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专题复习(二)(第三、八单元整合复习)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鲁教版九年级化学期末专题复习(二)(第三、八单元整合复习)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期末专题复习(二)(第三、八单元整合复习)
初中 九年级 化学
学习目标
1.通过化学实验,能从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理解饱和溶液、溶解度和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2.通过实验探究,学会根据物质的溶解性,初步设计粗盐提纯的方案,体会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3.初步了解我国海洋资源分布,知道海水淡化和海水制镁的方法。
4.了解海水制盐、海水制“碱”的基本原理,了解侯德榜对我国制碱工业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5.能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依据常见物质的性质,初步分析和解决相关的综合问题。
神奇的溶液----海水
思考:如何从海水中分离出溶质和溶剂呢?
溶剂
溶质
知识储备:
2、分类:
定义:在 ,向 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_______________所得到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还能继续溶解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 溶液。
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一定温度下
一定量溶剂
不能继续溶解时
不饱和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溶质
溶剂
混合物
1、溶液: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溶质,减溶剂,变温度
减溶质,增溶剂,变温度
结晶
蒸发溶剂或
降低温度
溶液质量=
(2)溶液的配制
(a)、实验步骤:
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装瓶存放
(b)、实验仪器:
②托盘天平、量筒、胶头滴管③烧杯、玻璃棒④细口瓶
3、定量表示溶液的组成
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
溶液的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
溶质的质量分数
×100%
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1)溶质质量分数公式
溶解时的能量变化
扩散过程,吸热
水合过程,放热
溶解过程中溶液的温度变化
NaOH
NaCl
NH4NO3
导致
温度升高
温度不变
温度降低
1.固态物质的溶解度:在一定______下,某固态物质在_____溶剂里达到_____状态时所溶解的_____。用“S”表示。
温度
100g
饱和
质量
溶解度
四要素
条件 ——
标准 ——
状态 ——
单位 ——
一定温度
100克溶剂(水)
饱和
g
注意
溶解度
同一温度下,同一溶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1)列表法: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溶解度/g
溶解度曲线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68
202
246
150
130
110
90
70
50
10
200
190
170
90
80
60
20
硝酸钾
C
氯化钠
(溶解度)
温度(t)
40
(2)溶解度曲线
A


B
1.曲线上的点(如A)表示这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对应饱和溶液。
2.曲线下的点(如B)对应这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3.曲线的交点(如C)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相等。
4.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
T
S
0
Ca(OH)2
KNO3
NaCl
大多数物质
少数物质
极少数物质
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规律
三种典型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陡升型
缓升型
下降型
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钾)
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如氯化钠)
极少数物质的溶解度
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如氢氧化钙)
规律:提纯谁,就让谁结晶,陡用降温,缓用蒸发
温馨提醒:关于溶解度的易错点
1.说溶解度或比较溶解度时,必须要指明温度。
3.当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交到一点时,A、B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不一
定相等。(相同质量的A、B饱和溶液中所含的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A
B
温度/℃
0
t1
30



/g
t2
2.当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交到一点时,
A、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一定相等。
(A、 B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4. 如右图:A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2℃降温到t1℃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降低;
A、 B物质的饱和溶液由t1℃升温到t2℃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海水
海水产业链:
淡水
浓缩海水
粗盐
母液
精盐
纯碱

……
……
……
……
海水产业链第一站---淡水车间
海水淡化
1、如何从海水中得到淡水?
膜法
蒸馏法
多级闪急蒸馏法
H2O
H2O
H2O
H2O
H2O
Na+
Cl-
SO42-
Mg2+
一定量的海水加压后,右侧海水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减少
不变
减少
增大
海水产业链第一站---淡水车间
海水淡化
2、如何证明得到的水是淡水?
取少量蒸馏出来的水于一支干净的试管中,向其中滴加硝酸银溶液,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收集到的水是淡水
取样
操作
现象
结论
溶质:NaCl
常温下,海水是NaCl的不饱和溶液,其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明显
海水产业链第二站---食盐车间
MgCl2
不饱和溶液
饱和溶液
增溶质,减溶剂,变温度
减溶质,增溶剂,变温度
结晶
蒸发溶剂或
降低温度
蒸发溶剂
蒸发溶剂
蒸发结晶
浓缩海水
蒸发池
蒸发浓缩
结晶池
饱和,继续晒
粗盐
母液(苦卤)
还含海水中的MgCl2、CaCl2等多种其他物质
不溶性杂质(泥沙等)
可溶性杂质(氯化镁、氯化钙等)
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蒸发结晶
1、晒盐车间
海水产业链第二站---食盐车间
提取所需物质
物理方法
认清性质
明确思路
选择
方法
成分分析
思路归纳:
思考:
2、粗盐精制车间
(1)除去粗盐中的不溶性杂质
搅拌,
加速溶解
引流
搅拌,
使受热均匀,防止液滴飞溅
溶解 过滤 蒸发结晶
海水产业链第二站---食盐车间
三步操作中都用到的玻璃仪器是?每一步的作用分别是?

(2)除去粗盐中的可溶性杂质离子(SO42-、Mg2+、Ca2+)
除杂思路:利用复分解反应,将杂质离子转化为气体或沉淀或水
海水产业链第二站---食盐车间
提取所需物质
物理方法
认清性质
明确思路
选择
方法
化学方法
确定
细节
合适的试剂
合理的用量
过量的处理
顺序要得当
成分分析
思路归纳:
制“碱”车间
纯碱
盐类
海水产业链第三站---制“碱”车间
盐水
饱和食盐水
精制
吸氨
碳酸化
碳酸氢钠
氨盐水
通NH3
通CO2
经典问答:
1.为什么先通NH3再通CO2?
2.生成物NaHCO3 和NH4Cl谁先结晶析出(从溶解度和质量两个方面考虑)?
NH3极易溶于水,创造碱性环境,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
同温下NaHCO3 的溶解度比NH4Cl小,且同时间NaHCO3产生的质量多,故NaHCO3先析出
制“碱”车间
纯碱
盐类
海水产业链第三站---制“碱”车间
盐水
饱和食盐水
精制
吸氨
碳酸化
碳酸氢钠
纯碱
氨盐水
通NH3
通CO2
过滤
热解
滤液
饱和食盐水
(循环使用)
氯化铵(氮肥)
侯氏制碱法的优点
加入
食盐晶体
反应原理:
2NaHCO3 Na2CO3+CO2↑+ H2O
NaCl +NH3+CO2+H2O NaHCO3+ NH4Cl
海水制镁
制镁工艺流程图
海水产业链第四站---制镁车间
通电
海水或卤水
氢氧化镁
盐酸
浓缩 脱水
氯化镁

氢氧化钙
生石灰
贝壳(主要成分碳酸钙)

煅烧
石灰乳
过滤
晒盐后的母液
思考:
如何将母液中的氯化镁提取出来?
海水制镁
CaCO3 CaO+CO2↑
高温
CaO+H2O=Ca(OH)2
=
海水产业链第四站---制镁车间
经典问答:
1、海水或卤水中本来就含有氯化镁,从海水中提取MgCl2时,经历了“MgCl2→ Mg(OH)2→MgCl2”的转化过程,请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富集提纯氯化镁
2、加入石灰乳后,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反应
Ca(OH)2+MgCl2=CaCl2+Mg(OH)2↓
复分解
3、电解氯化镁的过程中电能转化为__________。
化学能
4、流程图中还涉及到的反应原理:
MgCl2 Mg+Cl2↑
=
通电
2HCl+Mg(OH)2=MgCl2+2H2O
海水
浓缩海水
淡水
粗盐
母液
饱和食盐水
碳酸氢钠
纯碱
氢氧化镁
氯化镁

精制溶解
吸氨
碳酸化
过滤热解
石灰乳
盐酸
通电
海水资源提取思路总结
总结提升
知识:溶液,从海水中提取淡水、食盐、纯碱、金属镁
能力:基于真实问题情境,依据常见物质的性质,运用物理、化学方法初步分析和解决提纯、除杂相关的问题
观念:在一定条件下通过化学反应可以实现物质转化
科学思维的培养
在解决与化学相关的真实问题中形成的质疑能力,创新意识。
1、我国有着漫长的海岸线,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下列有关海洋资源利用的说法中,不合理的是( )
A.“海水淡化”可利用蒸馏法得到淡水
B.“海水晒盐”利用了蒸发结晶的原理
C.“海水制镁”实现了镁元素的富集提纯
D.“海水制碱”得到的“碱”是氢氧化钠
课堂检测
D
2、如图1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0 ℃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B.恒温蒸发溶剂,可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30 ℃时,将40 g甲固体加入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80 g
D.将10 ℃时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同时升温至30 ℃,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增大
图1
D
3、为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采用的相应除杂质方案中,合理的是( )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案
A NaCl固体 泥沙 加入足量水溶解,过滤,蒸发结晶,干燥
B NaCl溶液 BaCl2 加入适量Na2CO3溶液,过滤
C CaCl2溶液 HCl 加入过量CaCO3粉末,过滤
D NaNO3溶液 Na2SO4 加入过量的 Ba(NO3)2溶液,过滤
ABC
4、海水制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图,其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③步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
Mg(OH)2+2HCl= MgCl2+2H2O
分解反应
5、海水制碱:化学科学家侯德榜创立的侯氏制碱法,就是以食盐溶液、二氧化碳、氨气为原料制得纯碱的工艺。其生产过程中有下列反应:
①NaCl+NH3+CO2+H2O= NaHCO3+NH4Cl;
②2NaHCO3= Na2CO3+H2O+CO2↑。
碳酸氢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30 ℃时,NH4Cl的溶解度________NaHCO3的溶解度(填“大于”“小于”“等于”之一)。
②30 ℃时,将10 g NaHCO3加入50 g水中,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计算结果精确到0.1%)。
③氨盐水吸收二氧化碳后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铵,从溶解度角度分析,____________首先结晶析出(填“碳酸氢钠”“氯化铵”之一)。
大于
9.1%
碳酸氢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