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课题 第十三章 13.5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 课型 新授课教学目标 1.认识全球变暖现象,能够意识到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2.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认识水污染和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3.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教学重点 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学难点 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教学方式 讨论式、讲授式教具学具 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预设 学生活动预设 设计目的【ppt2】解读学习目标,强调核心任务(如 “本节课将从成因、影响、应对措施三方面探讨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指出重难点(重点:水资源保护;难点:环保意识转化为行动)【ppt3】展示对比图片,提问 “这些图片的差异反映了什么?我们的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ppt4】针对图片对比进一步提问 “是什么导致了这些环境变化?这些变化会带来哪些连锁反应?”【ppt5】展示全球气温变化数据图表,讲解 “全球气候呈变暖趋势”,明确全球变暖的定义【ppt6】讲解温室效应原理:“温室气体像罩子一样困住太阳热量”,结合矿物燃料使用实例(煤、石油燃烧)说明温室气体来源【ppt7、8】展示冰川消融、低地被淹、海岸被冲蚀、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居民用水的图片,讲解 “气温升高导致冰川熔化,海面上升威胁沿海地区”【ppt9】展示北极熊栖息地减少、植物分布变化的案例,讲解 “气候变暖使动植物无法适应环境变化”【ppt10】展示干旱导致作物减产的图片,分析 “温度和降水变化影响农作物生长”【ppt11】讲解 “高温导致发病率上升,疟疾等疾病随气候变暖扩散”,展示相关数据【ppt12】展示全球缺水国家分布图,说明 “缺水是全球性问题”,强调水资源的稀缺性【ppt13】展示中国水资源分布图,分析 “南多北少”“水土资源不匹配” 的现状,结合南水北调工程说明调配需求【ppt14】展示污染水域图片(工业废水、生活污水),讲解 “污染导致可利用水资源减少”【ppt15】讲解赤潮定义(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分析成因:“人类排放的污染物提供了营养物质”【ppt16】展示赤潮导致鱼类死亡的图片,讲解 “赤潮生物消耗氧气、释放毒素,破坏海洋生态”【ppt17、18】明确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地球上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介绍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的设立意义,说明 2023 年中国水周主题 “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ppt19、20】展示节水技术图片(如喷灌、再生水设备),讲解 “社会通过技术和管理手段节约水资源”【ppt21】引导学生讨论 “家庭生活中如何节水”,展示 “家庭节水办法表”(淘米水浇花、洗菜水冲厕等)【ppt22】呈现题目 “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引导学生分析选项(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为正确答案)【ppt23】呈现题目 “温室效应主要由哪种气体导致( )”,引导学生回忆温室气体种类(二氧化碳为正确答案)【ppt24】引导学生梳理知识:全球变暖(温室效应→多方面影响)、水资源危机(分布不均 + 污染)、应对措施(社会 + 家庭节水)【ppt25】展示中国污染防治、植树造林、水资源治理的成果图片和数据【ppt26】说明作业要求 倾听并记录学习目标,标注重难点,明确学习中需重点关注的内容观察图片,对比环境差异,思考并分享感受(如 “环境在恶化”),列举身边的环境问题小组讨论环境变化的可能原因(如人类活动、污染等),猜测其影响观察数据图表,记录全球气温上升幅度,理解全球变暖的基本概念记录温室气体种类,理解 “温室效应→全球变暖” 的逻辑链,举例生活中排放温室气体的行为(如开车、烧煤)观察图片,分析海面上升对居民生活(如家园被淹、用水受影响)的具体影响,小组讨论 “如果海平面持续上升,沿海城市会怎样”阅读案例,思考 “为什么动植物难以适应全球变暖”,列举可能灭绝的物种结合农业常识,讨论 “家乡的农作物是否会受气候变暖影响”,预测可能的粮食危机分析高温对人体的危害,讨论 “如何应对气候变暖带来的健康威胁”观察地图,统计缺水国家数量,感受全球水资源危机的严峻性对比南北方水资源与耕地数据,计算资源匹配差异,思考 “水资源分布不均会导致什么问题”列举身边的水污染现象(如河流垃圾、工厂排污),分析污染对水生态的破坏结合生物知识,理解 “污染→营养过剩→生物繁殖” 的连锁反应,记录赤潮形成的关键因素讨论 “赤潮会对渔民、食品安全造成哪些影响”,绘制赤潮危害链记录节日日期和主题,讨论 “设立这些节日的目的是什么”列举其他社会节水措施(如污水处理厂),思考 “这些措施如何减少水资源浪费”分组家庭节水妙招,填写表格,分享实用方法独立完成题目,解释错误选项的危害(如生活用水乱排、原油泄漏)思考并选择答案,说明其他气体(如一氧化碳)的性质,强化对温室气体的认知自主总结知识框架,同桌互相复述核心内容,查漏补缺阅读资料,感受国家在环保方面的进步,讨论 “这些成就对全球有什么意义”记录作业内容,明确完成方向 让学生清晰学习方向,聚焦核心问题,为后续学习分配精力通过视觉对比引发情感共鸣,激发对环境问题的关注,自然引入主题深化对环境问题的思考,为学习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的成因做铺垫用数据量化全球变暖现象,让学生形成直观认知解析全球变暖的核心成因,建立 “人类活动→环境问题” 的关联认知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理解全球变暖的直接危害,增强危机意识认识全球变暖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理解生物多样性减少的风险关联生活中的粮食问题,理解全球变暖对人类生存基础的威胁认识全球变暖对人类健康的直接影响,增强自我保护意识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危机的全球范围,认识问题的普遍性聚焦中国水资源问题,理解区域差异带来的挑战,认识国家工程的必要性让学生直观感受水污染的严重性,理解 “污染加剧水资源短缺” 的逻辑解析典型水污染现象的成因,培养学生对复杂环境问题的分析能力认识赤潮的连锁危害,理解水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生活的深远影响让学生了解水资源保护的全球性和国家层面的重视,增强责任感了解社会层面的节水行动,认识技术和制度在环保中的作用将节水意识与日常生活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巩固水污染成因的知识,培养辨析能力巩固全球变暖成因的知识,区分不同气体的环境影响梳理知识体系,强化对核心概念和逻辑关系的理解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环保行动的有效性,激发参与热情将课堂知识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培养调研和创新能力板书设计 第 4 节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一、全球变暖1.现状:19 世纪以来全球气温升高 1.4~5.8℃,气候呈变暖趋势。2.温室效应:CO 、氧化亚氮、氟利昂、甲烷等温室气体聚集热量。3.人类活动:大量使用矿物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排放温室气体。4.影响:海面上升:冰川熔化、低地被淹、海岸冲蚀。生态破坏:动植物灭绝或迁移。农业受损:粮食减产、作物分布变化。健康威胁:高温致病、热带疾病扩散。二、水资源危机1.现状:100 + 国家缺水,28 国严重缺水。2.中国:南多北少(华北耕地占 40%,水资源仅 6%)。3.主要原因:分布不均:水土资源匹配失衡。水污染: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导致水质恶化。赤潮:浮游生物因污染物(氮、磷)暴增,危害水生生物、释放毒素。三、珍惜水资源,守护地球1.世界水日(3 月 22 日)2.中国水周(3 月 22-28 日,2023 年主题: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3.节水措施:社会:喷灌技术、再生水回收、管道检漏、植树造林。家庭:淘米水浇花、及时关水龙头、循环用水。理念:可持续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25张PPT)第十三章 温度与物态变化第5节 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物理沪科版新课标九年级全一册—————————————————————3.认识合理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有节约用水的意识,有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的紧迫感。1.认识全球变暖现象,能够意识到全球变暖会给人类带来的一系列不利影响。2.了解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认识水污染和缺水是当今世界最严重的社会问题。4.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树立正确的科学观,有振兴中华,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使命感与责任感。重难点学习目标美丽的大自然新课引入被破坏后的大自然新课引入通过这些图片的对比,你想到了什么?2013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报告会指出,从19世纪以来的百年间,全球气温升高了1.4~5.8℃,全球气候呈变暖的趋势。一、全球变暖及其影响知识构建一、全球变暖及其影响现代工业大量使用矿物燃料(如煤、石油、天然气等)作为能源,排放出CO2等多种温室气体,这些温室气体使太阳的热量聚集在地球周围,导致温室效应加剧,使全球变暖。温室效应1.海面上升的影响冰川熔化低地被淹一、全球变暖及其影响地表水和地下水盐分增加,影响居民用水海岸被冲蚀1.海面上升的影响一、全球变暖及其影响一、全球变暖及其影响2.对动植物的影响自然界的动植物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变暖的速度而惨遭厄运或被迫转移。温度和降水是决定种植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的降水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一、全球变暖及其影响3.对农业的影响一、全球变暖及其影响4.对人类健康的影响高温天气将严重困扰人类健康,导致人类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一些热带地区疾病,如疟疾、血吸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也可能随着气候变暖而向更多的国家传播。二、水资源危机及其影响知识构建缺水已是一个世界性的普遍现象。据统计,全世界有100多个国家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水问题,其中有28个国家被列为缺水国或严重缺水国。中国水资源的分布情况是南多北少,而耕地的分布却是南少北多。华北平原的耕地面积约占全国的40%,而水资源只占全国的6%左右。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的状况,进一步加剧了中国北方地区缺水的程度。1.中国水资源分布图二、水资源危机及其影响2.水源污染严重二、水资源危机及其影响土地沙化、河水污染,使山清水秀的景象逐渐消失,孕育生命的江海正在被污染,昔日的小溪正在干涸,海洋污染日趋严重。水域中一些浮游生物暴发性繁殖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主要发生在近海海域,又称红潮。海洋受到有机物污染,生物可利用的氮、磷、碳等营养物质大量增加,为赤潮生物大量繁殖提供了丰富的营养盐类,这是形成赤潮的基本原因。此外,海水受污染后,铁、锰等重金属和有机氮化合物的含量增加,促使赤潮生物在短时期内大量繁殖,这是赤潮发生的诱因。3.赤潮及危害二、水资源危机及其影响1.赤潮生物大量繁殖,覆盖海面,或附着在鱼类的鳃上,它们呼吸困难。2.赤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代谢过程和死亡的赤潮生物被微生物分解等过程中,消耗了海水中的溶解氧,使海水严重缺氧,鱼、贝窒息而死;赤潮生物的死亡,促使细菌大量繁殖,有些细菌能产生有毒物质。3.有些赤潮生物体内及其代谢产物含有生物毒素,引起鱼、贝中毒病变或死亡。如链状膝沟藻生的石房蛤毒素是一种剧烈的神经毒素。 3.赤潮及危害二、水资源危机及其影响珍惜每一滴水干涸的土地缺水的非洲三、爱护地球,从我做起知识构建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地球上每一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1. 世界水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93号决议。确定自1993年起,将每年的3月22日定为世界水日。1988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颁布后,水利部确定每年的7月1日至7日为“中国水周”。考虑到“世界水日”与“中国水周”的主旨和内容基本相同,因此从1994年开始,把“中国水周”的时间改为每年的3月22日至28日。2023年“中国水周”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三、爱护地球,从我做起加强输水管道检漏工作宣传节水,提高节水意识植树造林推广节水器具2. 节水措施三、爱护地球,从我做起及时关上水龙头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喷灌系统再生水回收2. 节水措施三、爱护地球,从我做起项目 可能的节水办法淘米洗菜洗衣浇花冲厕洗澡洗头时关掉水龙头,……淘米水洗菜、浇花,……洗菜的水用来冲厕所,……洗衣水用来冲厕所,……半抽模式冲洗,……用回收水浇花,……三、爱护地球,从我做起在生活中还有哪些节水办法?下列做法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 )A.生活用水任意排放 B.工业废水达标排放C.海上原油泄漏 D.使用含磷洗衣粉B知识迁移生活用水随意排放、海上原油泄露、使用含磷洗衣粉的污水直接排入河中都会造成水污染;工业废水达标排放不会造成水污染,是大力提倡的。有许多科学空认为“温室效应”将导致地球表面温度升高,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必须予以密切关注。“温室效应”主要是由于人类向大气中排放了大量的( )A. 二氧化碳 B. 一氧化碳 C. 一氧化氮 D. 二氧化氮A知识迁移温室效应加剧主要是由于现代化工业社会燃烧过多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燃料燃烧后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进入大气造成的。二氧化碳气体具有吸热和隔热的功能。它在大气中增多的结果是形成一种无形的玻璃罩,使太阳辐射到地球上的热量无法向外层空间发散,其结果是地球表面变热起来。因此,二氧化碳也被称为温室气体。知识小结全球变暖及其影响水资源危机及其影响节水措施水资源现状知识点1相交线全球变暖的影响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知识点1相交线原因:温室效应看中国这5年,生态环境保护有妙招知识拓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5《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教案.doc 13.5《跨学科:全球变暖与水资源危机》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