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练题型 表达效果题1.(2025四川成都三诊)下面文段画横线的句子如改成“那画像砖、陶俑、图景和情节,没有细节、修饰、个性表达和主观抒情”,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6分) 你看那弯弓射鸟的画像砖,你看那长袖善舞的陶俑,你看那刺秦王的图景,你看那车马战斗的情节,没有细节,没有修饰,没有个性表达,也没有主观抒情。相反,突出的是高度夸张的形体姿态,是手舞足蹈的大动作,是异常单纯简洁的整体形象。这是一种粗线条粗轮廓的图景形象。然而整个汉代艺术生命也就在这里,就在这种粗轮廓的整体形象的飞扬流动中,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的美。答案 ①原文连续使用四个“你看”,增强了与读者的交流感;②原文中“弯弓射鸟”“长袖善舞”“刺秦王”“车马战斗”有具体画面,能让读者在脑海中迅速构建起鲜明的视觉形象,直观地体会到汉代艺术的精彩之处;③原文使用排比句式,突出了汉代艺术的特征,增强了语言节奏感。(每点2分)2.(2025重庆育才中学一诊节选)下面文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如何写出石榴花“强烈的生命感”的 (4分) 古人把石榴又称作“丹若”,就是取自石榴花的红。初开之时,红艳艳的石榴花像是少女的面颊,总有一种含情脉脉的神韵与娇羞。“东风不度榴花放,我自喧妍夏日开”,怒放的石榴花,红得浓烈,红得纯粹,红得奔放……一树树,一簇簇,一团团,抓人眼球,张力十足,灼热,烂漫,飞扬,充满了强烈的生命感,成了初夏时节一道最绚丽的风景线。答案 ①运用排比(反复)和叠词手法,强调石榴花颜色之艳、数量之多,突出石榴花“强烈的生命感”。②巧用富有表现力的词语。“灼热”,化视觉为触觉,写花开得热烈;“烂漫”写花颜色鲜明;“飞扬”写花飞舞,突显石榴花蓬勃的生命力。③多用短句,明快活泼,节奏感强,突出花的生气。3.(2025山东潍坊二模节选)下面文段画波浪线句子中的“对吧 ”是个问句,却并不表疑问,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4分) 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提出将持续推进“体重管理年”行动,此举掀起了全民减肥的热潮。与此同时,社交平台上的“春天掉秤攻略”也铺天盖地,其中“春断食”更是让热衷减肥的人趋之若鹜。 总体来说,“春断食”就是靠“饿”达到减肥的目的。临床研究表明,骤然的饮食减少会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甚至加重肝肾负担。而长时间断食还会使身体进入“饥荒模式”,从而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更扎心的是,“春断食”减掉的多半是水分和肌肉,脂肪依然稳如泰山。如果停止断食,体重就极易反弹,甚至可能比之前更重。 可见,春天减肥不应该是“饿”与“瘦”的简单对决。毕竟,我们减肥的终极目标并不是变成“纸片人”,而是在春天的暖阳里,成为更好的自己,对吧 所以,要想健康减肥,就应该合理安排三餐,控制高脂肪、高糖、高盐食物的摄入;同时采用有氧运动与力量训练相结合的方式,保证每天30分钟以上的运动时间。答案 ①用略带商量的口气,表达对自己观点的肯定,引起读者对“春断食”危害的反思;②直接与读者对话,希望得到读者认同;③将话题自然转到“健康减肥”上,引出后面的建议。(每点2分,任答两点即可)4.(2025浙江义乌适应性考试)下面文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这样的旁征博引不是我真正想写的东西。人类作家的博闻强识,依然存在价值”,从语意上看两者基本相同,为什么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6分) 对于AI的写作,我是心怀敬佩和感激的。因为它最擅长的,正是我最不擅长的——引经据典。譬如,春天到了,桃花开了,我要写一篇以“古诗中的桃花”为话题的散文,大可直接把需求一字不差交给AI。几秒钟工夫,“风暖仙源里,春和水国中”“未醉已知醒后忆,欲开先为落时愁”等诗句便一一呈现在屏幕上,快速,精准,毫无怨言。我简直要对AI致敬了!这之后,我只要略加几句点评,勾调几抹情绪,一篇看起来洋洋洒洒、信手拈来的散文就写好了。从这个角度讲,AI在“掉书袋”这个赛道上,确实算是一骑绝尘、人力弗及。且慢。这样的“旁征博引”,是我真正想写的东西吗 不然。人类作家的博闻强识,是否也没有价值了呢 也不然。面对索引整齐的各类知识,AI只懂得对着人类的提问“直捣黄龙”,但艺术与人性,却往往曲径通幽。答案 ①原句使用设问和反复手法,强调突出“我真正想写的东西”不是“旁征博引”,以及“人类作家的博闻强识,依然存在价值”这一结论。②原句长短句结合,句式整齐,张弛有度,富有节奏美感。③原句“旁征博引”打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和反语,写出作者对AI助力人类写作背景下“我”“真正想写的东西”的反思。④两个“不然”呼应前文“且慢”,语言充满文言色彩,丰富了文章的文化底蕴。(每点2分,写出3点即可)5.(2025浙江诸暨适应性考试节选)文中加点的“空气互联网”一词具有特定含义,请结合文本分析其内涵并说明表达效果。(3分) 作为地球上重要的“居民”,自然界里的植物是否也存在信息交换呢 答案是肯定的。玉米如果被昆虫啃食,就会迫不及待地向同伴释放信号:“注意!害虫来袭!”瞬间,周边其他玉米就会加强防卫。番茄也是如此,它在受到伤害时会群发“茉莉味”的信号,让周边的番茄秒变“苦瓜脸”。这套由挥发性气味小分子编织的“空气互联网”,如同自然界的“聊天记录”传递信息,让不会移动的植物们实现了跨时空的生存协作。答案 内涵:植物通过空气中的气味分子传递信息的系统。(1分)表达效果:①用“互联网”比喻,形象说明信息交换的高效性。(1分)②借助当下流行的科技词,让表达更通俗,突出植物的“社交”智慧。(1分)6.(2025陕西安康一模)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12分) 伺候着河上的风光,这春来一天有一天的消息。关心石上的苔痕,关心败草里的花鲜,关心这水流的缓急,关心水草的滋长,关心天上的云霞,关心新来的鸟语。怯怜怜的小雪球是探春信的小使。铃兰与香草是欢喜的初声。窈窕的莲馨,玲珑的石水仙,爱热闹的克罗克斯,耐辛苦的蒲公英与雏菊——这时候春光已是烂漫在人间,更不须殷勤问讯。 瑰丽的春放。这是你野游的时期。徒步是一个愉快,但骑自转车是一个更大的愉快,在康桥骑车是普遍的技术;妇人、稚子、老翁,一致享受这双轮舞的快乐。任你选好方向任你踏上通道任你放轮远去,保管你这半天的逍遥是你性灵的补剂。这道上有的是清荫与美草,随地都可以供你休憩。你如爱花,这里多的是锦绣似的草原。你如爱鸟,这里多的是巧啭的鸣禽。你如爱儿童,这乡间到处是可亲的稚子。你如爱人情,这里多的是不嫌远客的乡人,你可以到处“挂单”借宿,有酪浆与嫩薯供你饱餐,有夺目的果鲜恣你挥霍。你如爱酒,这乡间每“望”都为你储有上好的新酿,黑啤如太浓,苹果酒、姜酒都是供你解渴润肺的……带一卷书,走十里路,选一块清静地,看天,听鸟,读书,倦了时,和身在软绵绵处寻梦去——你能想象更适情更适性的消遣吗 (1)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如改成“关心石上的苔痕、败草里的花鲜、水流的缓急、水草的滋长、天上的云霞、新来的鸟语”,语意基本相同,但原文表达效果更好,为什么 (5分)(2)词语感彩的变化可产生特殊的表达效果,请赏析加点词“挥霍”的妙处。(4分)(3)标点与文字一样,可以流露出不同的情绪,摇曳出不同的节奏,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并未使用任何标点,却产生了很好的表达效果,请简要赏析。(3分)答案 (1)①原句每一小句都带有“关心”一词,突出春天到来“我”观察到的自然界景物之多,(1分)变化之大,(1分)体现了“我”盼春的急切和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心情。(1分)②改写的句子只用一个“关心”,缺少了欢欢喜喜迎春的味道,语言呆板不生动。(2分)(2)①“挥霍”本带有贬义的感彩,在此处被赋予褒义色彩,贬词褒用。(2分)②这里写出做客乡野之人肆意享受果鲜,表现了乡人热情好客、慷慨的性格特点。(2分)(3)①作者把连续的动作“选好方向”“踏上通道”“放轮远去”组合起来,无停顿,形成快读。(1分)②给人一种迫不及待地想分享的意味。(1分)③传达出作者春天在康桥骑车春游的巨大的愉悦感和幸福感,表现出作者在康桥骑车的自由、随性。(1分)7.(2025浙江温州二模节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9分) 今年春节,电影话题成为社会关注焦点。电影的流量带来消费的增量,“电影+盲盒”“电影+美食”“电影+旅游”等模式引发消费热潮。不可否认,如此火热的“电影+”模式俨然成了个“金矿”,挖完票房挖周边,挖完周边挖旅游。“电影+”消费模式是银幕内外的有机链接,也是电影市场繁荣与商业圈繁荣形成的连带效应。这种消费模式不仅彰显了中国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也为未来的文化市场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与机遇。(1)语序往往含有逻辑性与文学性,请以画波浪线的句子为例简要分析。(4分)(2)随着汉语发展,数学符号在具体语境中得到大量运用。请以文本中“电影+”与“电影+旅游”为例,对符号“+”的表达效果写一段点评,字数不超过100。(5分)答案 (1)①逻辑性:基于电影票房产生周边商品,由此延伸至旅游行业,体现各环节的承接性,具有循序渐进特点。②文学性:句式工整,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和气势,通过重复“挖完……挖……”的句式,突出强调了“电影+”模式带来的广泛影响。(每点2分)(2)(示例)“+”的运用直观简明且语义丰富,“电影+”中的“+”指延伸到其他领域,“电影+旅游”中“+”表示两者的融合;“+”的运用使汉语表达更生动活泼,体现当下汉语表达与其他学科的融合,具有时代性。(“直观简明”“语义丰富”“生动活泼”“时代性”一点1分,不超过2分;结合文本对“电影+”和“电影+旅游”中的两个“+”的解释一点1分,两点2分;语言表达符合点评特点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