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2课时 表格式教案+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2课时 表格式教案+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检索到指定的元素。
2.能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划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3.能认识自然界中常见元素的分布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元素周期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难点:元素周期表;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的概念。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展示】展示图片。 【讲述】自然界中万物都有规律可循,如: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交替,每天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等。 【提问】既然自然万物都有规律可循,那同学们是否想过,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之间是否也有规律可循呢? 【过渡】那元素之间究竟有怎样的规律呢?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下吧。 看图,并回答问题。 由学生常见的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环节二 新课讲解 一、元素周期表 【展示】展示PPT第4页。 【讲述】1869年以前,人们已经发现了63种元素。这些元素之间似乎没有任何联系,好像互不相干。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对元素及其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将当时发现的所有元素依次排列成一个表格,形成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后来门捷列夫还发现这些元素呈周期性变化。 【过渡】随着化学科学的不断发展,元素周期表中未知元素留下的空位先后被填满,周期表的形式也变得更加完美。原子结构奥秘被揭示后,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排序顺序由相对原子质量改为原子的核电荷数,周期表也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常用的形式。 【展示】展示PPT第5页。 【提问】这就是我们现代元素周期表,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上共有几个横行和几个纵行? 2.每种元素符号前都有一个数字,这些数字叫做什么?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 3.根据每种元素的图示,你能确定元素的哪些信息? 4.每周期开头的是什么类型元素?靠近尾部的是什么类型元素?结尾又是什么类型的元素?这说明元素之间存在着怎样的规律性变化? 【交流讨论】现在请四名同学回答上诉四个问题。 【总结】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18个纵行。每一个横行叫做一个周期,每一个纵行叫做一个族(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 【过渡】元素周期表提供给我们很多信息,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完成下列活动。 【步骤任务】两人一组: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每种元素的这些信息。元素名称、符号、核电荷数、相对原子质量、元素分类。 【展示】展示PPT第8页。 【讲述】在元素周期表中,每一种元素均占一格,每一格均包括元素的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等。为了便于查找,在元素周期表中,每种元素在标中排列的序号等于该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目,这个序号称为原子序数。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过渡】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和研究元素周期表呢?它有什么意义呢? 【展示】展示PPT第9页。 【讲述】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区域内寻找新元素。 倾听并理解。 观察元素周期表并回答问题。 学生回答问题。 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倾听、记忆并理解。 倾听并理解。 介绍元素周期表的“前世”,为下文介绍元素周期表的“今生”做铺垫。 教师抛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元素周期表,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逐步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结构,从中锻炼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同时提高学习兴趣。 给学生展示的机会,同时加深学生关于元素周期表的记忆。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生通过自己探究元素周期表每一格的信息,加深相关知识的记忆。 让学生了解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二、物质的简单分类 【过渡】在之前的课程中学习了可以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那现在老师有一个问题,纯净物还能再分吗? 【讲述】很多同学都说纯净物还能再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现在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纯净物的分类。 【交流讨论】现在请一名同学回答。 【展示】展示PPT第10页。 【提示】同学们要注意氧化物和化合物的关系,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布置任务】关于概念同学们掌握的都很好,下面请同学们填写单质、化合物比较的表格。 【展示】展示PPT第11页。 【总结】展示表格: 【提示】这是老师整理的答案,可供同学们参考。 【过渡】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表,又学习了单质和化合物,现在同学们需要利用这两个知识点完成下面这个任务。 【展示】展示PPT第12页。 【布置任务】下表给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请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相应的元素,把它的名称、符号填入表中,并写出对含有该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认识。 【交流讨论】好,现在老师请最快完成的一组来展示。 【展示】展示PPT第12页。 思考问题。 回答问题。 填写表格。 小组比赛完成探究。 通过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加深单质、化合物、氧化物概念的理解。 通过表格对比,方便学生记忆。 通过小组比赛完成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同时活跃课堂气氛。
三、自然界中的元素 【过渡】自然界中有千千万万种物质,这些物质主要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这些元素是如何分布的?经过科学家的长期考察和测定,对上述问题有了较全面的认识。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地壳中的、海水中的、太阳上的元素分布。 【展示】展示PPT第13页~第15页。 【讲述】PPT饼状图中分别是地壳中、海水中、太阳上各种元素分布图,同学们需要注意的是前几位元素含量,如地壳中前五位的元素分别是氧、硅、铝、铁、钙。 【展示交流】上节课下课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了如下的作业:请从家中找几种食品、药品和保健品,从包装袋或说明书上了解这些食品、药品和保健食品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现在老师请几个小组来展示你们的成果。 阅读课本。 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了解新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四、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过渡】人体中化学元素含量的多少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健康的生命所必需的元素称为生命必需元素,这些元素在人体中的功能不能由别的元素来代替。 【展示】展示PPT第16页。 【讲述】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除了含量较高的元素外,还有铁(Fe)、铜(Cu)、锰(Mn)、锌(Zn)、钴(Co)、碘(I)、硒(Se)等微量元素。 【过渡】人体缺少或过量某些元素,会影响身体健康,甚至引起疾病。 【布置任务】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了解微量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交流讨论】请同学们以群体相声形式表达微量元素对人体的不可缺性。 【展示】展示PPT17-19页。 【讲述】这是老师整理的常见几种常见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可供同学们参考。 【讲述】正常的饮食一般都能保证人体必需元素的摄入,自然因素或人为因素(如污染、药物积累等)会使某些地区人体摄入的必需元素缺乏或过量,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人体摄入的某些元素含量失衡。因此,生活中要注意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知道,可以通过食物或保健品适当补充所需元素。 【过渡】牛奶、零食、药品或保健品已成为人类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你关注过它们的营养成分表吗? 【展示】展示PPT第20页。 【讲述】现在老师有一个任务要交给同学们了,请同学们从家中找几种食品,从包装或说明书上了解这些食品、药品和保健品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倾听并理解。 学生表演。 倾听,并记录任务。 让学生了解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将所学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理解化学与生活紧密相连。
环节三拓展延伸 【展示】门捷列夫 观看 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同时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随堂作业 PPT展示 做题 通过习题巩固本节所学知识
环节四 课堂小结 展示PPT24页。 倾听并理解。 帮助学生梳理本节知识,便于学生记忆。
五、板书设计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2课时
元素周期表
结构:7个周期,16个族。
意义: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工具;为寻找新元素提供理论依据。
物质的分类
单质: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化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氧化物: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自然界中的元素分布
地壳中、海水中、太阳上含有的主要元素。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5 / 6(共25张PPT)
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
第2节 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
第2课时
化学沪教版新课标九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能初步认识元素周期表,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周期表中检索到指定的元素。
重难点
2.能从物质组成元素的角度划分单质、化合物和氧化物。
3.能认识自然界中常见元素的分布和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自然万物皆有规律可循,元素之间有什么规律吗?
春夏秋冬,四季交替
日出
日落
德米特里·德伊万诺维奇·门捷列夫
Дми трий Ива нович Менделе ев
俄国科学家,对元素及其性质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大小将当时发现的所有元素依次排列成一个表格,形成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观察元素周期表,你能发现哪些信息?
思考讨论
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周期:
每一横行叫一周期,共7个周期。
(2)族:
(3)元素周期表对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都做了区分,并标上了相对原子质量。
每一纵行叫一族。
注意:其中8、9、10三个纵行共同组成一个族,共18个纵行,16个族。
你能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每种元素的这些信息吗?
元素名称
元素符号
核电荷数
相对原子质量
元素分类

16.00
8
O
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
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序数
元素符号
元素名称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
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为寻找新元素提供了理论依据;
能启发人们在元素周期表的一定的区域寻找新物质(如农药、催化剂、半导体材料等)。
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单质。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称为化合物。
由氧元素和另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如氧化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等。
如铜、氮气、氩气等。
如氧化镁、四氧化三铁、二氧化碳、高锰酸钾等。
单质 化合物
概念
区别
判断依据
举例
联系 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由同种元素组成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
前提是纯净物,且只含有一种元素
前提是纯净物,且至少含有两种元素
氧气(O2)、氢气(H2)、铜(Cu)
二氧化碳(CO2)、水(H2O)、二氧化锰(MnO2)
两者都属于纯净物,单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可生成化合物,化合物在一定条件下分解可生成单质
下表给出四种元素的原子序数,请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出相应的元素,把它的名称、符号填入表中,并写出对含有该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认识(小组比赛)。
原子序数 元素名称、符号 对含有该元素的单质或化合物的认识
13 铝、Al 铝是一种银白色的金属
16
26
80
硫、S
硫是一种淡黄色粉末状固体
铁、Fe
铁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具有导热性、导电性
汞、Hg
汞在常温下是一种银白色液体金属
思考讨论
地壳中含量前五位的元素
氧、硅、铝、铁、钙
地壳中的元素分布
O:48.6%
Si:26.3%
Al:7.73%
Fe:4.75%
Ca:3.45%
其他:6.43%
Na:2.74%
O:85.8%
H:10.7%
Cl:2.0%
Na、Mg等:1.5%
海水中含量前三位的元素
氧、氢、氯
海水中的元素分布
太阳上最丰富的元素是氢,其次是氦,还含有碳、氮、氧和多种金属元素。
查阅资料,了解地核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地核中含量最多的是Fe元素(也称铁核),其次是与铁元素相近的Ni和Co,以及少量的“亲铁元素” (如铂、钼、硫、磷等)。
对于地壳和地核中主要元素的含量,你发现了什么?
人体必需的元素有20多种,除了含量较高的元素外,还有铁(Fe)、铜(Cu)、锰(Mn)、锌(Zn)、钴(Co)、碘(I)、硒(Se)等微量元素。
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但某些元素过量也会导致疾病。
如缺碘和碘过量均会导致甲状腺疾病。缺钙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畸形,易患佝偻病,钙吸收过多,易引起白内障、动脉硬化等。微量的硒可以防癌,过量的硒则是致癌的因素之一。
元素与人体健康
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如缺铁(Fe)、钴(Co)易得贫血病。
铁(Fe)、钴(Co)是合成血红蛋白的主要元素,能帮助运输氧气。
锌(Zn)会影响人体发育。可造成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
人体中缺少某些元素,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疾病。
请从家中找几种食品、药品和保健品,从包装袋或说明书上了解这些食品、药品和保健食品中主要含有哪些元素。
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
德米特里·门捷列夫,19世纪俄国化学家,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发表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他的名著、伴随着元素周期律而诞生的《化学原理》,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被国际化学界公认为标准著作,前后共出了八版,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化学家。





1.元素周期表中锌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锌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锌原子核外有30个电子
B.锌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5.38 g
C.锌是金属元素
D.锌离子核内质子数为30
B
2.下列物质属于元素的是( )
A.五氧化二磷 B.铜
C.矿泉水 D.高锰酸钾
B
3. 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 )
A.铁 B.锌 C.钾 D.钙
D
4. 下列属于人体内微量元素的是( )
A.Mn B.C C.Ca D.H
A
5. 如图表示地壳中元素含量(质量分数),图中y区域代表的元素是( )
A.Si B.Fe C.O D.Al
A
第2 节
组成物质的元素

2课

01
元素周期表
04
元素与人体健康
02
物质的简单分类
人体必需元素
元素与人体健康
03
自然界中元素的存在
地壳中的元素分布
海水中的元素分布
单质
化合物(包含氧化物)
元素周期表
元素周期表的意义
课堂小结
再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