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2025年3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主任雷海潮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表示,实施“体重管理年”3年行动,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强慢性病防治。我们青少年也是体重管理对象之一。体重管理是对青少年哪项生理特征的管理( )
A.身体外形的变化 B.内部器官的完善
C.性机能的成熟 D.矛盾心理的产生
2.下列生活情境中,同学们调节情绪的方法恰当的是( )
① 在考场上,小明暗示自己“不紧张,我是最棒的 认知调节法
② 小然在生气的时候通过通宵打游戏来发泄情结 合理宣泄法
③ 小夏在情绪失落的时候就去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 注意转移法
④ 莉莉在安静的自习课上大喊大叫来释放烦躁情 放松训练法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下列行为最能体现这一情感的是( )
A.小孙努力学习,欲留学定居国外 B.小明坚决抵制,只买国货拒外货
C.小赵专注工作,对国事不闻不问 D.小王据理驳斥,反抹黑祖国言论
4.没有先例,就去创造“先例”。董丽娜,中国传媒大学首位盲人硕士毕业生,先天弱视,10岁失明。所有人都告诉她,视障人士只能做推拿,但她却要证明,推拿不是盲人唯一的出路。从盲人按摩师到名校硕士,她不懈追梦,最终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砥砺前行
②只要有梦想,就能成就不平凡的人生
③树立理想,不断挑战自我、超越自我
④经历的挫折越多,获得的成功就越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5.在课堂活动“我眼中的自信中国人”的分享中,小礼说:“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我为国家发展取得的成就感到自,我一定会珍惜现在,履行“强国有我”的诺言,小礼的回答说明( )
①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让我们充满自信
②我们自信的来源是我国已建成科技创新强国
③自信的中国人要承担起时代腻予的责任
④青春的自信只体现在个人成长的努力中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6.某校以“赏中华诗文,品精神力量”为主题开展宣传活动,下列是宣传栏中展出的部分古诗文,其中解读正确的有( )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不必在意他人的评价
②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相信自己就能获得成功
③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关注现实问题,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
④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树立远大理想,找到青春进取的方向和力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自尊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下列名言体现自尊心态的是( )
A.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B.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C.自信者不疑人,人亦信之;自疑者不信人,人亦疑之
D.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8.“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水可载舟,亦可覆舟”。这些古训告诉我们( )
①要大力弘扬“重民本”的核心思想理念
②要追求和谐,强调多样性的东西相统一
③赢得人民的支持,国家才能够长治久安
④要充分认识人民在国家中的地位和作用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9.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理念深邃博大,这些理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下列名言与之能体现的思想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
②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
③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
④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至江海。———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0.下列属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核心思想理念的是( )
①讲仁爱、重民本②守诚信、崇正义③轻情意、重利益④尚和合、求大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以下案例对应的违法行为类别正确的是( )
①退休干部老朱在革命战争年代荣获多枚勋章,某私人博物馆负责人赵某将这些勋章借去展览,期间不慎丢失,法院判决赵某向老朱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2万余元。
②贾某明知画眉鸟是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仍非法猎捕、收购、运输、出售画眉鸟并从中牟利,涉案价值200万元以上,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六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十万元。
③某公司在闲置地块违规倾倒建筑垃圾,当地城管执法局作出罚款人民币50000元的处罚。
A.①民事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刑事违法行为
B.①民事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
C.①行政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
D.①刑事违法行为②行政违法行为③民事违法行为
12.先秦时期,为了保护贵族统治阶级的私有财产和统治地位,李悝制定了《法经》,无论是官吏还是普通百姓,都需要遵守其规定;到了现代,以宪法为例,它代表着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无论是国家机关还是普通公民,都必须在宪法规定的范围内活动。这体现了( )
①法律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②从古至今我国都是人民当家作主
③法律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尺
④法律是全体社会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2025年5月是我国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某校正在精心筹备“五月有‘典’不一样”主题普法活动。下列适合在“民法典宣传月”中选用的案例是( )
①因伪造身份实施网络诈骗,被判处有期徒刑
②将他人丢失的手表据为己有,被法院判令归还
③出版社未经作者同意发表了其作品,被诉侵权
④观看比赛时打闹,被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处罚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4.2023年5月是第三个“民法典宣传月”,深圳市司法局、市普法办推出“普法+非遗”主题皮影戏剧目、普法微集市、趣味普法画展等融入式、互动式的法治文化活动。该活动产生影响的先后顺序应为( )
①营造崇尚法律的社会氛围②创新法治宣传活动形式③快速增强公民的法治意识④引导公民学法守法用法
A.②→①→③ B.②→④→① C.④→②→① D.④→③→①
15.版块:新法新规小丽为该版块搜集到一些法律资讯,帮助同学们更好地认识法律:
●在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方面,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实施条例》,明确机关、单位实行保密工作责任制。 ●为有效减少市场中存在的种种不正当竞争,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暂行规定》为今后网络反不正当竞争提供了重要依据。
这些新法新规的实施( )
①体现了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
②使国家生活各方面都实现了有法可依
③说明法律能够有效促进社会事业发展
④能够调整社会关系、维护良好社会秩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6.民法典共7编1260条,被称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从出生开始,到求学、工作、结婚、养老,令行禁止都写在民法典上,给予了一个人“从摇篮到坟墓”的终极法律关怀。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民法典( )
①具有深厚中国文化底蕴
②规范着我们的每一种行为
③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④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不可分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二、分析说明题
17.【珍惜青春时光】
青春是人生中美好的年华,但成长的烦恼总是悄悄地到来。
黄博内心想与爸爸妈妈平等交谈,但对他们的意见又有抵触情绪,有心事也不愿意向他们倾诉。
这反映了青春期的哪一矛盾心理 如果你是黄博的同学,你会给他提出哪些建议来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心理矛盾和困惑?
18.【与法同行,学法用法】
道德与法治课上,九年级(1)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为成长护航”主题活动,同学们围绕下面案例进行讨论分析。
案例展示 丁某在某中学操场踢球时,与张某发生口角争执后相互殴打,丁某用脚踢打张某腹部。后经司法鉴定,张某所受损伤属重伤二级。人民法院以被告人丁某犯故意伤害罪,判处有期徒刑1年6个月,缓刑2年。
法律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节选)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1)根据上述案例,说明丁某涉及哪种违法行为,并简述理由。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法院对丁某的判决给我们敲响了哪些警钟。
19.【自立自强,展望未来】
自信是清晨的露珠,折射希望的光芒;自信是破晓的曙光,驱散长夜的迷茫;自信是燃烧的火焰,点燃激情的岁月。拥有自信,我们仿佛被赋予了一双隐形的翅膀,能够跨越重重障碍,向着辽阔苍穹展翅 翱翔,去探索无限可能的世界,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1)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请你谈谈青春的探索为什么需要自信。
奋斗有担当,人生贵自强。自强如同夜空中最亮的星。指引迷航者穿越黑暗的海洋,用不懈的光芒书写着“我能”的誓言,让每个仰望的心灵不再孤独。
(2)生活中有哪些人物给了你自强的力量?请你根据示例,列举一例,并结合相关知识说说自强给你带来了怎样的力量。
示例:勾践卧薪尝胆
20.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2024年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春节的味道,是全家团圆的热闹喜庆,是晚辈孝敬长辈桌前敬的一杯酒,是长辈勉励、祝福晚辈的一个红包,是盘坐热炕共吃一盘刚出锅的饺子,是传统文化融入现代中国的滋味绵长……这年味儿里,有满满烟火气,有浓浓人情味。 近年来,春节民俗发生了不少变化,如压岁钱变成电子红包、电子鞭炮、短视频拜年、“逆向”过年、请大厨上门做年夜饭、国内国外旅游过年等。无论过年的方式如何变化,由人和人之间关系而产生的幸福感,这个内核没有变。 春节既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目前,世界上有近20个国家将农历新年定为法定节假日,全球有约1/5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2023年春节成为联合国假日。春节为人类整体性文明贡献了中国的人文智慧,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喜爱。
(1)列举两项春节的民俗活动,分别说明它背后体现的中华人文精神是什么?要求:①民俗活动积极向上;②不得重复或者是同一类别。
(2)结合材料,以“我们的春节”为主题,写一份宣传推广稿。
要求:①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突出主题;
②逻辑清晰,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③字数在150字左右。
三、辨析题
21.【崇尚法治与法同行】
七年级学生小华在放学回家途中,发现有一群社会青年正在持刀向一个小男孩索要财物。此时,小华应该如何做?对此,两位同学发表了如下观点:
同学甲:上前制止这种行为,必要时与他们搏斗,帮助小男孩。
同学乙:告诉周围群众这一情况,寻求帮助,或者拨打110报警。
运用所学知识,请你对以上两位同学的观点进行评析。
湖南省衡阳市四校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B D B B D B C A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B C B C D
17.①独立与依赖。
②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的温暖中接纳和调整自己。③求助老师、家长和心理医生,化解烦恼,解决问题。④学会自我调节,成为自己的“心理保健医生”。
18.(1)刑事违法行为、犯罪。
理由:丁某的行为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具有刑事违法性,受到了刑罚处罚。
(2)①法不可违,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②合理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尊重他人,友善待人。
19.(1)①自信让人乐观坚定。②自信让人远离自负与自卑。
(2)屈原被放逐而著《离骚》;司马迁忍辱而著《史记》;等等。
力量:①自强,使人自主自立(“克己”“自胜”)②自强,使人奋发向上(坚毅品格,积极进取)③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和国家的未来。
20.(1)示例:贴春联,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拜年,体现了尊老爱幼、相互祝福的传统美德。
(2)《我们的春节》: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已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如今,春节民俗虽有变化,但团圆、幸福的内核不变。它不仅承载着浓浓的亲情,更蕴含着中华人文精神。春节不仅属于中国,也走向了世界,让世界感受中国文化魅力。让我们一起传承和弘扬春节文化,共享这份独特的文化盛宴!
21.①同学甲的观点是错误的,同学乙的观点是正确的。②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当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③我们身为未成年人,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④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