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正则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正则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正则高级中学高一(下)期末
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11 小题,共 44 分。
1.如图为研究平抛运动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用小锤击打金属片, 球水平飞出做平抛运动的同时, 球做自
由落体运动,观察到两球同时落地。实验表明( )
A.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
B.平抛运动的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C.平抛运动的竖直分运动为自由落体运动,水平分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D.平抛运动和自由落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相同
2.如图所示,两长度不同的杆垂直固定在水平面上,两杆相距 6 米,一长为 10 的轻绳的两端分别固定在
两杆的顶端,用光滑的挂钩将一重为 80 的物体挂在绳上。则绳上的张力为( )
A. 50 B. 66.7 C. 55.6 D. 80
3.质点做匀速圆周运动,在相等的时间内( )
A.加速度相同 B.位移相同 C.通过的弧长相等 D.合外力相同
4.小黄在玩惊险刺激的悬崖秋千时的照片如图所示.摆动过程中受到水平风力的作
用,但是摆动依旧发生在同一竖直平面内,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运动到最低点时,小黄受到的合外力一定竖直向上
B.运动到最低点时,秋千对小黄的作用力一定大于小黄自身的重力
C.运动到最高点时,小黄的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D.运动到最低点时,小黄除了受到秋千的作用力外,还受到重力,水平风力和向心力
第 1页,共 8页
5.如图,竖直放置两端封闭的玻璃管内注满清水,内有一个用红蜡块做成的圆柱体,玻璃管倒置时红蜡块
能以 10 / 的速度匀速上升。现将玻璃管倒置,在红蜡块从管底开始匀速上升的同时,让玻璃管以 0.05 / 2
的加速度从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玻璃管内清水高 40 ,红蜡块从管底运动到水面的过程中( )
A.运动轨迹是 1 B.运动轨迹是 2
C.位移为 40 D.通过的路程是 50
6.一物体同时受到同一平面内三个共点力的作用,下列几组力的合力可能为零的是( )
A. 4 、5 ,10 B. 2 、7 、8
C. 10 、6 、3 D. 20 ,20 、50
7.如图,斜面体 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一根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左侧平行斜面与斜面上的物块 相连,
另一端与小球 相连,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现对 施加一水平力 ,使小球缓慢上升一小段距离,整个过
程中 、 保持静止状态。则该过程中( )
A.轻绳的拉力一定不变 B. 、 间的摩擦力一定增大
C.地面对 的摩擦力可能不变 D.地面对 的弹力一定减小
8.伽利略是伟大的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爱因斯坦赞扬他:“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
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下列关于伽利略的说法错误的
是( )
A.伽利略的科学方法的核心是把实验和逻辑推理(包括数学演算)和谐地结合起来
B.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得出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加速直线运动,忽略空气阻力的情况下重物和轻物下
落一样快的结论
C.伽利略通过斜面实验得出结论,力不是维持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运动状态的原因
D.伽利略的斜面实验是一个“理想实验”,本质是在实验基础上依据逻辑推理把实际实验理想化
第 2页,共 8页
9.如图,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对桌面有向下的压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桌面要恢复形变而产生的
B.书发生了形变,桌面不一定发生形变
C.书对桌面的压力跟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是由于书的形变而产生的
10.如图,与水平面夹角 = 37°的传送带正以 10 / 的速度顺时针运行。在传送带的 端轻轻地放一小物体,
若已知该物体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5,传送带 端到 端的距离为 16 ,取 sin 37° = 0.6, =
10 / 2,则小物体从 端运动到 端所需的时间是( )
A. 2.0 B. 2.1 C. 4.0 D. 4.1
11.一滑块以初速度 0从斜面底端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运动,运动到最高点后,又能沿斜面向下运动
到底端,取斜面底端为坐标原点,沿斜面向上为 轴的正方向,则滑块速度的平方 2与位置坐标 的关系图
像,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综合题:共 56 分。
12.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加速度与力和质量的关系,带滑轮的长木板和弹簧测力计均水平固定。
(1)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第 3页,共 8页
B.改变砂和砂桶质量,打出几条纸带
C.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的质量
(2)除了图甲中器材外,在下列器材中还必须使用的有 (选填选项前的字母)。
A.交流电源 .低压直流电源
C.天平(或电子秤) .刻度尺
(3)将打点计时器接入频率为 的交流电源上,某一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如图乙所示。图中标出各点
为打点计时器连续打下的点,则小车的加速度大小 =__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4)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为横坐标,以加速度 为纵坐标,画出的 图像可能正确的是。(选填选项前的
字母)
A. .
. .
(5)若测出的 图像的斜率为 后,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___。(用所给字母表示)
13.有一辆质量为 1.2 × 103 的小汽车驶上半径为 50 的圆弧形拱桥,求:
(1)汽车到达桥顶的速度为 10 / 时对桥的压力的大小;
(2)设想拱桥的半径增大到与地球半径一样,那么汽车要在这样的桥面上腾空,速度至少多大(重力速度
取 10 / 2,地球半径 取 6.4 × 103 )。
14.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小黄鸭质量 = 20 ,受到与水平
面夹角为 53°的斜向上的拉力时,小黄鸭开始沿水平地面运动。若拉力
= 100 ,小黄鸭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0.2,( 53° = 0.8, 53° =
0.6, = 10 / 2)求:
(1)小黄鸭对地面的压力;
(2)小黄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
15.如图所示,物块静止放在一个长为 = 1 的水平传送带上,传送带做顺时针匀速转动,速度大小恒定 0 =
2 / ,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 = 0.25,物块由传送带传送最终垂直落在了倾角 = 37 的斜面上, =
第 4页,共 8页
10 / 2。求:
(1)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 ;
(2)物体从传送带到斜面的下落高度 (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16.如图所示,质量 = 2.0 的长木板 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 = 0.4 的小滑块 放在长木板 的最右
端,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 = 0.3,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求:
(1)长木板 在外力作用下以加速度 21 = 2 / 向右加速运动时,滑块 所受摩擦力大小与方向;
(2)要使滑块 脱离长木板 ,至少要用多大的水平力拉长木板;
(3)若长木板长 = 1.4 ,在 8.6 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滑块滑离长木板需多长时间。
第 5页,共 8页
参考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1)
(2)
(3) 3+ 4 1 2
2
4
(4)
(5) 2
13. (1) =
2
解: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1 ,
2
解得: =
1
= 9.6 × 10
3 ,
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汽车对桥的压力大小 ′ = = 9.6 × 103 ,
(2)
2
压力正好为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 = 2 ,
解得: 2 = = 8 × 103 / .
第 6页,共 8页
14.解:(1)小黄鸭受力如图所示
在竖直方向,由平衡条件得: + 53° =
代入数据解得: = 120
则小黄鸭对地面的压力大小 ′ = = 120 ,方向竖直向下
(2)对小黄鸭,由牛顿第二定律得: 53° =
代入数据解得: = 1.8 / 2
答:(1)小黄鸭对地面的压力大小是 120 ,方向竖直向下;
(2)小黄鸭运动的加速度的大小是 1.8 / 2。
15.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
=
解得: = 2.5 / 2
物块和传送带共速的时间为
= 01 =
2
2.5 = 0.8
物块做加速运动的位移为:
1 =
1 2 1
2 1 = 2 × 2.5 × 0.8
2 = 0.8
物体匀速运动的时间为
= 1 = 1 0.82 = 0.1 0 2
则运动的总时间为
= 1 + 2 = 0.8 + 0.1 = 0.9
(2)物体从传送带到斜面的下落时间为 3,则根据几何关系可得:
53° = 3 0
根据竖直方向上的运动特点可知:
= 1 22 3
第 7页,共 8页
联立解得: = 0.36
答:(1)物体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时间为 0.9 ;
(2)物体从传送带到斜面的下落高度为 0.36 .
16.(1)小滑块 的最大加速度为

2 = = = 3 / > 1
故可知此时 没有发生相对滑动,即 以 1 = 2 / 2 一起向右加速运动,滑块 所受摩擦力大小为
= 1 = 0.8
方向水平向右。
(2)根据前面分析当 发生相对滑动的临界加速度为 = 3 / 2 ,对整体分析有
= + = 7.2
(3)在 ′ = 8.6 的水平拉力的作用下 发生相对滑动,此时 加速度大小分别为

2 = = 3.7 /

= = 3 /
2
设经过时间 滑块滑离长木板,根据位移关系有
木板 滑块 =
其中有
1
2木板 = 2
1
滑块 = 2
2
联立解得
= 2
第 8页,共 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