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二节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结合具体实例,理解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及其危害。2.了解旅游环境容量的概念、分类。3.结合具体实例,说出旅游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及危害。(重难点)2.旅游环境保护。(重难点)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1.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1)环境污染:主要表现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等。(2)对生物的危害。(3)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4)对视觉效果的破坏。2.对社会环境的负面影响(1)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2)对文物古迹的破坏。(3)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造成的一系列城市问题。1.景区规划重视旅游环境保护的必要性是什么?【提示】 大规模的现代旅游开发已经产生了( http: / / www.21cnjy.com )众多的环境问题,使自然生态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受到破坏,人们不得不思考现代旅游开发怎样才能与环境相协调,最终保证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知识2旅游环境容量1.定义:简称旅游容量,或称旅游承载能力,是指对某一旅游开发地域而言无害于其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2.分类3.意义2.旅游环境容量、旅游活动量、游客流量、旅游承载能力四个概念之间是何关系?【提示】 旅游活动量是旅游活动的规模,无害(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量为旅游环境容量,也称作旅游承载能力。旅游活动量与游客流量直接相关,所以常用游客流量的数值表示旅游环境容量。知识3旅游环境保护1.重要措施:旅游开发中的环境立法和相关政策、法规的制订。2.有力举措: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3.越来越重要的措施: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4.禁止计划、施工中的破坏旅游环境的各种工程。5.要在旅游开发的全过程中提倡“绿色”的旅游六要素。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问题导思】 1.为了减少旅游活动中的环境问题,我们在旅游时应该怎样做?【提示】 在旅游活动中,我们要注意对环境的( http: / / www.21cnjy.com )保护。如:①将所有废弃物丢入垃圾桶;②不收集、购买旅游珍品;③不要太靠近野生动物,不要随意喂养它们;④不攀木折花、乱刻乱画、随地吐痰等。2.举例说明旅游活动如何造成大气污染。【提示】 旅游中汽车、游船等排放的尾气;餐饮业排放的烟尘;篝火晚会排放的烟尘等。3.如何理解“进去只留下脚印、出来只带走照片”?【提示】 这是美国旅行商协( http: / / www.21cnjy.com )会为保护旅游资源和环境而提出的一项法规。要求旅游者在景区不要乱扔杂物,不随意在文物古迹上乱刻乱画,不攀折花草树木,不捕食野生动物,不要从历史遗迹和自然保护区获得纪念品等,旅游者以高度的责任心自觉保护旅游资源与环境,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1.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旅游开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包括污染、对生物的危害、对地表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破坏以及对视觉效果的破坏等。如下表所示: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环境污染旅游交通、旅游食宿和游览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垃圾以及噪声等会造成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以及噪声污染,危害旅游地居民和旅游者自身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捕猎野生动物、采集野生植物、干扰生物的生活习性、阻断生物的迁徙路线使生态结构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甚至导致某些珍稀物种灭绝对背景环境的破坏开发建设和游人对地表环境、自然资源的破坏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滑坡、雪崩,损害天然洞穴、海岸、河岸、湖岸等对视觉效果的破坏建筑物、索道、山区公路、停车场等人工设施的建设破坏了优美和谐的自然风光2.旅游开发对社会环境的破坏旅游开发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破坏社会环境,具体情况如下表所示:旅游环境问题成因危害对传统社区文化的破坏外来文化的强力冲击使旅游地社区传统文化消亡或商业化、表演化,千百年的历史积淀可能毁于一旦对文物古迹的破坏不文明的游客行为、过大的游客流量造成文物古迹不可逆转的破坏一系列城市问题旅游热点地区过度城市化城市景观破坏、建筑物过密、交通拥挤等 特别提醒图示法记忆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例1 (2013·新课标全国卷Ⅰ)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2012年6月21日,我国正式公布在海( http: / / www.21cnjy.com )南省设立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三沙市岛礁面积约13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少、海域面积最大的地级市。三沙市以其独特的旅游资源优势,强烈地吸引着游客。下图示意三沙市的地理位置。图11说明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及当前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解析】 三沙市旅游资源的独特性可( http: / / www.21cnjy.com )从其位于热带海洋的独特位置着眼分析。独特的热带海域风光和珊瑚礁景观是吸引游客前来旅游的资源优势。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可从保护旅游环境和配置旅游设施等方面回答。【答案】 独特性:热带海域风光;岛( http: / / www.21cnjy.com )礁(珊瑚礁)景观。应注意的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保护海洋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服务设施,保障生活用品供给;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探究2旅游环境保护措施【问题导思】 1.为保护旅游环境,我国建立了各种环境保护区,其实施主体是什么?列举几个环境保护区名称。【提示】 政府。卧龙大熊猫自然保护区,扎龙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三江并流自然保护区,黄山世界地质公园等。2.如何理解“绿色”的旅游六要素?【提示】 在旅游的全过程(餐饮、住宿、交通、游览、购物、娱乐)中都不要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退化,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3.近年来,著名的黄果树瀑布水量大减,形成“一股细流,几行清泪”的凄清景象,你认为应采取哪些保护措施?【提示】 (1)健全法律法规,强化环境管理;( http: / / www.21cnjy.com )(2)加强全民教育,提高环保意识;(3)搞好环境评价,确定合理的旅游规模,制定环保规划;(4)加强生态建设,切实保护景区上游的植被;(5)依靠科技进步,增强环保效果。针对旅游开发中的环境问题,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如下表所示:旅游环保策略具体措施实施主体法律法规健全旅游环保法规立法机关编制旅游开发规划中的环境保护法规工程建设建设排污处理设施政府建设各种环境保护区旅游研究专家和政府禁止破坏生态环境和文化环境的工程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旅游项目评价评定旅游环境容量旅游开发商和经营者评价旅游开发的环境影响旅游研究者旅游环保教育倡导绿色旅游政府普及旅游环境保护教育教育专家特别提醒 我国旅游环保立法已经做了大( http: / / www.21cnjy.com )量工作,各级政府在有关旅游发展的政策中也有许多环境保护的条款,如《自然保护区条例》《风景名胜区管理暂行条例》《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条例》等。但总的来看,我国环保立法相对滞后,这方面工作仍需加强。例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九寨沟是我国著名( http: / / www.21cnjy.com )风景旅游胜地,是中国唯一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两项国际桂冠的旅游胜地。九寨沟“水光浮翠,倒影林岚”,翠海、叠瀑、彩林、银峰以及独特的藏族风情,相互交融形成一个令人神往的“神话世界”、“人间仙境”。材料二 九寨沟自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 http: / / www.21cnjy.com ),旅游者蜂拥而至,2000年以来,每年游客量都超过100万人次,并且数量年年递增。“黄金周”里游客塞满九寨沟,车队排成了长龙;沟内客栈、宾馆林立,污水垃圾遍地。九寨沟管理局的监测结果表明九寨沟的水体已经有富营养化的趋势,湖泊有沼泽化倾向。(1)请对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旅游资源质量做出简要评价。(2)旅游旺季时,九寨沟景区人满为患,大大超过了其环境承载量,你认为应如何解决这一问题?(3)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针对九寨沟旅游现状,提出发展生态旅游的设想。作为小组成员之一,请你发表自己的见解。【思路点拨】 从材料和图中可看出九寨沟旅游区的区位条件和资源条件及其旅游旺季时出现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解析】 第(1)题,旅游资源的质量从( http: / / www.21cnjy.com )资源的非凡性、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等方面评价。第(2)题,旅游活动的规模要与旅游环境容量相适应,常采取旅游分流管理、收取门票之外的附加费、设置限流设施等措施来控制游客流量。第(3)题,从旅游规划、环境容量及游客承载量方面分析。【答案】 (1)具有丰富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藏族风情,等级高,特色鲜明,非凡性突出;与周围其他景点距离近,集群状况与地域组合状况好。(2)对游客进行限量,可以通过调节门票价格限制游客数量,即旺季提高门票价格,淡季降低门票价格。(3)搞好核心区、实验区、缓冲区的( http: / / www.21cnjy.com )规划,把旅游活动线路、范围限定在核心区以外的地域;实行“限量旅游”、“预约旅游”、“沟内游,沟外住”;实施景区景点封闭轮休制度;在景区内大规模拆除经营性房屋。活动点拨教材P61活动 【点拨】 材料中给出四个旅游景区,并分( http: / / www.21cnjy.com )别介绍了各个景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信息,并加上了本节课所学的旅游开发中的环境保护,分析旅游开发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及开发建设和游客对环境的破坏等方面分析。针对各景区存在的不同环境问题,提出不同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答案】 1.环北冰洋地区、海南岛、环地中海地区、彝族山寨旅游开发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2.(1)环北冰洋地区的阿拉斯加州行( http: / / www.21cnjy.com )政中心安克雷奇常住居民仅3万人,而游轮靠岸时人口骤增至10万,显然大大超过了旅游极限容量,严重干扰了当地居民和生物的正常生活。(2)海南岛由于海滨游客流量超过旅游极限容量,在海滩上过度建造酒店,挤占了椰树林的生存空间,过多的游客使采挖珊瑚礁的数量失控,导致资源和环境不可逆转的破坏。(3)环地中海地区游客超过旅游极限容量,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资源和地表环境破坏,且这种破坏的规模还在扩大。(4)彝族山寨举办大型火把节,吸引过多游客,且改变火把制作原料,大量采用木材造成森林生态破坏,过多的游客和过多的火把产生的大气污染物严重污染了空气。3.对于环北冰洋地区,冻土地带环境脆弱( http: / / www.21cnjy.com ),必须严格测算旅游容量,控制客流,或分散客流;对该地区的旅游开发商、常住居民和到该地区旅游的游客进行旅游环境教育,教会游客如何珍惜和保护冻土地带环境,如何进行地方特色旅游审美;减少机动雪橇和直升机的使用。对于海南岛,必须制定海滩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坚决制止在海滩上建造酒店,必要时应坚决拆除违章建筑;在海岸植树造林,如红树林等,保护海岸,避免侵蚀;将旅游住宿设施建在海滩较远处。对于环地中海地区,要评估旅游环境容量,制定必要的政策法规,控制客流量,制止客流量的盲目上升;制定和严格执行法规和制度,制止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开发新的景区和新的旅游产品,以分散客流;加大旅游教育力度,使旅游经营者和游客提高对旅游环境保护的认识和自觉性。对于彝族山寨,调整客流的季节性,降低火把节的客流量;分散客流,在各处举行小型火把活动。改变火把物质,开发非木材的火把代用品;制定和严格执行保护森林的政策制度。课堂小结课堂双基达标1.旅游地的生态结构失调,以致环境功能减退的主要原因是( )A.修建道路、旅店、餐馆等服务性设施B.旅游地居民对动植物资源的破坏C.旅游者的触摸、拍照等行为D.个别旅游者的不文明行为【解析】 旅游地居民为发展旅游业,如不适当使用当地动植物资源,乱捕滥杀,乱伐滥挖,往往会使自然界中食物链破坏,生态功能失调,环境功能减退。【答案】 B(2013·无锡高二检测)环地( http: / / www.21cnjy.com )中海地区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带,每年游客超过2亿人,近年来当地土地沙化、水源污染、濒危物种生存空间受挤压的现象十分严重。据此完成下题。2.有关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说法正确的是( )A.每年的旅游环境容量不能超过2亿人B.每年的旅游合理容量是2亿人C.每年的旅游极限容量是2亿人D.随着合理的旅游开发建设,环地中海地区的旅游环境容量是可以提高的【解析】 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可以提高旅游景区的环境承载量。【答案】 D3.(2011·江苏地理)下图为海南岛旅游资源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 http: / / www.21cnjy.com )林公园属于旅游资源类型中的________旅游资源,其旅游价值有美学价值、经济价值、康体娱乐价值和________价值。(2)从海口到三亚景区的①、②、③三条线路( http: / / www.21cnjy.com )中,________线路最受欢迎,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2010年1月4日,国( http: / / www.21cnjy.com )务院建立了将海南岛建设成国际旅游岛的国家战略,其对海南发展的作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国际旅游岛建设中,环境保护方面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结合图中信息和旅游资源的特点( http: / / www.21cnjy.com )、类型等知识,判断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和尖峰岭国家森林公园的旅游资源类型与价值。分析从海口到三亚的三条旅游线路,要结合图中景点数量以及空间组合进行。旅游资源开发的作用和旅游开发中注意的问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 (1)自然 科学 (2)① 景点数量多;空间组合好 (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促进社会文化繁荣 生态系统保护;环境污染防治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近几年,颐和园的年平均接待游客量都在6( http: / / www.21cnjy.com )00万人次以上,特别是节假日和黄金时段日均接待游人数量已经突破了最佳游人接待量6万人次,高峰日甚至超过了最大游客接待量10万人次,达到15万人次。但游客流量的时空分布不均匀,古建筑区是颐和园中的拥挤区,除上午6~8时外,游客流量经常超过旅游环境容量。这么大的游客量不仅使颐和园的文物古建筑超负荷承载,而且还损害了游人的游览质量,甚至造成了不安全的因素。(1)颐和园每日的旅游合理容量是________万人次,旅游极限容量是________万人次。(2)颐和园游客流量经常超过旅游环境容量将会造成的问题:对游客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颐和园而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为解决颐和园游客流量过大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仔细阅读材料,可以从中找出第(1)(2)题的答案。对于解决颐和园游客流量过大问题的措施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答。【答案】 (1)6 10(2)损害游人的旅游质量,甚至造成不安全因素 使文物古迹遭受损失(3)提高门票价格,实行内部空间旅游分流管理,采取限流措施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