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内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统编版五年级下册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末学生学业质量检测题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温馨提示:
1.本套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视为无效。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2分,共40分)
1. 在《我与父母心连心》的主题班会中,主持人邀请你分享与父母相互理解、沟通的小妙招,这时你会说( )。
A. 应该要求父母多理解我们的想法
B. 要学会换位思考,多从对方角度思考
C. 当产生矛盾时,大家最好回避问题
2. 下面设施属于公共设施的是( )。
①公园里的公共座椅 ②道路 ③桥梁 ④路灯
⑤为残障人士修建的无障碍通道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⑤
3. 我们身边有一群弱势群体,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我们对待他们应该( )。
①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②理解、尊重、关心、帮助
③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④歧视、侮辱、虐待、遗弃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4. 为了引导、提示大家自觉遵守和维护公共秩序,人们设置了公共标志。下列标志标识“请勿大声说话”的是( )。
A. B. C.
5.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家庭家教家风的建设,曾说:“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下列对家风表述正确的是( )。
A. 任何家风都有助于我们凝聚情感、涵养德行、砥砺成才
B. 所有的家风都能够向社会传递正能量
C. 优秀家风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
6.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另一个强盗放火。似乎得胜之后,便可以动手行窃了……我们欧洲人是文明人,中国人在我们眼里是野蛮人。这就是文明对野蛮所干的事情。——【法】维克多·雨果。雨果先生所指的“两个强盗”是指( )。
A. 英国和美国 B. 英国和法国 C. 法国和美国
7. 他是一位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革命先驱,他高举反对封建专制的旗帜;他第一次提出“振兴中华”这个影响深远的口号;他成立同盟会,积极传播革命思想。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家( )。
A. 孙中山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8. 学会沟通交流,有效的表达方式有( )。
①采取“一味接受”的态度 ②不同看法,直接拒绝
③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 ④真诚交流,尊重他人
A. ①② B. ③④ C. ②④
9. 下列行为不正确是( )。
①从车内抛物 ②在人行道上摆摊 ③在公园内大声喧哗
A. ②③ B. ①② C. ①②③
10. 学校组织五年一班学生去科技馆,要求学生言谈举止要符合小学生的行为规范,下列行为不合适的是( )。
①交通拥堵,攀爬护栏更省时间 ②在科技馆大声地呼喊对方
③离开时随手捡拾身边的垃圾 ④排队的队伍很长,插队更省时间
⑤不按照仪器说明,敲打馆内摆放的科学仪器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⑤ C. ①③④⑤
11. 小玲班准备开展“我是小小志愿者”实践活动,为了调动同学们参加活动的积极性,要从以下三条宣传标语中选一条,应该选( )。
A. 奉献你我他,服务千万家 B. 品味书香,汲取智慧 C. 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
12. 九一八事变、南京大屠杀都是最屈辱的记忆,它是民族的苦难,国家的灾难。下列观点错误的是 ( )。
A. 悲痛的历史,不要再继续回望与沉浸,忘记了最好
B.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永保和平
C. 关心、热爱自己的祖国,让悲痛的历史不再重演
13. 每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全国各地都会开展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这是为了( )。
①激起中国人的仇恨 ②激励我们珍爱和平
③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④提醒我们以史为鉴,勿忘国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14. 为了进一步促进经济的发展,1980年,中央决定设立( )四个经济特区。
①深圳 ②珠海 ③汕头
④厦门 ⑤天津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⑤ C. ①②③⑤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人民终于挺直腰杆站起来,成为新社会、新国家的主人。以下能体现当时人民当家作主的情景有( )。
①西藏废除了封建农奴制,解放了百万农奴和奴隶
②张大叔被大家选举为村民代表
③李大婶家分到了田地,她用自家地里种的棉花为孩子做了一件新棉衣
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讨论通过以五星红旗作为新中国国旗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③④
16. 下列关于我国在鸦片战争以后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表述错误的是( )。
A. 《南京条约》的签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
B. 《马关条约》的签订将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割让给英国。
C. 《辛丑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7. 1954年,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和缅甸。中印、中缅双方总理在联合声明中,正式倡议将( )作为处理国际关系准则。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 C. “小球转动大球”的乒乓外交
18. 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弘扬真善美、传播正能量、树立新风尚的精神文明建设一直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不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是( )。
A. 知行合一,做文明人 B. 传承弘扬传统文化 C. 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19. 时代楷模杜富国,在一次执行扫雷任务时突遇爆炸,他为了保护战友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他家四兄妹,两位从医,两位从军,在各自的岗位上勇敢担当,立志保家卫国。他们身上值得弘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 )。
A. 富强民主 B. 爱国敬业 C. 诚信友善
20. “爱你孤身走暗巷,爱你不跪的模样,爱你对峙过绝望,不肯哭一场,爱你破烂的衣裳,却敢堵命运的枪……”一首《孤勇者》唱响校园,这激励着青少年( )。
A. 蓬勃青春需要追求个性独闯天下
B. 美好的青春需要压抑情绪永不哭泣
C. 可贵的生命需要乘风破浪战胜挫折
二、判断题(认为正确的答题卡上涂“√”,错误的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21. 《三字经》中的“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是优秀家风的体现。( )
22. 优秀家风只体现在大事上,小事无关紧要。( )
23. 对我们学生来说,一句关心的问候,一杯暖心的热水,做力所能及的事,都算不上是为家庭作贡献。( )
24. 应急车道就是生命通道,严禁车辆违法占用。( )
25. 生活中,我们去电影院看电影属于公共生活。( )
26. 每个人都有公共生活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 )
27. “若鸦片一日不绝,本大臣一日不回”显示了关天培的禁烟决心。( )
2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小学高年级)告诉我们:习近平爷爷说,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是要做到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 )
29. 五四运动是工人阶级发动的。( )
30. 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他们捍卫了新中国的安全,维护了世界和平。( )
31. 中国共产党的党旗和党徽是中国共产党的象征和标志。( )
32. 读了延安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故事后,小宁说:“今天我们已经丰衣足食了,不再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
33. 科技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 )
34. 中山装、中山路、中山公园等这些“中山”印记,都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 )
35.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了第一块革命根据地。( )
三、简答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8分,共16分)
3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前进动力更加强大,奋斗精神更加昂扬、必胜信念更加坚定,焕发出更为强烈的历史自觉和主动精神,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正信心百倍推进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1.请将代表人物与杰出事迹连线。
①焦裕禄 A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杰出贡献。
②李四光 B在兰考担任县委书记,有效治理“三害”,培育泡桐特色产业。
③邓稼先 C地质学家,根据他的地质力学理论,改变了我国“贫油”面貌。
④袁隆平 D核物理学家、两弹一星元勋,隐姓埋名28年,秘密研制原子弹。
2.结合资料和代表人物的杰出事迹,写出你理解的中国精神。(至少写出四点)
四、综合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共29分)
37. 阳光明媚的上午,巴林左旗小学五年级的同学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了“伟大征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展厅里,一幅幅珍贵的历史图片、一件件承载记忆的实物,无声地诉说着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过的光辉历程。参观结束后,班主任李老师组织大家回到教室,围绕这次参观和“回溯历史,担当使命”的主题,开展了一场深入的班会讨论,并布置了以下探究任务:
【诗词中的伟大征程】
38. 在纪念馆诗歌展厅的墙上,同学们看到了这样一首气势磅礴的诗:
七律·长征
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1)这首诗反映的具体历史事件是什么?
(2)这一事件铸就了一种什么精神?这种精神对你学习、生活有何影响?
【历史坐标中的时代印记】
39.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在历史长廊展区,一个醒目的时间轴标注了几个重要节点。
(1)请将①②处对应的历史事件名称补充完整。
①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
(2)观察时间轴,从“民族屈辱与抗争”“祖国发展与建设”“科技发展与超越”中任选一个角度,谈谈你的感悟。
【新时代少年的使命担当】
40. 班会的尾声,李老师展示了习近平爷爷的一段话: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
(1)关于“中国梦”的实现,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梦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②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
③没有中国共产党就没有今天的中国
④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
⑤改革开放是发展中国的强大动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②④⑤ D. ①③④⑤
(2)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作为新时代的好少年,为了实现这个梦,你将做出哪些努力?(至少三点)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末学生学业质量检测题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
温馨提示:
1.本套试卷共6页,满分100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学校、班级、姓名、考号填写在试卷的相应位置上,并仔细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3.答题时,请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视为无效。
一、单选题(每个小题给出的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符合题意的选项序号,在答题卡的对应位置上按要求涂黑。每小题2分,共40分)
【1题答案】
【答案】B
【2题答案】
【答案】B
【3题答案】
【答案】A
【4题答案】
【答案】C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B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C
【10题答案】
【答案】B
【11题答案】
【答案】A
【12题答案】
【答案】A
【13题答案】
【答案】B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C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C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二、判断题(认为正确的答题卡上涂“√”,错误的涂“×”,请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每小题1分,共15分)
【21题答案】
【答案】√
【22题答案】
【答案】×
【23题答案】
【答案】×
【24题答案】
【答案】√
【25题答案】
【答案】√
【26题答案】
【答案】√
【27题答案】
【答案】×
【28题答案】
【答案】√
【29题答案】
【答案】×
【30题答案】
【答案】√
【31题答案】
【答案】√
【32题答案】
【答案】×
【33题答案】
【答案】√
【34题答案】
【答案】√
【35题答案】
【答案】√
三、简答题(把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每小题8分,共16分)
【36题答案】
【答案】1.
2.①艰苦奋斗:如焦裕禄带领群众与自然灾害斗争,不畏艰难。
②科技创新:如袁隆平潜心科研提升粮食产量,李四光用理论突破技术封锁。
③无私奉献:如邓稼先隐姓埋名为国奉献,不计个人得失。
④爱国报国:所有人物都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践行爱国精神。
四、综合题(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共29分)
【37题答案】
【答案】①爱国主义精神:如邓稼先隐姓埋名投身国家核事业,体现对国家的忠诚与奉献。
②艰苦奋斗精神:焦裕禄在兰考治沙,不畏艰难、迎难而上。
③科学创新精神:李四光突破地质理论,袁隆平研发杂交水稻,推动科技进步。
④团结奉献精神:无数先辈为国家发展不计个人得失,凝聚民族力量。
【诗词中的伟大征程】
【38题答案】
【答案】(1) 历史事件:红军长征/长征
(2)精神:长征精神(不怕牺牲、百折不挠、团结奋进等)
影响:
学习中:面对难题不退缩,以坚韧意志攻克知识难关。
生活中:遇到挫折时保持乐观,如长征战士般勇于克服困难
行动上:珍惜当下,以艰苦奋斗精神对待每一项任务。
【历史坐标中的时代印记】
【39题答案】
【答案】(1)① 中国共产党成立
②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角度:民族屈辱与抗争
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警示我们:落后就要挨打。但无数仁人志士如孙中山、中国共产党人奋起抗争,最终实现民族独立。今天我们需铭记历史,以科技强国、教育兴邦,让 “中国梦” 在奋斗中实现。
角度:“科技发展与超越”的角度
通过时间轴可以看到我国在航天、核能等领域不断取得重大突破,说明只有坚持自主创新、艰苦奋斗,我们才能让祖国更加繁荣富强,生活越来越美好。
【新时代少年的使命担当】
【40题答案】
【答案】(1)B (2)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身本领。
②传承红色基因,培养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
③参与社会实践,如志愿服务,践行奉献精神。
④锻炼体魄,以健康身心迎接未来挑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