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短视频有其短处,更有其长处。在短短几分钟内,让受众掌握一部经典电影的精髓,并了解大概剧情,确有存在之价值。有人喜欢长篇大论,有人喜欢提纲挈领。有人愿意耐下性子看完一部长电影,也有人愿意抽出零散时间欣赏一部电影的精华。这是不同的“刚需”,不宜以自己的口味否定另一种口味。只要不同的受众感受到不同的幸福体验,便足矣。
有人形象地把这种电影解说称为“电子榨菜”。既然名谓榨菜,意味着它扮演着佐料、佐菜的角色,有增进食欲、丰富口味等效果。既然如此,就不能用要求佛跳墙的标准来要求榨菜,更不能指责它为何代替不了满汉全席。
换句话说,如果能够给多元化的大众需求提供一种可能,能够让人们在支配琐屑时间时找到一种出口,能够让人们在电影盛宴中夹到几筷子精品,那就有存在的价值。更何况,“电子榨菜”还具有“反哺功能”。具体而言,很多人吃了这种“电子榨菜”,进而想看整部电影,在这个过程中,“电子榨菜”形同电影推荐单,能够吸引更多人看长电影。
电影解说是一门艺术,需要硬功夫,如果不对整个剧情进行系统把握并加以消化,是很难做到出彩的。而事实上,“电子榨菜”的创作者们就电影解说确实下了力气,把电影的精华浓缩在短短几分钟内,没有慧眼,没有提炼能力,没有剪辑实力,是不可能的。因此,他们的劳动值得肯定。
(摘编自《看向“电子榨菜”的目光应多些善意》
材料二:
与人们日常随时随地刷手机不同,用餐时间和地点相对稳定,“电子榨菜”比其他碎片化观看更容易专注沉浸,同时获取成本低,从内容到时间人们都无须额外支付,就能在日常工作生活的夹缝中加速获得快乐。有人用“电子榨菜”消磨独自用餐的“孤独”,也有人架起屏幕昭告天下“请勿打扰”,保护一人份的自在;无论看什么、听什么下饭,人们都意图在虚拟的屏幕中暂时寻找一块舒适的情绪环境,或者自由地掌控一小段时间,将现实拥挤的时空,在心理层面上想象性地拓展。
闲暇时光的娱乐无可厚非。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是一切事物环绕的中心,并把休闲看成是哲学、艺术和科学诞生的基本条件之一。中国文字“休”被解释为吉庆、欢乐、美善、福禄,“倚木而休”表明人与自然的和谐、人对自然的敬畏。“闲”常被引申为道德、法度,通“娴”,有思想纯洁与安宁的意思。只是在当代竞争社会,追求绩效让人们深感时间紧迫。因此,很多人无法在几十分钟的用餐时间“无所事事”,加速娱乐或获取信息,成了某种兼顾与平衡的选择。
不过,屏幕把“电子榨菜”与先贤哲人所思考的闲暇、休闲区分开来。触屏观看可以自由选择内容,并可以使用智能按键解决观看过程中的个性化诉求,大多数功能体现出高效性、便捷化的特点,例如倍速、跳过片头广告等选项,大大简化了“电子榨菜”的播放和观看过程。这般操作下来,一顿饭的工夫,即使较长的剧集、综艺、纪录片,刷完也不是问题,吃饭娱乐两不误。只不过长此以往,人们可能逐渐失去了对完整文艺作品的耐心,以“小帅和小美”为代表的“三分钟看电影”“五分钟追剧”泛滥全网,不仅压缩了影视作品时长,同时暴力拆解情节人物,通过降低理解难度的方式,迎合用户高效休闲、加速娱乐的趋势。可见,人们在用“电子榨菜”调味加料、调节食欲的时候,要提防别被“电子榨菜”彻底更改了口味。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人们依赖技术体验感知世界,已然成为一种媒介未来发展的趋势。作为数字原住民,“Z世代”的成长伴随互联网媒介的迅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已是生活标配。近年频繁的线上社交、学习和工作,使人们越来越习惯于在虚拟世界中体验情绪、补偿心理。手机或其他电子设备几乎成为身体不可分割的部分,被看作是游离于身体之外的第六种感觉器官。人们愿意并能够将情感体验、情绪价值等需求转向虚拟世界,随时筑起个体精神世界的虚拟空间,以此抵消物理空间对人精神的强占关系。当移动互联网、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新技术逐渐深度介入人们日常生活,加之疫情等因素,加快了人类身体演化为“自然肉身科技赋能”的新形态,有研究者提出人类已经是一种初级“赛博格”。人类原本依赖身体感官体验世界,认知世界,未来感知外部世界的渠道将逐渐深度依赖技术手段,同时人们也开始习惯技术赋能所带来的存在体验。
(摘编自赵丽瑾《电子榨菜:不止是场景消费下的娱乐需求》)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短视频的优点是时间不长、信息量丰富,短视频因此获得受众群体的喜欢,成为很多人消遣空余时间的方式。
B.制作精美的“电子榨菜”能够激发受众观看整部影视的欲望,促使他们走进影院、打开电视,去追完整的影视剧。
C.在忙忙碌碌的当代社会里,人们借助于“电子榨菜”,可以获取某些信息或自我娱乐,来维持精神上的平衡。
D.“电子榨菜”拆分人物情节并广泛传播,迎合了用户的娱乐需求,但长此以往,人们就会失去欣赏完整文艺作品的耐心。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电子榨菜”和完整电影都有着各自的受众群体,在科技信息时代,它们各自满足着多元化大众的不同需求。
B.“电子榨菜”的创作者如果具有善于浓缩电影精华的慧眼及高超的剪辑能力,作品就会受全社会欢迎。
C.人们利用手机欣赏“电子榨菜”,是为了在日常工作忙碌之余,从中获得短暂的快乐,弥补精神上的需求。
D.“电子榨菜”的出现,与人们受科技时代的线上学习、社交等影响,习惯了在虚拟世界里体验情绪、补偿心理有关。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A.“电子榨菜”主角永远都是“小帅”“小美”,内容多是快节奏解说配画面“剧透”。
B.“电子榨菜”容易让人专注沉浸,会给人与人之间的日常交往增添一份距离感。
C.“电子榨菜”既可以缓解年轻人的孤独和焦虑,也给年轻人独自用餐添加了一些乐趣。
D.“电子榨菜”的选择要有所讲究,不能让“电子榨菜”影响了进食的好心情。
4.材料二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如何推动“电子榨菜”的健康发展,使之得到更多受众群体的欢迎?请结合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阅读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
余君才
(1)雪是什么时候开始下起来的,我已经记不清了。母亲在半夜里翻身,在沉寂的夜里忍不住大声咳嗽。大半夜的,风轻轻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里越发清冷,母亲帮我盖好棉被,又走回了自己的屋子,然后传来一阵轻微的咳嗽声。窗外的天空低垂,风更加凛冽起来,我静静地躺在夜里,毫无睡意,看着窗外。窗外的天空慢慢地变亮,我感觉雪就要落下来了。
(2)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又睡过去了,母亲起身的时候,我也不知道。雪要落下来了,母亲想起了山野上的那一块麦地。麦苗青青,但疏于人力,麦垄里的杂草还没有来得及铲掉。母亲拿起锄头,走向了那块月光下的麦地,她对山野里那些迎风招摇的麦子无比珍视。她要赶在雪花落下来之前将那块麦地的杂草除掉。不然大雪落下来,麦子连同杂草埋在下面,土地的营养全被杂草给吸走了,冬雪之后的麦子就会面黄肌瘦。
(3)母亲回到家的时候,雪已经越下越大。我透过房间的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走回来,她的脸颊已经被冻得通红,母亲用龟裂的手轻轻掸去掉落在身上的雪花,将锄头靠在屋前的墙角,然后经过庭院走进屋子里,母亲的身后,大雪将夜晚映得发亮。
(4)窗外的雪越下越紧,每一片雪花都在天空中飞舞。仿佛一个盛大的节日,雪花纷纷扬扬,在大地上尽情狂欢。那年的雪可真大啊,它是我记忆中最大的一场大雪。雪落在大地上,发出簌簌的声响,一会儿工夫大地就变成雪白的一片。那一年的庄稼也大丰收,母亲说:“瑞雪兆丰年,多亏那场雪啊!”但我总是觉得所有的收获都是母亲劳动得来的,我永远忘不了那场雪,忘不了透过房间窗户看见母亲扛着锄头从大雪纷纷的小路上劳作回家的画面。
(5)后来,长大了些,在书里读过很多下雪的场景。“风雪山神庙”里那一场越下越紧的大雪令人惊心动魄,林冲的人生又将何去何从。读到《红楼梦》里“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想到漫天大雪、万物归一的世界,难免有些悲伤。读过唐代诗人刘长卿的诗:“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风雪中归来的人会是谁呢?那个风雪中归来的人一定经历了风雪的洗礼,但我想得更多的是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母亲。
(6)在走南闯北的岁月里,我见过在空中旋转升腾、尽情狂舞的朔方的雪,也见过妩媚婉约、涂着胭脂的江南的雪。我见过一个在风雪中,推着三轮车急着赶路的收废品的老人,雪落在他的破旧的衣服上,他继续赶路前行。我还见过一个在大雪纷纷的夜里,推着手推车等在火车站帮人拖行李赚钱为老伴看病的老人。我甚至看见过一个在大雪纷飞的夜里无家可归的流浪汉瑟缩发抖……
(7)他们和我的母亲一样,都太普通了。他们在每一片雪花之下,过着自己平凡的生活,经历自己的人生。一切都是那么稀松平常,他们好像从来都没有被人们发现过。
(8)但,每一片雪花都认真飘落。它滋润万物,落在山间、湖泊、田野、城市的街道……仿佛每一片雪落下时,都会有什么故事发生。在每一片雪花下面,人们都过着自己的生活,有的轻衣简从,有的辎重前行,有的乞讨人生,有的辛苦劳作,有的在百叶窗下享受一杯热咖啡的温暖,有的在大雪弥漫的街道上认真地讨着自己的生活……
(9)应该说,自然的万物都有着自己的生存定律。大地上的人们,都经历着自己落雪的人生。
(10)人生如落雪,又如树花发。随风而坠的人生,虽贵贱殊途,但都可以改变自己的命数,最为可贵的是,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式飘落。
(11)每一朵飘落的雪花都有属于自己的命运,每一朵雪花下面都有着人们不同的生活,每一种生活都值得被歌颂,每位认真生活的人都是掌握自己命运的人,一如那个在风雪夜里劳作归来的我的母亲。
(有删改)
6.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围绕着雪花,全文写了雪夜里的母亲、书里下雪的场景、北方和南方的雪下的人们,体现了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B.首段两次写到咳嗽,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和“我”对母亲身体不好还要冒着雪劳作不辍的担忧。
C.第4段写那一年的雪是记忆中最大的雪,很大程度上是作者的心理原因,因为在那一年“我”想到了雪夜里劳作的母亲。
D.第5段写书里读到的《水浒传》《红楼梦》和刘长卿诗中的下雪情景,都是为下文写风雪中像母亲那样讨生活的人做铺垫。
7.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中的“每一朵雪花”既指大自然认真飘落的雪花,也是说生活中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
B.开头写风“推开虚掩的窗户”、屋子“清冷”、窗外寒风“凛冽”,侧面表达出对母亲的担忧。
C.第⑥段作者引用“水浒的雪”“红楼的雪”“唐诗的雪”是为了表明自己丰富的人生历练。
D.第⑦段写我“走南闯北的岁月”,自然引出不一样的雪花以及雪花下生活的不一样的人。
8.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在本文中选取典型事例,塑造了一个勤劳、勇敢、不平凡的母亲形象。
B.第六段,作者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手法。
C.作者首先叙述了雪夜中母亲的劳作,然后联想到了许多的有雪的场景和像母亲一样在雪中讨生活的平凡的人,最后进行议论、抒情,表达对母亲的热爱。画龙点睛,提示文章主旨。
D.本文拿人和雪花交错着来写,有深意,体现了作者的匠心所在。
9.这篇散文以“每一朵雪花都认真飘落”为标题,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10.文章中四处画线的句子都是描写劳作归来的母亲,请从作者的情感表达和文章的谋篇布局方面简要分析其作用。
二、语言文字运用
11.下列句子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A.洎牧以谗诛 B.暴秦之欲无厌
C.奉之弥繁 D.则胜负之数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
中国中高端电动汽车亮相巴黎车展,成为欧洲乃至世界舆论关注的话题。中国汽车已闯入欧洲市场,走进欧洲家庭。中国电动汽车在巴黎车展上高调亮相,正是此现象的一个侧影。
2005年,江铃集团生产的陆风汽车登陆欧洲,成为第一个批量进入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品牌。当时,欧洲汽车产业非常发达,中国汽车产业相比之下还很 ,想打入欧洲市场颇有点 。2009年阳春时节,德国不来梅港出观罕见的汽车“压港”现象。数万辆簇新的机动车整齐地停放在汽车专用码头上,场面 。不来梅港负责人说,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几年内大规模进入西欧市场还不现实,因此从长远看,中国汽车会重演日韩汽车大规模登载欧洲的一幕并非不可能。
进入2020年代,中国新能源汽车井喷式发展,与欧洲老牌汽车同行相比已具有较强的竞争力。从21世纪之初中国自主品牌汽车 ,艰辛开拓欧洲市场,到今天新能源高端汽车大开大合走进欧洲乃至全世界,20年间,中国汽车从“仰视”到“平视”,恰恰就是国人看待西方发达世界的一个缩影。
12.下列填入文段横线上的词语,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A.孱弱 痴人说梦 蔚为大观 筚路蓝缕
B.羸弱 痴人说梦 蔚为大观 栉风沐雨
C.孱弱 痴心妄想 蔚然成风 筚路蓝缕
D.羸弱 痴心妄想 蔚然成风 栉风沐雨
1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几年内大规模进入西欧市场还不现实,但从长远看,中国汽车重演日韩汽车大规模登载欧洲的一幕并非不可能。
B.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几年内大规模进入西欧市场还不现实,但从长远看,中国汽车会重演日韩车汽车大规模登陆欧洲的一幕。
C.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几年内大规模进入西欧市场还不现实,因此从长远看,中国汽车重演日韩汽车大规模登陆欧洲的一幕并非不可能。
D.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几年内大规模进入西欧市场还不现实,因此从长远看,中国汽车会重演日韩汽车大规模登载欧洲的一幕。
14.请将文中加点的部分改写成一个以“在巴黎车展上”开头的长单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三、文言小题
1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②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B.①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 ②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C.①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②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D.①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 ②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16.下列对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藉寇兵而赍盗粮 兵:武器
②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举:攻克、占领
③而随俗雅化佳冶窈窕赵女不立于侧也 佳冶:娇美妖冶
④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过:过分
⑤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 宝:珍宝
⑥是以太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 让:拒绝
⑦藉寇兵而赍盗粮 赍:付与、送给
A.①⑥ B.②⑦ C.③⑥ D.④⑤
17.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洎牧以谗诛
A.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
B.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C.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D.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18.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读,正确的一项是( )
A.“鸿门宴”名为宴会,实则是一场变幻莫测的心智和勇气的较量。在宴席座位上,项羽以主人自诩,自居南向上位,侧面表现了他自矜功伐的性格。
B.《答司马谏议书》和《谏逐客书》一样,都是臣子写给君主的奏疏,表达了自己的想法。两篇文章都能立足现实进行说理,体现出古代文人的担当精神。
C.古代文言文中的称谓众多,有敬称,如公、子、足下、壬人、先祖父等;有谦称,如愚、鄙、寡人等;也有蔑称,如竖子、鲰生、不德等。
D.古代皇帝除姓名外,往往有尊号、年号、庙号和谥号。其中庙号和谥号皆是对帝王死后的称谓,前者如高祖、太宗,后者如文帝、武帝。
四、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寇隽字祖俊,上谷昌平人也。祖赞,魏南雍州刺史。父臻,安远将军、郢州刺史。
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父亡虽久,而犹于平生所处堂宇,备设帷帐几杖,以时节列拜,垂涕陈荐,若宗庙焉。吉凶之事,必先启告,远行往返,亦如之。性又廉怒,不以财利为心。家人曾卖物与人,而剩得绢五匹。隽于后知之,乃曰:“恶木之阴,不可暂息;盗泉之水,无客误饮。得财失行,吾所不取。”遂访主还之。其雅志如此。
以选为魏孝文帝挽郎,除奉朝请。大乘贼起,燕赵扰乱,隽参护军事东讨,以功授员外散骑侍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正光三年,拜轻车将军,迁杨烈将军、司空府功曹参军,转主薄。时灵太后临朝,减食禄官十分之一,造永宁佛寺,令隽典之。资费巨万,主吏不能欺隐。寺成,又极壮丽。灵太后嘉之,除左军将军。
永安初,华州民史底与司徒杨椿讼田。长史以下,以椿势贵,皆言椿直,欲以田给椿。隽曰:“史底穷民,杨公横夺其地。若欲损不足以给有余,见使雷同,未敢闻命。”遂以地还史底。孝庄帝后知之,嘉隽守正不挠,即拜司马,赐帛百匹。其附椿者,咸谴责焉。
二年,出为左将军、梁州刺史。民俗荒犷,多为盗贼。隽乃令郡县立庠序,功其耕桑,敦以礼让,数年之中,风俗顿革。梁遣其将曹琰之镇魏兴,继日版筑。琰之屡扰疆场,边人患之。隽遣长史杜休道率兵攻克其城,并擒琰之。琰之即梁大将军景宗之季弟也。于是梁人惮焉。属魏室多故,州又僻远,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隽抚励将士,人思效命,梁人知其得众心也,弗之敢逼。隽在州清苦,不治产业。秩满,其子等并徒步而还。吏人送隽,留连于道,久之乃得出界。
(选自《周书》卷三十七,有删改)
19.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
B.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
C.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闺门雍睦/白首同居/
D.隽性宽雅幼/有识量/好学强记/兄祖训/祖礼及隽/并有志/行国门雍睦/白首同居/
20.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迁”指官员的调动,一般指升职,也可指平调,但“左迁”指贬官。
B.“其附椿者”与“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两句中的“其”字含义相同。
C.“出”在文中指官员由京城到地方上任职,“人”有与之相对之意。
D.“庠序”指古代的地方学校,后来也泛称学校或教育事业。
2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寇隽守孝知礼。父亲去世很久,他坚持在父亲平生所居屋内陈设物品,按时节依次祭拜,流着泪陈献祭品。
B.寇隽清廉仁爱。寇隽认为在不好的树荫下暂时休息也不行,盗泉的水不可错喝,不能丧失德行获得钱财。
C.寇隽坚守正道。华州百姓史底与司徒杨椿打田产官司,长史以下的官员全都说杨椿有理,寇隽没有附和。
D.寇隽善于作战。梁朝经常侵扰边境,边境的人都很担心。寇隽亲自率军队攻克魏兴,活捉了将领曹琰之。
2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功授员外散骑待郎,迁尚书左民郎中。以母忧不拜。
(2)梁人知无外援,遂遣大兵顿魏兴,志图攻取。
23.寇隽担任梁州刺史时,是如何让当地的风俗顿时为之一变的?
五、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赤壁
[明]杜庠①
水军东下本雄图,千里长江隘舳舻。
诸葛心中空有汉,曹瞒眼里已无吴。
兵销炬影东风猛,梦断箫声夜月孤。
过此不堪回首处,荒矶鸥鸟满烟芜。
赤壁
[清]赵翼②
依然形胜扼荆襄,赤壁山前故垒长。
乌鹊南飞无魏地,大江东去有周郎。
千秋人物三分国,一片山河百战场。
今日经过已陈迹,月明渔父唱沧浪③。
[注]①明代诗人,曾任知县,不久罢归,不得志,放情诗酒。②清代诗人、史学家,因不满官场的庸俗黑暗辞官归里,途经赤壁写下此诗。③渔父唱沧浪:屈原被放逐后渔父唱“沧浪歌”,劝他世道清廉,就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就与世沉浮,不必过于清高。
24.下列对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杜诗开篇想象曹军顺流东下、睥睨一切的气焰和威势,但一“本”字暗示了其“雄图”终将化为泡影的历史结局;赵诗则以“依然”二字引出地势险要、故垒仍在的现实景象。
B.两诗都涉及历史人物曹操,杜诗中的曹操狂妄轻敌,不把孙权放在眼里;赵诗巧妙用典,曹操统一中国的政治抱负在赤壁一战中破灭,英雄横槊赋诗的形象终成记忆。
C.两诗颈联对比强烈,杜诗出句是“樯橹灰飞烟灭"的战争场景,对句却描绘出一幅长江月夜听箫图;赵诗通过过去与现实的对比,将诗境由粗放转为凄清,令人黯然销魂。
D.两位诗人登山临海,思接千载,纵览古今,又都如苏东坡一样借题发挥,抒写了自己的“思古之幽情”,倾注着鲜明的个人意识,在诗歌中体现了“有我”的境界。
25.两诗的尾联在表达情感的方式上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六、名篇名句默写
26.理解性默写。
(1)《六国论》中作者借“ , ”两句指出了贿赂的危害,言简意赅,要言不烦。
(2)《六国论》中“认为不赂者以赂者丧”是因为“ , ”,最终灭亡。
(3)苏洵《六国论》描写祖辈创业艰难的句子是:“ , 。”
(4)《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 , 。”
(5)《六国论》中苏洵用精妙的比喻“ , ”,形象地批判了六国的赂秦行为。
(6)《六国论》一文中说明燕国灭亡原因的句子是:“ , 。”
七、整本书阅读
27.贾环对宝玉的诬陷反映了贾府中的什么矛盾?
八、作文
28.阅读下面的漫画和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幅漫画的创作背景为:山东菏泽一小区的物业公司撤下明星照片,换成了5位戍边英雄的照片。
看了上面这幅漫画你有怎样的感受和思考?请结合漫画内容并联系实际,写一封信寄给漫画中观看照片的某一位青年,表达你的观点、看法。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河北省衡水市第十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1.D 2.B 3.C 4.①举例论证。列举人们在触屏观看时选择倍速、跳过片头广告等选项的例子,论证“电子榨菜”的功能体现出高效性、便捷化的特点。②引用论证。引用亚里士多德的看法,论证“闲暇时光的娱乐无可厚非”的观点。③对比论证。将“电子榨菜”与其他碎片化观看相比,强调“电子榨菜”更容易获得快乐。④比喻论证。将观看“电子榨菜”比喻为调味加料、调节食欲,将“电子榨菜”一味迎合用户比喻为更改口味。 5.①创作者要具备慧眼和高超的剪辑能力,对情节人物的提炼必须精练得当。②在内容上要突破千篇一律的模式,精心制作推广,而不是一味地迎合用户。③在数字化的时代,要与时俱进,综合各种新技术,为人们带来全新的存在体验。
6.B 7.C 8.D 9.①冬天的雪花,滋润万物,带来丰收。
②母亲在风雪夜里关爱孩子,为了生活顶着风雪勤苦劳作。
③雪花下有着不同生活的普通人们,为掌握自己的命运,选择自己的方式飘荡,认真过着自己的生活。 10.情感表达方面:
①第一处写出了“我”对母亲的心疼。
②第二处写“我”对为家庭生活辛苦劳作的母亲的思念。
③第三处写“我”对经历风雪洗礼的母亲的敬畏。
④第四处总结全文,表达对认真生活、努力劳作、掌握自己命运的母亲以及像母亲这类人的真切赞美之情。
谋篇布局方面:
①“劳作归来的母亲”作为全文的线索,一线串珠,贯穿全文。
②反复强调文章主旨:对母亲的思念与感恩,对每一位认真生活的人的敬重。
11.B
12.A 13.B 14.在巴黎车展上中国电动汽车的高调亮相是中国汽车已闯入欧洲市场、走进欧洲家庭这一现象的一个侧影。
15.C
16.D
17.B
18.D
19.A 20.B 21.D 22.(1)(寇隽)凭借功勋被授予员外散骑侍郎的职位,升任尚书左民郎中。因为母亲去世没有赴任。
(2)梁朝人知道梁州没有外援,于是派遣大军驻扎在魏兴,目的是图谋攻取梁州。 23.①下令让郡县建立学校。②奖励他们从事农业生产。③用礼让勉励他们。
24.C 25.相同点:两诗尾联都使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诗歌分别结束于荒矶鸥鸟、沧浪渔父的画面当中,余韵悠长,回味无穷。
不同点:①杜诗直抒胸臆,杜诗认为过往的历史已不堪回首,眼前荒岛上鸥鸟乱飞满目荒芜。诗人面对历史的变迁和现实的荒凉,表达了历史沧桑、宇宙苍凉和人生短暂渺小的凄怆情感。②赵诗用典,认为一切已是历史陈迹,眼前只有明月高照、渔父清唱的安逸无忧的景象。表达了脱离政治纠葛后淡泊超脱的心境和不与世沉沦、洁身自好的归隐之意。
26. 赂秦而力亏 破灭之道也 盖失强援 不能独完 暴霜露 斩荆棘 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至丹以荆卿为计 始速祸焉
27.(1)反映了嫡庶之间的矛盾。
(2)宝玉与贾环虽然都是贾政的亲生子,但由于宝玉是王夫人所生,是嫡出;贾环是赵姨娘(妾)所生,是庶出。贾环庶出,处处受到压抑,在今后的家庭利益分配中肯定是占下风的。明争不行,贾环母子便施诡计。
(3)贾环诬告宝玉的目的,就是企图在父亲面前争宠,设法扫除宝玉这个妨碍他继承家业的最大障碍。贾环诬陷宝玉,正反映了大家庭嫡庶之争极端险恶的一面。
28.例文:
英雄如星,耀我前行
亲爱的同学:
展信佳!
冒昧给你写了这封信,请见谅!还记得那天你站在小区广告栏前,艳羡地望着那位当红明星的照片,我还注意到你身上挎着他代言的某款名牌包。你向同学夸耀说是缠了妈妈好久,才得到的。
亲爱的同学,我想告诉你,我曾和你走过一样的路。
曾经,我也和你一样、也和很多同龄人一样爱追那些流量明星。我爱他们的盛世美颜,爱他们的个性歌声,爱他们的潇洒舞姿……我热衷于搜寻他们的各种消息,热衷于买他们代言的T恤、鞋子等……有人说,这是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我承认。我沉醉网络中,心随这些明星一起飞,梦随他们一起追,我甚至想辍学去参加某个选秀节目,想象自己也能够站在星光璀璨的舞台,受万人崇拜……亲爱的同学,我曾经的这种心情,相信你都懂吧?
亲爱的同学,给你写这封信,是期盼你能和我一样,能走上一条不同的追“星”路。
那天,一则新闻击中了我的心灵。2020年的6月,在外军肆意挑起的一次边境冲突中,四名年轻的军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其中最年轻的陈祥榕只有19岁,他在日记中写到“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看到这八个字,泪水就打湿了我的眼眶。19岁啊,跟我们年龄差不多,我们似乎还处在懵懂的状态中,他却已担负起了保家护国的责任,他有一颗多么清澈的心啊。陈红军烈士,还有4个多月就要做爸爸了,他答应妻子,等到退役后“就一起带孩子、做饭、钓鱼”……他把自己的期许化作忠诚铸进了巍峨的群山。“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些戍边战士才是最可爱的人!
亲爱的同学,有时成长就在一瞬间。你是否也感到,那千千万万的英雄,才是我们应追的“星”
郁达夫曾说:“没有伟大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物人群;有了伟大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亲爱的同学,我们的民族有太多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的英雄。难忘抗日战争时期方志敏烈士在狱中饱含深情写下《清贫》《可爱的中国》,从容就义;难忘“八一奖章”获得者韦昌进在对越反击战中用报话机向上级呼喊:“为了祖国,为了胜利,向我开炮!”;难忘新冠阴霾笼罩大地之时,84岁的钟南山院士、73岁的李兰娟院士忘却自身安危,深入武汉,研究疫情……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星空的人,这个民族才有希望。亲爱的同学,光鲜的明星固然让人生羡、喜欢,但这些民族的英雄是不是更值得我们去关注、去尊敬、去学习呢?
英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是我们广袤大地上最闪亮的坐标。亲爱的同学,我们一起追这样的“星”,你觉得如何?
祝:学业进步!
与你同行的同龄人
2021年5月2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