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3《水沸腾了》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水沸腾了》是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三课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水的蒸发和凝结现象之后,对水的另一种汽化现象——沸腾的探究。教材从常温下水的蒸发现象入手,通过提问“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引发学生思考,进而聚焦水沸腾时的现象及“白气”的本质。通过小组实验,引导学生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现象,帮助学生理解水沸腾的特点及条件。同时,教材通过对比表格明确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加深学生对汽化现象的整体认识。拓展提升环节介绍了瓦特改良蒸汽机的故事,将科学知识与历史发明相结合,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体现了科学与技术、社会的联系。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在生活中见过水沸腾的现象,比如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翻滚、冒出“白气”等,但对水沸腾的具体过程、温度变化规律以及“白气”的本质缺乏科学认识。在实验操作方面,学生已经有过小组实验的经历,具备一定的动手能力,但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器材对他们来说是新的挑战,需要教师详细指导操作规范。此外,学生对连续观察和记录实验数据的意识还不够强,在实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记录不及时、不规范的情况,需要教师加以引导和提醒。学生的思维仍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对于蒸发和沸腾这两种汽化现象的异同点,需要通过直观的对比和具体的实例来帮助理解。三、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科学观念:知道水加热到100℃时会沸腾,了解水沸腾时的温度特点;认识到沸腾时产生的“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明确蒸发和沸腾都是水的汽化现象,以及它们的异同点。科学思维:通过观察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变化和现象,培养连续观察、分析数据和归纳总结的能力;通过对比蒸发与沸腾,发展比较、辨析的思维能力。探究实践:能正确使用酒精灯、温度计等实验器材,按步骤完成水沸腾的实验;学会观察并记录水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能根据记录的数据和现象进行分析。态度责任:激发对水的沸腾现象的探究兴趣,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安全操作意识;通过了解蒸汽机的发明故事,感受科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增强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欲望。四、重难点重点:掌握水沸腾时的温度(100℃)及沸腾时的现象;理解沸腾时“白气”的本质。难点:正确使用酒精灯和温度计进行实验操作;理解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五、教学流程(一)课堂导入(5分钟)提问:“在常温条件下,这杯水会有什么变化?”引导学生回忆水的蒸发现象,得出“水慢慢变成水蒸气发散到空气中”的结论。进一步提问:“如果我们不停地给杯子里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结合图片展示,引出水沸腾的话题。提出思考问题:“炉火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沸腾了,冒出大量的‘白气’。水在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白气’?‘白气’是什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导入本节课主题。(二)知识探究(25分钟)明确实验任务:小组实验,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认识实验器材及使用方法介绍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讲解酒精灯:火焰分为外焰、内焰和焰心,外焰温度最高,通常用外焰加热;介绍酒精灯的构造(灯芯、酒精、灯帽等);强调使用注意事项:加热过程中及结束后不要马上触碰器材,以免烫伤;不能用燃烧的酒精灯点燃另一个;熄灭时用灯帽盖灭,不可用嘴吹灭。讲解温度计使用方法: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相平;在液面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可通过播放视频或图片演示加深学生理解。进行实验并记录学生分组实验,按照正确方法使用器材加热水。观察水从常温到沸腾过程中的各种现象,测量并记录不同时间的温度(如初始时、1分钟、2分钟……),填写记录单(示例温度:25℃、35℃、50℃、70℃、95℃、100℃……)。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安全、规范操作并及时记录。(三)研讨总结(7分钟)研讨1:“水从室温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什么规律吗?温度为多少的时候会出现沸腾现象?”学生结合记录单交流讨论,教师引导总结:水从室温到沸腾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当温度达到100℃时,水就会出现沸腾现象。研讨2:“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什么?”学生思考后,教师讲解: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水蒸气遇冷后凝结形成的小水滴。比较蒸发与沸腾的异同点展示对比表格,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填写:相同点:均是汽化现象。不同点:发生部位(蒸发在液体表面,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温度条件(蒸发在任何温度,沸腾在一定温度即沸点);剧烈程度(蒸发缓慢,沸腾剧烈)。(四)拓展提升(3分钟)介绍:用烧水壶烧水,水沸腾时会向外喷出大量水蒸气,甚至可以将水壶盖子掀开,瓦特利用这种原理改良了蒸汽机,成为早期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讲述瓦特发明蒸汽机的故事:小时候看到水壶烧开后壶盖被顶起,好奇探究,长大后经过多次实验改进了蒸汽机,让水蒸气推动机器运转。引导学生感受科学的奇妙和应用价值,鼓励学生查阅更多相关资料。六、板书设计水沸腾了实验器材:烧杯、石棉网、三脚架、酒精灯、温度计水沸腾的特点温度:达到100℃现象:水翻滚,产生大量“白气”(水蒸气遇冷凝结的小水滴)蒸发与沸腾的异同|汽化方式|相同点|不同点(发生部位、温度条件、剧烈程度)|| ---- | ---- | ---- ||蒸发|均为汽化|液体表面;任何温度;缓慢||沸腾|均为汽化|液体表面和内部;100℃(沸点);剧烈|应用:瓦特改良蒸汽机七、教学反思课堂导入能有效衔接上节课知识,并通过生活现象引发学生思考,激发了探究兴趣。但在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时,可更开放一些,让学生自主思考更多关于水沸腾的疑问。实验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使用新器材兴趣较高,但部分学生在操作时仍存在不规范之处,如温度计触碰容器壁、酒精灯使用不当等,需要教师在课前进行更细致的示范和强调,课中加强巡视指导。对于蒸发与沸腾异同点的对比,通过表格形式呈现清晰明了,但部分学生对“汽化”概念理解不够深入,可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解释。拓展提升环节的故事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科学热情,但时间有限,学生交流不够充分,可布置课后查阅资料的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相关知识。整体来看,教学目标基本达成,但在培养学生连续观察和数据分析能力方面仍需加强,后续教学中可设计更多此类探究活动。(共20张PPT)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水》炉火上的水过一段时间就沸腾了! 冒出大量的白气提出和聚焦问题水在加热到沸腾的过程中为什么会产生白气 ?“白气”是 什 么 ?用酒精灯加热烧杯内的水。水加热过程中的现象观察并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对比两个杯子的变化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水加热过程中的现象观察水从常温到沸腾过程测量并记录水从常温到沸腾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水加热过程中的现象观察水从常温到沸腾过程观察水的沸腾认识酒精灯焰心外焰灯芯酒精灯的构造内焰酒精认识酒精灯认识酒精灯认识酒精灯观察水加热时现象水从室温到沸腾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有什么水从室温到沸腾过程中,温度是不断升高的温度为多少的时候会出现沸腾现象?100度温度达到100℃时,水就会出现沸腾现象沸腾时产生的大量“白气”是什么?白气” 是水蒸气遇冷后凝结形成的小水滴。烧水壶烧水,水沸腾时会向外喷出大量水蒸气,甚至可以将水壶盖子掀开。瓦特就利用这种原理改良了蒸汽机,改良后的蒸汽机成为早期工业生产的主要动力瓦特的介绍蒸汽机时代同学们!听老师讲瓦特的故事水沸腾了板书设计水 持续加热 水蒸气水蒸气蒸汽机瓦特布置作业给父母讲一讲发明家瓦特的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08b44921a18d987e354cb28e50461e7b.mp4 2.3《水沸腾了》教学设计(1).doc 2.3教科版三年级上册《水沸腾了》2025课件.pptx 8a62b4fd6734570de1c8805ee9656fad.mp4 8b2d1e4448b3ac885ac12b5dd997fcd9.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