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7章 探索溶解现象第4节 物质的溶解性第1课时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下册学习目标1.能列举生活中反映不同物质溶解的示例。2.设计实验探究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重难点为什么碘几乎不溶于水?却能溶解在汽油中?为什么高锰酸钾能溶解于水中,却不能溶解在汽油中?一种物质(溶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溶剂)中的能力称为这种物质的溶解性。物质的溶解性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有哪些?【实验1】取2支试管,分别加入氯化钠、氢氧化钙各1 g,再用量筒各量取5 mL水,加入2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静置,观察物质的溶解情况。加入1 g氢氧化钙加入1 g氯化钠合作探究【实验2】取2支试管,各加入少量固体碘,往试管中分别加入等体积得少量水和少量酒精,振荡,观察现象。合作探究5 mL水5 mL酒精1~2小粒碘【实验3】取1支试管,加入3 g硝酸钾,然后加入5 mL水,充分振荡,硝酸钾是否能完全溶解?如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观察发生的变化。合作探究用酒精灯的外焰给试管加热拇指不要放在试管夹的短柄量筒读数时,视线要与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方法导引实验 现象实验1实验2实验3静置后,氯化钠全部溶解,氢氧化钙几乎不溶解碘易溶于酒精,较难溶于水硝酸钾不能完全溶解,将试管加热,未溶解的硝酸钾固体又逐渐溶解实验记录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你能得出哪些实验结论?01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02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03同一种物质在同一溶剂中的溶解性与温度有关思考讨论影响因素内因外因溶剂性质溶质性质温度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1.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事例说明物质的溶解性与溶质和溶剂的性质有关,同时也受温度影响。请你举出实例,与同学交流。(1)相同条件下,食盐容易溶解在水中,淀粉在水中不易溶解;(2)油渍用汽油很容易洗掉,用水很难洗掉;(3)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更容易溶解;思考讨论2.你知道衣物是用什么物质来干洗的?请查阅资料说明其原理。目前主要是用四氯乙烯等干洗剂对衣物进行干洗。原理:用一定量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对衣物进行清洁。(油或油脂等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污渍易溶于有机溶剂)思考讨论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天气闷热时,鱼儿为什么总爱在水面上进行呼吸?1.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与什么有关?2.喝了汽水以后,常常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性还与什么有关?当压强不变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弱。当温度不变时,随着压强的增大,气体的溶解能力增强;反之,气体的溶解能力减弱。思考讨论气体溶解性压强温度影响气体溶解性的因素1.夏天鱼儿常常浮出水面,而冬天则少见,说明了什么?2.雷阵雨前,鱼儿常常将头浮出水面,说明了什么?把水喷向空中,可以增加养鱼池水中氧气的溶解量向鱼缸中通入空气,以增加水中的含氧量思考讨论气体也能溶解在固体里气体能溶解在水中,如汽水,就是二氧化碳溶解液体里制成的,有很多气体,还能溶解在某些固体里,例如:氢气就能大量溶解在金属钯中。常温下,1体积钯片能吸收700体积的氢气。如果把钯片换成钯粉,随着表面积的增大,溶解气体的“本领”也不断增强。常温下,1体积的钯粉可吸收850体积的氢气。钯拓展小课堂1.固体物质的溶解性与下列因素无关的是( )A.温度 B.溶质的性质C.搅拌 D.溶剂的性质C温度、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都会影响物质的溶解性,搅拌不能改变物质的溶解性,只能加快物质的溶解速率。2.某小组用20 mL一次性注射器吸取10 mL某碳酸型饮料并用胶头封闭注射器针孔,分别进行了如图实验。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 该实验用于探究压强对气体在水中溶解性的影响B. 图Ⅰ:用力向外拉动注射器,管中有许多小气泡出现C. 图Ⅱ:用力向里推注射器,压强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性减小D. 该实验装置的优点是密封性好,压强较易改变C3.某同学做了在常温下将碘分别在水和汽油中分散的实验:①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由此可知,碘在水中的溶解性比在汽油中__________(填“强”或“弱”)。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1.取一支试管,加入约3mL水,再加入1小粒碘,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有碘固体,液体呈淡黄色2.再向上述试管中加入约1mL汽油,充分振荡后静置 试管底部无固体,液体分层,上层呈紫红色,下层接近无色证明同一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弱第4节物质的溶解性01物质的溶解性物质溶解性的概念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溶解性的应用第课时1课堂小结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