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4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84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宇宙是一个有序的、有一定层次和结构的物质世界。下图为不同级别天体系统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天体的是( )彗星 小行星流星体 陨石2.图中甲、乙、丙、丁代表的天体系统依次为( )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地月系、银河系、太阳系、可观测宇宙可观测宇宙、银河系、太阳系、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可观测宇宙、地月系 当地时间2023年9月8日晚,摩洛哥发生了6.9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图为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和地球内部结构(①~④为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据此回答3~4题。3.此次地震发生在( )①—地壳 ②—岩石圈③—软流层 ④—地幔4.关于地震波的传播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在①圈层横波比纵波传播速度快在③圈层只有纵波能进行传播在②圈层横波、纵波速度无变化在④圈层纵波速度变化幅度大 2023年10月,科学家在距今约2.2亿年的地层中发现鲨鱼化石。读地质年代示意图(部分),回答5~6题。5.该鲨鱼化石所在地层的地质年代最可能是( )前寒武纪 古生代中生代 新生代6.该化石的发现,可以( )判断古气候分布规律重现全球海陆分布格局加速生物的演化进程推测当时的自然环境特征 读四类地貌景观图,回答7~8题。7.四类地貌中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甲和乙 丙和丁乙和丙 乙和丁8.在丙类地貌所在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容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 )光化学烟雾 洪涝水土流失 酸雨2024年1月,伴随着对流层剧烈的天气活动,北极地区高空出现了一次爆发性升温事件。从观测数据上看,短短数日内,北极约36 000米的高空大气层温度升高了接近60℃(如下图)。研究表明,近地面空气对流作用越显著,对流层高度越高。读图,回答9~10题。9.北极温度升高了接近60℃的大气层特征是( )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臭氧含量达到最大值多云雾、雨等天气现象大气呈高度电离状态10.2024年1月,北极对流层高度变化及其原因是( )降低 对流作用增强升高 对流作用减弱降低 对流作用减弱升高 对流作用增强城市的市区与郊区存在气温差异,进而形成热力环流。据此回答11~12题。11.与郊区相比,市区近地面( )气温低,气压高气温高,气压低气温低,气压低气温高,气压高12.能正确反映市区与郊区热力环流的是( ) 海绵城市中的“湿塘”具有调蓄和净化雨水的功能。下图为“湿塘”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13~14题。13.“湿塘”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 )水汽输送 降水地表径流 植物蒸腾14.下列城市问题中,“湿塘”能有效发挥作用减少其危害的是( )内涝 雾霾噪声 酸雨 苏州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水杯、浮漂和长尾夹等工具进行海水密度影响因素模拟实验。下图为实验结果,甲、乙两杯水仅温度不同,丙、丁两杯水仅盐度不同。据此回答15~16题。15.根据实验结果推测( )①甲水温高于乙 ②乙水温高于甲③丙盐度高于丁 ④丁盐度高于丙①③ ①④②③ ②④16.下列关于大洋表层海水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副热带海区最大随纬度增高而增大同纬度海区相等仅受海水温度影响 读图,回答17~18题。17.甲图中植被景观最可能位于( )亚马孙平原 青藏高原巴西高原 马来群岛18.下列关于乙图景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一般分布在干旱地区地表大面积裸露植物的叶片较宽阔植物的根系较发达 云南省某高中地理兴趣小组在学校附近山区进行红壤野外观测实践,并撰写了研究性学习报告。下图为该小组撰写的研究性学习报告和绘制的土壤剖面图。据此回答19~20题。19.图中的两处明显错误是( )①腐殖质含量低 ②通气透水性好 ③淀积层和淋溶层位置 ④母质层和母岩层位置①② ②③①④ ③④20.红壤形成过程中( )①成土母质决定淋溶层厚度 ②生物是其有机质主要来源 ③高温有利于有机质的保存 ④地形坡度影响其土层厚度①② ③④②④ ①③ 灾前准备、灾中应急和灾后恢复是自然灾害救助过程中的三个核心环节。下图为灾中应急行动示意图。据此回答21~22题。21.某救灾物资储备基地储备的救生类物品主要是救生圈、救生舟、救生衣等。该基地及其附近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是( )寒潮 泥石流旱灾 水灾22.我国很多城市都建设了大型应急避难场所,应急避难场所( )专为市民躲避地震提供避难空间应配备充足的水源和基本救生物资适合建在地形平坦开阔的远郊区县平常可作为大型停车场使用 下图为江苏人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23~24题。23.下列关于江苏人口密度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东部高于西部沿海高于沿江南部高于北部全省均匀分布24.影响江苏人口分布地区差异的决定性因素是( )地形地势土壤肥力交通运输生产力发展水平 云南省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东侧,面积39.41万平方千米,截至2023年末,常住人口约4 673万人。下表为云南省人均最低需求量与云南现有资源总量。据此回答25~26题。项目 耕地资源/km2 水资源/m3 森林资源/km2人均最低 需求量 0.001 2 000 0.001现有资 源总量 60 700 1 480亿 182 00025.制约云南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资源类型为( )森林资源 淡水资源耕地资源 气候资源26.云南提高人口合理容量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挖掘自然资源潜力,扩大生产规模扩大对外开放程度,加强资源互补性大力垦荒,扩大耕地资源保有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节约水资源 城市空间结构受制于多种因素,它随着城市的发展而变化。下图为成都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据此回答27~29题。27.影响该城市空间形态的主要因素是( )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文化因素经济发展水平交通运输状况28.图例甲、乙、丙分别表示(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商业用地 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工业用地 居住用地 商业用地居住用地 工业用地 商业用地29.该市环状道路的建设,主要是为了( )靠近工业用地 连接卫星城镇缓解交通压力 增加城市职能 传统民居是反映地方地理环境的一面镜子。下图为北京四合院景观图。据此回答30~32题。30.北京四合院( )坐南朝北,利于采光窗户较大,利于散热墙壁较厚,利于抗震庭院封闭,利于防风31.北京四合院建设注重( )就地取材 临水而建纵轴对称 前街后河32.北京一直重视保护四合院,主要是为了( )发展旅游产业 提升国际地位增加住房供给 传承传统文化 火龙果在温暖湿润、光线充足的环境下生长迅速。广西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火龙果产区,越来越多的火龙果基地安装LED灯,在傍晚将灯泡同时点亮,场景蔚为壮观。下图示意广西某火龙果基地的夜晚景观。读图,回答33~34题。33.火龙果基地夜晚大量使用灯光,其主要作用是( )增加果园的观赏价值预防病虫害便于农民在夜间劳作增加光照和温度34.相较传统火龙果种植,现代灯光技术的使用,其根本目的是( )减少病虫害,增大水果产量增加果园的经济附加价值错季节上市,提高经济效益提高火龙果的产量和品质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是“原汁原味迪士尼,别具一格中国风”的主题乐园。据此回答35~36题。35.上海建设迪士尼乐园的主要区位优势有( )①广阔的消费市场 ②丰富的劳动力 ③强大的科研力量 ④海陆空交通便捷①② ②③①③ ①④36.上海迪士尼乐园建成后,其最突出的功能是( )吸引外商进行工业的投资促进长江三角洲经济转型拉动相关产业和行业发展加强中外文化的融合发展 读北美洲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变化示意图,回答37~38题。37.人类到达后该地大型哺乳动物和鸟类物种数量锐减的主要原因是( )自然灾害 小行星撞击栖息地破坏 气候变化38.按性质分类,物种锐减属于( )自然资源衰竭问题生态破坏问题环境污染问题环境污染演化而来的问题 下图为近年来我国部分城市经济增速与碳排放增速的数据图。据此回答39~40题。39.从可持续发展原则看,下列城市中碳排放与经济发展协调程度最高的是( )武汉 乌鲁木齐沈阳 深圳40.为推动城市经济绿色低碳发展,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有( )①控制地区生产总值增长 ②优化资源配置 ③增加能源供给 ④研发节能减排技术①② ③④①③ ②④ 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国家重大战略,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交通一体化体系为依托,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下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定位示意图。读图,回答41~42题。41.下列关于京津冀一体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在一体化构建过程中要注意环境保护交通一体化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支撑三省(市)之间的原料、燃料流动均衡缓解北京面临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压力42.图中数字序号代表的含义,正确的是( )①—工业最终产品①—产业与技术扩散②—资源、劳动力和初级产品③—工业最终产品与高技术产品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8分,共16分。43.(8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中各个环节发生的先后顺序为 。(3分) ①甲、乙两处冷热不均 ②空气发生水平运动 ③同一水平面产生气压差异 ④空气垂直运动(2)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最高的是 ,气温最高的是 。(2分) (3)假如上图所示环流为城市热岛环流,则表示郊区的是 地;假如上图所示环流为海陆间热力环流,甲为陆地,则此时为 (填“白天”或“黑夜”);一般情况下,甲地多 天气,乙地气温日较差较大。(3分) 44.(8分)读我国东、西部面积和人口比例饼状图(图1)及中国人口分布图(图2),回答下列问题。图1图2(1)读图1,我国东部地区的面积比例比西部地区 ,人口比例却比西部地区 。(2分) (2)读图2,江苏省的人口密度为 。(1分) (3)归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以 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1分) (4)分析造成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自然原因。(4分)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考试仿真模拟卷(五)1.D 2.C 3.A 4.B 5.C 6.D 7.B 8.C 9.B10.D 11.B 12.B 13.C 14.A 15.C 16.B 17.C18.C 19.B 20.C 21.D 22.B 23.C 24.D 25.C26.B 27.A 28.A 29.C 30.D 31.C 32.D 33.D34.C 35.D 36.C 37.C 38.B 39.D 40.D 41.C42.B43.解析:第(1)题,根据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可知,甲、乙两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即甲处空气受热上升,乙处空气遇冷下沉,从而使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高空丁气压高于丙,近地面乙气压高于甲;在同一水平面上,气流由高气压流向低气压,产生大气的水平运动,高空空气由丁处流向丙处,近地面空气由乙处流向甲处。所以图中热力环流形成过程为①④③②。第(2)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压高于高空,所以气压甲>丁,乙>丙;甲、乙两处冷热不均,引起空气的垂直运动,即甲处空气受热上升,乙处空气遇冷下沉,近地面乙气压高于甲,气压最高的是乙,气温甲高于乙;垂直方向上近地面气温高于高空,所以气温甲>丁,乙>丙,因此气温最高的是甲。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城市中心区排放废热较多,空气上升,郊区气温低,空气下沉。结合第(1)题结论分析可知,表示郊区的是乙。结合第(1)题结论可知,甲处(陆地)空气上升,表明甲处比乙处气温高,根据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此时为白天。甲地空气上升,易遇冷凝结成雨,多阴雨天气。答案:(1)①④③②(3分)(2)乙 甲(2分)(3)乙 白天 阴雨(3分)44.解析:第(1)题,读图1,我国东部地区的面积所占比例比西部地区小,人口所占比例却比西部地区大。第(2)题,读图2,江苏省的人口密度>700人/千米2。第(3)题,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我国人口分布特点是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第(4)题,造成我国人口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有气候: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多,气候湿润,适合人类居住;地形:东部地区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地势较平坦,土壤较肥沃。答案:(1)小(或少) 大(或多)(2分)(2)>700人/千米2(1分)(3)黑河—腾冲(1分)(4)气候:黑河—腾冲一线以东地区主要位于季风区,降水多,气候湿润,水源充足,适合人类居住。地形:东部地区主要位于第二、三级阶梯,以平原、丘陵、盆地为主,地形较平坦,土壤较肥沃。(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仿真模拟卷5答案.doc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仿真模拟卷(五).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