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中国的水文灾害课 标 解 读重 点 难 点1.了解洪水类型的分布差异,分析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形成、危害及发生机制。2.掌握我国风暴潮的时空分布及原因。3.掌握我国水文灾害多发区及其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1.洪涝灾害和风暴潮灾害的分布、成因、危害及灾情特点。(重点)2.长江中下游地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原因。(重难点)课前自主导学知识1洪水灾害1.我国洪水灾害分布的特点(1)总体特点:范围广、发生频繁、突发性强,而且损失大。(2)分布特点2.暴雨洪水(1)特点:是影响我国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危害最大的洪水灾害。(2)成因类型:台风暴雨、梅雨锋暴雨。(3)时空分布3.雨涝(1)分布:主要发生在东经110°以东,北纬20°~45°的地区。(2)原因:东部平原地区地势低平,雨季河流排水不畅。4.5.灾情变化(1)特点:灾情日益严重。(2)原因①人类不合理的土地利用,导致河流蓄洪泄洪能力下降。②低洼地开发和建设,低洼地的资产、人口等密度加大。(3)解决措施:控制河流上游山地的水土流失与低洼地的过多经济活动。1.冰凌洪水在分布上有什么特点?【提示】 受河道流向的制约,分布在河流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流的河段,主要发生在河流封冻和解冻的季节。知识2风暴潮灾害1.发生区:辽东湾到北部湾沿海。2.类型类型影响地区影响时间台风风暴潮主要影响东南沿海主要发生在7~10月,以8月和9月最集中温带风暴潮主要影响北方沿海主要发生在春季和秋季2.强风暴潮只影响沿海地区,不影响内陆地区吗?【提示】 强风暴潮不仅影响沿海地区,给沿海地区造成严重的损失,而且可以深入我国陆地内部,在内陆地区形成暴雨洪涝、山区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知识3水文灾害多发区1.分布:长江流域是我国暴雨和洪涝灾害的多发地区,其中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受灾尤为频繁。2.多发的原因迎风坡排水不畅滥伐森林围湖造田课堂互动探究探究1洪水灾害【问题导思】 1.长江、珠江等河流流域易发生洪水的自然原因有哪些?【提示】 位于东部季风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量大,汛期长,河流中下游多平原,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为什么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是东部多,西部少;沿海多,内陆少;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提示】 东部为季风区,降雨多、暴雨集中;山脉东坡和南坡为夏季风的迎风坡,多地形雨;地势低平、河流排水不畅,易出现洪灾。3.结合教材P40图2.21和图2.22,分析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的变化特点和主要分布。【提示】 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面积呈现出波动中增加的趋势;我国农作物水灾受灾较严重的省份有黑龙江、安徽、湖北、湖南和四川等农业大省。1.我国洪水的时空分布及成因分布特征形成原因空间分布东部多,西部少东部季风气候显著,降水多且多暴雨沿海多,内陆少沿海降水量大且多暴雨,多风暴潮平原低地多,高原山地少平原低地排水不畅易积水山脉东坡和南坡多,西坡和北坡少东坡和南坡多为迎风坡和向阳坡,降水多,冰雪消融量大时间分配夏秋两季多,冬春两季少夏秋季为雨季,降水量大,夏秋季气温高,冰雪易融化年际变化大季风气候使水量的年际变化显著2.洪水、雨涝的类型、分布、成因及影响类型成因分布地区发生时间影响冰凌洪水冰凌对水流产生阻力而引起江河水位明显上涨黄河上游的宁夏、内蒙古河段、部分下游河段,松花江的部分河段初春解冻时节、初冬封冻季节影响城市、交通、工业雨涝暴雨或长时间降水导致洼地积水不能及时排除110°E以东,20°N~45°N这一范围(地势低平,雨季排水不畅)雨季农作物根系缺氧枯黄、死亡例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12年7月10日,受强降雨影响,淮河流域沂河发生10年一遇较大洪水。沂河、沭河等发生洪水,南四湖、骆马湖等水位上涨,部分低洼地区出现内涝。材料二 据水文资料统计,20世纪以来淮河流域发生的大洪水有17次之多。材料三 淮河干流发源于河南省桐柏山,由西向东流入洪泽湖。出洪泽湖后分为两支:一支经高邮湖、邵伯湖在江苏省扬州市东南流入长江;另一支经苏北灌溉总渠流入黄海。干流全长约1000千米。南岸主要支流有史灌河、淠河,均发源于大别山。北岸主要支流有洪汝河、沙颍河、涡河、新汴河、沭河等。下图为淮河主要水系图。(1)试从自然角度分析淮河流域洪灾多发的原因。(2)淮河流域易发生特大洪灾,从灾害学意义上讲,淮河地处我国南北过渡地带,其降水是有北方地区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特点和南方地区的________特点。【思路点拨】 第(1)题,自然因素主要从淮河水系、水文特征、淮河流域地形地势特征及降水特征分析。第(2)题,北方降水量少但集中。【解析】 该题考查洪灾的形成原因,洪灾的形成和自然原因中降水和地形有关,降水越集中,地势低平时更易形成洪灾。【答案】 (1)支流多,汇水区域广;洪泽湖周边地势低平,而下游泥沙淤积,导致地势较高,排水不畅;河道弯曲;夏季降水过于集中。(2)暴雨集中,降水变率大 暴雨历时长,强度大探究2风暴潮和水文灾害多发区【问题导思】 1.据教材P41图2.23“森拉克”风暴潮影响范围,分析我国台风风暴潮多发区在何处?【提示】 东南沿海地区。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的人为原因有哪些?【提示】 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平原区经济水平较高与围湖造田、建垸等。中国风暴潮分布及特点台风风暴潮温带气旋风暴潮多发季节夏秋(8-9月集中)春秋为主,夏季也有频次粤桂琼台闽浙最多渤海、黄海沿岸最多分布地区东南大江大河入海口、海湾沿岸、沿海低地最严重莱州湾、渤海湾最严重灾情严重人为原因东部海岸地带分布着众多的港口、开放城市和高新技术开发区,盐业、捕捞渔业、海洋养殖业发达,是一条人口密集、经济繁荣、对全国发展具有极为重要价值的地带自然原因地处台风和温带气旋多发区,风力强盛,风暴潮势力强2.长江流域水文灾害多发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下表所示:因素原因人为因素上游→滥伐森林长江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既使森林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的作用减小,又使大量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泄洪能力降低中游→围湖造田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使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减弱下游→建筑物占据河道我国经济核心地带,占据河道的建筑物降低了河道排水的速度,分洪区的占用不仅给洪水的分流带来困难,还无形中使洪水成灾的可能性及灾害损失增大例2 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风暴潮是一种海洋灾害,具有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的特点,可冲毁海堤、道路,吞噬沿海地区的码头、工厂、村镇,酿成巨大灾难。下图是2012年由台风韦森特影响,广东沿海地区风暴潮的预报。回答问题。(1)指出引发此次风暴潮灾害的天气系统。(2)简要回答广东省沿海风暴潮类型、空间分布特点。【思路点拨】 风暴潮主要由台风或温带气旋引起,由材料中“下图是2012年由台风韦林特影响”可以判断天气系统。【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可知,此次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第(2)题,风暴潮主要影响沿海地区,由图可知,主要影响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答案】 (1)台风。(2)类型:台风风暴潮(或热带气旋风暴潮)。空间分布特点:在广东省的东南部沿海。图表解读[图表展示]教材P37图2.18 中国多年平均日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解图精要]1.多年平均降水量≥50毫米的日数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2.西北内陆的乌鲁木齐多年平均降水量≥50毫米日数较多,原因是乌鲁木齐位于天山北麓,是西风及北冰洋南下气流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图表应用]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着高度一致性B.干旱半干旱地区没有洪灾发生C.东北地区没有洪灾因为降水较少D.平原地区较山区洪涝少,山脉东坡和南坡较多【解析】 从图中看,降雨量大于等于50毫米的日数东部地区较多,西部地区较少。暴雨可以导致暴雨洪水,因而洪水的时空分布与暴雨的时空分布存在相关性。洪水成因还有融雪洪水和冰凌洪水,西北地区易发生融雪洪水,东北三种洪水均可发生。平原洪水多于山区。【答案】 A2.在东部季风区,暴雨集中在每年的( )A.4~9月 B.5~11月C.7~8月D.6~8月【解析】 受夏季风影响,我国暴雨集中在每年4~9月。【答案】 A思考解答教材第40页思考【答案】 我国的暴雨洪水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的七大江河流域的中下游,这里农业和工业发达,人口和城市集中,洪涝可以导致严重的灾情,因此是防洪的重点地区;七大江河的中上游地区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状况,使得下游泥沙淤积,河道堵塞,直接影响中下游的排洪泄洪情况,因此七大江河流域也是我国防治水土流失的重点;也可以认为防洪和防治水土流失是七大江河地区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教材第41页思考【答案】 虽然我国风暴潮从辽东湾到北部湾都有发生,但东南沿海的台风发生的频次多,时间长,引起的风暴潮频繁。东南沿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有我国发达的农业区和工业区,密集的人口和城市群。台风风暴潮灾害给这里带来的影响不仅是直接的人员、财产等经济损失,还有更加严重的间接损失,例如停产造成的经济损失,浸泡精密高级仪器的经济损失等。因此,我们说影响更为深远。课堂小结当堂双基达标(2013·福州高二期末)2011年第17号强台风“纳沙”于9月29日14时30分前后登陆海南文昌,21时15分前后登陆广东徐闻角尾乡,引发强降水和风暴潮。据此回答1~2题。1.风暴潮的发生需要一定的诱发因素,下列可诱发风暴潮的自然现象是( )A.台风B.火山C.地震D.温室气体排放【解析】 “风暴潮”顾名思义,是由风引起的,主要有台风风暴潮和温带气旋风暴潮。台风的主要危害是狂风、暴雨、风暴潮危害,台风引发的风暴潮比温带风暴潮要迅猛、激烈。【答案】 A2.台风风暴潮主要发生季节是( )A.夏秋B.冬季C.春季D.四季【解析】 台风影响我国最严重的地区是东南沿海,主要季节是夏秋,其带来的风暴潮主要危害地区也是东南沿海。【答案】 A3.(2013·宣城高二检测)读我国洪水灾害、风暴潮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洪水灾害特别严重的流域或地区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其中水文灾害多发区是______________,试从自然和人为两方面分析其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2)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风暴潮灾害严重的地带是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从图中可知我国洪水灾害特别严重的地区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因其受夏季风影响明显,再加上迎风坡地形及密集的人类活动使该区的洪水灾害变得更为严重。第(2)题,图中的风暴潮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为台风风暴潮的集中分布区,密集的人类活动也放大了该区的灾情。【答案】 (1)长江流域 淮河流域 珠江流域 黄河中下游地区 辽河流域 嫩江—松花江流域 海河流域 四川盆地 长江流域 自然原因有:位于东亚季风气候区,地处阶梯的交界处,多迎风坡;中下游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东部临海。人为原因有:中上游山区滥伐森林,水土流失严重;中游围湖造田,河湖蓄洪行洪能力差;中下游是我国的经济核心地带;人口稠密。(2)东南沿海地带 该地带多台风活动,产生台风风暴潮4.(2013·临沂高二期末)蓄滞洪区是为了抵御洪水而划定的地区,在洪水来临时进行临时蓄水,以保障下游重点地区防洪安全,减轻洪水灾害所造成的损失。图1为我国主要滞洪区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我国滞洪区集中分布地区①是________流域,③是________流域。②在黄河的________游,④在长江的_____________游地区。(2)下面四幅图,分别对应图1的四个蓄滞洪区的水系,正确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A.①②③④B.④③②①C.④①②③D.②③①④(3)①地区中,各蓄滞洪点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A.蓄滞梅雨期洪涝B.地势低洼C.人口众多D.经济发达(4)请就河道或水系方面,分别叙述①②③④区易发生洪涝的原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第(1)题,读图即可判断。第(2)题,根据图中河道形状、水系、湖泊、运河等综合判断,第一幅图为长江河段,第二幅图为海河,第三幅图为黄河下游,第四幅图为淮河水系。第(3)题,蓄滞洪区应在地势低洼处,不能选择人口多、经济发达的地区。第(4)题,注意从河道或水系方面分析。【答案】 (1)海河 淮海 下 中 (2)C (3)B(4)①扇形水系,入海口少,排水不畅②河床高于地面的“地上河”,容易决堤③平行水系位于干流一侧,同时涨水,且入海口少,排水不畅④河道弯曲,水流缓慢,容易导致泥沙淤积,排水不畅课后知能检测一、选择题1.我国洪水灾害的分布特点是( )A.沿海少,内陆多B.东部多,西部少C.迎风坡少,背风坡多D.平原低地少,高原山地多【解析】 水旱灾害是降水异常产生的,我国东部属季风气候,夏季风的移动规律异常,会引起我国降水的差异。我国的东部农业以种植业为主,人口稠密,经济发达,因此洪水灾害东多西少。【答案】 B2.我国沿海地区主要的水文灾害有( )①风暴潮 ②海浪 ③海水入侵 ④台风 ⑤干旱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 沿海地区主要受风暴潮、海浪、海水入侵等水文灾害的影响,台风、干旱是气象灾害。【答案】 A3.我国西北地区的洪水灾害类型主要是( )A.暴雨洪水B.融雪洪水C.冰凌洪水D.台风带来的狂风暴雨【解析】 我国西北地区大多数为非季风区,降水较少,主要的洪水类型为冰川和永久积雪融化而形成的融雪洪水。【答案】 B(2013·三明一中质检)风暴潮是指由于强烈大风扰动,引起海岸水面异常升高,海水漫溢上陆的现象。据此完成4~5题。4.可引发风暴潮的天气系统有( )①热带气旋 ②副热带高压 ③温带气旋 ④极地大陆气团 ⑤冷暖空气交互影响形成的锋面 ⑥极地高压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②③D.④⑤⑥5.我国温带风暴潮常出现于( )A.夏秋季节B.冬春季节C.春夏季节D.春秋季节【解析】 风暴潮可由温带气旋、热带气旋和锋面系统三种天气系统引起,而热带气旋(台风)风暴潮多发生于夏秋季节,而温带风暴潮则多形成于春秋季节。【答案】 4.A 5.D读下图,回答6~7题。国家海洋局发布风暴潮橙色警报图6.下列关于风暴潮及其特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A.热带风暴潮——来势猛、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B.温带风暴潮——来势强、速度快、强度大、破坏力强C.热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D.温带风暴潮——增水过程相对平缓、破坏力强7.热带和温带风暴潮危害都比较严重的区域有( )A.欧洲北海沿岸B.美国东海岸C.我国东部海区沿岸D.南亚印度洋沿岸【解析】 风暴潮的两种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其中温带风暴潮多分布于渤海、黄海地区,其中的热带风暴潮是由台风引起的,其速度、强度、破坏力和来势都强于温带气旋引起的温带风暴潮。我国东部沿海地带这两种风暴潮引起的灾情都十分严重,而美国东部和印度洋沿岸仅分别对应温带风暴潮和热带风暴潮,其影响相对较弱。【答案】 6.A 7.C(2013·福州三中期末)读长江流域水灾直接经济损失年际变化图,回答8~10题。8.从图中看,长江流域1950~1990年间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两次是( )A.1954年、1999年B.1989年、1999年C.1954年、1983年D.1967年、1971年9.这两次水灾都是( )A.集中性暴雨所致B.下游排水不畅所致C.上游水土流失所致D.中游围湖造田所致10.长江流域成为水文灾害多发区的人为原因是( )①滥伐森林,水土流失 ②围湖造田③是我国经济核心地带 ④位于季风区 ⑤东部临海A.①②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解析】 从图中可知两次水灾直接经济损失较严重的年份分别为1954年、1983年,并且长江流域的洪水灾害多属暴雨洪水引发,其他的因素仅能加剧灾害和灾情,尤其是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滥砍乱伐、围湖造田等。【答案】 8.C 9.A 10.A二、综合题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2年7月21日,北京市遭遇61年一遇的特大暴雨,损失惨重,部分低洼地区和路段出现积水,交通被迫中断,多次航班被取消。不仅北京,近年来长沙、武汉、杭州、深圳等许多城市均因暴雨频发内涝。材料二 中国城市水灾潜在危险性示意图。(1)结合材料二,分析我国有水灾潜在危险性城市分布特点,并分析城市水灾潜在危险性原因。(2)分析我国许多大城市内涝的原因。【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分析即可知我国有水灾潜在危险性城市的分布特点是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水文灾害多发的原因自然方面从气候、地形、海陆位置分析,人为因素从人类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人口、经济的分布分析。第(2)题,我国许多大城市内涝的原因从气候特点、城市建设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分析。【答案】 (1)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自然原因: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多暴雨;大多地处大江大河的中下游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人为原因:人类乱砍滥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水土流失严重;城市化建设盲目发展。(2)①最直接的原因是降水强度大。②根源是城市排涝设施建设滞后。③随着城市化进程“重地上轻地下、重建设轻规划”。④城市发展地面“水泥化”“硬质化”,下渗能力差。⑤城市预防及应对灾害能力不足,机械排水能力不足。12.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2013年3月12日晚,一场特大暴雨夹杂着冰雹、突袭贵州凯里开发区,部分低洼路段出现严重积水,人车无法通行。经过近3个多小时的救援,共救出24名被困人员,疏散群众450余人。材料二 雨涝灾害是指由大雨、暴雨或持续降雨等使低洼地区淹没、渍水现象。材料三 我国部分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及雨涝区分布图。图1 中国110°E以东地区的降水时空分布图图2 中国雨涝区分布图(1)雨涝灾害主要由哪些因素造成的?(2)结合材料提供的信息,分析我国雨涝区的时空分布规律。(3)简述雨涝期对农作物的不利影响。【解析】 第(1)题,雨涝的发生,其基本原理就是水量的收入大于支出,因而其影响因素是降水多的天气过程和排水不畅的地形。第(2)题,从时间上看降水多的季节,主要是夏秋,从空间上看平原地区易排水不畅。第(3)题,降水多的季节,阴天多,光照不足;土壤过湿使作物生长受阻。【答案】 (1)①气象因素:大雨、暴雨、持续阴雨;②地形因素:地势低洼、排水不畅。(2)时间分布:我国雨涝灾害主要发生在夏秋(或夏、秋季)。空间分布: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季风区,集中在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上。(3)不利影响:①雨涝期光照、热量减少,作物生长缓慢;②土壤过湿或积水涝渍使旱田作物生长受阻甚至死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