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解析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题2 氧气 导学案(解析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2 氧气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并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1. 掌握木炭、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 学会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通过对反应共同特点的归纳,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上观察并描述氧气参与反应的实验现象,从微观角度初步理解氧气化学性质活泼的原因。
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氧气的性质,建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模型。
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1.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学习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二、学习难点
对氧化反应的理解、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分析。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态味: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比空气(1.293g/L)略大(因此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子上);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
4.三态变化: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具有氧化性。
1.氧气能支持燃烧
(1)操作: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2)现象及结论: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3)应用:用于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
2.氧气与木炭、硫和铁的反应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二氧化碳()
(2)硫粉(淡黄色)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 + 氧气()二氧化硫()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铁丝(银白色固体)燃烧
现象:
空气中:红热,不燃烧;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注意事项】
① 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
② 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 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 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⑤ 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⑥ 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多变一),用字母表示为,
(2)判断依据是:生成物只有一种。
2.氧化反应
(1)概念: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2)判断依据是:反应物有氧气。
(3)种类: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进行得较快、现象明显的氧化反应是剧烈氧化。如,物质的燃烧、化学爆炸等;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是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金属锈蚀等。
一、氧气的性质
活动一:课堂思考引入
问题思考: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离不开氧气,那请回忆一下,氧气都有什么用途呢?
活动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呢?
问题思考: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什么状态的?
问题思考: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如何?
问题思考:在一定条件下,氧气会发生怎样的三态变化?
活动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 氧气的检验
问题探究: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问题思考:检验氧气的方法是什么?
活动四:氧气的化学性质 - 木炭与氧气反应
问题探究:请描述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比较有什么不同。
问题探究:夹木炭的坩埚钳为什么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问题探究:如何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
问题探究:写出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五:氧气的化学性质 - 硫与氧气反应
问题探究:请描述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比较有什么不同。
问题探究: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什么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且硫的用量不能过多?
问题探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问题探究:写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六:氧气的化学性质——铁与氧气反应
问题探究:请描述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比较有什么不同。
问题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或在底部铺一层细沙?
问题探究:铁丝若生锈,为什么必须用砂纸打磨光亮?
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当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慢慢插入集气瓶中?
问题探究:写出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活动七:典例精讲
典例1: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B.氧气不能溶于水
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的 D.通常状况下氧气没有气味
典例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典例3.有两瓶氧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如图所示的方式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下列有关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两根木条都不复燃 B.甲的木条复燃,乙的木条立即熄灭
C.都复燃,且甲的木条比乙的燃烧更旺 D.都复燃,且乙的木条比甲的燃烧更旺
典例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典例5.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是
A.硫粉 B.铁丝 C.红磷 D.木炭
典例6.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步骤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B.步骤②中,木炭要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目的是防止氧气逸出,让木炭和氧气充分接触反应,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通过此实验可以看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
D.本炭可以和氧气反应,因此可以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活动一: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探究
问题探究:分析实验2 - 2、实验2 - 3和实验2 - 4,填写下表: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 - 2
2 - 3
2 - 4
问题思考:观察这些反应,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问题思考:什么是化合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
问题思考:什么是氧化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
活动二: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问题思考: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是剧烈氧化,哪些是缓慢氧化?
问题思考:什么是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问题思考: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活动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问题思考:请分析以下几个反应,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反应类型:碳+氧气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 → 碳酸;丙烷+氧气二氧化碳 + 水。
问题思考: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活动四:典例精讲
典例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氢气+氧气水 D.
典例2.符合右图中C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A.氢气+氧气水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氢气+氧化铜铜+水
典例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酒的酿造 D.食物腐烂
典例4.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属于剧烈氧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水果的腐烂
C.酱油的酿造 D.动植物的呼吸
1.氧气的性质
(1)氧气具有活泼性:碳、硫、铁可与氧气发生反应,大量的实验证明氧气可以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2)氧气具有助燃性: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3)氧气具有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是常用的氧化剂;
(4) 与金属的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5)与非金属的反应 :非金属如碳、硫等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用A+B―→AB表示 有氧参加
举例 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 石蜡燃烧、木炭燃烧等
联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特别提醒】
·化合反应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氧化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如呼吸作用、金属生锈、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都是缓慢的氧化反应,称之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它不发光,但放热。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1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成淡蓝色液体
B. 氧气不能溶于水
C.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的
D. 通常状况下氧气没有气味
2.有两瓶氧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如图所示的方式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下列有关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两根木条都不复燃
B. 甲的木条复燃,乙的木条立即熄灭
C. 都复燃,且甲的木条比乙的燃烧更旺
D. 都复燃,且乙的木条比甲的燃烧更旺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4.下列关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B. 硫的用量可以多一些,现象更明显
C. 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
D.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B. 把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
C. 点燃系在铁丝下端的火柴,立即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D. 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慢慢插入集气瓶中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氢气 + 氧气水
B. 氢气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C. 铝 + 氧气氧化铝
D. 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7.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呼吸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酒的酿造
D. 食物腐烂
考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
1.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3.下列对氧气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是21%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D.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作燃料
4.潜水员下水、航天员在舱外、登山人员高海拔探险都需要携带氧气,这是因为氧气
A.能供给呼吸 B.无色无味 C.能支持燃烧 D.密度比空气大
考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5.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需要点燃 D.生成物都是固体
7.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硫粉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此铝的抗腐蚀能力强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9.为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一瓶内放少量水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的性质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 ,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燃烧反应的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二瓶内盛有少量水能否用少量细沙代替?答: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实验三: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答: 。
考点3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11.符合如图中C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A.氢气+氧气水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氢气+氧化铜铜+水
1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镁+氧气氧化镁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铜+氧气氧化铜
13.下列没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
A.蜡烛燃烧
B.金属的锈蚀
C.拉瓦锡用汞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D.水蒸发
答案和解析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并掌握氧气的物理性质,初步掌握氧气的化学性质。
1. 掌握木炭、硫和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现象,认识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 学会用文字表达式表示化学反应,通过对反应共同特点的归纳,学习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方法。
二、核心素养目标
1. 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上观察并描述氧气参与反应的实验现象,从微观角度初步理解氧气化学性质活泼的原因。
1.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实验现象推理得出氧气的性质,建立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模型。
1.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对氧气性质的实验探究,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体会实验探究在化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1. 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认识氧气在生活和生产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关注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学习重点
氧气的化学性质、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
二、学习难点
对氧化反应的理解、实验现象的准确描述和分析。
一、氧气的物理性质
1.色态味:通常情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在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29g/L比空气(1.293g/L)略大(因此盛满氧气的集气瓶倒放在桌子上);
3.溶解性:氧气不易溶于水,1L水只能溶解30mL氧气。
4.三态变化:氧气在-183℃时变为淡蓝色液体,在—218℃变为淡蓝色、雪花状固体。
二、氧气的化学性质
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氧气具有氧化性。
1.氧气能支持燃烧
(1)操作:把带有火星的木条伸到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2)现象及结论: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
(3)应用:用于检验氧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到集气瓶中,若复燃则是氧气。
2.氧气与木炭、硫和铁的反应
(1)木炭(黑色固体)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红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氧气中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无色无味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文字表达式:碳() + 氧气()二氧化碳()
(2)硫粉(淡黄色)燃烧
现象:空气中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氧气中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文字表达式:硫() + 氧气()二氧化硫()
注意事项:实验时,要在瓶底装少量水(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铁丝(银白色固体)燃烧
现象:
空气中:红热,不燃烧;
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一种黑色固体。
文字表达式: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注意事项】
① 用砂纸把细铁丝磨成光亮的银白色,是为了除去细铁丝表面的杂质。
② 将细铁丝盘成螺旋状,是为了增大细铁丝与氧气的接触面积。
③ 把细铁丝绕在火柴上,是为了引燃细铁丝,使细铁丝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④ 待火柴快燃尽时才缓慢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火柴燃烧时消耗氧气,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⑤ 由上向下缓慢伸进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是为了防止细铁丝燃烧时放热使氧气从集气瓶口逸出,保证有充足的氧气与细铁丝反应。
⑥ 集气瓶里要预先装少量水或在瓶底铺上一薄层细沙,是为了防止灼热的生成物溅落使集气瓶瓶底炸裂。
三、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化合反应:
(1)概念: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多变一),用字母表示为,
(2)判断依据是:生成物只有一种。
2.氧化反应
(1)概念: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
(2)判断依据是:反应物有氧气。
(3)种类: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剧烈氧化:进行得较快、现象明显的氧化反应是剧烈氧化。如,物质的燃烧、化学爆炸等;
缓慢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是缓慢氧化。如,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金属锈蚀等。
一、氧气的性质
活动一:课堂思考引入
问题思考: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离不开氧气,那请回忆一下,氧气都有什么用途呢?
答案:可用于医疗急救、支持燃烧等。
活动二:氧气的物理性质
问题思考: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呢?
答案:可以从颜色、气味、状态、密度、溶解性、熔沸点等方面来描述。
问题思考:标准状况下,氧气是什么颜色、什么气味、什么状态的?
答案:标准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问题思考:氧气的密度和溶解性如何?
答案:氧气密度略大于空气,不易溶于水。
问题思考:在一定条件下,氧气会发生怎样的三态变化?
答案: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和淡蓝色雪花状的固体。
活动三:氧气的化学性质 - 氧气的检验
问题探究:把带有火星的木条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会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了什么?
答案:木条复燃。说明氧气能支持燃烧,有助燃性。
问题思考:检验氧气的方法是什么?
答案:把带火星的木条伸进集气瓶中,木条复燃,证明气体是氧气。
活动四:氧气的化学性质 - 木炭与氧气反应
问题探究:请描述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比较有什么不同。
答案: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热;在氧气中燃烧,剧烈燃烧,发白光,放热。
问题探究:夹木炭的坩埚钳为什么要由上而下缓慢伸入集气瓶中?
答案:使木炭与氧气充分反应,若过快插入到瓶底,会由于受热膨胀使大量氧气逸出,造成实验现象不明显。
问题探究:如何检验木炭燃烧的产物二氧化碳?
答案:常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
问题探究:写出木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碳() + 氧气()二氧化碳()
活动五:氧气的化学性质 - 硫与氧气反应
问题探究:请描述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比较有什么不同。
答案: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淡蓝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有刺激性气味。
问题探究: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为什么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且硫的用量不能过多?
答案:硫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用量过多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所以要在通风橱中进行且用量不能过多。
问题探究: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问题探究:写出硫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硫() + 氧气()二氧化硫()
活动六:氧气的化学性质——铁与氧气反应
问题探究:请描述铁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现象,并比较有什么不同。
答案:铁在空气中红热,不能燃烧;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热,生成黑色固体。
问题探究: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前,为什么要在集气瓶中放入少量水或在底部铺一层细沙?
答案: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炸裂瓶底
问题探究:铁丝若生锈,为什么必须用砂纸打磨光亮?
答案:铁锈会影响铁丝与氧气的接触,打磨光亮可保证反应顺利进行。
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将铁丝绕成螺旋状?
答案:增大铁丝的受热面积,有利于铁丝持续燃烧。
问题探究:为什么要当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慢慢插入集气瓶中?
答案:若火柴未快燃尽就插入集气瓶,火柴燃烧会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而导致实验失败。
问题探究:写出铁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答案:铁() + 氧气()四氧化三铁()
活动七:典例精讲
典例1: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A.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 B.氧气不能溶于水
C.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的 D.通常状况下氧气没有气味
【学生回答】B
【详解】A、在一定条件下,氧气可以变成淡蓝色液体。氧气在标准状况下是气体,当温度降至约-183℃时会液化成淡蓝色液体,这是其物理性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氧气虽难溶于水,但并非完全不溶(如水中溶解的氧气可供鱼类呼吸),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常温常压下,氧气为无色气体,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通常状况下氧气没有气味,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典例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学生回答】D
【详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与硫、铁等反应,故说法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足够水生生物生存,故说法错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78%),氧气仅占约21%,故说法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是生物生存和医疗急救的重要气体,故说法正确。
故选D。
典例3.有两瓶氧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如图所示的方式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下列有关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A.两根木条都不复燃 B.甲的木条复燃,乙的木条立即熄灭
C.都复燃,且甲的木条比乙的燃烧更旺 D.都复燃,且乙的木条比甲的燃烧更旺
【学生回答】C
【详解】氧气能支持燃烧,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乙瓶中的氧气会很快的逸散掉,所以都复燃,且甲的木条比乙的燃烧更旺;故选C。
典例4.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学生回答】C
【详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出热量,生成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放出热量,符合题意;
D、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典例5.氧气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剧烈燃烧,产生火星四射现象的是
A.硫粉 B.铁丝 C.红磷 D.木炭
【学生回答】B
【详解】A.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体,无火星四射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Fe3O4),故B符合题意;
C. 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P2O5固体),无火星,故C不符合题意;
D. 木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气体(CO2),无火星,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典例6.某兴趣小组同学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关于此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步骤①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步骤②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
B.步骤②中,木炭要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目的是防止氧气逸出,让木炭和氧气充分接触反应,使实验现象更明显
C.通过此实验可以看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
D.本炭可以和氧气反应,因此可以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学生回答】D
【详解】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红光,而在氧气中燃烧时发出白光,故说法正确;
B、木炭要由上向下缓慢伸入集气瓶,目的是防止氧气逸出,让木炭和氧气充分接触发生反应,使实验现象更明显,故说法正确;
C、因为氧气浓度越高,燃烧反应越剧烈。通过此实验可以看出,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比空气中更剧烈,故说法正确;
D、木炭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碳气体,而红磷燃烧生成的是固体五氧化二磷。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需要生成固体产物,以便通过体积变化来测定氧气含量。因此,木炭不能代替红磷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说法错误。
故选D。
二、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活动一: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概念探究
问题探究:分析实验2 - 2、实验2 - 3和实验2 - 4,填写下表:
实验编号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后生成的物质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2 - 2 碳、氧气 二氧化碳 碳+氧气二氧化碳
2 - 3 硫、氧气 二氧化硫 硫+氧气二氧化硫
2 - 4 铁、氧气 四氧化三铁 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问题思考:观察这些反应,它们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案:反应物都有氧气,只生成一种物质,都是化学变化,都是点燃条件,都反应剧烈,都放出热量。
问题思考:什么是化合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案: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叫作化合反应(多变一),用字母表示为,判断依据是生成物只有一种。
问题思考:什么是氧化反应?判断依据是什么?
答案: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具有氧化性,判断依据是反应物有氧气。
活动二: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问题思考:请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是剧烈氧化,哪些是缓慢氧化。
答案:物质的燃烧、化学爆炸等属于剧烈氧化;动植物的呼吸、食物的腐烂、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金属锈蚀等属于缓慢氧化。
问题思考:什么是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
答案:进行得较快、现象明显的氧化反应是剧烈氧化;进行得很慢,甚至不容易被察觉的氧化反应是缓慢氧化。
问题思考:剧烈氧化和缓慢氧化的区别和联系是什么?
答案:区别:现象不同,反应剧烈程度不同,反应条件不同;联系:都是氧化反应,都放出热量。
活动三:化合反应与氧化反应的区别与联系
问题思考:请分析以下几个反应,判断它们分别属于哪种反应类型:碳+氧气二氧化碳;水+二氧化碳 → 碳酸;丙烷+氧气二氧化碳 + 水。
答案:碳+氧气二氧化碳既属于化合反应又属于氧化反应;水+二氧化碳 → 碳酸属于化合反应但不属于氧化反应;丙烷+氧气二氧化碳 + 水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
问题思考: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答案: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也不一定是化合反应,两者没有必然的联系。
活动四:典例精讲
典例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 B.
C.氢气+氧气水 D.
【学生回答】B
【详解】A、,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同时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 “多变一”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A 选项不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生成物是两种,不符合 “多变一” 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B 选项符合题意;
C、氢气+氧气水,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且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 “多变一”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C 选项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同时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符合 “多变一” 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D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典例2.符合右图中C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A.氢气+氧气水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氢气+氧化铜铜+水
【学生回答】A
【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典例3.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A.动植物呼吸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酒的酿造 D.食物腐烂
【学生回答】B
【详解】A、动植物的呼吸,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燃烧是剧烈的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C、酒的酿造,是粮食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D、食物腐败,是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不容易察觉的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典例4.下列化学反应过程中属于剧烈氧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 B.水果的腐烂
C.酱油的酿造 D.动植物的呼吸
【学生回答】A
【分析】物质与氧气发生的氧化反应有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和不易察觉的缓慢氧化反应。
【详解】A、天然气燃烧是天然气与氧气的反应,有发光放热现象,是剧烈的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B、水果腐烂过程中有氧化反应发生,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不符合题意;
C、酱油酿造过程有氧化反应发生,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动植物呼吸过程中有氧化反应发生,不易察觉,属于缓慢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氧气的性质
(1)氧气具有活泼性:碳、硫、铁可与氧气发生反应,大量的实验证明氧气可以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2)氧气具有助燃性:反应的剧烈程度与氧气的浓度有关,氧气浓度越大,反应越剧烈
(3)氧气具有氧化性: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是常用的氧化剂;
(4) 与金属的反应 :大多数金属都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金属氧化物。
例如,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镁,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
(6)与非金属的反应 :非金属如碳、硫等也能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相应的非金属氧化物。
例如,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
2.氧化反应和化合反应
化合反应 氧化反应
概念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 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特点 “多变一”,用A+B―→AB表示 有氧参加
举例 木炭、硫等与氧气的反应 石蜡燃烧、木炭燃烧等
联系 化合反应不一定是氧化反应;氧化反应不一定是化合反应。
【特别提醒】
·化合反应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
·氧化反应不是化学基本反应类型之一,是特征反应。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氧气在氧化反应中提供氧,它具有氧化性。
·缓慢氧化:有些氧化反应进行得很慢,如呼吸作用、金属生锈、食物的腐烂、酒和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等都是缓慢的氧化反应,称之为缓慢氧化。缓慢氧化也是氧化反应,它不发光,但放热。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的关系:
有氧气参加的化合反应同时也是氧化反应。
1下列有关氧气的物理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一定条件下氧气可变成淡蓝色液体
B. 氧气不能溶于水
C. 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的
D. 通常状况下氧气没有气味
【答案】B
【解析】氧气不易溶于水,而不是不能溶于水,B选项说法错误,A、C、D选项说法均正确。
2.有两瓶氧气,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如图所示的方式实验,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入集气瓶中,下列有关他们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的推测,正确的是( )
A. 两根木条都不复燃
B. 甲的木条复燃,乙的木条立即熄灭
C. 都复燃,且甲的木条比乙的燃烧更旺
D. 都复燃,且乙的木条比甲的燃烧更旺
【答案】C
【解析】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甲的集气瓶瓶口向上,氧气更集中,木条燃烧更旺,乙的集气瓶瓶口向下,氧气容易逸出,所以都复燃,但甲的木条比乙的燃烧更旺,C选项正确。
3.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A.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放出热量
B. 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热量
C.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放出热量
D.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热量,生成黑色固体
【答案】C
【解析】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C选项描述错误,A、B、D选项描述均正确。
4.下列关于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
A. 实验应在通风橱中进行
B. 硫的用量可以多一些,现象更明显
C. 预先在集气瓶中加少量水可吸收二氧化硫
D. 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更剧烈
【答案】B
【解析】硫的用量不能过多,否则会产生过多的二氧化硫污染空气,B选项说法错误,A、C、D选项说法均正确。
5.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在集气瓶底部铺一层细沙
B. 把光亮的铁丝盘成螺旋状
C. 点燃系在铁丝下端的火柴,立即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D. 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慢慢插入集气瓶中
【答案】C
【解析】点燃系在铁丝下端的火柴,应待火柴快燃尽时,再将铁丝慢慢插入集气瓶中,否则会因火柴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氧气而导致实验失败,C选项做法错误,A、B、D选项做法均正确。
6.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
A. 氢气 + 氧气水
B. 氢气 + 氧气二氧化碳 + 水
C. 铝 + 氧气氧化铝
D. 红磷 + 氧气五氧化二磷
【答案】B
【解析】A、C、D选项的反应既属于氧化反应又属于化合反应;B选项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但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B选项正确。
7.下列变化过程中,不包含缓慢氧化的是( )
A. 动植物呼吸
B.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C. 酒的酿造
D. 食物腐烂
【答案】B
【解析】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是剧烈氧化,不属于缓慢氧化,A、C、D选项都包含缓慢氧化,B选项正确。
考点1 氧气的物理性质
1.下列关于氧气的描述错误的
A.通常状况下,氧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B.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C.氧气在低温、高压时能变为液体或固体
D.鱼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极易溶于水
【答案】D
【详解】A、在常温常压(通常状况)下,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A正确。
B、氧气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反应,如支持燃烧(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更旺)、参与金属生锈(氧化反应)和生物呼吸作用,因此化学性质比较活泼。B正确。
C、氧气可通过降温加压实现物态变化,在低温、高压时可以变为液体或固体。C正确。
D、鱼在水中生存依赖于溶解在水中的氧气,但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很低,属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并非极易溶于水。D错误。
故选D。
2.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氧气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 B.氧气极易溶于水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 D.氧气能供给呼吸
【答案】D
【详解】A、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支持燃烧,如与硫、铁等反应,故说法错误;
B、氧气不易溶于水,水中溶解的少量氧气足够水生生物生存,故说法错误;
C、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78%),氧气仅占约21%,故说法错误;
D、氧气能供给呼吸,是生物生存和医疗急救的重要气体,故说法正确。
故选D。
3.下列对氧气的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是21%
C.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 D.氧气能支持燃烧,常用作燃料
【答案】C
【详解】A、 鱼虾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水中溶有氧气,但氧气在水中的溶解量较低,氧气不易溶于水,而非易溶。选项错误;
B、 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而非质量分数。选项错误;
C、 氧气化学性质活泼,能与许多物质在常温或加热的条件下反应,选项正确;
D、 氧气支持燃烧,但本身不可燃,仅作助燃剂。不能作燃料,选项错误;
故选C。
4.潜水员下水、航天员在舱外、登山人员高海拔探险都需要携带氧气,这是因为氧气
A.能供给呼吸 B.无色无味 C.能支持燃烧 D.密度比空气大
【答案】A
【详解】潜水员下水、航天员在舱外、登山人员高海拔探险都需要携带氧气,这是因为氧气能供给呼吸,与氧气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支持燃烧无关;
故选:A。
考点2 氧气的化学性质
5.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空气中燃烧时能产生大量白烟的是
A.铁丝 B.硫粉 C.红磷 D.木炭
【答案】C
【详解】A、铁丝燃烧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固体,不符合题意;
B、硫粉燃烧生成带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C、红磷燃烧生成白色的五氧化二磷固体,符合题意;
D、木炭燃烧生成无色的二氧化碳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C。
6.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它可以和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如图所示,关于三个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化合反应 B.都是氧化反应
C.都需要点燃 D.生成物都是固体
【答案】D
【详解】A、这三个反应都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
B、这三个反应都是物质跟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故B正确;
C、这三个反应都需要点燃,故C正确;
D、硫燃烧生成的是二氧化硫气体,磷燃烧生成的是五氧化二磷固体,铁丝燃烧生成的是四氧化三铁固体,故D错误;
故选D。
7.氧气的化学性质活泼,能支持燃烧。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色固体的是
A.硫粉 B.红磷 C.铁丝 D.木炭
【答案】B
【详解】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B、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生成白色固体,符合题意;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不符合题意;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氧气是一种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因此铝的抗腐蚀能力强
B.空气中氧气的质量分数约为21%
C.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产生蓝紫色火焰,生成二氧化硫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雾
【答案】A
【详解】A、铝在常温下能与氧气反应形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氧气进一步与铝反应,因此铝的抗腐蚀能力强,故A正确;
B、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不是质量分数,故B错误;
C、生成二氧化硫是实验结论,不是实验现象,故C错误;
D、红磷在氧气中燃烧会产生大量白烟,不是白雾,故D错误。
故选A。
9.为探究氧气的化学性质进行如图实验:
(1)实验一瓶内放少量水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的性质是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 ,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硫燃烧反应的属于 (填基本反应类型)。
(2)实验二瓶内盛有少量水能否用少量细沙代替?答: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3)实验三: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为什么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答: 。
【答案】(1) 二氧化硫能溶于水 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化合反应
(2) 能
(3)确保氧气充分接触木炭,避免氧气流失(合理即可)
【详解】(1)实验一中水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由此推测二氧化硫的物理性质之一是易溶于水;
硫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是发出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放热,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硫,此反应是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
(2)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物的温度较高,若集气瓶内放少量细沙的目的是防止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溅落瓶底,致使集气瓶炸裂,所以可以将水换成细沙;
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3)把红热的木炭插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时,要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的原因是:为了使木炭和集气瓶内的氧气充分反应,反应时间相对较长,实验现象比较明显。
考点3 化合反应和氧化反应
10.下列反应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碳酸钙氧化钙+二氧化碳
B.甲烷+氧气二氧化碳+水
C.铁+氧气四氧化三铁
D.锌+硫酸=硫酸锌+氢气
【答案】C
【详解】A、此反应中,碳酸钙(一种物质)在高温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两种物质),这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一变多),不是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B、此反应中,甲烷和氧气(两种物质)在点燃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两种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C、此反应中,铁和氧气(两种物质)在点燃条件下生成四氧化三铁(一种物质),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正确。
D、此反应中,锌和硫酸(两种物质)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两种物质),反应物和生成物均为两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C。
11.符合如图中C部分的化学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A.氢气+氧气水 B.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C.二氧化碳+水→碳酸 D.氢气+氧化铜铜+水
【答案】A
【详解】A、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B、该反应是物质与氧气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C、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点,属于化合反应,该反应不是物质与氧的反应,不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该反应是物质与氧的反应,属于氧化反应,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符合“多变一”的特点,不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2.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反应但不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A.碱式碳酸铜氧化铜+二氧化碳+水
B.镁+氧气氧化镁
C.酒精+氧气二氧化碳+水
D.铜+氧气氧化铜
【答案】C
【详解】A、这是分解反应(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没有氧气参与,因此不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条件。
B、镁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镁,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同时,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条件。
C、酒精(乙醇)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但生成物是两种物质(二氧化碳和水),不符合化合反应的定义。符合条件。
D、铜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铜,有氧气参与,属于氧化反应;同时,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属于化合反应。不符合条件。
故选C。
13.下列没发生氧化反应的过程是
A.蜡烛燃烧
B.金属的锈蚀
C.拉瓦锡用汞测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
D.水蒸发
【答案】D
【分析】氧化反应是物质与氧发生的反应 。
【详解】A、蜡烛燃烧是蜡烛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的剧烈氧化反应,伴随发光、放热现象,有新物质二氧化碳和水生成,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B、金属锈蚀是金属与空气中的氧气、水等发生的缓慢氧化过程,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C、在该实验中,汞与空气中的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汞,汞得到氧发生了氧化反应,属于氧化反应,不符合题意;
D、水蒸发只是水的状态由液态变为气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没有发生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