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资源简介

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24八上·南充月考)2021年6月17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我国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航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为期3个月的驻留。3个月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器在内蒙古高原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安全返航,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酒泉航天发射中心位于(  )
A.甘 B.晋 C.琼 D.川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成功得关键因素是(  )
A.通信快捷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市场广阔
(2024八上·南充月考) 表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七普)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六普)的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 七普比重(%) 六普比重(%)
0-14岁 17.95 16.60
15-59岁 63.35 70.14
60岁及以上 18.70 13.26
65岁及以上 13.50 8.87
3. 与六普相比,七普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减少的是(  )
A.0-14岁 B.15-59岁 C.60岁及以上 D.65岁及以上
4. 表中数据显示,我国(  )
A.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B.社会负担有所减轻
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长 D.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2024八上·南充月考)2023年,山东淄博、广东江门、陕西西安和浙江杭州等城市火爆出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四个城市所在省份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山东—鲁 B.②—广东—粤
C.③—陕西—秦 D.④—浙江—浙
6.“小火炉”、“小饼”、“蘸料”、是山东淄博烧烤灵魂二件套,山东作为面食大省,在吃烧烤时自然少不了面食的存在。淄博烧烤就完美地将面食融入了烧烤。下列地理事物与山东相符的是(  )
A.热带地区 B.干旱地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2024八上·南充月考)印度马拉巴海岸的“季风咖啡”享有盛誉。“季风咖啡”是咖啡豆的一种加工方式,指把晒干的豆子放在通风的仓库中,经过几个月的季风吹拂,进行风渍预处理,吸收海面的湿气与咸味,以获得特殊的香气与口感。读图和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季风咖啡”特殊风味形成的主导风向是(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8.“季风咖啡”风渍预处理过程可以安排在(  )
A.3-5月 B.6-9月
C.10-12月 D.12月至次年2月
(2024八上·南充月考)世界各大江河中下游一般都有宽广的洪泛区,这里是洪水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也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财富密集的区域。研究人员利用卫星,观测了2000年至2018年,发生在169个国家的913次特大水灾(其中751次由强降雨引起),并绘制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洪水淹没区域面积逐年变大
B.遭受洪水威胁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C.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数均达最小值
D.2015年约有3000万人遭受洪水威胁
10.材料统计的特大水灾中,有52次集中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②夏季降水集中③河流稀少④森林植被茂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  )
A.迁出全部人口 B.保留泄洪通道
C.加快围湖造田 D.硬化城市地面
12.(2024八上·南充月考)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2024年5月以来,其北部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24日发生严重山体滑坡,造成重大损失。下图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山体滑坡处。遭遇山体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是(  )
①迅速避让和撤离②优先抢救财务
③及时报警求救④往垂直于滑坡的两侧逃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二、读图析图题(每空2分,共52分)
13.(2024八上·南充月考)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普洱产茶,藏区产马,形成连接普洱、丽江、拉萨等地的滇藏茶马古道。
材料二:下图为滇藏茶马古道示意图。
(1)滇藏茶马古道中的“滇”是指   省;“藏”则是指西藏自治区,其主要少数民族为   族。
(2)滇藏茶马古道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   山脉,沿途多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此处地震也较多,是因为该地区位于   板块与   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3)滇藏茶马古道从普洱运到拉萨的主要物质是   ,它是制作酥油茶的主要原料之一。
14.(2024八上·南充月考)结合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近些年来,很多老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老人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三亚市。
(1)“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跨越了我国1月0℃等温线穿越的   (山脉)—淮河一线,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我国内海之一的   海峡,到达三亚市。
(2)入冬时间,拉萨早于武汉,影响因素是   ;北京早于武汉,影响因素是   。
(3)“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东北平原、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   丘陵均位于我国第   级阶梯上。
(4)“候鸟”老人到三亚越冬,对三亚的经济有何影响   (至少写一点)。
15.(2024八上·南充月考)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7月27日至8月2日,受冷暖空气和台风杜苏芮的共同影响,河北省大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降雨量146.2毫米,致全省约388万人遭受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958.11亿元。
材料二:中国冬、夏季风向图;河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从材料一、二可以推断河北此次洪涝灾害是由   (甲/乙)图中的   季风(填风向)从   洋带来的丰富的水汽而导致的。
(2)观察材料二中河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气候特征为   ,可进一步推断河北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的特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给东部地区带来   灾害。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A
2.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酒泉航天发射基地位于甘肃省,简称甘或陇,行政中心兰州。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属于航空航天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持。即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发达。受通信、交通、市场影响较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答案】3.B
4.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3.读表可得.,与六普相比,七普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减少的是15-59岁即劳动人口比重,比重由六普时的70.14%下降到七普时的63.35%,B符合题意。与六普相比,七普年龄段在0-14岁、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4.表中所示的是我国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重,表中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即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社会负担有所加重,D正确,BC错误。表中不能显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A错误。故答案为:D。
【答案】5.B
6.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5.根据省份轮廓的判断,①图轮廓是重庆市,简称渝; ②图轮廓是广东省,简称粤; ③图轮廓是河南省,简称豫;④图轮廓是黑龙江省,简称黑,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山东省气候适宜小麦生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且淄博烧烤中融入面食,说明面食原料小麦产量丰富,D正确;山东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BC错误。
故答案为:D。
【答案】7.C
8.B
【知识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旱季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根据题意可知,“季风咖啡”需吸收海面湿气与咸味形成特殊风味,因此主导风向是西南季风。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季风咖啡”风渍预处理过程应该安排在雨季进行。读图分析可知,6-9月是印度的雨季,降水丰富,此时风从海洋吹来,能满足“季风咖啡”吸收海面湿气与咸味的需求,适合进行风渍预处理。其他时间降水少,不适合进行风渍预处理。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答案】9.D
10.A
11.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工程性防洪措施 有:水利工程调控 :通过水库泄洪调度、河道疏浚、堤防加固等方式控制洪水流量,如密云水库通过泄流为后续强降雨预留防洪库容; 基础设施改造 :重点加强城市地下空间、下凹桥区、地铁站点的排水能力,并对山区病险水库、高位塘坝进行工程加固; 流域协同治理 :建立跨区域水文信息共享机制,实施上下游联合调度,例如海河流域强化防洪协同联动能力。
9.读图分析可知:
A.洪水淹没区域面积一直呈波动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遭受洪水威胁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也呈波动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图中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并不是最小值,C不符合题意;
D.2015年淹没人口估值是3000万左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季风区,②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密集;再加上①地势低平,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④森林植被茂盛,有利于防洪。故A①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保留泄洪通道、退田还湖、增加蓄洪区等。迁出全部人口是不现实的;硬化路面会降低雨水下渗率,增加地表径流,增大洪水威胁。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2.【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是:①迅速避让和撤离;②优先保证生命安全;③及时报警求救;④往垂直于滑坡的两侧逃生。故D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13.【答案】(1)云南;藏
(2)横断;印度洋;亚欧
(3)茶叶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板块构造学说;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滇”是云南省的简称,地处云贵高原;“藏”是指西藏自治区的简称,其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传统节日是雪顿节。
(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滇藏茶马古道穿越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崎岖;且夏季降水集中,因此沿途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另外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3)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普洱产茶,藏区产马。因此滇藏茶马古道从普洱到拉萨方向运输的物资主要是茶叶, 它是制作酥油茶的主要原料之一。
故答案为:(1)云南;藏;(2)横断;印度洋;亚欧;(3)茶叶。
【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我国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1)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地处云贵高原。滇藏茶马古道中的“滇”是指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2) 滇藏茶马古道穿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该区域地形崎岖,降水较多,沿途多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滇藏茶马古道从普洱到拉萨方向运输的物资主要是茶叶,云南气候湿热,盛产茶叶,而西藏对茶叶需求量大。
14.【答案】(1)秦岭;琼州
(2)地形;纬度
(3)华北;东南;三
(4)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等(任答一点)。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跨越了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1月0℃等温线穿越的地方;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我国内海之一,最后到达三亚市。
(2)读图分析可知,拉萨和武汉纬度位置相近,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温低,入冬时间早,即影响因素是地形。北京和武汉纬度不同,北京纬度较高,气温低,因此入冬时间早,即影响因素是纬度。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这些地形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候鸟”老人到三亚越冬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还可以增加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故答案为:(1)秦岭;琼州;(2)地形;纬度;(3)华北;东南;三;(4) 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等。
【点评】秦岭—淮河线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第一阶梯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从广东湛江去海南三亚市要横渡琼州海峡。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读图可知,拉萨和武汉纬度位置相近,但入冬时间不同,因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入冬时间早,影响因素是地形。北京入冬时间早,因为北京和武汉纬度不同,北京纬度较高,影响因素是纬度。
(3)读图可知,“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这些地形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该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候鸟”老人到三亚越冬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老年人在当地长时间居住,可以促进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加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15.【答案】(1)甲;东南;太平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
(3)旱涝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读图分析可知,甲图盛行偏南风,为夏季风;乙图盛行偏北风,为冬季风。所以河北此次洪涝灾害是由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丰富的水汽造成的。
(2)根据材料二中河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可知,该地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推断河北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夏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容易给东部地区带来旱涝灾害。
故答案为:(1)甲;东南;太平;(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3)旱涝。
【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华北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可以增温增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读图可知,甲图为夏季风,乙图为冬季风,所以河北此次洪涝灾害是由甲图中的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的丰富的水汽造成的。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均温大于20℃,描述为高温或炎热;月均温在0~20℃,描述为温和;月均温小于0℃,描述为寒冷。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描述为多雨;月降水量在50~100毫米,描述为湿润;月降水量小于50毫米,描述为少雨或干燥。读河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其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推断河北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的特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给东部地区带来水旱灾害。
1 / 1四川省南充市白塔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0月月考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2024八上·南充月考)2021年6月17号,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我国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升空,随后与天和核心航对接形成组合体,3名航天员进驻核心舱,进行为期3个月的驻留。3个月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器在内蒙古高原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成功着陆,3名航天员安全返航,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酒泉航天发射中心位于(  )
A.甘 B.晋 C.琼 D.川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成功得关键因素是(  )
A.通信快捷 B.交通便利 C.科技发达 D.市场广阔
【答案】1.A
2.C
【知识点】中国的行政区划;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解析】【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高新技术产业是以电子和信息产业为龙头的产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很高,产品更新换代快。我国高新技术产业以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形式分布,大多依附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点。
1.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酒泉航天发射基地位于甘肃省,简称甘或陇,行政中心兰州。故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属于航空航天产业,属于高新技术产业,需要依靠科技的支持。即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的关键因素是科技发达。受通信、交通、市场影响较小。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2024八上·南充月考) 表为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七普)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六普)的人口年龄构成。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年龄 七普比重(%) 六普比重(%)
0-14岁 17.95 16.60
15-59岁 63.35 70.14
60岁及以上 18.70 13.26
65岁及以上 13.50 8.87
3. 与六普相比,七普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减少的是(  )
A.0-14岁 B.15-59岁 C.60岁及以上 D.65岁及以上
4. 表中数据显示,我国(  )
A.人口分布东部多西部少 B.社会负担有所减轻
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增长 D.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答案】3.B
4.D
【知识点】我国人口问题及人口政策;我国人口数量和人口增长
【解析】【点评】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问题。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改善,生活富足,人口迅速增长,约14亿人口,是世界第一大人口国。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后来开始实施计划生育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了很大的控制,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但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因此每年人口还是在不断增长。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从2016年全面放开二胎政策,有效缓解我国人口老龄化严重的问题。
3.读表可得.,与六普相比,七普各年龄段人口比重减少的是15-59岁即劳动人口比重,比重由六普时的70.14%下降到七普时的63.35%,B符合题意。与六普相比,七普年龄段在0-14岁、60岁及以上和65岁及以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AB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4.表中所示的是我国不同年龄阶段人口比重,表中数据显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减小,老年人口比重增加即老龄化进一步加深 ,社会负担有所加重,D正确,BC错误。表中不能显示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A错误。故答案为:D。
(2024八上·南充月考)2023年,山东淄博、广东江门、陕西西安和浙江杭州等城市火爆出圈。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四个城市所在省份轮廓图代码与其名称、简称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
A.①—山东—鲁 B.②—广东—粤
C.③—陕西—秦 D.④—浙江—浙
6.“小火炉”、“小饼”、“蘸料”、是山东淄博烧烤灵魂二件套,山东作为面食大省,在吃烧烤时自然少不了面食的存在。淄博烧烤就完美地将面食融入了烧烤。下列地理事物与山东相符的是(  )
A.热带地区 B.干旱地区
C.温带大陆性气候 D.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答案】5.B
6.D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我国降水特点和干湿地区的划分
【解析】【点评】我国行政区划基本分为省、县、乡三级,目前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5.根据省份轮廓的判断,①图轮廓是重庆市,简称渝; ②图轮廓是广东省,简称粤; ③图轮廓是河南省,简称豫;④图轮廓是黑龙江省,简称黑,B正确,ACD错误。
故答案为:B。
6.山东省气候适宜小麦生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且淄博烧烤中融入面食,说明面食原料小麦产量丰富,D正确;山东位于北温带,半湿润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ABC错误。
故答案为:D。
(2024八上·南充月考)印度马拉巴海岸的“季风咖啡”享有盛誉。“季风咖啡”是咖啡豆的一种加工方式,指把晒干的豆子放在通风的仓库中,经过几个月的季风吹拂,进行风渍预处理,吸收海面的湿气与咸味,以获得特殊的香气与口感。读图和资料,完成下面小题。
7.影响“季风咖啡”特殊风味形成的主导风向是(  )
A.东南季风 B.东北季风 C.西南季风 D.西北季风
8.“季风咖啡”风渍预处理过程可以安排在(  )
A.3-5月 B.6-9月
C.10-12月 D.12月至次年2月
【答案】7.C
8.B
【知识点】印度热带季风气候与粮食生产
【解析】【点评】印度大部分地区属于热带季风气候,一年分三季:每年3-5月为热季,高温少雨;6-10月为雨季,西南季风带来大量降水;11月-次年2月为凉季,盛行东北风,气候凉爽干燥。每年西南季风带来的丰沛雨水,是印度农业生产的主要水源。但由于西南季风进退的时间和强弱程度不一,因而降水的年际变率大,容易发生水旱灾害,给农业生产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7.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印度主要属于热带季风气候,雨季盛行西南季风,降水丰富;旱季盛行东北季风,降水少。根据题意可知,“季风咖啡”需吸收海面湿气与咸味形成特殊风味,因此主导风向是西南季风。故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8.根据上题分析可知,“季风咖啡”风渍预处理过程应该安排在雨季进行。读图分析可知,6-9月是印度的雨季,降水丰富,此时风从海洋吹来,能满足“季风咖啡”吸收海面湿气与咸味的需求,适合进行风渍预处理。其他时间降水少,不适合进行风渍预处理。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2024八上·南充月考)世界各大江河中下游一般都有宽广的洪泛区,这里是洪水泛滥形成的冲积平原,也是人口众多、经济发达、财富密集的区域。研究人员利用卫星,观测了2000年至2018年,发生在169个国家的913次特大水灾(其中751次由强降雨引起),并绘制了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据图可知,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洪水淹没区域面积逐年变大
B.遭受洪水威胁人口数量逐年减少
C.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数均达最小值
D.2015年约有3000万人遭受洪水威胁
10.材料统计的特大水灾中,有52次集中发生在我国东部地区,原因是(  )
①地势低平②夏季降水集中③河流稀少④森林植被茂盛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1.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  )
A.迁出全部人口 B.保留泄洪通道
C.加快围湖造田 D.硬化城市地面
【答案】9.D
10.A
11.B
【知识点】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点评】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是中国东部平原地区的多发灾害之一。工程性防洪措施 有:水利工程调控 :通过水库泄洪调度、河道疏浚、堤防加固等方式控制洪水流量,如密云水库通过泄流为后续强降雨预留防洪库容; 基础设施改造 :重点加强城市地下空间、下凹桥区、地铁站点的排水能力,并对山区病险水库、高位塘坝进行工程加固; 流域协同治理 :建立跨区域水文信息共享机制,实施上下游联合调度,例如海河流域强化防洪协同联动能力。
9.读图分析可知:
A.洪水淹没区域面积一直呈波动变化,A不符合题意;
B. 遭受洪水威胁人口数量逐年减少也呈波动变化,B不符合题意;
C.图中2010年洪水淹没面积和人口并不是最小值,C不符合题意;
D.2015年淹没人口估值是3000万左右,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0.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东部地区位于季风区,②夏季降水集中,河流密集;再加上①地势低平,很容易发生洪涝灾害。④森林植被茂盛,有利于防洪。故A①②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1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 为减轻洪水的威胁,洪泛区应保留泄洪通道、退田还湖、增加蓄洪区等。迁出全部人口是不现实的;硬化路面会降低雨水下渗率,增加地表径流,增大洪水威胁。故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2.(2024八上·南充月考)巴布亚新几内亚位于太平洋西南部,年平均降水量2500毫米。2024年5月以来,其北部地区遭遇持续强降雨天气,24日发生严重山体滑坡,造成重大损失。下图为巴布亚新几内亚山体滑坡处。遭遇山体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是(  )
①迅速避让和撤离②优先抢救财务
③及时报警求救④往垂直于滑坡的两侧逃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D
【知识点】我国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解析】【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遭遇滑坡时,一般正确的做法是:①迅速避让和撤离;②优先保证生命安全;③及时报警求救;④往垂直于滑坡的两侧逃生。故D①③④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点评】滑坡是斜坡岩土体沿着惯通的剪切破坏面所发生的滑移地质现象。滑坡常常给工农业生产以及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有的甚至是毁灭性的灾难。
二、读图析图题(每空2分,共52分)
13.(2024八上·南充月考)读下面图文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北有丝绸之路,南有茶马古道”。普洱产茶,藏区产马,形成连接普洱、丽江、拉萨等地的滇藏茶马古道。
材料二:下图为滇藏茶马古道示意图。
(1)滇藏茶马古道中的“滇”是指   省;“藏”则是指西藏自治区,其主要少数民族为   族。
(2)滇藏茶马古道穿越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   山脉,沿途多发生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此处地震也较多,是因为该地区位于   板块与   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
(3)滇藏茶马古道从普洱运到拉萨的主要物质是   ,它是制作酥油茶的主要原料之一。
【答案】(1)云南;藏
(2)横断;印度洋;亚欧
(3)茶叶
【知识点】我国的民族分布;中国的行政区划;板块构造学说;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滇”是云南省的简称,地处云贵高原;“藏”是指西藏自治区的简称,其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传统节日是雪顿节。
(2)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滇藏茶马古道穿越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位于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地形崎岖;且夏季降水集中,因此沿途多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另外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活跃,因此多火山地震。
(3)根据材料信息分析可知, 普洱产茶,藏区产马。因此滇藏茶马古道从普洱到拉萨方向运输的物资主要是茶叶, 它是制作酥油茶的主要原料之一。
故答案为:(1)云南;藏;(2)横断;印度洋;亚欧;(3)茶叶。
【点评】我国拥有34个省级行政区,每个省区都有自己的简称,多数省区是取省名中的一个字做简称;有的用本省著名的山、河名做简称;有的省区用本省历史名称做简称;部分省区有两个简称。我国主要山脉有:东西走向:天山—阴山;昆仑山—秦岭;南岭;南北走向:贺兰山、横断山脉、六盘山;东北—西南走向: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长白山—武夷山;台湾山脉;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脉、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板块构造学说认为,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六大板块组成:亚欧板块、非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太平洋板块、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各大板块处在不断地运动之中。一般来说,板块内部比较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活跃,容易发生火山、地震。世界上的火山、地震带就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1)云南省简称云或滇,地处云贵高原。滇藏茶马古道中的“滇”是指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主要少数民族是藏族。
(2) 滇藏茶马古道穿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交界处的横断山脉(呈南北走向),该区域地形崎岖,降水较多,沿途多发生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同时该区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地带,地壳活跃,多火山地震。
(3) 滇藏茶马古道从普洱到拉萨方向运输的物资主要是茶叶,云南气候湿热,盛产茶叶,而西藏对茶叶需求量大。
14.(2024八上·南充月考)结合我国部分城市常年入冬时间分布图和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近些年来,很多老人过起了“候鸟”式的生活,北方老人搭乘“越冬专列”到南方地区生活一段时间。该专列从哈尔滨出发,一路南下,直达三亚市。
(1)“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跨越了我国1月0℃等温线穿越的   (山脉)—淮河一线,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我国内海之一的   海峡,到达三亚市。
(2)入冬时间,拉萨早于武汉,影响因素是   ;北京早于武汉,影响因素是   。
(3)“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的东北平原、   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   丘陵均位于我国第   级阶梯上。
(4)“候鸟”老人到三亚越冬,对三亚的经济有何影响   (至少写一点)。
【答案】(1)秦岭;琼州
(2)地形;纬度
(3)华北;东南;三
(4)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等(任答一点)。
【知识点】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各阶梯内主要地形类型;我国气温的分布特点和温度带的划分;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解析】【分析】(1)读图分析可知,“越冬专列”从哈尔滨出发,跨越了秦岭—淮河一线,这是我国1月0℃等温线穿越的地方;抵达广东湛江后乘船横渡琼州海峡,位于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是我国内海之一,最后到达三亚市。
(2)读图分析可知,拉萨和武汉纬度位置相近,但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气温低,入冬时间早,即影响因素是地形。北京和武汉纬度不同,北京纬度较高,气温低,因此入冬时间早,即影响因素是纬度。
(3)读图,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这些地形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候鸟”老人到三亚越冬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同时可以促进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还可以增加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故答案为:(1)秦岭;琼州;(2)地形;纬度;(3)华北;东南;三;(4) 带动旅游业发展;促进餐饮、住宿等服务业发展;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增长等。
【点评】秦岭—淮河线一线是我国东部地区重要的地理界线,在它的南北两侧,自然环境、地理景观和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有明显的差异。秦岭—淮河主要是:四大地理区域中南方地区与北方地区的分界线;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800mm等降水线通过的地方;温度带中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干湿地区中湿润区与半湿润区分界线;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的分界线;水田与旱地的分界线;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分界线等。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地形因素、地球的运动、人类活动等。受纬度位置影响,气温由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受海陆位置影响,陆地冬冷夏热,海洋冬暖夏凉;沿海地区降水多,内陆地区降水少;受地形影响,同纬度地区,海拔高处气温低;受洋流影响,暖流经过的地区气温高,降水多;寒流经过的地区气温低,降水少。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第一级阶梯和第二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一线,第二级阶梯和第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一线。我国第一阶梯的地形以高原为主,位于第一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青藏高原和柴达木盆地;第二阶梯的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位于第二阶梯上的地形区主要有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第三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位于第三阶梯上地形区主要有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山东丘陵、辽东丘陵、东南丘陵。
(1)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1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从广东湛江去海南三亚市要横渡琼州海峡。我国的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
(2)读图可知,拉萨和武汉纬度位置相近,但入冬时间不同,因为拉萨位于青藏高原,海拔较高,入冬时间早,影响因素是地形。北京入冬时间早,因为北京和武汉纬度不同,北京纬度较高,影响因素是纬度。
(3)读图可知,“越冬专列”自北向南依次穿过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这些地形区都位于我国地势第三级阶梯上,该阶梯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4)“候鸟”老人到三亚越冬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老年人在当地长时间居住,可以促进住宿、餐饮等服务业的发展;同时可以增加消费,促进当地经济增长。
15.(2024八上·南充月考)阅读下面的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3年7月27日至8月2日,受冷暖空气和台风杜苏芮的共同影响,河北省大部出现强降雨过程,全省平均降雨量146.2毫米,致全省约388万人遭受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958.11亿元。
材料二:中国冬、夏季风向图;河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
(1)从材料一、二可以推断河北此次洪涝灾害是由   (甲/乙)图中的   季风(填风向)从   洋带来的丰富的水汽而导致的。
(2)观察材料二中河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描述其气候特征为   ,可进一步推断河北的气候类型为   气候。
(3)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的特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给东部地区带来   灾害。
【答案】(1)甲;东南;太平
(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
(3)旱涝
【知识点】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及气候类型分布;中国主要气象灾害的成因及分布;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及其特点
【解析】【分析】(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夏季盛行偏南风,高温多雨,容易发生洪涝灾害;冬季盛行偏北风,寒冷干燥。读图分析可知,甲图盛行偏南风,为夏季风;乙图盛行偏北风,为冬季风。所以河北此次洪涝灾害是由来自太平洋的东南季风带来的丰富的水汽造成的。
(2)根据材料二中河北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分析可知,该地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因此推断河北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3)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可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即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夏季风不稳定,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容易给东部地区带来旱涝灾害。
故答案为:(1)甲;东南;太平;(2)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温带季风;(3)旱涝。
【点评】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海陆差异显著,形成了典型的季风气候。冬季盛行来自蒙古和西伯利亚地区的偏北风,寒冷干燥;冬季盛行来自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偏南风,高温多雨。
洪涝是中国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对社会经济正常发展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它多出现在降水比较集中的夏、秋季,秦岭、淮河以南是我国洪涝灾害最频繁的地区。干旱是对中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自然灾害,不仅降水稀少的西北旱情严重,而且在东部季风区也频繁发生。由于中国华北地区人口、城镇密集,工农业发达,因而旱灾造成的损失更大。判断气候类型的步骤主要分三步:首先根据最高气温出现的月份判断南北半球:7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北半球,1月左右气温最高是南半球;然后根据气温判断所属温度带: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最后根据降水确定气候类型。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可以增温增湿,容易造成洪涝灾害。读图可知,甲图为夏季风,乙图为冬季风,所以河北此次洪涝灾害是由甲图中的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带来的丰富的水汽造成的。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月均温大于20℃,描述为高温或炎热;月均温在0~20℃,描述为温和;月均温小于0℃,描述为寒冷。月降水量大于100毫米,描述为多雨;月降水量在50~100毫米,描述为湿润;月降水量小于50毫米,描述为少雨或干燥。读河北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可知,其气候特征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推断河北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季风气候。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的特征有利于农业的发展,但是由于夏季风不稳定,容易给东部地区带来水旱灾害。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