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24张PPT) 2025-2026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统编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1 我与社会
新课导入
大学生暑假“三下乡”社会实践为“百千万工程”注入青春活力
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是通过组织大学生深入乡村和基层,推动青年在社会实践中了解国情、服务群众,促进个人成长与乡村发展。
思考:你暑假有没有参加过类似的活动呢?你有什么感受?
政治认同: 通过了解社会生活的多样性,增强对祖国发展的自豪感。
道德修养: 培养关心社会、服务社会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 理解社会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树立规则意识。
健全人格: 通过参与社会活动,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责任意识: 认识到个人行为对社会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
核心素养目标
要求:阅读教材P2-5,在课本上标记问题要点。
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01
社会生活的特点?
02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哪些活动?
03
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04
学习内容
总议题:解码丰富的社会生活
议题一:社会生活的---“新视角”
议题二:参与社会生活的---“新魅力”
议题一:社会生活的---“新视角”
作为社会成员的你,在这个漫长的暑假,发生了哪些让你印象深刻的事情?参加了哪些有意义的社会活动?你从中收获到了什么?
假期就是充实的日子
看电影
去劳动
参观博物馆
做志愿者
你对社会生活还有哪些了解?
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
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样的
笔记区
1.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感受社会生活 (社会生活的表现)P3
①走进农村,我们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动;
②来到工厂,我们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③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④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⑤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议题二:参与社会生活的---“新魅力”
我们为什么要了解社会?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从事什么活动呢?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都从事什么活动呢
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需求
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笔记区
2.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哪些活动P3
①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需求;
②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③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活动既有不同的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环卫工
医生
消防员
教师
快递员
警察
厨师
农民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表现:①在社会生活中,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在通信方式上,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纸质信件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智能手机,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
在交通工具上,从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历史。
你还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原因: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表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依据图片,结合所学知识,谈谈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乡镇、村庄,都在规划建设有品质、有温度、配套设施完备的公共空间。生活中,舒适方便、老幼皆宜的公园以及公共健身设施等随处可见,每个公共空间都反映出当地的生活和文化特色。
思考: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
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原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笔记区
3.社会生活的特点 P4-5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表现:①在社会生活中,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原因: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表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原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表现:在社会生活中,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小明暑假在长城游玩的时候,发现有人随地扔垃圾,“如果只有我一个人捡垃圾,其他人都乱扔,环境还是会变差,这样做有意义吗?”
1、你如何解答小明的困惑?
2、个人行为对社会秩序、环境的影响是 “微不足道” 的吗?
个人行为看似微小,却可能成为社会变化的‘起点’。当个体文明行为汇聚成‘社会公约数’,就能推动规则完善与文明进步;反之,个体失序可能引发‘破窗效应’,侵蚀公共利益。社会发展离不开每个‘小我’的主动参与。
笔记区
4.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P5
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课堂小结
认识社会生活
1.社会生活的表现?
2.社会生活的特点?
A.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B.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C.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3.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对青少年有何要求?
课堂练习
1.江山如此多娇,生活如此多彩。下列属于社会生活中美好场景的有( )
①秋天到了,农民在田间忙着收割庄稼
②工人师傅们在车间忙碌地工作着
③同学们在教室里认真上课
④在学校附近,有些商店在销售“三无”产品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D
课堂练习
2.给下面的图片概括一个共同的主题,你认为最合适的是( )
A.在社会交往中成长 B.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C.在奉献中亲近社会 D.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B
课堂练习
3.在我国社会生活中有许多规定,如“严禁考试作弊”严禁携带易燃易爆物品上车”等等。每位公民都必须遵守这些规定,因为( )
A.人们都不能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B.良好的秩序会限制人们的自由
C.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
D.我国的法律不够完备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