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明天上学堂第二单元 校园节拍(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01本课目标02新课导入03新知讲解04课堂拓展05课堂评价06课堂总结本课目标审美感知艺术表现能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演唱歌曲,准确把握 三音组的音高,结合歌曲内容,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词情境。创意实践围绕 “上学准备” 主题,模仿原歌词的结构尝试编创新歌词,通过日常对学习生活的观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文化理解了解《明天上学堂》是河北儿歌,体会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将音乐学习与生活习惯培养相联系。通过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理解音乐与生活场景的关联,初步体会河北儿歌 “朗朗上口、贴近生活” 的风格特点。新课导入这组图片讲了小朋友上学前的哪些事呀?你们每天上学前会做这些事吗?上学的快乐旋律新课导入上学啦!小朋友们每天上学都做些什么呀?有哪些开心的事呢?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唱上学的歌,猜猜它叫什么?新知讲解听一听,这首歌在唱什么?仔细听歌词,歌里的小朋友明天要做什么?明天要上学堂他为明天上学堂做了哪些准备?趁着月光洗衣裳新知讲解再听歌曲,找找这些小秘密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给人怎样的感觉?中速温柔的新知讲解歌曲小档案这是一首河北的儿歌,讲的是小朋友期待上学的故事,旋律像小鸟唱歌一样好听哦!新知讲解节奏小游戏:上学拍手歌X X X — | X X X — | X X X X | X X X — |请利用身边的文具敲击以上节奏注意四四拍强弱规律学生跟拍,分组比赛,一组拍手,一组用文具敲击,比比哪组拍得最整齐?新知讲解发声练习:音高小火车这是歌曲里的‘旋律小火车’,我们来认识它们的名字和高低吧!把音乐卡片接起来唱一唱新课讲解学唱歌词 —— 趣味诵读月姐姐 明晃晃,开开后门洗衣裳。洗干净 我穿上,明天上学堂。读歌词:有节奏地读一读教师带读, “晃、裳、上、堂” 在“ang”音上押韵分组接龙读(男生读 1、3 句,女生读 2、4 句)读的时候加上动作新课讲解歌曲的音符找一找歌曲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2 3 5 6新课讲解音符排一排356把歌曲中出现的音符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唱一唱听一听,老师弹的是哪条旋律,随着琴声唱一唱新知讲解唱一唱:第一、二乐句教师分句范唱学生跟琴模唱,纠正音准注意嘴巴打开,像咬苹果一样,声音才好听哦!新知讲解后半段旋律有什么不一样?第二段旋律有什么不一样?第一、三句用相同的“2、3、5”,“6、5、3”两个三音组构成,第二、四句是用不同三音组构成的。新知讲解旋律接龙 —— 师生合作教师范唱后进行师生合作教师唱前两小节学生接后两小节接龙成功的小组贴 “音符贴纸”新知讲解声音的 “大” 和 “小”完整演唱注意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四四拍是“强、弱、次强、弱”,唱强拍时声音稍大,弱拍稍小,像走路一样有轻重新知讲解小组 PK:“快乐对唱”分组:A 组唱 1、3 句,B 组唱 2、4 句,最后齐唱一遍评价标准:音准、节奏、表情新知讲解打击乐伴奏:小铃鼓响起来轻摇表示弱拍,重敲表示强拍分组:一半学生演唱,一半学生用铃鼓伴奏课堂拓展歌词改编 —— 我的上学故事根据自己的上学故事,对歌词进行改编月姐姐,明晃晃,开开后门洗衣裳。洗干净,我穿上,明天上学堂。自然事物 + 状态 + 动作 + 结果 + 上学云妹妹,白胖胖,叠好书本放进包。放整齐,我背上,明天上学堂。课堂拓展动作编创 —— 校园律动上学时有什么动作呢?请根据上学时的动作来创编歌曲动作“背书包”:双手背后做背包状“问声好”:鞠躬 + 挥手“学知识”:双手做翻书状课堂评价我是小小歌唱家课堂总结我们学到了什么?用正确姿势演唱《明天上学堂》认识三音组 “3、5、6” 和 “2、3、5”感受四四拍的强弱规律上学真快乐,唱歌更开心!。课堂总结唱:把歌曲唱给爸爸妈妈听,让他们打分画:画一幅 “我上学的一天”,配上歌词编:和家人一起编 1 句新歌词回家任务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二单元 校园节拍第一课时 《明天上学堂》课题 《明天上学堂》 单元 2 学科 音乐 年级 一年级教材分析 本课是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校园节拍” 的第一课时,单元以 “校园生活” 为主题,通过歌曲、律动等形式感受校园的快乐与活力。本课作为单元起始课,以河北儿歌《明天上学堂》为载体,引导学生从音乐角度感受上学的期待与快乐,为后续学习校园相关音乐作品奠定情感与技能基础,同时帮助学生巩固三音组音高概念,建立固定拍的稳定时值概念。作品分析:《明天上学堂》是一首河北儿歌,具有 “朗朗上口、贴近生活” 的风格特点。歌曲为民族五声 D 商调式,四四拍(强弱规律为 “强 - 弱 - 次强 - 弱”),一段体结构,由四个乐句构成。旋律由 “2、3、5、6” 四个音组成,第一、三乐句采用 “2、3、5”“6、5、3” 三音组,第二、四乐句则由不同三音组构成,形成呼应与变化。歌词简洁生动,以 “洗衣裳” 的生活场景表达对上学的期待,“晃、裳、上、堂” 押 “ang” 韵,节奏规整,适合一年级学生演唱与理解。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好奇心强,喜欢游戏、模仿与表演,对校园生活有直接体验,易与歌曲内容产生共鸣。学生已在前期学习中感知过恒定拍,认识 “3、5、6” 三音组,能以自然声音演唱简单歌曲,但对 “2” 音及 “2、3、5” 三音组的音高关系需强化,对四四拍强弱规律的感知需深化。准确把握 “2、3、5、6” 的音高,在演唱中体现四四拍的强弱变化。核心素养目标 审美感知目标:通过聆听歌曲的旋律和歌词,理解音乐与生活场景的关联,初步体会河北儿歌 “朗朗上口、贴近生活” 的风格特点。艺术表现目标:能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演唱歌曲,准确把握 三音组的音高,结合歌曲内容,尝试用简单的动作表现歌词情境。创意实践目标:围绕 “上学准备” 主题,模仿原歌词的结构尝试编创新歌词,通过日常对学习生活的观察,根据歌词创编动作。文化理解目标:了解《明天上学堂》是河北儿歌,体会不同地域音乐文化的多样性。将音乐学习与生活习惯培养相联系。重难点 重点:用自然的声音、正确的姿势演唱歌曲,感受歌曲温柔的情绪。难点:准确把握 “2、3、5、6” 的音高关系;在演唱中体现四四拍的强弱规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一、新课导入 1. 出示连环卡通图(闹钟响 - 背书包 - 见同学 - 进教室),提问:“图中小朋友上学前做了哪些事?你们每天上学前会做这些事吗?”2. 出示 3 张图片:①小学生挥手告别家长 ②课堂举手发言 ③课间跳绳游戏提问:“小朋友们每天上学都做些什么呀?有哪些开心的事呢?”引导学生自由发言(如 “和同学玩游戏”“学新歌”)。过渡:今天我们要学一首唱上学的歌,猜猜它叫什么? 1. 观察图片,自由回答上学前的活动。2. 回答老师问题,回忆自己在上学期间做过开心的事 通过情境、动作联动,激活学生对校园生活的体验,自然导入歌曲。二、新课教学 1. 初听歌曲,感受旋律播放《明天上学堂》音频,提问:“仔细听歌词,歌里的小朋友明天要做什么?他为明天上学堂做了哪些准备?”2.再次播放歌曲布置任务:“歌曲的速度是怎样的?歌曲给人怎样的感觉?”听后引导分享,小结:“歌曲中速温柔的。3.歌曲小档案出示卡片介绍:“这是河北儿歌,四四拍(强 - 弱 - 次强 - 弱),是民族五声调式。” 带领学生拍手感受四四拍。 1. 聆听歌词,回答 “明天上学”“洗衣裳”。2. 再次聆听回答 “温柔”“像走路(中速)”。3. 听介绍,跟教师拍手感受四四拍 通过定向聆听,引导学生关注歌词内涵、速度特点,加深对歌曲情绪的感知。1.节奏小游戏示范拍手,组织分组比赛(一组拍手,一组用文具敲击)。2.音高小火车出示 “2、3、5、6” 音符卡片(卡通火车造型),弹钢琴引导模唱,组织 “听辨音符” 游戏(教师弹音,学生举对应卡片)。 1. 跟拍节奏,分组比赛,互评整齐度。2. 认识音符唱名,模唱音高,参与听辨游戏。 建立音高概念,为演唱旋律打基础。熟悉乐曲基本节奏。1.学唱歌词带读歌词,强调 “ang” 韵;分组接龙读(男生 1、3 句,女生 2、4 句);引导加动作(“洗衣裳” 做搓衣服动作)。2.找歌曲的音符出示歌曲简谱,提问:“找一找歌曲是由哪几个音组成的?” 引导学生圈出 “2、3、5、6”;出示对应音符卡片,带领学生认读唱名(“2-re”“3-mi”“5-sol”“6-la”)。3.音符排一排提出任务:“把这四个音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起来”;出示空白排序卡,引导学生上台摆放并集体唱一唱(2→3→5→6);播放三条旋律片段,提问:“听一听老师弹的是哪条旋律?” 带领学生跟琴模唱。4.完整演唱第一、二乐句出示第一、二乐句歌谱,分句范唱,带领学生演唱并纠正音准;组织师生接唱(教师唱前两小节,学生接后两小节)。5.旋律接龙(第三、四乐句)出示第三、四乐句歌谱,对比:“这两句和前两句旋律有什么不一样?”(提示:第三、四乐句用不同三音组);示范演唱后,组织生生接龙(一组唱前两小节,另一组接后两小节);对接龙流畅的小组贴 “音符贴纸”。 1.有节奏读歌词,分组朗读,加动作表现。2.圈出简谱中的音符,认读 “2、3、5、6” 的唱名。3. 上台排序音符,集体跟琴唱;听辨旋律片段,跟唱正确旋律。4. 跟琴学唱前两句,参与师生接唱,纠正音准。5. 对比发现旋律差异,参与生生接龙,争取奖励。6. 听讲解,跟教师练习强弱处理,完整演唱时注意节拍轻重。 通过歌词学习,帮助学生理解内容,为演唱铺垫情感基调。聚焦 “音高识别”“旋律排序”“强弱处理” 等技能,通过排序、听辨、接龙等活动强化三音组音高概念,落实四四拍强弱规律的感知,突破教学难点。1.完整演唱播放伴奏,带领学生完整演唱,提示:“讲解:“四四拍要唱出‘强、弱、次强、弱’,像走路有轻重”;示范演唱第一句,突出强拍 “月” 和次强拍 “姐”;带领学生边拍手边演唱,强拍重拍、弱拍轻拍;播放伴奏,完整演唱全曲,提示 “注意强弱变化,声音更有层次”。”2.小组对唱分组:A 组唱 1、3 句,B 组唱 2、4 句,最后齐唱;以 “音符贴纸” 奖励表现好的小组。评价标准:音准、节奏、表情3.打击乐伴奏出示铃鼓,讲解 “强拍重敲、弱拍轻摇”,组织一半学生演唱,一半用铃鼓伴奏。 1. 完整演唱,注意强弱变化。2. 分组对唱,争取奖励。3. 分组伴奏与演唱,感受音乐层次。 完整演唱,明确四四拍的强弱规律,并将其应用起来。整合演唱、伴奏、表演,提升综合艺术表现能力四、课堂拓展 1 .歌词改编出示原歌词,拆解结构 “自然事物 + 状态 + 动作 + 结果 + 上学”;提供示例 “云妹妹,白胖胖,叠好书本放进包。放整齐,我背上,明天上学堂”;组织小组编创新歌词。2.动作编创引导:“上学时有哪些动作?如‘背书包’‘问声好’”;组织学生分组设计动作并展示。 小组讨论,按结构编创歌词,上台分享。2. 设计动作,分组展示,互评创意。 结合生活经验进行编创,提升想象力与表现力,呼应 “创意实践” 目标。五、课堂评价 出示自评表,引导学生用 “笑脸” 涂色自评;组织同桌互评;教师总结表扬 “音准好”“姿势棒” 的学生,指出需改进之处 1. 自评并涂色。2. 互评同桌表现。3. 听教师总结,明确改进方向。 通过多元评价,帮助学生建立标准,强化学习效果。六、课堂总结 1.提问:“今天学到了什么?” 引导回顾:“用正确姿势演唱歌曲、认识‘2、3、5、6’、感受四四拍”;2.布置作业:“唱给爸爸妈妈听 / 画‘我上学的一天’/ 和家人编新歌词”。 1. 回答总结内容。2. 记录作业,明确任务。 梳理本课要点,延伸学习至生活,巩固教学效果。板书设计 《明天上学堂》(河北儿歌) 一、歌曲特点: 风格:朗朗上口,贴近生活 节拍:四四拍(强-弱-次强-弱) 音:2、3、5、6A*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明天上学堂》教案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doc 【新课标】第二单元第一课时《明天上学堂》课件 西南大学版一年级下册.pptx 明天上学堂_伴奏.mp3 明天上学堂_伴奏_减速.mp3 明天上学堂_演唱.mp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