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25秋八上3.1网络改变世界 教学评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25秋八上3.1网络改变世界 教学评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题 八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一框《网络改变世界》
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到互联网对人们的生活方式、交往方式、社会生产方式和治理方式等方面产生的变革性作用,为后续理解如何正确利用网络、共建网络美好家园等内容奠定基础。教材首先通过生活观察事例,强调网络使生活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又借助“天宫课堂”这一具体案例,说明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再以“新农人”为例,阐述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的功能。最后,讲述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促进民主政治进步的作用。
学情分析 初中的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广泛接触和使用互联网,对网络的便捷性有一定的体验和认识。然而,由于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互联网在行业发展、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的具体作用可能感受不深,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初中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他们对具体、生动的事物和案例比较感兴趣,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正在逐渐发展。因此,单纯的概念讲解可能难以引起他们的关注和兴趣,而结合丰富的实例和生动的情境进行教学,更容易被学生理解和接受。
教 学 目 标 政治认同:了解互联网推动人类社会文明进步,在信息时代,形成正确的网络观。 健全人格:理解网络对个人生活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 责任意识:正确认识网络世界,积极利用网络丰富生活,增强运用网络方式参与社会生活的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网络的作用。 教学难点:网络带来的社会生产方式变革背后的原因和意义;网络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方面的作用。
教学过程
导入(约5分钟)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估要点
播放视频,《长安的荔枝》 展示诗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和 “一屏连起天涯路,无人不晓世间事”,引导学生思考这两句诗所描绘的场景差异。议一议:“这两句诗对比出了什么变化?这种变化与什么有关?” 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语言过渡,导入课题。 1.观看视频,认真阅读诗句,思考诗句所体现的场景变化。 2.积极回答教师的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 3.跟随教师引导,进入学习主题。 1.学生能否初步感知到从古代到现代信息传递和生活方式的变化。 2.能否明确本课学习主题,进入学习情境。
设计意图:通过诗句对比,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引出本节课的主题,让学生初步感受到网络带来的巨大变革。
议题一:指尖革命——生活方式的重构(约10分钟)
教学内容:网络如何改变生活方式。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评估要点
展示《长安的荔枝》中关于荔枝运输的原文片段和唐代荔枝运输路线图。议一议:身为现代“荔枝使”,借助网络技术:(1)怎样快速知道哪个产地、哪个品种的荔枝最好吃?(2)怎样让杨贵妃最快吃上新鲜荔枝? 展示现代搜索引擎和外卖平台上购买荔枝的图片和相关信息,引导学生对比古代和现代获取荔枝的方式。 开展议学活动“网络改变生活见闻” 完成对应表格。议一议:结合表格内容,谈谈网络如何改变日常生活?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网络改变生活方式的表现和影响。 1.阅读《长安的荔枝》片段和观察运输路线图,感受古代获取荔枝的不易。 2.积极思考问题,对比古代和现代获取荔枝的差异。 3.积极参与填写表格,分析网络带来的改变。 1.学生能否准确理解古代荔枝运输的艰难和现代获取荔枝的便捷。 2.能否正确填写“网络改变生活见闻”表格,准确概括网络在各生活场景中带来的改变。
设计意图:通过古代与现代获取荔枝方式的对比,以及生活场景变化的分析,让学生直观感受网络对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议题二:无界沟通——交往方式的革新(约10分钟)
教学内容:网络如何促进人际交往。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估要点
提及《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依靠“飞鸽传书”了解荔枝转运消息的情节,议一议:身为现代‘荔枝使’,借助网络技术,怎样及时传达‘荔枝转运’最新消息? 展示 “天宫课堂” 第四课的相关资料,包括航天员与地面课堂师生实时互动交流的内容。议一议:从‘飞鸽传书’到‘天地对话’,网络对人们的交往方式有何影响?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网络促进人际交往的表现。 1.思考教师提出的关于现代传达荔枝转运消息方式的问题,积极发言。 2.阅读“天宫课堂”的资料,了解“天地对话”的情况。 3.参与讨论,分析网络对交往方式的影响,分享自己的观点。 1.学生能否想到现代网络传达消息的多种方式,如微信、电话、邮件等。 2.能否从 “天宫课堂” 的案例中感受到网络打破时空限制的特点。
设计意图:通过古代“飞鸽传书”与现代网络通信的对比,以及“天宫课堂”的案例,让学生理解网络如何打破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人际交往的革新。
议题三:互联万物——社会进步的引擎(约15分钟)
教学内容:网络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教的活动 学的活动 评估要点
开展议学活动:展示互联网与传统集市、传统银行、传统交通、传统餐饮结合的案例图片,如淘宝、支付宝、网约车、美团外卖等,互联网 + 传统行业产生了哪些新变化? 展示灵山荔枝产业运用科技的案例,包括虫情测报灯、孢子捕捉仪、小型气象站等在果园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分析网络如何推动生产方式的变革。议一议:“互联万物”对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网络如何推动生产方式变革。 提及《长安的荔枝》中李善德申请荔枝转运资金奔走于多个部门的情节,议一议:“在现代,作为‘荔枝使’,需申请冷链补贴,还要跑 6 个部门吗?如果相关工作人员相互推诿,你如何避免被‘踢皮球’?” 展示国家政务服务平台的相关信息和 “我向总理说句话” 栏目内容,引导学生讨论网络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网络如何改进社会治理方式。 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观察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的案例图片,思考并回答互联网带来的新变化。 阅读灵山荔枝产业的案例,分析网络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理解网络对生产方式的推动作用。 结合生活经验,思考现代申请补贴的方式和避免被“踢皮球”的方法,参与讨论。 了解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和 “我向总理说句话” 栏目,讨论网络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 1.学生能否准确说出互联网与传统行业结合产生的新变化。 2.能否从灵山荔枝产业案例中分析出网络在生产中的具体应用和对生产方式的变革作用。 3.能否结合现代政务服务平台,阐述网络在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中的表现,如提高办事效率、畅通民意渠道等。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网络在推动生产方式变革和改进社会治理方式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网络是社会进步的引擎,拓宽学生的视野,加深对网络改变世界的理解。
板书 设计
作业 设计 1.2025春节前夕,DeepSeek通用人工智能系统正式上线,其应用场景覆盖教育、生活服务等领域。学生使用后反馈其具有“真人互动感”,能通过语音指令解答学科难题、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普通用户可通过该系统实时查询年货物流、规划春运路线。此外,DeepSeek还与多家企业合作,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生产效率,并推动智能家居、虚拟旅游等新兴产业发展。材料表明,网络( B ) ①丰富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便利 ②阻碍人际交往,打破时空限制 ③促进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④丰富民主方式,拓宽民主渠道 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青少年网络安全与新媒介素养》调查数据显示:57.8%的青少年选择微信、QQ交友,41%的青少年会把网上没见过面的人加为好友,59.4%的青少年会在朋友圈晒自己、家人、朋友的照片……。这告诉我们( C ) ①网络交友正在成为青少年交友的新方式 ②网络交友方便快捷且安全性有保障 ③青少年应增强网络自我防范和保护意识 ④网络交友比现实交友更值得信任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3.春风浩荡,大潮奔涌。2025年全国两会胜利闭幕,中国式现代化开启新的篇章。同学们关注到2025年“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中公民利用网络平台建言献策,在经济、民生、教育、科技等领域写下对国家发展的关切。这说明网络能( B ) A.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 B.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D.为彼此交往提供新空间 4.患者在新疆,医生在浙江。2023年的一天,国内首例5G超远机器人肝胆手术完成。跨越5000千米,偏远地区医疗实现“触屏可及”。这表明 ( A )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 ②网络发展的成果为人民群众共享 ③ 网络技术为医疗发展搭建新平台 ④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