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化学课程学习任务单九年级上册 化学 期末专题复习(三)(第四、六单元整合复习)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鲁教版 九年级上册 化学 期末专题复习(三)(第四、六单元整合复习)2.达成目标:(1)通过复习,加深对空气成分的了解,提高对研究空气成分意义的认识。(2)以化学实验为根据,深入了解O2、CO2的主要性质,进一步理解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3)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掌握O2、CO2的实验室制法特点和异同点,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的一般思路与方法(4)以自然界中的氧循环、碳循环为例,通过项目式学习,加深对物质在自然界中可以相互转化及对维持人类生活与生态平衡的意义的认识3.学习方法建议:根据实验探究空气成分了解氧气、二氧化碳、氮气、稀有气体等气体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形成性质决定用途的科学思维,会写出常见物质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现象;从氧气、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入手总结提升气体的实验室制取装置(发生、收集、干燥、性质验证等);根据氧循环、碳循环说出物质间通过转化维持生活生态平衡的意义,形成可持续发展观。4.课前准备学生在学习微课前的准备:打开化学课本以及笔记本,画出两单元的思维导图,总结氧气、二氧化碳相关的实验数据、现象以及书写常见的化学方程式。二、学习任务通过观看教学录像、微课视频,完成下列学习任务:1.会写空气中各成分的化学式,知道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1)空气中氧气约占 ,氮气约占 ,注意是体积分数,(2)写出氧气、二氧化碳、氦气、氖气、氩气的化学式 。2.会选择合适的物质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能否用Cu、红磷、碳、镁来测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资料:已知Mg可以在氧气、氮气、二氧化碳中燃烧。测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药品的要求是对药品的要求: 、 、 装置需要 ,温度要 。能说出空气中各成分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反应现象和用途。说出氧气、二氧化碳、稀有气体、氮气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和用途写出铁、镁、铜、氢气、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练一练: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实验:已知白磷着火点40℃,红磷着火点240℃;发现水中白磷和铜片上红磷都没燃烧,铜片上白磷着火燃烧。对此实验的认识正确的是 ( )A、物质燃烧要与氧气接触B、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C、烧杯中热水的作用既供热又使白磷与氧气隔绝D、铜片上的红磷没燃烧,因为红磷不是可燃物E、往图B中的白磷上通入氧气,白磷可以瞬间燃烧燃烧的条件: 灭火的原理: 促进燃烧的方法: 能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会判断气体制取的发生装置、干燥装置、除杂装置、收集装置和性质验证实验。工业上如何得到大量的氧气与二氧化碳 写出实验室制取少量的氧气与二氧化碳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 氧气的收集方式 二氧化碳的收集方式 如何检验氧气 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用此装置进行气体的检验、干燥和除杂时,气体从____端通入。在医院给病人输氧时,瓶中放约半瓶蒸馏水,来监控氧气的速率,这时氧气从_____端通入。测量气体体积时 接量筒。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时,收集的氧气中一定混有 ,可用 干燥。(9)①、用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得到的气体中可能含有哪些杂质? ②、除去每种气体用什么试剂,提示:NaHCO3+HCl = NaCl+H2O+CO2↑ 应该先除去哪种气体?小试牛刀: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常用的装置。结合图示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B图中仪器I的名称__________。(2)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并收集一瓶干燥的二氧化碳气体,应选用的发生和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__(填装置字母序号)。(3)实验室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一瓶干燥的氧气,仪器接口的连接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导管接口的字母序号)。(4)实验室制取CO2一般有六个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按要求装配好仪器;③向漏斗中注入酸液;④向仪器I中放入小块的大理石;⑤用燃着的木条靠近集气瓶瓶口验满;⑥收集气体。则正确的操作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填数字序号)。三、课堂检测根据图中的实验装置回答。(1)仪器a的名称是 。 (2)用装置A制取CO2,分液漏斗中盛装的药品是 ;用装置C收集CO2,气体应从导管口 (填“b”或“c”)通入。 (3)用装置A制取CO2,气密性检查的操作是 ,锥形瓶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某同学在学习氮肥时,查阅资料:①实验室用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可得到氨气;②氨气极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称为氨水。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发生装置可以选择上图中的 ;制得的氨气 (填“能”或“不能”)用装置D收集。5.能说出自然界的碳循环和氧循环的意义四、课堂检测答案(1)锥形瓶 (2)稀盐酸 b (3)关闭活塞,把导管伸入液面以下,双手紧握锥形瓶,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松手后导管口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CaCO3+2HCl = CaCl2+H2O+CO2↑(4)B 不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