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中国的地质灾害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我国主要的地质灾害类型。2.理解我国主要地质灾害的分布、成因和危害。3.掌握我国地质灾害多发区形成的原因和灾情。【自主学习】一、地震1.我国地震分布特点——西多东少四个地震多发区:青藏、新疆、华北和台湾2.我国灾情总体特征——东重西轻原因:总结唐山地震灾情严重的影响因素。(自然、人文)唐山灾情严重,有其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有:①地震的强度大;②与震中距有关,唐山位于华北地震带,此次地震震中位于市区;③与震发的时间有关,凌晨震发,逃生的机会少。人为因素主要有:④与人口密度有关,唐山是百万以上人口的大城市;⑤与建筑物的抗震系数有关,房屋抗震系数小;⑥与人的防震意识弱有关。3.我国地震造成的人口死亡数下降,但经济损失上升?①地震预测,建筑物搞震性加强,民众的防震意识加强;②经济飞速发展,单位面积上的资产密度加大,灾害损失上升。4.地震灾害的防御措施:非工程性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加强国际合作等。工程性措施:①提高建筑物的抗震性能;②实施岩土体改造加固工程,防止诱发次生灾害。二、滑坡、泥石流1.我国滑坡、泥石流灾害的成因:(教材P33)2.我国滑坡、泥石流分布特点(时间和空间)。三、地质灾害多发区1.我国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原因:①地质构造:复杂(不稳定),地震多发区(地壳运动强烈)(山体中断层发育);②地形:地势起伏大(崎岖);③岩性:破碎,有不稳定的土体,风化碎屑物多,土质松散;④降水:降水多且集中,多暴雨(降水强度大);⑤植被:覆盖率低。人为原因:①破坏植被(毁林开荒、过度樵采、开矿等);②工程建设开挖陡坡,破坏山体的稳定性。2.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非工程性措施:①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②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③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④制定应急撤离计划。工程性措施:①植树造林,恢复植被;②进行岩土体改造,加固稳定变形山体;③建立护坡、挡墙、格栅坝等工程;④工程建设和村落避开泥石流易发的沟谷地带;⑤减少大型工程对山体的破坏。3.试解释我国西南地区暴雨—滑坡—泥石流分布的区域相关性。我国西南地区水源充足、降水丰沛,多暴雨;西南多山地,地形复杂、构造活跃,地壳活动强烈,可导致山体断裂发育、岩石破碎;暴雨使岩体疏松,在重力作用下下滑,极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滑坡、泥石流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它们发生的时间规律与西南地区集中降水的时间规律相一致,因此在同一个地区,暴雨可以引发滑坡、泥石流,形成灾害链。【巩固练习】1.我国泥石流分布较广的人为因素是( )A.山区面积广大 B.洪涝灾害严重C.人类的经济活动不合理 D.退耕还林读“某地地质灾害成灾频次示意图”,回答2~3题。2.关于该地地理特征的叙述,可能的是 ( )①地形崎岖②全年降水丰富③地表基岩广布 ④地表岩石破碎,松散碎屑物多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3.该地防御此类地质灾害的主要措施是( )①提高植被覆盖率 ②修建水利工程 ③修建护坡工程④清除河道淤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读“我国西南地区地震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分布图”,完成4~6题。 4.下列对该地区地质灾害多发原因的分析,不合理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现代地壳活跃 B.地形复杂,山体坡度大C.干湿季分明,暴雨集中 D.气温差较大,岩石破碎5.人类活动也可能诱发地质灾害,例如破坏植被最可能诱发( )A.地震 B.泥石流 C.滑坡 D.塌方6.针对山崩、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下列防治措施中最有效的是( )A.开垦梯田 B.植树造林 C.修建水库 D.治理河流读“2009年中国5级以上地震分布图”,完成第7题。7.由图中内容分析下列关于我国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东多西少B.西部灾情重于东部C.青藏和台湾是地震多发区D.地震都在板块交界处8.关于我国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我国发生地震灾害的频率不高、范围较小、危害较轻②江南丘陵降水充沛,地下水位高,土壤盐碱化十分严重③滑坡、泥石流多发生在中西部,地面沉降多发生在东部大城市④植被破坏和大规模工程活动是我国滑坡、泥石流日趋频发的重要原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当地时间),新西兰第二大城市克赖斯特彻奇发生里氏6.3级地震,至少有上百人死亡,还有数百人被埋在废墟下等待救援。这是近5个月来,克赖斯特彻奇发生的第二起强烈地震。据统计,1900年以来,新西兰平均每两三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次。1980年以来,发生5级以上地震平均每年约有35次。克赖斯特彻奇最近两次地震情况表时 间震级震源深度震 中死亡人数当地时间2011年2月22日12时51分6.3级4千米距市中心人口密集区约10千米数百人当地时间2010年9月4日4时35分7.1级33千米位于城市以西40千米零死亡(1)新西兰是个多地震的国家,原因是什么?(2)此次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大量建筑物受损,城市遭受重创。新西兰总理在惠灵顿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为60亿新西兰元(约合45亿美元)。受此次地震影响,损失最大的经济部门是( )A.建筑业 B.旅游业C.牧业和渔业 D.保险业(3)比较该市两次地震资料,分析说明22日里氏6.3级地震导致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原因。10. 我国是一个地质灾害多发的国家。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国泥石流滑坡易发程度分区图材料二:2008年全国重大崩塌、滑坡、泥石流灾害逐月分布图(1)结合材料一,说明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空间分布上的特点及原因。(2)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泥石流、滑坡等地质灾害在时间分布上的特点及原因。9.(1)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动强烈。 (2)D (3)震源浅和震中靠近市中心,地震波到达市中心距离短;穿越的地下岩层厚度小,地震能量抵达地面前被岩层吸收少;地震来袭时,正值午餐时间,市中区商业区顾客人数众多,各种公共设施开放,以上三个因素巧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10.(1)从空间上来看,我国滑坡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的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地区和西北的陕西、甘肃、山西地区,以及中南、东南的福建、湖南、湖北等地区。其基本特点是:西部地区多于东部地区,南部地区多于北部地区,其中我国西南地区是滑坡分布最集中、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我国泥石流的分布大体上以大兴安岭—燕山山脉—太行山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山脉一线为界,该线以东泥石流分布零星(仅辽东南山地较密集);该线以西是泥石流发育最集中的地区。 形成原因:地形起伏大,构造活动强烈,断层发育,岩石破碎;风化严重;降水集中,多暴雨;不合理的人类工程活动,如切坡修路、采矿、削坡建房、水库蓄水和人工取土等对植被的破坏。 (2)从时间上看,滑坡、泥石流主要集中发生在4~9月份。原因:局地暴雨、持续强降雨是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发因素,4-9月是暴雨多发季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