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二、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水的组成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难点:通过水的组成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三、教学准备教学PPT。实验仪器与药品(试管、烧杯、电解水装置、电源、酒精灯、火柴、水、氢氧化钠溶液、小木条等)。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环节一 创设情境 【讲述】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物质,人不可一日无水。那关于水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提问】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 【提问】不同状态的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比如b水加热煮沸产生水蒸气,水蒸气冷凝又变成液态的水,通过这一系列物理变化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水。日常生活中的水大多不是纯净物,研究水的组成时必须使用纯净的水。水的三态变化能否用于研究水的组成? 【过渡】通过之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物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是由哪种元素组成的呢?关于水组成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来看看科学家们的观点吧。 【展示】展示PPT第4页。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PPT了解三位科学家关于水的组成的探索。 【过渡】看来关于水的组成这个问题,也困扰了科学家很久。那水的组成到底是怎样的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吧。 回答问题: 1.无色、无味的液体。2.有三态变化,在4 ℃ 时密度最大,密度为1 g/L,凝固点为0 ℃,沸点为100 ℃。 阅读PPT。 通过提问探测学生的上位知识,为学习新知识打下基础。接着又通过科学家探索水组成的故事,引起学生强烈的探究兴趣。环节二 新课讲解 氢气的性质 【讲述】认识水的组成,是从氢气燃烧的实验开始的,那么氢气具有怎样的性质呢?请你查阅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氢气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 2.氢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 【交流讨论】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回答一下氢气的物理性质。 【总结】氢气是无色、无味、难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 【追问】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 【总结】利用氢气不溶于水的性质可采用排水法收集;利用氢气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可采用向下排空气法进行收集。 【过渡】现在我们来研究一下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 【展示】展示氢气燃烧的视频。 【组织活动】请同学们观看氢气燃烧的视频,并进行交流,分析并写出氢气燃烧的现象和结论。 【交流讨论】现在老师请一名同学回答问题。 【总结】通过刚才的视频,我们发现氢气燃烧时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火焰。 结论:氢气可燃。 带着问题,分组讨论并查阅资料。 给出答案: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 观看氢气燃烧的视频,并交流讨论氢气燃烧的产物可能是水等。 回答问题。 倾听,并修正自己的观点。 倾听、思考、观察实验。 将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查阅资料,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 通过追问,培养学生进一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总结结论的能力。 帮助规范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描述实验现象和结论。 通过问题引出水的电解。二、水的电解实验 【讲述】每个桌上都有一套组装好的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在电解器玻璃管内加满纯净水,接通直流电源,一个电极接电源正极,一个接电源负极。 【提示】为了增强水的导电性,老师在水里加入了少量的氢氧化钠,也可加入少量的稀硫酸或硫酸钠。 【步骤任务】请同学们分组合作完成下列实验,并填写实验表格。 【展示】展示表格。 【总结】两个电极上均有无色气体产生,正极端的玻璃管产生的气泡少,负极端的玻璃管产生器的气泡多,正极端的玻璃管与负极端的玻璃管产生的气体体积之比约为1∶2。 【提问】请同学们猜想:电解水两极产生的气体分别是什么?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过渡】我们还是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提问】请同学们推测生成气体的可能组成,并思考可采用的验证方法。 【讲述】经同学们讨论,同学们都认为下列两种方案可行: 2.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的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现象,并推断气体成分。 3.打开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的活塞,在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或用一支小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后移至酒精灯火焰处),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断气体成分。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按照步骤进行实验,并写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 【交流讨论】现在请同学们说一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总结】正极端产生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是氧气;负极端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火焰呈淡蓝色,说明负极端产生的是氢气。 【提示】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混有一定量空气或氧气的氢气遇到明火会发生爆炸。因此,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其纯度;点燃氢气时,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请同学们观看检验氢气纯度的视频。 【展示】播放《【教学视频】检验氢气的纯度》。 【过渡】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水在通电情况下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那么氢气和氧气发生反应,能得到水吗?请同学们认真观察下面的实验,并写出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 【交流讨论】现在请同学们说一下实验现象和结论。 【提问】从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中,同学们还可以推断出什么结论 水又是怎么组成的呢? 【总结】1. 实验1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 2. 实验2中,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产生了水 因此我们能得出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过渡】通过物理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水有三态变化,例如水在煮沸的过程中会变成水蒸气。而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水蒸气会发生水分解反应。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这两个过程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总结】水变成水蒸气只是水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水蒸气分解过程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 带着表格的问题,观察实验,并填写实验表格。 分组进行实验,并填写实验现象和结论。 观看视频。 思考并回答问题。 回答问题。 通过电解水实验的探究,让学生主动体验探究过程,认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初步了解利用分解反应的产物来研究反应物组成的方法。并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合作,勤于思考的精神。能主动和他人进行交流、讨论,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总结能力和实验能力。 通过视频,让学生记忆氢气的检验方法。 通过让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让学生理解水蒸发和水分解的区别。环节三 拓展延伸 【展示】展示拉瓦锡测定水的组成实验。 观看动画。 拓展学生视野,让学生体会科学家探究的水组成的过程。随堂作业 PPT展示 做题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21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五、板书设计第4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1课时氢气的性质物理性质:无色、无味、密度最小的气体化学性质:可燃性验纯方法:用拇指堵住集满氢气的试管口,慢慢靠近火焰,移开拇指点火,如果听到声音很小,则说明氢气较纯。二、水的电解实验水氢气+氧气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共21张PPT)第1课时第四节 水的组成和净化第二单元 空气与水资源化学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学习目标1.了解并体验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和方法。2.通过水的电解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重难点水是一种什么样的物质,它有哪些性质?1.无色、无味的液体。2.有三态变化,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换。在4 ℃ 时密度最大,密度为1 g/L,凝固点为0 ℃,沸点为100 ℃。水水蒸气冰加热沸腾降温冷凝遇热水的三态变化能否用于研究水的组成?普利斯特里卡文迪许拉瓦锡卡文迪许用不同比例的“可燃空气”和空气混合物进行实验,并断定生成的液体是水。后来他又用纯氧代替空气进行实验,确认2体积的“可燃气”与1体积的氧恰好合成水。但他始终认为水是一种元素。卡文迪许的助手将这一实验告诉了拉瓦锡。拉瓦锡进行了跟踪实验,不仅合成了水,同时还将水分解为氢气和氧气,再次确认了水的组成。并用氧化理论给以准确的说明。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里,将氢气和空气混合后点燃,发出巨大的声响。刚开始他只是把这种现象当做一个魔术。直到有一天他发现瓶子里还有水珠时,他把这个发现告诉了卡文迪许。认识水的组成,是从认识氢气燃烧的实验开始的,那么氢气具有怎样的性质呢?请你查阅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氢气具有怎样的物理性质?氢气具有怎样的化学性质?颜色 气味 状态 水溶性 密度无色无味难溶于水气体比空气小根据以上信息,推测可以用什么方法收集氢气?排水法和向下排空气法成果展示氢气的化学性质——可燃性现象:燃烧时发出淡蓝色火焰结论:氢气具有可燃性成果展示1.如图所示,在电解器玻璃管内加满纯净水,接通直流电源,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加入少量硫酸钠或氢氧化钠,增加水的导电性。合作探究【实验1】根据如下步骤进行水的电解实验,观察现象并思考两电极 正极端的玻璃管 负极端的玻璃管现象比较玻璃管中现象差异 附近均有无色气泡产生产生的气泡少产生的气泡多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实验记录2.将一根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玻璃管的尖嘴处,打开活塞,观察现象,并推断气体成分。现象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结论正极产生的是氧气。3.打开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的活塞,在玻璃管的尖嘴处点燃(或用一支小试管收集生成的气体后移至酒精灯火焰处),观察实验现象,并推断气体成分。现象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结论负极产生的是氢气。点燃氢气前,要先检验氢气的纯度(操作方法如右下图所示),点燃氢气时,声音很小则表示气体较纯,发出尖锐爆鸣声表明气体不纯。注意事项【实验2】在空气中点燃纯净的氢气,并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燥的烧杯,观察实验现象。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结论氢气燃烧产生水合作探究思考讨论从实验1和实验2中的现象中,你还可以推断出什么结论 水又是怎么组成的呢?1实验1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说明水在通电条件下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2实验2中,氢气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化合反应产生了水成果展示氢气+氧气 水点燃H O2 H2O水 氢气 + 氧气通电H2O H O2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在煮沸过程中会变成水蒸气,而加热到更高温度时,水蒸气会发生水分解反应。这两个过程存在着怎样的差距 水变成水蒸气只是水的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是物理变化;而水蒸气分解过程产生了新物质,是化学变化。思考讨论1. 检验氢气的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C.未听到声音D.试管炸裂B 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检验纯度时,如果听到尖锐的爆鸣声说明氢气不纯;如果听到轻微的爆鸣声,说明氢气较纯。 2. 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是( )A.a是电源的负极,b是电源的正极B.若负极产生10 mL气体,则正极产生5 mL气体C.产生气体时,水槽中的液面会逐渐上升D.水中加入少许的硫酸钠是反应的催化剂D 加入少许的硫酸钠的目的是增强水的导电性,而硫酸钠不是反应的催化剂。3. 如图所示的是电解水的实验过程(1)气体a为______。(2)通电时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电后中间球形容器内液面上升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氢气水 氢气+氧气a、b两管内气体汇集,气压变大,将水压入中间球形容器内水的组成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氢气水 氢气+氧气通电电解水正氧负氢,氢二 氧一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 第1课时 教案.docx 2.4 水的组成和净化 第1课时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