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模拟考试政治试卷(含解析)

资源简介

河南省驻马店市新蔡县第一高级中学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7月期末模拟政治试题
一、单选题
1.概念包括内涵和外延。内涵,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究竟“是什么”。外延说明概念所反映的那种事物“有哪些”。下列关于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果”与“苹果”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B.“有心脏的动物”与“有肾脏的动物”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C.“中学生”与“球迷”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D.“马”与“动物”是内涵与外延的关系
2.抽象思维要严格遵守逻辑规则,做到概念清晰、判断正确、推理有据。这体现的抽象思维的特征是( )
A.基本单元的概念性
B.运行方式的推导性
C.思维表达的严谨性
D.思维表达的情感性
3.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者认为“昨夜雨疏风骤”,怎么可能“海棠依旧”?而应该是“绿肥红瘦”。根据材料可知( )
①作者的思维属于形象思维,并未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②形象思维可以脱离抽象思维,将认识对象在大脑中直接再现
③作者运用抽象思维,通过判断、推理等方式得出绿肥红瘦的结论
④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相辅相成,各有其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下列判断属于相容选言判断的是(  )
A.哲学派别,或是唯物主义的,或是唯心主义的,二者必居其一
B.官僚主义者或者遇事不负责任,或者遇事主观武断
C.数学老师对体育老师说:“这堂课要么你上,要么我上。”
D.小明既是学习委员,又是生活委员
5.某个小镇山清水秀,看到这里的景色,小李颇为感慨:“啊!”小张说:“这里的人民有环境保护意识。”小赵说:“这里没有污染环境的企业。”在这三个人的话语中(  )
A.三个人都对认识对象进行了肯定判断
B.三个人都对认识对象进行了否定判断
C.三个判断中,小李和小张是肯定判断,小赵是否定判断
D.小李没有表达判断,小张是肯定判断,小赵是否定判断
6.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要“不断提高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系统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下列对应关系一致的是( )
①惟贤惟德,能服行人——法治思维②六合同风、九州共贯——系统思维
③唯变所适,革故鼎新——创新思维④守株待兔,好逸恶劳——历史思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7.形式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学说,遵循形式逻辑的规律与规则,是正确思维的必要条件。下列表述对应的逻辑思维规律与规则正确的是( )
①人定胜天,苏格拉底是人,所以苏格拉底一定胜天。——犯了四概念的错误
②我在庐山牯岭公园,看到万里无云的天空上,白云朵朵。——违反了排中律
③你的项目,不能说成功了,也不能说没成功。——不符合思维一致性的要求
④甲:张明这球踢得太差劲了。乙:你行你上。——不符合思维确定性的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23年7月28日至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四川成都举行,本次大运会会徽是一只展翅的太阳神鸟,其主体对应的是世界大学生运动会英文首字母“U”,会徽设计中还巧妙融入了凤凰元素,寄托放飞梦想的希冀,向世界送出来自中国的美好祝愿。从思维形态角度看,在会徽的设计中( )
①注重了思维运行方式的推导性和思维表达的严谨性,准确概括了事物属性
②运用了联想、想象和幻想等反映认识对象,触及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③体现了运行方式的想象性和思维表达的情感性,寄托了美好愿景
④注重了对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写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全面深化改革是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的。10多年来,我国实现改革由局部探索、破冰突围到系统集成、全面深化的转变。看深度,关键领域改革步入深水区,有效破解重大体制机制问题、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看力度,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许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系统性重塑、整体性重构……这告诉我们( )
①上述联言判断中有一个联言支是假的,这个联言判断就是假的
②用动态性的辩证思维看问题,涉及到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③不完全归纳推理能提高认识效率,在人们生活中有重要的意义
④事物发展过程中存在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关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下列反映思维间接性和概括性特征的是 (  )
①太阳东升西落 
②昼夜循环 
③某某同学长得很帅 
④某某同学是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⑤王明的“教条主义”  
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A.①②③ B.④⑤⑥ C.①③⑤ D.②④⑥
11.思维导演了你的过去,上演着你的现在,还正编写着你未来的人生剧本。人生要美好,必须思维好;青春要出彩,必须培养科学思维。这是因为培养科学思维( )
①有利于我们直接发现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
②有助于我们发扬科学精神,提高辨别能力
③有助于我们积极投身于当代中国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④可以确保我们正确认识事物,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近年来,我国家庭呈现独生子女家庭和独居老人的比例增加趋势,这就要求我国站在历史的、发展的视角,认识人口对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远期作用,而不是纠结于人口政策调整的短期效应。从科学思维角度看,制定人口政策应该( )
①从实际出发,如实反映我国家庭结构和人口现状
②超越时空的制约,合理预测未来人口发展趋势
③立足对未来材料的分析,找出人口发展的规律
④提高预见性,动态把握人口变化趋势和特点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鲁迅在《论辩的魂灵》一文中摘录的诡辩式言论中有这样一条:“你说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你就是说中国人生疮了”。下列选项与该言论犯同样逻辑错误的是( )
A.中学生应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我不是中学生,所以我不用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B.中国人是勤劳勇敢的,他是中国人,所以他是勤劳勇敢的
C.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所以无神论者是马克思主义者
D.成绩好的学生都是努力的,小尹是努力的,所以小尹的成绩是好的
14.2025年1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央纪委常委会关于《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以全面从严治党新成效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的工作报告。对此,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为全面从严治党,或者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或者深入推进反腐败斗争
②只要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新成效,就能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
③只有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全面从严治党才能取得新成效
④要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就必须使全面从严治党取得新成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年4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西部大开发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推进重点行业设备更新改造,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和产品精深加工度,上述发展思路的提出体现了( )
①从思维具体上升到思维抽象把握产业发展的本质
②在肯定与否定的统一中推动传统产业的提质增效
③在综合的基础上分析出推动西部发展的正确路径
④用全面的、变化发展的、矛盾运动的观点看问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6.《荀子》中的“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易经》中的“善不积不足以成名,恶不积不足以灭身”等,都包含着丰富的哲学道理。从辩证思维角度看,下列选项与材料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
①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②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③士别三日,刮目相看
④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23年11月5日,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开幕。在进博会上,不少参展商说,只有在中国举办的进博会,才能让这些全球顶级企业齐聚一堂。据此推理正确的是( )
①当且仅当在中国举办进博会,才能让这些全球顶级企业齐聚一堂
②如果让这些全球顶级企业齐聚一堂,那么就要在中国举办进博会
③如果全球顶级企业没有齐聚一堂,那么是没有在中国举办进博会
④如果我们没有在中国举办进博会,那么就不能让这些全球顶级企业齐聚一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8.科学家如何搜寻外星生命?答案是类地行星。类地行星与地球类似,存在大气或者液态水等有利生物生存的因素,且轨道在适居带内。据此,下列推理形式正确的是( )
①若生命存在需要且仅需要适居带,则类地行星上必然有生命
②地球有大气、液态水,地球上有生命。所以,类地行星上有生命
③类地行星上有液态水,生命存在需要液态水。所以,类地行星上有生命
④若类地行星不存在大气,就必然存在液态水。所以,类地行星上可能有生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9.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催生了如今的多元化复合型旅游市场,景区与游客之间的连接方式也越发丰富。无论是传统景点,还是新晋网红,抑或是仍待走红的小众城市,都需要修炼内功、做好服务,才能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不断延长旅游的生命线、产业链。主动把握消费规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定能不断擦亮“春日经济”的底色,让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成色更足。“春日经济”火爆,既归功于季节性需求的快速释放,也受益于文旅供给的厚积薄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①如今的多元化复合型旅游市场,离不开旅游需求的不断升级,是因果分析法
②只要修炼内功、做好服务,就能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
③不断擦亮“春日经济”的底色,就能把握消费规律,顺势而为、乘势而上
④“春日经济”火爆,既归功于季节性需求的快速释放,也受益于文旅供给的厚积薄发,是联言判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20.王二对李四说:“除非你在今天之内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否则我们法庭上见”。以下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不同的是( )
A.只有李四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王二才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B.如果李四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王二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C.如果李四今天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王二就会将他告上法庭
D.如果王二没有将李四告上法庭,那么李四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了货款
21.小李对近几年爆火的冰雪游玩项目十分向往,打算利用年假去东北地区深度体验,同事们给了他以下建议:
小张:如果玩超级冰滑梯,就不玩雪圈极速漂移。
小宋:雪地四驱车和雪圈极速漂移玩一个就好。
老赵:雪地四驱车和雪圈极速漂移都不去。
小李纠结了下,对几位同事的建议均未采纳。由此可以推测小李( )
A.三个项目都玩了 B.没玩雪圈极速漂移
C.没玩雪地四驱车 D.只玩了超级冰滑梯
22.某小区车主蔡某的电动车电池故障引发车棚起火,导致车主刘某的电动车被烧毁。刘某要求蔡某承担赔偿责任,而蔡某辩称,车棚的消防安全是物业公司负责,车棚内起火造成的所有损失应由物业公司赔偿。根据蔡某的思维过程,写出了以下四个判断
①车棚内起火造成的所有损失由车棚的消防安全负责人负责
②车棚消防安全负责人是车棚内起火造成的所有损失的赔偿者
③物业公司是车棚内起火造成的所有损失的赔偿者
④物业公司是车棚消防安全的负责人
从以上判断中选取三个,依次作为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下列选项中符合三段论推理规则的是( )
A.①-③-④ B.②-④-③ C.④-③-② D.④-②-③
2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互为补充、互相促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发展前景广阔等特点,关乎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全局,今天的未来产业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兴产业。据此可知( )
①“未来产业”与“新兴产业”在内涵上存在相容关系
②“新兴产业与未来产业具有创新活跃的特点”是联言判断
③“新兴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换质推理后谓项的概念不变
④“今天的未来产业可能就是明天的新兴产业”换位推理后主项不周延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4.某昆虫学家连续十年观测某热带雨林中100万只蓝蝶,发现它们均在雨季第一周的清晨破茧羽化,此时湿度达到85%以上。由此,他断言“所有蓝蝶的羽化都需雨季初期的高湿度环境”。对此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①采用简单枚举归纳法,样本量大但结论仍可能被推翻
②运用类比推理,将不同年份蓝蝶的生存环境进行类比
③未排除其他潜在羽化条件,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
④通过完全归纳法得出必然结论,符合科学推理严谨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5.在一个企业中,某一部门的效率提高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业绩。与此同时,公司的整体战略布局、资源配置等又会对各个部门的运营产生深远影响,进而决定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与创新水平。局部与整体在企业运行中是密切相关的,任何单一部门的成功,都离不开整体战略的支持。这说明( )
A.坚持以综合为基础,考核每个部门工作效率
B.要在整体性与独立性的对立统一中把握事物
C.要着眼于关键部分,用局部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D.要动态地认识整体与部分在不同时期的主导作用
二、主观题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人工智能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其核心是使计算机系统能够执行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任务,如学习、推理、解决问题、理解自然语言等。某班同学尝试对“人工智能”进行定义:
甲:人工智能是计算机的“超级大脑”;
乙:人工智能是具有自动运行功能的设备;
分析两位同学的定义是否准确,并指出其中存在的逻辑错误。
27.AI浪潮下的挑战与机遇
甲、乙、丙三位同学就“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工作”展开辩论。
甲同学认为:“只要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人工智能就会取代人类工作,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不断完善,所以,人工智能必然会取代人类工作。”
乙同学反驳道:“需要道德观念的工作都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有些人类工作是需要道德观念的工作,所以,人类工作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
丙同学坚持道:“人工智能能代替人类进行数据输入和管理、客户服务、零售结账等诸多工作,因此,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工作。”
运用逻辑与思维知识,指出甲、乙、丙的推理类型并予以分析。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首先要深刻认识和把握世情。几年前,国家主席习近平就曾用“动荡变革期”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阶段性特征进行阐述,揭示出当今世界“动荡”与“变革”相互交织的态势。这些年,世界并不太平。有的国家政治上搞阵营对抗、策动“新冷战”;经济上搞“脱钩断链”、筑“小院高墙”;军事上四处干涉侵略、扩大武装同盟;外交上搞“内病外治”、对外转嫁危机;舆论上煽动分裂、鼓吹对抗,国际格局面临分化重组。同时,俄乌冲突等“黑天鹅”事件迭出,世界发展不确定性因素增多,这些都使国际安全面临严峻挑战。2021年,“动荡变革期”这一概念又加上两个字:“新的”。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五次会晤上,习近平主席谈到他对当前国际局势的重大判断,即“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
同处一个地球,任何国家都无法独善其身。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22年提出全球安全倡议,强调坚持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观,正是对目前世界新的动荡变革局势开出的“中国药方”,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积极响应。在2023金砖峰会的系列讲话和致辞中,习近平主席重申了全球安全倡议,这是面对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深邃思考。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关于认识发展历程的知识,分析我国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是如何达到新高度的。
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截至2025年2月21日,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哪吒2》)全球票房达到130.1亿元,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冠军,取得动画电影里程碑式的进步。
《哪吒2》中2427个镜头、1948个特效镜头是138家与动画制作相关的公司、4000多名动画人的全身心投入,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创作出的精品动画力作。《哪吒2》的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影片里所有人物背后都有非常丰富的人物小传和故事。一些情节比原著更大胆、更天马行空,但由于铺陈合理,打破了原著的窠臼,在视听上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哪吒2》的爆火,是“天时地利人和”共同推动的结果。“天时”是春节档的节日氛围助推,“地利”是当下电影行业生态产业逐渐完善,“人和”便是满足当下观众跨代际的情感共鸣的设计。
结合材料,运用《逻辑与思维》中辩证思维的知识,解读《哪吒2》的成功之道。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解析
1. 答案:A
知识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关系(属种关系)。
解析:内涵是概念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概念的适用范围。“水果”是属概念,“苹果”是种概念,二者是内涵(水果的本质)与外延(苹果属于水果的具体实例)的关系。B、C、D均不属于属种关系,故A正确。
2. 答案:C
知识点:抽象思维的特征。
解析:抽象思维的特征包括概念性、推导性、严谨性。题干强调“严格遵守逻辑规则,概念清晰、判断正确、推理有据”,体现思维表达的严谨性,故C正确。
3. 答案:D
知识点: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的关系。
解析:李清照通过“雨疏风骤”推理出“绿肥红瘦”,既运用了形象思维(描绘场景),也运用了抽象思维(判断、推理),说明二者相辅相成,③④正确;①错误,形象思维也能触及本质;②错误,形象思维不能脱离抽象思维单独存在。
4. 答案:B
知识点: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可同时成立)。
解析:A、C是不相容选言判断(选言支必居其一);D是联言判断;B中“遇事不负责任”和“遇事主观武断”可同时存在,属于相容选言判断,故B正确。
5. 答案:D
知识点:判断的基本特征(对认识对象有所断定)。
解析:小李的“啊!”未对事物作出断定,不属于判断;小张肯定“人民有环保意识”,是肯定判断;小赵否定“有污染企业”,是否定判断,故D正确。
6. 答案:C
知识点:思维类型的对应。
解析:①“惟贤惟德”是德治思维,非法治思维;②“六合同风”体现系统思维(全局观念);③“唯变所适”体现创新思维;④“守株待兔”是形而上学思维,非历史思维。故②③正确,选C。
7. 答案:B
知识点:逻辑思维规律(同一律、矛盾律、排中律)。
解析:①“人定胜天”的“人”是集合概念,“苏格拉底是人”的“人”是个体概念,犯“四概念”错误;②“万里无云”与“白云朵朵”矛盾,违反矛盾律;③“不能说成功也不能说没成功”违反排中律;④乙用“你行你上”转移话题,违反同一律(思维确定性)。①④正确,选B。
8. 答案:C
知识点:形象思维的特征(想象性、情感性)。
解析:会徽设计融入太阳神鸟、凤凰元素,体现形象思维(联想、想象),触及事物本质(寄托梦想),②③正确;①是抽象思维特征,不符合;④错误,设计是艺术加工,非真实再现。
9. 答案:D
知识点:辩证思维(动态性、渐进性与飞跃性)。
解析:材料强调改革的“全方位、深层次、根本性”及从“局部探索”到“系统集成”的变化,体现动态性思维和发展的连续性与间断性,②④正确;①未体现联言判断的真假;③与归纳推理无关。
10. 答案:B
知识点:思维的间接性(透过现象把握本质)和概括性(总结共性)。
解析:①②③是对现象的直接描述,不体现间接性和概括性;④⑤⑥是对事物本质或共性的概括,体现思维的特征,故B正确。
11.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思维的意义。
解析:①错误,科学思维帮助我们间接把握本质,而非“直接发现”;④“确保”过于绝对;②③正确,科学思维助于发扬科学精神、投身实践创新,故选C。
12. 答案:B
知识点:科学思维的要求(从实际出发、动态把握)。
解析:制定人口政策需立足家庭结构现状(①正确),动态把握趋势(④正确);②“超越时空制约”错误;③应立足当前材料分析规律,而非“未来材料”,故B正确。
13. 答案:C
知识点:三段论推理中的“四概念”或“不当换位”错误。
解析:题干“甲生疮→甲是中国人→中国人生疮”犯“以偏概全”和“不当换位”错误。C中“马克思主义者是唯物主义者→唯物主义者是无神论者→无神论者是马克思主义者”,同样不当换位,逻辑错误一致,故选C。
14. 答案:D
知识点:假言判断(必要条件、充分条件)。
解析:①错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是并列关系,非选言;②“只要……就……”过于绝对(充分条件不成立);③“只有……才……”(必要条件,正确);④“要……必须……”(充分条件,正确)。故选D。
15. 答案:C
知识点:辩证思维(肯定与否定的统一、全面变化的观点)。
解析:①错误,应从思维抽象上升到思维具体;②正确,“改造传统产业”体现肯定与否定的统一;③错误,应在分析基础上综合;④正确,“因地制宜、加快转型”体现全面、发展的观点,故选C。
16. 答案:D
知识点: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解析:题干强调“积累”的重要性(量变引起质变)。①体现矛盾普遍性;②“读书破万卷”(量变)→“下笔如有神”(质变);③体现发展观;④“蚁穴”(量变)→“溃堤”(质变)。②④正确,选D。
17. 答案:C
知识点:必要条件假言推理(只有P才Q)。
解析:“只有在中国举办,才能齐聚”是必要条件(P是Q的必要条件)。推理规则:Q→P(②正确), P→ Q(④正确);①是充要条件,错误;③ Q→ P,错误(必要条件无此规则)。故选C。
18. 答案:B
知识点:假言推理与归纳推理。
解析:①若生命存在“需要且仅需要”适居带(充要条件),则类地行星(在适居带)必然有生命,推理正确;②③仅根据部分条件(大气、液态水)就推断有生命,忽略其他因素,推理错误;④若类地行星无大气但有液态水(满足生命存在的可能条件),则可能有生命,推理正确。①④正确,选B。
19. 答案:D
知识点:因果联系与联言判断。
解析:①“多元化旅游市场离不开旅游需求升级”体现因果联系(因果分析法),正确;②“只要……就……”过于绝对(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③颠倒因果(应先把握规律再擦亮底色);④“既……也……”是联言判断,正确。①④正确,选D。
20. 答案:B
知识点:必要条件假言判断(除非P否则Q,等价于只有P才 Q)。
解析:题干“除非支付货款,否则法庭见”等价于“只有支付货款,才不会法庭见”(A正确),“不支付则法庭见”(C正确),“没法庭见则已支付”(D正确)。B是充分条件(支付则不法庭见),与题干必要条件不一致,故选B。
21. 答案:A
知识点:选言推理与联言推理的否定。
解析:小张“玩冰滑梯就不玩雪圈”,小李未采纳→玩冰滑梯且玩雪圈;小宋“雪地车和雪圈玩一个”,未采纳→两者都玩或都不玩(结合前项,应为都玩);老赵“都不玩”,未采纳→至少玩一个(结合前两项,三者都玩)。故A正确。
22. 答案:B
知识点:三段论推理(大前提→小前提→结论,中项周延)。
解析:B中,大前提②“车棚消防安全负责人是赔偿者”,小前提④“物业公司是消防安全负责人”,结论③“物业公司是赔偿者”,中项“消防安全负责人”周延,符合规则。其他选项中项不周延或推理错误,故选B。
23. 答案:D
知识点:概念关系、联言判断、换质换位推理。
解析:①“未来产业”与“新兴产业”是交叉关系(相容),但内涵不同(未来产业是潜在的,新兴产业是当下的),错误;②“具有创新活跃、技术密集……”是联言判断(多个谓项),正确;③换质推理后谓项应为“非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主阵地”,概念改变,错误;④“今天的未来产业可能是明天的新兴产业”换位后“明天的新兴产业可能是今天的未来产业”,主项“明天的新兴产业”不周延,正确。②④正确,选D。
24. 答案:A
知识点:归纳推理(简单枚举与完全归纳)。
解析:昆虫学家观测100万只蓝蝶(样本量大),但未涵盖所有蓝蝶(非完全归纳),是简单枚举归纳法,结论可能被推翻(①正确,④错误);未排除其他条件(如温度),存在“以偏概全”(③正确);未运用类比推理(②错误)。①③正确,选A。
25. 答案:B
知识点: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解析:材料强调部门效率影响整体,整体战略影响部门,体现整体与部分的对立统一,B正确;A错误(应在分析基础上综合);C错误(着眼整体非关键部分);D未体现“不同时期的主导作用”,故选B。
二、主观题解析
26.①甲的定义错误。“超级大脑”是比喻性表述,用形象化的比喻代替了对人工智能本质属性的揭示,不符合下定义必须用准确、科学语言的规则,犯“比喻定义”的逻辑错误。
②乙的定义错误。其将人工智能定义为“具有自动运行功能的设备”,外延过于宽泛,包含了很多不具备智能特征的普通自动化设备,导致定义项的外延大于被定义项的外延,犯了“定义过宽”的逻辑错误。
27.甲的推理类型是充分条件假言推理。其推理形式为“只要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人工智能就会取代人类工作(充分条件假言判断,前件是完善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后件是人工智能就会取代人类工作),人工智能领域的立法不断完善(肯定前件),所以,人工智能必然会取代人类工作(肯定后件)”。充分条件假言推理的规则是肯定前件必然肯定后件, 甲的推理符合这一规则,是有效的推理形式。
乙的推理类型是三段论推理。其推理形式为“需要道德观念的工作都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 (大前提),有些人类工作是需要道德观念的工作(小前提),所以,人类工作无法被人工智能取代。在结论中周延(“人类工作”),犯了“小项不当扩大”的逻辑错误,所以该推理是无效的。
丙的推理类型是不完全归纳推理。丙通过列举人工智能能代替人类进行数据输入和管理、 客户服务、零售结账等诸多工作,就得出“人工智能可以完全取代人类工作”的结论。不完全归纳推理是根据某类认识对象中的部分对象具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推出该类全部对象真有或不具有某种属性的归纳推理。丙仅根据部分工作被人工智能取代,就得出全部人类工作会被取代的结论,属于不完全归纳推理,其结论不具有必然性。
28.(1)认识发展的历程是从感性具体到思维抽象、再从思维抽象到思维具体的过程。感性具体没有揭示事物的内部联系和本质,需要运用思维抽象推动认识向前发展,再由思维具体达到再现事物多样性的统一,实现对认识对象整体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2)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从世情的角度了解国际格局面临分化重组,国际安全面临严峻挑战的形势,提出“动荡变革期”的判断,这是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一种直观的整体表象性的认识。
(3)我国根据世界形势的新变化,通过思维抽象,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作出了新的判断,即“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形成了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不同方面的认识。
(4)在理性认识的层次上反映国际局势整体的认识,把国际安全局势各个方面的本质规定按照其内在联系综合起来,形成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提出全球安全倡议,把我国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认识推向新的高度。(考生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29.①坚持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渐进性与飞跃性、连续性与间断性的统一。《哪吒2》保持高标准和严要求,在镜头制作中经历了无数次的修改和完善,获得观众认可,取得动画电影里程碑式的进步;②坚持辩证的否定观,不作简单肯定或否定。《哪吒2》是对第一部剧情的延续和发展,但角色数量是第一部的3倍,一些情节比原著更大胆,打破了原著的窠臼,让人耳目一新;③分析是综合的基础,综合是分析的先导。《哪吒2》坚持辩证的分合,在分析的基础上综合把握“天时”“地利”“人和”等多种因素,成为票房奇迹。(其他答案,符合题意,酌情给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