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式教学】2.1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议题式教学】2.1创新改变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第二课第一框《创新改变生活》
一、教材解析 《创新改变生活》下设两目,分别是第一目“感受创新”、第二目“创新引擎”。本框主要论述“如何理解创新”和“为什么要重视创新”的问题,引导学生从感知创新到理解创新,把握创新的内涵,理解创新的引擎作用。第一目侧重对创新的感性认识,引导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创新处处皆在,理解创新是一种生活方式,指明创新可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目侧重对创新的理性分析,阐述创新对人类的发展、民族复兴、社会进步、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于我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和我国基本国情的了解还不全面;学生关心民生问题,特别是住房、医疗、教育等问题,但是在改革开放和共同富裕之间还不能清晰地建立联系,还不能用辨证唯物主义的思想方法去思考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囿于对创新的浅层次理解,青少年学生往往局限于从科技发明的角度理解创新,而较少从文化、制度等角度理解创新,可能会认为创新只是个体的行为,而没有认识到创新对于人类进步、社会发展的深远意义。
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知道创新是中华民族最鲜明的民族禀赋,在感受国家创新成就中培养民族自豪感。 法治观念:体会创新与美好生活的内在联系,认同创新的价值,支持我国改革创新事业。 责任意识:树立热爱科学的精神,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为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提升自身创新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创新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理解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让创新成为推动发展的第一动力的重要意义。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习近平谈话内容资料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名词点击: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 2.呈现材料:习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的讲话。 提问:什么是新质生产力?(播放视频) 认真阅读材料,了解“新质生产力”。 仔细观看视频和阅读习总书记讲话内容,感悟新质生产力和创新的重要性。
子议题一:看今朝,创新让生活更美好
教学内容:正确认识创新;创新的作用(个人、社会、生活)。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议学材料:25两会热词—“未来产业”(播放视频) 设问:①提到“未来产业”,你会想到什么呢? ②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创新点”? 教师言语引导,列举创新思维和变废为宝例子,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知识点——正确认识创新1。 3.议学活动:抢答中国新“四大发明”。教师言语过渡,总结知识点——正确认识创新2。 4.议学材料:探究与分享 P16 设置讨论情景:医生、市民、公益组织的创新活动。设问:上述材料说明了什么? 5.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知识点——创新的作用(个人、社会、生活)。 6.议学活动:创新连连看。设问:以下图片分别属于哪方面的创新?对社会有什么作用? 7.组织学生整理课堂笔记。 1.认真阅读材料,仔细观察,举手回答问题。 2.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根据自身经验寻找生活中的“创新点”,主动分享,踊跃举手和班级同学进行交流。 3.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从两个方面正确认识创新。 4.根据课前知识积累,积极举手参与抢答活动。认真阅读材料,同时仔细聆听老师讲解,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5.仔细阅读情景材料,并充分联想自身创新经历。跟随教师引导,结合自身理解,掌握创新的作用。 6.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正确认识创新,理解创新的作用,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子议题二:忆往昔,创新驱动发展引擎
教学内容:创新的重要性;改革和创新的关系。
预设过程(15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议学材料:人类文明发展史 绘制人类文明史时间轴:原始时代—农业时代—工业时代—后工业时代。 议学材料:习语近人——习近平2025年2月8日在在听取吉林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讲话 标注讲话中对创新强调的词句。 思考:这一讲话内容揭示了什么道理? 3.呈现材料:当今国际竞争的重心 (中国、德国、印度、美国、韩国) 4.议学材料:从华为,看中国 华为手机对美芯片和核心技术依赖过高,发展受阻。(补充知识点:全面创新) 议学材料:深圳启示(深圳—小渔村到大都市的蜕变) 设问:深圳是一座因改革而生、因创新而兴的城市。从深圳的发展中得到什么启示? 6.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知识点——创新的重要性。 7.以图示方式演示讲解改革和创新的关系。 8.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9.播放视频:《14个突破,见证中国创新飞越》 1.结合所学历史知识,在老师的引导提示下绘制人类文明史时间轴。 2.仔细阅读习近平总书记讲话材料,思考心得启示。 3.阅读材料,思考对应问题并积极举手,踊跃发言。 4.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多角度理解创新的重要性和正确认识改革和创新的关系。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5.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板书设计
八、作业设计 1.【2024年 新疆】新疆多地在戈壁荒漠中采用“海鲜陆养”模式,养殖出多种鲜活的虾品,南美白对虾、罗氏沼虾……老百姓的“钱袋子”鼓起来了,节日的餐桌丰富起来了。这说明( C ) ①创新给我们带来惊喜,让生活更美好 ②知识的创新为我们提供新的思想和方法 ③制度的创新促进公平正义、推动社会进步 ④技术的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增加社会财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2.【2024年 四川南充】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 D ) ①彻底放弃传统产业 ②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③加快数字经济发展 ④推动科技革命性突破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4年 广东】2024年5月24日,以"释放数据要素价值,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主题的第七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当日还开启了2024年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月活动。我国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是因为( D ) ①数字化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现代化程度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 ②数字经济已经成为全球未来发展方向,是中国发展的新起点 ③国家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已将其作为国家战略 ④重视数字经济发展,为数字经济创新进行了部署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