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5张PPT)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第一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人教版)九年级上01素养目标—明确要求02激趣导入—提高兴趣03要点精讲—典例精析04知识总结—加强记忆05练习应用—巩固提升素养目标01010203知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能初步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分析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激趣导入02阅读材料解决问题结合生活常识,说一说酒精有哪些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能与水互溶,密度约为0.8g/mL,易燃。典例精析要点精讲要点精讲031.颜色:2.状态:3.气味:4.挥发性:5.点燃能否燃烧:无色液体有特殊香味能燃烧易挥发你能否说明以上性质分别属于物理还是化学性质?一、物质的性质要点精讲03一、物质的性质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能与水互溶,密度约为0.8g/mL,易燃。颜色 状态_______气味_ 密度_________水溶性 挥发性_______是否可燃_______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化学性质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无色液体特殊气味0.8g/mL能溶于水易挥发可燃性要点精讲03化学性质酒精能杀菌酒精能燃烧铁易生锈木炭能燃烧铜易锈蚀硫酸铜可与氢氧化钠反应大理石可与稀盐酸反应金不易生锈要点精讲03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气味熔点硬度密度沸点物理性质要点精讲03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溶解性、熔点、沸点、硬度、挥发性、导电性、延展性、导热性......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某些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一、物质的性质要点精讲03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常有特殊的字眼,如:能、会、可以、能够等。变化是过程,性质是物质的特征火柴燃烧铁生锈火柴能燃烧铁(在潮湿空气里)易生锈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性质变化决定体现二、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及时练习031.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入括号中A. 物理变化 B.化学变化 C. 物理性质 D.化学性质(1)0℃时水结成冰______(2)汽油可以燃烧______(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______(4)酒精易挥发______(5)煤气燃烧______(6)鸡蛋发臭______(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______(8)铁的密度是7.86g cm-3______ADACBBDC二、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要点精讲03【实验1-2 】扇闻法: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思考讨论03二氧化碳 氧气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化学性质 是否支持燃烧无色无色气态气态无味无味不支持燃烧支持燃烧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要点精讲03如何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方法一:分别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两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则为氧气;若木条熄灭,则为二氧化碳。方法二:分别向两只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若无明显现象,则为氧气。燃着的小木条要点精讲03生活中,我们除了用水灭火之外,还常用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这是根据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特性制作而成。二氧化碳发生了什么变化?体现出了二氧化碳的什么性质?二氧化碳有什么用途 联系?灭火过程中三、物质性质与用途的联系:要点精讲03性质用途决定体现变化体现决定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可制作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二氧化碳使燃着的木条熄灭酒精在燃烧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作燃料酒精使体温下降酒精具有挥发性酒精用于降温三、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加强记忆知识总结知识总结04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和联系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概念性质确定性质内容区别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眼看、鼻闻、手掂量)或仪器测知必须通过化学变化判断。在叙述物质的化学性质时,往往有下列字:能、会、可、易、难等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密度、硬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热性、导电性等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等物质的性质是否需要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巩固提升练习与应用练习应用051. 下列物质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氧气为无色无味的气体碳在常温下的性质稳定碳点燃时,可以燃烧碳高温时,可以和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E. 4℃时水的密度最大F. 醋有挥发性,有刺激性气味G. 铁可以打成铁片,磨成铁粉BCD练习应用052. 铜是人类发现最早的金属之一,也是较好的纯金属之一。铜的性质如下,其中属于铜的物理性质有: ;铜的化学性质有: 。①呈紫红色光泽;②熔点为1 083.4 ℃;③沸点为2 567 ℃;④密度8.9 g/cm3;⑤具有很好的延展性;⑥导电、导热性较好,但含杂质时则导电性大受影响;⑦在干燥的空气里很稳定;⑧在潮湿的空气里表面可生成一层绿色物质,俗称铜绿;⑨高温时可被氧化,生成一层黑色氧化铜;⑩铜溶于硝酸,生成二氧化氮气体。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练习应用053.十九届杭州亚运会主火炬燃料,全球首创采用零碳甲醇燃料。下列关于甲醇常温常压下性质的描述,属于其化学性质的是( )A.液态 B.挥发性强 C.易燃 D.有醇香味4.2024年3月2日,我国航天员首次完成在轨航天器舱外设施的维修任务。出舱活动期间航天员会使用机械臂。在选用机械臂材质时,不需要考虑的性质是( )A.硬度 B.光泽 C.抗腐蚀性 D.密度CB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fine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课题 课题1第2课时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化学 年级 九年级课标分析 通过分析与对比,学会区分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养成比较、分类、归纳和概括知识点的习惯。素养目标 1.知道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 2.能初步区分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分析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重点 难点 分析常见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初步建立物质性质与用途之间的联系,体会性质决定用途的观念。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阅读材料解决问题,结合生活常识,说一说酒精有哪些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有特殊香味易挥发,能与水互溶,密度约为0.8g/mL,易燃。 思考,回答问题,其他学生补充。 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讲授新课 一、物质的性质 【提出问题】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区别? 1.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颜色、状态、气味、密度、硬度、熔点、沸点、挥发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溶解性等。) 2.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酸碱性、稳定性、毒性等。) 【注意】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某些性质也会随着变化。因此,描述物质性质时往往要注明条件。 颜色: 2.状态: 3.气味: 4.挥发性: 5.点燃能否燃烧: 讨论:你能否说明以上性质分别属于物理还是化学性质? 学生思考,做笔记。 引导学生自主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分类,有利于对概念的理解。二、物质变化与物质性质的区别: 变化是过程,性质是物质的特征: 例:变化—蜡烛燃烧 性质—蜡烛能燃烧 叙述物质的性质时,常有特殊的字眼,如:能、会、可以、能够、易、难等。 例如:火柴燃烧——化学变化; 火柴能燃烧——化学性质 铁生锈——化学变化; 铁(在潮湿空气里)易生锈——化学性质; 铁(在干燥的空气里)难生锈——化学性质。 立即运用所学知识,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实验探究】:分别取一集气瓶氧气和一集气瓶二氧化碳,观察它们的颜色和状态,闻一闻气味。点燃一根小木条,将其分别慢慢地放入盛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木条燃烧的现象并记录发生的变化。 【注意】闻气体时应该小心,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使极少量的气体飘进鼻孔。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尽可能多地描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性质: 二氧化碳: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支持燃烧; 氧气:颜色、气味、状态、是否支持燃烧。 【提出问题】如何区分二氧化碳与氧气? 方法一:分别将燃烧的木条伸入两只集气瓶中,若木条燃烧更旺,则为氧气;若木条熄灭,则为二氧化碳。 方法二:分别向两只集气瓶中滴入澄清的石灰水,振荡,若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则为二氧化碳;若无明显现象,则为氧气。 提高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巩固提升:性质决定用途,用途体现性质。 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所以用来灭火; 酒精具有可燃性,所以用来作燃料; 石墨灰黑色质软,所以用来做铅笔芯; 铜具有导电性,所以用来作导线; 铁具有导热性,所以用来作铁锅。 明确知识点,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课堂小结 1.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颜色状态溶解性等) 化学性质(化学变化中表现的性质) 2.物质变化和物质性质区别:变化是过程,性质是物质的特征。板书设计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第2课时同步分层练习【基础篇】1.下列叙述中,属于过氧乙酸化学性质的是A.无色透明的液体 B.易挥发 C.有强酸性 D.易溶于水2.化学致力于研究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并通过化学变化创造出具有特殊性能和用途的新物质,从而不断提高人类生活水平,推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相关的是A.铜作导线 B.铁制成炊具 C.黄金压成金箔 D.可燃冰作燃料3.航天探测器中所用的燃料之一为液氢(液态氢气)。下列关于氢气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氢气常温下是无色气体B.氢气难溶于水C.氢气是密度最小的气体D.氢气可以燃烧4.三星堆出土的半张“黄金面具”被刷屏,同时出土的文物还有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古人制作这些物品的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锤打黄金B.打磨象牙C.雕刻玉石D.湿法炼铜5. 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能力篇】一、单选题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顺利返回地球,飞船上用到了一种与智能手机屏幕相同的材料一硅酸铝玻璃,以便于观察飞船外的情况。下列关于硅酸铝玻璃性质的推测正确的是( )A.易溶于水的固体B.见光易分解C.常温下易与氧气反应D.透光性好2.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物质的物理性质需要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B.物质的化学性质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C.当外界条件改变时,物质的性质不会发生改变D.稳定性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3.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性质,后者是能表现出该性质的化学变化的是( )A.蜡烛有可燃性——点燃蜡烛产生黄色火焰,生成了气体B.铁的熔点高达1538℃——熔化的铁极易在空气中变成黑色物质C.酒精易挥发——滴几滴酒精在手心中,感到凉意D.汽油能燃烧——人靠近汽车时,能闻到一股刺激性的气味4.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B.氢气被认为是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C.氧气常用于医疗急救D.稀盐酸常用于金属表面除锈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A.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B.金属铜用于制导线C.氧气用于医疗急救D.制糖工业用活性炭脱色制白糖二、填空题:1.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1)0oC时水结成冰 ;(2)汽油可以燃烧 ;(3)西瓜被切成了108片 ;(4)酒精易挥发 ;(5)煤气燃烧 ;(6)鸡蛋发臭 ;(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 ;(8)铁的密度是7.86g·cm-3 。2.根据物质的哪些物理性质,可以区别下列各组物质,请把这一性质写在横线上。(1)铜片和铁片:_____(2)蔗糖和食盐:_____;(3)汽油和清水:_____;(4)银块和铝块:_____(5)金刚石和玻璃:______(6)水银和白银:______。【拔高篇】1.阅读下列科普短文。纯净的臭氧()在常温下是天蓝色的气体,有难闻的鱼腥气味,不稳定,易转化为氧气。它虽然是空气质量播报中提及的大气污染物,但臭氧层中的臭氧能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不受伤害。而且近年来臭氧的应用发展较快,很受人们的重视。生产中大量使用的臭氧通常由以下方法制得。早在19世纪中期的欧洲,臭氧已被用于饮用水处理。由于臭氧有强氧化性,可以与水中的有害化合物(如硫化铅)发生反应,处理效果好,不会产生异味。臭氧做漂白剂。许多有机色素的分子遇臭氧后会被破坏,成为无色物质。因此,臭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麻、棉、纸张等。实践证明,臭氧的漂白作用是氯气的15倍之多。臭氧也可用于医用消毒。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臭氧的物理性质为 。(填一条即可)(2)臭氧的沸点 (填“大于”或“小于”)氧气的沸点。(3)下列关于臭氧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A.臭氧的漂白作用比氯气强B.由氧气制得臭氧的过程中,既有物理变化也有化学变化C.臭氧在生产生活中有很多用途,对人类有益无害D.臭氧稳定性差,不利于储存,其应用可能会受到限制同步分层练习答案【基础篇】1.C 2.D 3.D 4.D 5.A【能力篇】一、单选题1.D 2.B 3.C 4.A 5.C二、填空题:1.(1)A ;(2)D ;(3)A ;(4)C ;(5)B ;(6)B ;(7)D ;(8)C2.(1)颜色;(2)味道;(3)气味;(4)密度;(5)硬度;(6)状态。【拔高篇】(1)常温下是天蓝色(有难闻的鱼腥气味)(2)大于(3)ABD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课题1第2课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分层作业.docx 课题1第2课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教学设计 .docx 课题1第2课时《物质的变化和性质》课件PPT .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