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考点3 地球的圈层结构1.C 2.B 第1题,由材料可知,台湾省花莲县地震的震源深度为28千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洋地壳较薄,平均厚度为5~10千米,故此次地震震源位于地壳以下的上地幔。读图1可知,③位于莫霍面之下,为上地幔,故选C。第2题,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纵波的传播速度快于横波,地震发生时,纵波先到达地表,横波后到达,故震区的人先感受到上下颠簸,后感受到左右晃动,①错误;地幔所在位置为地下33千米至2 900千米处,由图2可知,在地幔中,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明显加快,②正确;由图2可知,当地震波到达古登堡面时,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降,故纵波在穿过地核之前速度最快,③正确,④错误。故选B。3.A 4.A 第3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陆地壳平均厚度为39~41千米,结合材料可知,此次地震发生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震源深度22千米,则可判断此次地震的震源最可能位于地壳,A正确,B、C、D错误。第4题,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圈层为大气圈,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A正确;乙圈层为水圈,特点是连续但不规则,B错误;丙圈层为地壳,各地厚度不一致,C错误;丁圈层为地核,地核中外核物质呈液态或熔融态,D错误。5.B 6.D 第5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上地幔顶部,存在一个软流层,是岩浆的主要发源地,故希韦卢奇火山喷发的岩浆直接来自上地幔,B正确,A、C、D错误。第6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可分为纵波(P波)和横波(S波)两种类型,其中纵波传播速度快,可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传播,而横波传播速度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传播,纵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上下颠簸,横波到达地表时会使物体左右摇晃。横波不能通过海水传播,因此地震发生后,附近海上的船只只能感受到纵波,即只感受到上下颠簸,D正确,A、B、C错误。7.B 8.C 第7题,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地球内部圈层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图2中①为地壳、②为地幔、③为地核中的外核、④为地核中的内核。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认为来自上地幔中的软流层,对应图2中的②圈层,B正确,A、C、D错误。第8题,①圈层为地壳,大陆地壳厚度平均为39~41千米,大洋地壳平均为5~10千米,因此厚度海洋小于陆地,A错误;②圈层为地幔,呈固态,横波和纵波都可以通过,B错误;③圈层为外核,横波不能通过,最可能为液态或熔融状态,C正确;④圈层为内核,位于地球内部,温度很高、压力和密度较大,D错误。9.A 10.C 第9题,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圈层来自降水,向外界提供水蒸气,应为水圈;②圈层由氧气、水蒸气、尘埃等组成,应为大气圈;③圈层向外部提供氧气和有机物,应为生物圈;④圈层向生物圈提供无机盐,向大气圈提供尘埃,应为岩石圈。水圈是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A正确,B、C、D错误。第10题,据上题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水圈,是一个连续不规则的圈层,与其他圈层联系密切,A错误;②圈层是大气圈,物质形态主要为气态,B错误;③圈层是生物圈,是地球上最活跃的圈层,C正确;④是岩石圈,不能阻挡紫外线辐射,D错误。11.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次地震的震源深度为50千米,地球的地壳平均厚度为17千米,日本千岛群岛地壳厚度较小,莫霍面33 千米以下到2 900千米的古登堡面是地幔,因此此次地震的震源可能位于地幔。第(2)题,读图可知,A波在2 900 千米的深度突然消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横波只能在固态物质中传播,2 900 千米以下为液态或熔融状态的外核,横波不能通过,故A波为横波;经过界面C横波和纵波的速度都有所增加,故界面C为莫霍面,界面D为古登堡面,横波经过古登堡面时完全消失,纵波速度下降。第(3)题,地震波可以用来帮助人类寻找油气资源,这是对地震波的实际应用,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有所差异,横波只能在固体中传播,纵波可以在液体、固体和气体中传播,当地震波遇到油气时,横波会消失,纵波速度下降。答案:(1)地幔 震源深度为50千米,地壳的平均厚度是17千米,因此此次地震震源可能位于地幔。(2)横 莫霍 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下降。(3)赞同。理由: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在不同介质的传播速度不同,横波只能通过固体物质,纵波可以通过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油气矿藏属于液态、气态物质,当地震波的横波和纵波速度发生明显变化时可以帮助人类寻找油气资源。考点3 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25·徐州铜山区高二期中)2024年10月14日21时17分在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4.1级地震,震源深度28千米。图1为地球圈层结构的局部图,图2为地震波传播速度的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图1图21.此次地震的震源位于图中( )A.①圈层 B.②圈层C.③圈层 D.软流层2.依据地震波的传播速度变化可知( )①地震发生时,震区的人先感受到水平晃动,后感受到上下颠簸 ②在地幔,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增加 ③在古登堡面,横波完全消失,纵波速度突降④在地球内部,纵波传播速度最快的位置属于地核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2025·盐城高二学测模拟)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4年1月23日02时09分,在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发生7.1级地震,震源深度22千米。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3~4题。3.此次地震的震源可能位于( )A.地壳 B.地幔C.地核 D.软流层4.关于图中圈层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圈层是地球生命的保护伞B.乙圈层的特点是连续且规则C.丙圈层各地厚度一致D.丁圈层物质均为固态(2025·扬州合格考模拟)2024年8月18日,俄罗斯堪察加半岛的希韦卢奇火山开始喷发,喷发后不久堪察加东岸远海发生7.0级地震。下图为希韦卢奇火山喷发景观图。据此回答5~6题。5.希韦卢奇火山喷发的岩浆直接来自( )A.地壳 B.上地幔C.下地幔 D.地核6.从理论上分析,地震发生后附近海上的船只( )A.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B.只有左右摇晃C.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D.只有上下颠簸(2025·徐州新沂合格考模拟)五大连池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 060平方千米,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和“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被称为五大连池。读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图1)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图2),回答7~8题。图1 图27.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C.③圈层 D.④圈层8.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的厚度海洋大于陆地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C.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D.④圈层的温度较低,压力和密度较小(2025·徐州三中合格考模拟)读地球各圈层相互作用示意图,回答9~10题。9.连续但不规则的圈层是( )A.① B.②C.③ D.④10.下列关于图示各圈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A.①圈层与其他圈层互不相干B.②圈层的物质形态主要为液态C.③是地球外部圈层中最活跃的D.④圈层阻挡了部分紫外线辐射二、非选择题11.(2025·泰州高一期中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24年10月23日22时38分,日本千岛群岛发生6.2级地震,震源深度50千米,震中经纬度为(50°N,156°E)。材料二 下图为地球内部地震波传播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及不同圈层结构示意图。(1)指出此次地震震源可能位于地球内部的 圈层,请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A为 波,界面C为 面,说出地震波通过界面D时传播速度的变化特点。 (3)有人提出,利用地震波可以帮助人类寻找油气资源,对此,你是否赞同,并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考点3答案.doc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复习专题一考点3地球的圈层结构巩固练习.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