变成一种老少皆宜的玩具,而清明时节放风筝也成为一项普及的民俗活动。明代以后,风筝传播到世界各地,并深受各国人民喜爱。( ),吸引着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观赏和竞技。早期的风筝制作十分简单,用竹篾做骨架,贴上素绢或白纸,结好线绳,便可放飞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风筝的制作技艺不断炉火纯青,样式也逐渐丰富起来,从动物、植物、器具、文字,到人物、仙佛,不一而足,风筝于是有了很强的观赏性和艺术价值。有些风筝还安装了声响装置,如著名的“板鹞”风筝,通体安装笛哨,少则数十个,多则成百上千。放飞时百哨齐鸣,宛若空中交响乐,具有独特的魅力,大大增加了放风筝的趣味性。1.文段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3分)(C)A.喜闻乐见 B.老少皆宜 C.炉火纯青 D.不一而足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B)A.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B.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山东潍坊国际风筝节C.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国际风筝节D.山东潍坊自1984年开始迄今已经连续举办了36届的国际风筝节3.比喻具有相似性,请据此对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用比喻进行简要分析。(5分)答案 ①句中把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的声音比作交响乐,体现了比喻的相似性;(1分)②放飞风筝时百哨齐鸣,交响乐由多人共同演奏,二者相似;(2分)③交响乐很有魅力,笛哨声也很有魅力,二者相似。(2分)4.下面文段有四处语病,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4分)①凝聚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②人类形成了现代城市,③并努力用灯光点亮城市的夜晚。④作为经济学家来说,⑤城市灯光的背后隐藏着许多社会经济秘密,⑥可以据此估算城市人口的数量,⑦预测房价的走势,⑧进而反映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⑨然而这样的繁荣背后却带来了隐患:⑩城市的灯光不仅会增加能源消耗,还会破坏动植物乃至人类的生物节律。答案 (示例)(1)语句②修改为:“人类创造了现代城市”。(2)语句④修改为:“对经济学家来说”或者“经济学家认为”。(3)语句⑧修改为:“进而推断城市的经济发达程度”。(4)语句⑨修改为:“然而这样的繁荣却带来了隐患”或者“然而这样的繁荣背后却存在着隐患”。(每处1分;指出序号但修改不正确,不得分)5.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5个字。(5分)2020年6月3日上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在京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粮食生产基本面良好。《报告》基于统计数据,利用中国农业产业模型(CASM)模拟预计,2020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高于2019年的6.6亿吨。稻谷、小麦和玉米产量将分别达到2.1亿吨、1.3亿吨和2.6亿吨。粮食种植面积较2019年略有减少,但单产将有所增加。答案 (示例)①2020年6月3日,②中国农业科学院发布《中国农业产业发展报告2020》,③预计今年全国粮食产量将达到6.7亿吨。(关键信息正确3分,句子流畅1分,字数符合要求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