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课件 (共2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3.7 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课件 (共20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20张PPT)
近代,清政府腐败无能,抱残守缺,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国家逐渐走向衰败,面对外国列强的侵略,陷入了落后挨打的境地。
7.不甘屈辱 奋勇抗争
第三单元 百年追梦 复兴中华
图片里的人在干什么?
阅读P44 活动园
①英国为什么向中国走私和倾销鸦片?
在家吸食鸦片的中国人
英国走私船只驶向中国港口
P44
为了掠夺中国的财富,英国向中国走私和销售鸦片,企图借此打开中国的大门。
一副对联写道“竹枪一支,打得妻离子散,未闻枪声震地;铜灯半盏,烧尽田地房廊,不见烟火冲天。”
P44 ②鸦片长期泛滥对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
的危害
鸦 片
一些有见识的清朝官员主张禁烟,抵制鸦片的输入,其中态度最坚决的是林则徐。
天安门广场 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中的第一幅《虎门销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林则徐不仅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也是我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思想家。
在清朝闭关自守的年代,林则徐却放眼世界,聘请精通外文的人才编译了《四洲志》,其中记载了许多国家的地理、历史情况。
林则徐编译《四洲志》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抵御英国人的侵略。所以他特别注意各国的军事力量和国家的兴衰富强及其根源。
只要对国家有利,即使牺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绝不会因为自己可能受到祸害而躲开。
走私鸦片受到了中国的抵制,英国决定以林则徐虎门销烟为借口,发动侵略战争。1840年6月,鸦片战争正式爆发。
面对西方侵略者的坚船利炮,中国人民英勇无畏,进行了顽强的抵抗。
鸦片战争 —— 打开中国大门
关天培 - 广东水师提督
(负责统辖一省陆路或水路官兵)
誓与炮台共存亡
英军进攻虎门炮台时,他亲临战场指挥,点燃火炮攻击敌人。
他说:“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清军打退了敌人的多次进攻,大部分士兵壮烈牺牲。关天培身负重伤,仍坚持与英军战斗,终因伤势过重,壮烈殉国。
主要将领
三元里抗英
三元里抗英斗争是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自发的大规模抵抗外国侵略的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列强、抵御外敌的爱国精神。
鸦片战争的结果
鸦片战争以清政府的妥协求和告终。1842年,清政府同英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条约要求将中国的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从此,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为什么说中英《南京条约》是丧权辱国的条约?
丧权辱国的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铜虎首
铜猴首
据估计,圆明园被掠夺的文物大约有150万件。
图中的兽首是当年被外国侵略者从圆明园掠走的文物,如今它们已回归祖国。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加剧,其贪婪野蛮本性暴露无遗。为扩大在华利益,英国和法国联合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者的铁蹄肆意践踏中华大地。圆明园这座举世无双的皇家园林就毁于第二次鸦片战争。
圆明园
万园之园——
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做圆明园。有一天来自欧洲的强盗闯入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钱财,另一个强盗放火。两个胜利者一起彻底毁灭了圆明园。
---【法】维克多·雨果
雨果说的两个强盗是谁?
如今的圆明园遗址中到处是断壁残垣。有人提议重建圆明园,希望重现昔日皇家园林风采;也有人主张保留遗址原貌,以警示后人。
你怎么看?
铭记历史 勿忘国耻
邓世昌,北洋水师建立后,他深入钻研海军战术,严格训练士卒,厌恶清朝海军的腐败习气。由于北洋水师在黄海失势,危急时刻欲与敌舰同归于尽,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他是中日甲午海战中的民族英雄。
甲午风云
日本对外侵略扩张的思想和政策由来已久,到19世纪末,更是凭借着国力的不断强盛,妄图称霸亚洲。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这一年正是农历的甲午年,所以称之为“甲午中日战争”。
1895年,清政府被迫在马关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和民族危机。
黄海海战失利后,旅顺、威海等地也被日本攻占。由于清政府避战求和,北洋水师遭受重创,中日甲午战争以失败告终。
从中英《南京条约》到中日《马关条约》,中国人民饱受磨难而不断抗争。
历史留给我们怎样的思考呢?
落后就会挨打!
自强不息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作为新时代的我们,更应努力学习,爱国爱党,报效祖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