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1课时 表格式教案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1课时 表格式教案 +课件(共28张PPT)

资源简介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能结合实例解释元素的含义和元素符号的意义。
3.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二、教学重难点
重难点:元素的含义和元素符号所表示的意义,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展示图片。 【导入】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以下物质 【提问】同学们知道,上面所提到三种物质中的铁、碘、硒指的是什么吗? 【过渡】刚才同学们回答了元素,那什么是元素呢?元素和物质之间又有怎样的联系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的内容。 观看 倾听,思考,回答元素。 通过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引入元素。 让学生带着疑问听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一、元素的概念 【提问】刚才有的同学回答了元素,那关于元素的知识,你了解多少呢?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填写关于元素的存在与作用的表格。 【总结】不同的元素有不同的作用,元素含量的多少影响着我们的健康。例如我们熟悉的碘元素,可以预防甲状腺肿大,加碘盐、海带中都富含碘元素。 【过渡】世间的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不管是氧气中的氧原子,还是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都是氧元素的氧原子。 【提问】那元素和原子之间究竟有怎样的关联呢? 【展示】展示PPT第5、6页的表格。 【思考讨论】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表格中的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结】氢-1、氢-2、氢-3的三种原子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同理碳-12、碳-13、碳-14三种原子的核电荷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讲解】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同一种类的原子核电荷数即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可能是不同的,只要这核电荷数相同,科学上就将这些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原子归为一类,统称元素。自然界中所有的碳原子总称为碳元素,所有的氢原子统称为氢元素。 【提示】在理解元素的概念时,有几点是需要同学们注意的: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 不同的物质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也可由相同种元素组成,如氧气、臭氧均由氧元素组成。 【布置任务】刚才学习了元素的概念,现在请同学们完成表格。 【过渡】在之前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物质的变化,世间万物都在不断的发生变化。让我们从微观和宏观的角度追踪化学反应前后分子、原子、元素的变化情况。 【展示】观察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过氧化氢制取氧气两个化学反应, 【提问】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总结】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也不发生改变。 【展示】展示PPT第10页。 【讲述】这是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分子、原子、离子是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而元素是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能讲个数,我们可说一个原子或一个分子,但不能说一个元素,只能说一种元素。 【展示】展示PPT第11页。 【思考讨论】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展示】展示PPT第12页。 【讲述】自然界中的物质千千万万种,但是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却只有一百多种,其中天然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元素有20余种。例如氧元素可以组成氧化汞、氧气、水、二氧化碳、一氧化碳、高锰酸钾等。 【过渡】通常,人们在研究物质的时候,习惯将其分类进行研究,那这100多种元素如何进行分类呢? 【展示】展示PPT第13页。 【讲述】化学元素汉语名称的造字、读音一般都有其一定的规律。在汉语里,化学元素的名称都是用一个字来表达的。其中有一些是沿用固有文字的,如金、银、铜、铁、锡、铅等等;有的是根据固有的字改变的,如增加偏旁成为化学专用名称的,如碳、磷等;有的是根据译音创造的,如钠、锰、钨、钙等;有的是译意的,如轻气、养气、淡气等,后来又演变成氢、氧、氮,仍保持原字的读音。为了便于识别,现在我国通用的化学元素汉语里凡金属除了汞以外都带“钅”旁,非金属元素根据单质在通常状况下的存在状态,分别加“气”、“氵”、“石”等偏旁。稀有气体都加气字旁。 填写表格。 观察,思考。 回答: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 倾听并理解。 倾听、理解并记忆。 填写表格。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并记忆。 思考并回答问题。 倾听、理解。 探测学生关于元素存在与作用的知识。 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元素的概念。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引导学生自主建构知识,明确“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即质子数,而非中子数。 帮助学生深刻理解元素的概念。 利用表格对比元素、原子概念、区别、应用范围、联系等,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结合具体化学反应的分析,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去认识化学反应,为以后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帮助学生梳理物质、元素、离子、分子、原子、离子之间的关系。 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让学生明确元素的分类。
二、元素符号及意义 【过渡】如果用文字来表示一百多种元素及由它们组成的几千万种物质将十分麻烦。为了方便学习和研究化学,国际上采用元素符号来表示元素。 【展示】展示PPT第14、15页。 【讲述】国际上通用的元素符号用1个或2个拉丁字母来表示: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例如下面展示的就是常见元素的元素符号。 【展示并讲解】表中列出了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过渡】知道了如何正确书写元素符号后,我们用“Cl”来讨论元素符号有哪些意义呢?它们是宏观意义还是微观意义呢? 【总结】Cl表示两种意义,宏观上表示氯元素,微观上表示一个氯原子。 【提问】如果表示多个某原子时,如何表示? 【总结】回答正确,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个时候元素不再具有宏观意义,只有微观意义。 【展示】展示PPT第20页。 【提示】部分元素符号有三种意义。例如下面展示的Fe和C元素符号的意义。具有三种意义的元素符号有:Cu、Fe、Hg等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以及C、P、S、Si等固态非金属元素。 【过渡】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学习了离子,那离子符号如何书写呢?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说一说离子符号的书写。 【总结】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所带电荷和电性,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下面展示了常见的阴、阳离子的符号。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是要注意亚铁离子和铁离子的符号。 【过渡】学习了元素符号的意义后,我们再来了解离子符号的意义。 【展示】展示PPT第22页。 【讲述】讲述离子符号的含义。 倾听理解并记忆。 回答问题。 回答:在相应的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带着问题阅读课本。 让学生明确元素符号的书写规则。 引入元素符号的意义。 通过阅读课本,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总结能力。
环节三拓展延伸 【展示】元素概念的发展 观看 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随堂作业 PPT展示 做题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27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1课时
一、元素
1.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2.元素的分类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
二、元素符号
1.元素符号的写法。
(1)由一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2.元素符号表示的意义。
宏观意义
元素符号意义
微观意义
6 / 6(共28张PPT)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1课时
化学沪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能认识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识记并正确书写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2. 结合实例解释元素的含义和元素符号的意义。
3.知道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重难点
加铁酱油
加碘食盐
富硒康
生活中,我们经常见到以下物质:
同学们知道,上面所提三种物质中的铁、碘、硒指的是什么吗?
元素
关于元素,你还知道些什么?请你尝试将所知道的几种元素的情况填入下表中。
元素的性质及作用
你熟悉的元素(名称) 含该元素的物质 该元素的作用
钙 钙片 促进儿童骨骼生长



海带、加碘盐
预防甲状腺肿大
海产品、红茶
防治龋齿
鸡蛋、坚果
防癌、抗癌作用
元素和原子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呢?
思考讨论
原子名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氢-1(氕 ) 1 1 0
氢-2(氘 ) 1 1 1
氢-3(氚 ) 1 1 2



表格中同一类型的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思考讨论
原子名称 核电荷数 质子数 中子数
氢-1(氕 ) 1 1 0
氢-2(氘 ) 1 1 1
氢-3(氚 ) 1 1 2
表格中同一类型的原子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碳-12 6 6 6
碳-13 6 6 7
碳-14 6 6 8
思考讨论
元素
1. 概念: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核内的质子数;
同种元素,质子数一定相同,中子数不一定相同;
元素用于描述宏观物质的组成,如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
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如不能讲氢、氧两个元素;
不同的物质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也可由同种元素组成,如氧气、臭氧均由氧元素组成。
元素与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元素 原子
概念
区别
适用 范围
联系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如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描述物质的微观构成,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元素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原子是元素的个体(即最小单位),元素和原子是总体和个体的关系
观察下列化学反应,反应物与生成物相比,分子、原子和元素是否发生变化?
由上述反应微观示意图可知,在化学反应前后,
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原子的种类不变,
元素也不变。
过氧化氢
H2O2
二氧化锰
水 + 氧气
H2O
O2
二氧化硫
SO2
点燃
硫 + 氧气
S
O2
思考讨论
物质、元素、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原子
构成
分解
分子
氧气、水、氢气等
元素
离子
氯化钠等
稀有气体、金属等
失去电子
得到或
构成
构成
组成
构成
微观概念,既讲种类,又讲个数 宏观概念,只讲种类,不讲个数
水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组成的。
水是由___________构成的。
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一个水分子是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构成的。
氢元素
氧元素
水分子
氢原子
氧原子
2个氢原子
1个氧原子
练习 1
练习 2
练习 3
练习 4
思考讨论
HgO
H2O
CO2
O2

二氧化碳
氧气
氧化汞
如氧元素可以组成多种物质:
自然界中的物质千千万万种,但是组成物质的元素种类却只有一百多种,其中天然元素有90余种,人工合成元素有20余种。
元素
金属元素: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带“石”旁 固态非金属
带“气”旁 气态非金属
带“氵”旁 液态非金属
氦、氖、氩、氪、氙
汉字特点:带“钅”旁,
“金”和“汞”例外
例如:钠、铁、铜、金
例如:氧
例如:碳
例如:溴
都是什么物质?
Cu
Zn
Ca
(1)由一个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要大写;
(2)由两个拉丁字母表示的元素符号,第一个字母大写,第二个字母小写。
O
C
Mg
Al
Cu
Cl
例如:






书写元素符号要规范“一大二小”要分清
元素符号书写原则
常见元素符号的书写
氢 氦 碳 氮 氧 氟 氖
钠 镁 铝 硅 磷 硫 氯
H He C N O F Ne
Na Mg Al Si P S Cl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名称 符号 相对原子质量
氢 H 1 钾 K 39
碳 C 12 钙 Ca 40
氮 N 14 锰 Mn 55
氧 O 16 铁 Fe 56
钠 Na 23 铜 Cu 64
镁 Mg 24 锌 Zn 65
铝 Al 27 银 Ag 108
硅 Si 28 锡 Sn 119
磷 P 31 碘 I 127
硫 S 32 钡 Ba 137
氯 Cl 35.5 金 Au 197
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和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符号有哪些意义呢?它们是具有宏观意义还是微观意义呢?
思考讨论
Cl
1个氯原子
氯元素
宏观意义:
表示氯元素
微观意义:
表示一个氯原子
Cl
元素符号的意义
如果表示多个某原子时,如何表示?
在相应的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
部分元素符号有三种意义
②表示一个铁原子
①表示铁元素
Fe
③表示铁这种物质
②表示一个碳原子
①表示碳元素
C
③表示碳这种物质
Cu、Fe、Hg等金属元素、稀有气体元素以及C、P、S、Si等固态非金属元素。
具有三种意义的元素符号有:
方法导引
阳离子:氢离子(H+)、钠离子(Na+)、镁离子(Mg 2+ )、
铝离子(Al3+ )、铁离子( Fe3+ )、亚铁离子( Fe2+ )。
阴离子:氧离子( O2- )、氯离子(Cl-)、硫离子( S2- )。
常用离子符号及名称
阅读课本,说说离子符号的书写规则。
1.在元素符号右上角标明离子的电荷数目和电性;
2.数值在前,正、负号在后。
离子符号的含义
Mg2+
表示一种离子及一个离子所带的电荷数。
表示每个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
2
表示2个镁离子
元素概念的发展
古代的唯物论者认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是“气”,还有人提出是金、木、水、火、土等五行。
中国
古埃及的思想家则认为,构成世界的基本物质是“水”。
古埃及
古印度
印度古代的哲学家则主张,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始基”构成。
古希腊则有人认为“气”是万物之源,有人认为“火”是万物之源,也有人提出水、火、土、气的四元素说。
古希腊
波义耳提出化学元素这个概念。
17世纪中叶





1.不同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
A.质子数不同 B.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C.中子数不同 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A
2. 喝牛奶可以补钙,这里的“钙”指的是( )
A. 分子 B. 原子 C. 元素 D.离子
C
3.二氧化碳(CO2)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下列关于二氧化碳的说法错误的是(  )
C
A.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B.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
C.二氧化碳分子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D.一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
解析:元素只能用于描述物质的宏观组成。
4.下列关于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属于同种元素
B.同种元素的原子结构和质量完全相同
C.元素的种类取决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
D.不同种元素的根本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
解析: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来决定的,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或离子属于同种元素。
D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1课

01
元素的定义
03
元素符号
金属元素
02
分类
书写规则
意义
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非金属元素
稀有气体元素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