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2024)七上 第一单元第3课《新中国赞歌》第1、2课时 教案+课件(27页 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美版(2024)七上 第一单元第3课《新中国赞歌》第1、2课时 教案+课件(27页 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新中国赞歌》教案
(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识别新中国套色木刻的色彩象征,理解其作为时代视觉史书的文化价值。
2、掌握多版套色的分版逻辑与对版技巧,能临摹经典作品或创作 。
3、通过分析《初踏黄金路》《交班》的色彩搭配,评价色彩对主题的强化作用,形成独立审美判断,激发用艺术记录时代的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 套色木刻的色彩象征与时代主题关联(如红色象征热情、蓝色象征科技)。
2. 多版套色的分版流程与对版标记使用。
难点:1. 色彩搭配的协调性(如邻近色表现和谐、对比色突出主体)。
创作中主题与技法统一(避免色彩堆砌,确保分版服务于主题)。
第1课时套色木刻
三、教学过程(第1课时)(40 分钟)
(一)情境导入:色彩叩响时代之门(5 分钟)
图片导入:PPT 分屏展示《初踏黄金路》与《起来,饥饿交迫的奴隶》
思维激活:
让学生描绘两幅作品第一视觉上的不同
引导学生发现:色彩是时代精神的视觉载体(金黄→新中国建设的希望,黑白→残酷的烽火岁月)
(二)作品精读:解码色彩的时代密码(15 分钟)
1. 农业诗篇:《初踏黄金路》
主色调解析:
金黄(C=20, M=30, Y=80):采用绝版套色技法,通过不同明度变化表现麦田的层次感
橙红(M=60, Y=80):藏族服饰的高饱和度色彩,与金黄形成邻近色搭配,强化视觉温暖感
文化关联:结合 1960 年代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理解色彩不仅是视觉美,更是政策红利的可视化表达
2、《打麦场上》(张祯麒):
分析多版套色技巧,人物与背景的色彩层次,体现集体劳动的活力。
小组分享:从画面中感受到的劳动热情。
3. 工业交响:《交班》
工业色彩分析:
工业题材的色彩(黄、蓝、棕)和简洁构图,表现工厂交班的秩序感,象征着工人阶级的辛勤与奋斗。
运用的工业色彩不仅描绘了工厂环境,也体现工业建设初期的时代使命。
审美讨论:"为何不用高饱和色彩表现机器?"(棕色调体现工业初期的厚重感,避免冰冷机械感)
4. 任务单一:小组协作:构建 "建设色彩图谱"
发放《北方九月》和《和时间赛跑》色彩分析卡,学生标注人物、高粱、机械、材料的色彩情感(如 "红色→希望"" 黄色→活力""黑色→紧迫感 "等),粘贴至书本和黑板形成色彩主题矩阵
(三)技法探究:分版套色的实践奥秘(10 分钟)
1. 工具认知与安全规范(教材图 11)
工具与材料:刀具选择、木板选择、油墨颜料的搭配
三原色:展示红(M)、黄(Y)、蓝(C)油墨,讲解通过三原色调和实现丰富色彩(如 M+Y = 红,Y+C = 绿)
安全口诀:"握刀向外不向人,油墨薄匀滚三次,对版标记要对齐"
2. 分版套印实操演示(教材图 12)
步骤分解:① 绘制 A4 尺寸画稿,用红色马克笔标注主版轮廓(人物 / 建筑)② 透明硫酸纸覆盖画稿,用蓝色马克笔绘制副版 1(背景色区域)③ 叠加黄色硫酸纸作为副版 2(细节色),演示如何通过十字标记对齐套印
创意启发:"表现 ' 航天梦 ' 时,主版用银色表现火箭轮廓,副版深蓝表现星空,点缀金色星辰"
(四)任务实践:任务单二《新中国新时代的赞歌》(10 分钟)
1. 任务单解读与示范
展示往届学生作品如《烈火英雄》(主版黑→副版橙(活力)→副版蓝(冷静)),解析分版逻辑
2. 课堂构思与指导
学生用 8 分钟完成:
创作任务:勾勒人物动态草图,标注拟用色彩(如:主版黑→副版银灰(科技)→副版红(热情))
教师巡视指导:"建筑可用银灰色表现科技感,与橙色人物服形成对比"
(五)总结升华:做时代的色彩记录者(5 分钟)
思维导图总结:
新中国赞歌
├─ 时代背景:工农建设、工业振兴
├─ 艺术特色:色彩象征、分版套印
└─ 实践方向:赏析解码、主题创作
情感升华:
"从金黄的麦田到银色的飞船,色彩始终与时代同行。希望同学们既能读懂历史的色彩,更能用画笔为新时代添加属于你的色彩注脚"
四、课后作业(核心素养强化)
基础任务(图像识读):完成任务一赏析,附作品色彩标注图(用不同色块标出主色、辅助色)
进阶任务(创意实践):完成任务二,提交 "分版设计说明 + 草图"(标注每版色彩及表现意图)(为下节实践课做准备

拓展任务(文化理解):拍摄校园里的 "奋斗瞬间"(如实验室、运动场),为后续创作积累素材
第2课时 木刻实践
一、教学过程(第2课时)(40 分钟)
(一)、视频教学:(约15分钟)
1、多版套色木刻的制作步骤视频播放(ppt课件准备)
2、绝版套色木刻的制作步骤视频播放(ppt课件准备)
(可选其一进行教学)
、学生实践任务:(约25分钟)
在上节课任务单二的草图基础上,进行套色木刻制作,完成作品《新中国新时代“赞歌”》
强调安全口诀:"握刀向外不向人,油墨薄匀滚三次,对版标记要对齐"
二、教学反思
成功预设:通过 "色彩分析卡"" 分版硫酸纸 "等可视化工具,降低套色木刻的技术抽象感,帮助学生建立" 色彩→主题→时代 " 的关联思维
改进方向:若学生对分版逻辑理解困难,可增加 "剪纸分版游戏"(用不同颜色卡纸剪裁主版与副版,模拟套印过程);若创作主题单一,可补充 "行业色彩参考库"(如医疗白、教育蓝、生态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