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职职业道德与法治 综合练习 2025- 2026学年高教版(2023)一、选择题1. 道德的本质是 ( )A. 社会经济关系的反映B. 个人内心的自发选择C. 神的意志体现D. 法律的补充形式2. 职业道德的基础和核心是 ( )A. 诚实守信B. 爱岗敬业C. 办事公道D. 奉献社会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 ( )A.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B. 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 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D. 坚持德治与法治相结合4. 下列属于民事权利的是 ( )A.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 生命健康权C. 服兵役D. 纳税义务5. 劳动精神的核心是 ( )A. 爱岗敬业、争创一流B. 精益求精、专注执着C. 踏实肯干、诚实劳动D. 淡泊名利、甘于奉献6. 宪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 ( )A. 党的领导原则B. 人民当家作主原则C. 民主集中制原则D. 个人主义原则7. 中职生在实习中遇到用人单位违规操作,正确的做法是 ( )A. 直接离职抗议B. 向学校或监管部门反映C. 忍气吞声继续工作D. 在社交媒体曝光8. 下列属于犯罪行为的是 ( )A. 考试作弊B. 盗窃他人财物C. 闯红灯D. 拖欠作业9. 工匠精神的核心是 ( )A. 敬业奉献B. 精益求精C. 团结协作D. 勇于创新10. 提升职业道德境界的根本途径是 ( )A. 慎独B. 内省C. 学习先进D. 知行合一二、多选题1.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内涵包括 ( )A. 仁爱孝悌B. 谦和好礼C. 诚信知报D. 精忠报国2. 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包括 ( )A. 爱岗敬业B. 诚实守信C. 办事公道D. 服务群众E. 奉献社会3. 建设法治中国的基本要求是 ( )A. 科学立法B. 严格执法C. 公正司法D. 全民守法4. 民事活动应遵循的原则有 ( )A. 自愿原则B. 公平原则C. 诚信原则D. 等价有偿原则5. 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共同点有 ( )A. 强调奉献B. 注重实践C. 追求卓越D. 忽视个人利益三、填空题1. 道德是 ____________在社会生活中的反映,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2.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 ____________。3. 职业道德修养的关键在于 ____________。4. 民事权利包括 ____________、财产权、知识产权等。5. 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是 ____________、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四、判断题1. 道德与法律相互独立,没有任何联系。 ( )2. 劳模精神是全体劳动者的基本遵循。 ( )3. 宪法规定了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 ( )4. 民事活动中,未成年人不享有民事权利。 ( )5. 工匠精神只适用于技术行业,与其他职业无关。 ( )五、简答题1. 简述道德的作用。2. 如何在职业活动中践行诚实守信?3. 建设法治中国的重要意义是什么?六、材料分析题案例:中职生小林在公交车上看到老人上车,主动让座。老人下车时不慎摔倒,小林立即扶起并陪同就医,垫付医药费。事后,老人家属送来锦旗致谢。问题:1. 小林的行为体现了哪些道德品质?2. 结合案例,分析美德对个人和社会的作用。期末同步练习A卷答案一、选择题1. A 2. B 3. A 4. B 5. C 6. D 7. B 8. B 9. B 10. D二、多选题1. ABCD 2. ABCDE 3. ABCD 4. ABC 5. ABC三、填空题1. 社会经济关系2. 法律效力3. 自我反思与自律4. 人身权5. 严重社会危害性四、判断题1. × 2. × 3. √ 4. × 5. ×五、简答题1. 道德的作用:调节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秩序,规范行为准则;引导人们追求真善美,提升个人修养。2. 践行诚实守信:诚实劳动,合法经营;信守承诺,履行合同;不弄虚作假,维护个人和集体信誉。3. 建设法治中国的意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法治保障。六、材料分析题1. 体现的品质:友善、助人为乐、社会责任感。2. 作用分析:个人:提升道德修养,获得他人尊重,增强幸福感;社会:传递正能量,促进社会和谐,营造良好风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