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产业转移——以东亚为例【学习内容】1、了解产业转移的概念、类型、原因、目的、方式和规律。2、了解东亚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了解我国产业的变化及转移趋势。3、掌握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目的】以东亚为例,学会分析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及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重难点】1、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2、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学习方法:课前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共同归纳提升知识链接:产业革命、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珠江三角洲的产业升级学习过程:一、认识产业转移1、产业转移的概念:2、产业转移的分类:3、产业转移的目的:4、产业转移的原因:二、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1.劳动力因素:①劳动力因素有什么特点?②从劳动力因素考虑什么样的区位是产业转移的目的地?如:美国向墨西哥,西欧向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地的转移③东亚地区各国工业化之初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原因?④为什么地区会从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入地区变成转出地区?⑤看课本P88图5.8思考:50年代日本为什么不直接把其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转移到中国中西部地区?2.内部交易成本因素:①什么是内部交易成本?(举例说明)②仅从交易成本考虑,企业家希望在什么样的区位建厂?③发达和发展中国家在交易成本方面各有什么特点?发展中国家怎样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3.市场因素①企业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开拓国际市场?②开拓国际市场为什么会受到多方面的限制?为了避开限制,该如何做?③市场有什么样的特点?4.其他因素(举例说明)课堂反馈训练:1.韩国由20世纪60~70年代产业转入区变为80年代产业转出区的原因是()A.产业过多,劳动力不足B.转入企业过多,影响当地环境C.劳动力价格的提高D.技术水平低,不利于企业的发展2.东亚建出口加工区的原因是()A.充分利用当地丰富的劳动力资源B.扩大消费市场的需求C.发挥出口加工区的科技优势D.降低内部交易成本,吸引外资3.简答:①.日本工业高度密集于太平洋沿岸地带。这一地带用地紧张,低价昂贵,环境污染严重。这种状况对日本企业生产的区位选择有什么影响?②.1985年,日元对美元大幅度升值。日元升值对日本产业向海外转移有什么作用?课后思考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沿海设立了一批对外开放港口城市,开启了外商在中国大规模投资的序幕。根据下述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资料一:资料二:不同年份外商在中国直接投资的地区比例(%)1990年1995年1999年2000年东部地区93.8687.6987.7787.83中部地区3.879.259.389.17西部地区2.273.062.853.00(1)图一表明外商在中国投资的产业结构特征是;图表反映出外商在中国投资的地区分布特征是。(2)分析外商在东部投资的原因。(4)中西部应该采取哪些对策吸引投资?三、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关注宏观产业结构,是产业转移的直接结果1、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原主导产业向国外转移,可使国内的________________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了条件。【思考】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过程是什么?从轻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高科技工业2、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的影响:加快本国或地区的______________调整,缩短______________的时间,从而加快________的进程。(二)、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关注的是具体产业和产品,针对是产业的发展阶段和产品的生产环节1、国际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了国际产业________和_______,推动了区域经济的___________。2、从产业的发展阶段看:促使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重点发展处_____________的产业,形成国际分工与合作。(1)、发展中国家:主要发展处于成熟或__________的产业。(2)、发达国家:主要发展处于开发和______________的产业。3、从产品的生产环节看:通过企业把转移国和转移对象同对_____________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形成产品____________的分工与合作。【课堂练习1】根据产业典型产品在生命周期中的不同阶段,可以把产品分为开发期、增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发展阶段。读图完成1~3题。1.目前我国东部经济地带把处于图a中什么阶段的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A.① B.②C.③D.④2.图b中,目前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的产品加工环节的原因A.科技水平高B.矿产资源丰富C.产品附加值低D.能源供给充足3、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产业转移时,应加强是①产品开发和研究的引进 ②开放国内市场③强化产品生产,形成制造优势④加强市场营销,提高品牌意识A.①② B.②③C.③④D.①④(三)、改变区域地理环境1、表现:(1)、改变了区域的_______________。(2)、产业转移伴随着____________的转移和扩散。2、警示:发展中国家在接受发达国家重化工业转移的同时,应充分估计其对环境的__________,加强对废弃物排放的控制和____________。(四)、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1、产业转移国或地区:产业大量向国外转移,会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引起__________的增加。2、产业转移对象国或地区: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____________。【课堂练习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大力发展“三来一补”企业,初步形成以加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特色。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通过优化工业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使工业发展在高速度的基础上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目前珠江三角洲通过产业转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换代,着力提升区域经济综合实力。材料二 珠江三角洲示意图及其产业结构演变图。(1)、简述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发展“三来一补”工业的区位优势?(2)、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演变图”可知,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布局的主导因素由___________开始的导向型工业发展为_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目前升级为____________导向型工业。(3)、目前,珠江三角洲产业正向_________________转移;简述这种产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的影响 【知识检测】读“不同国家产业变化过程示意图”,回答1~3题。1.①类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是A.市场B.劳动力C.技术D.交通2.由图可知①Ⅰ类国家工业发展早,科技水平高 ②Ⅱ、Ⅲ类国家往往处于不利地位 ③Ⅱ、Ⅲ类国家产业升级速度取决于Ⅰ类国家 ④市场是产业升级的动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我国在产业调整中应该加快②类产业的引进,推进工业化进程B.与Ⅰ类国家合作,集中发展①②类产业C.加快有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D.只接纳高新技术产业的转移(2010·江苏地理改编)下图为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关系示意图,读图回答4~5题。4.图中箭头所示的生产要素及其流动方向,符合区际关系的是a.为资金 b.为技术 c.为劳动力 d.为原料A.abB.acC.bcD.bd5.关于两区域间产业转移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欠发达地区应全面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以促进区域发展 ②发达地区应将高新技术产业转移到欠发达地区,以降低生产成本③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逐步转移第二产业,有利于两区域的产业结构优化 ④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有利于促进欠发达地区城市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读下面的简图,图中甲、乙表示两个不同的区域。完成6~8题。6.若甲表示我国的东部地带,乙表示西部地带,则沿箭头1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A.水源B.资金C.劳动力D.煤炭7.若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则箭头2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是A.劳动力B.技术C.资金D.管理经验8.若甲表示发展中国家,乙表示发达国家,则箭头2方向在区域间调配的产业是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力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技术密集型产业日本某汽车公司在中国建有多个整车生产厂和零部件生产厂。2011年3月11日东日本大地震及随后的海啸、核辐射灾害,使该公司在灾区的工厂停产。受其影响,该公司在中国的整车生产厂也被迫减产。据此完成9~10题。9.该公司在中国建零部件生产厂,主要目的是A.避免自然灾害对本土汽车生产的影响B.为其中国整车厂配套,降低整车生产成本C.利用中国廉价劳动力,为其日本整车厂服务D.建立其全球整车生产的零部件供应基地10.中国整车生产厂被迫减产是由于该公司在灾区有21世纪教育网A.研发中心B.一般零部件厂C.核心零部件厂D.整车厂11.阅读图表,完成下列问题。部分国家劳动力工资和产值对比表:国家每个雇员年产值(千美元)日工资(美元)年工资/年产值(‰)美国10560208.6德国8745188.8英国5036262.8中国291.518.9菲律宾23579.4、简述美国东北部地区发展钢铁工业的优势区位条件?(2)、在全球第一轮产业转移时,美国产业转向德国而没有转向英国。结合表格说明其原因?(3)、全球第三轮产业转移,使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运用所学知识简述其原因?(4)、全球三轮产业转移,对美国产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何启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