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男女生交往对我们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作用,但也要把握好尺度。下列行为符合男女生交往尺度的是( )
A.小宁非常不喜欢与女同学说话
B.小波主动向成绩优秀的女生请教问题
C.小浙向欣赏的女生发爱慕信息
D.小江平时总爱拽女生马尾辫“开玩笑”
2.我们要学做情绪的主人。下边漫画《情绪中暑》告诉我们( )
①情绪会受到环境的影响
②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③情绪有助提高思考能力
④要及时调节不良的情绪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5年央视春晚,宇树科技的机器人表演火爆全球。他们在演出前曾说“这个动作全世界没有谁能做到,只有中国人可以。”这充分说明了他们( )
①在解决问题中前行
②对自身能力的肯定
③有乐观坚定的信念
④能认清自己的不足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人贵自尊。下列对下边漫画《伸脚打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尊重他人,才能赢得他人的尊重
B.司机过于计较,不必拘泥于小节
C.双方应该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D.乘客作为消费者,可以行使权利
5.全国劳模、宁波舟山港桥吊司机竺士杰多年来以孜孜不倦、精雕细琢的职业精神,在桥吊岗位上创新创效,见证着平凡中的崇高与伟大。他的事迹启示我们要( )
①在实践中磨砺成长
②认真练就真本领
③努力取得高的学历
④有敬岗爱业精神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6.2025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2》频频刷新纪录,成为全民话题。《哪吒2》让我们意识到,中华文化拥有无比悠久、丰富、厚重的思想资源,这是一部生动的中华文化的教育启示录。从中可见影片承载着中华人文精神中的( )
A.和而不同的处世方式
B.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
C.以文化人的教化思想
D.俭约自守的生活理念
7.2024年11月15日,“顺其自然”又一次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109万元。至此,他(她)已累计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26次,金额高达1686万元。如果给这则新闻加个标题,最恰当的是( )
A.精忠报国,自强不息 B.孝悌忠信,见利思义
C.敬业乐群,孝老爱亲 D.崇德向善,扶危济困
二、判断题
8.消极情感会给我们带来不舒服、不愉快的负面感受,所以绝对是坏事。( )
9.面对他人的侮辱和诋毁,我们要有平和、豁达的心态,不必理会。( )
10.自强不息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化传承和社会实践沉淀出的优良传统。( )
11.我国已形成并不断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
三、分析说明题
12.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701班同学开展了民法典学习宣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材料一 【走近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1)结合上述条文和所学知识,请你谈谈法律是如何保障生活的。
材料二 【共读民法典】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节选第七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诚信原则,秉持诚实,恪守承诺。 第九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当有利于节约资源、保护生态环境。 第二百零七条 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 第一千零四十三条 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弘扬家庭美德,重视家庭文明建设。
(2)根据材料,说说我们从事民事活动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
材料三 【践行民法典】
2024年7月4日,杭州互联网法院一审宣判了一起由杭州市滨江区人民检察院提起的互联网领域民事公益诉讼案。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被告杨某某等人因操纵“网络水军”传播网络虚假信息,被当庭判令删除已发布的虚假信息,注销“网络水军”的虚假账号1200余个,在国家级媒体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公益损害赔偿金共计100万元。
(3)杨某某等人的行为属于何种性质?请说明理由。
(4)民法典与人的一生息息相关。请你为宣传民法典写一份倡议书。
民法典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做一个学法知法守法的好公民。
浙江省宁波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末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答案 B B C A B C D
8.错误
9.错误
10.正确
11.正确
12.(1)法律维护社会秩序;法律保护社会公共利益(法律维护公民权益);法律促进社会发展。
(2)民法典要求民事主体恪守承诺,体现了诚信原则;民法典要求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应有利于保护环境,体现了绿色原则;民法典规定任何组织、个人不得侵犯物权,体现了平等原则;民法典规定家庭应当树立优良家风,体现了守法和公序良俗的原则。
(3)杨某某等人的行为属于民事违法行为(一般违法行为)。他们的行为违反了民事法律,有一定的社会危害性,需承担民事责任。
(4)认真学习民法典,了解法典的相关内容,自觉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树立正确的是非观。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