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2课时 全集、补集、集合的综合运算温故而知新学习目标:1.理解全集、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集合的补集.(数学抽象)2.能够解决交集、并集、补集的综合运算问题.(数学运算)3.能借助Venn图,利用集合的相关运算解决有关的实际应用问题.(直观想象)学习重点:求补集及简单的“并”“交”“补”混合运算.学习难点:求补集的含义及“子”“并”“交”“补”的综合问题.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把握重、难点问题3 在下面的范围内求方程(x-2)(x2-3)=0的解集.(1)有理数范围;(2)实数范围.并思考不同的范围对问题结果有什么影响?解:(1)在有理数范围内只有一个解2,即通过此题不难发现,在不同范围内研究同一个问题,可能有不同的结果.预习教材,解决问题对于一个集合A,由全集U中不属于集合A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 A相对于全集U的补集,简称为集合A的补集.记作 UA. 即一般地,如果一个集合含有我们所研究问题中所涉及的所有元素,那么就称这个集合全集.通常记作U.(1)全集:可用Venn图表示:说明:补集的概念必须要有全集的限制.(2)补集: UA={x|x∈U且x A}.AUA有时通常也把给定的集合作为全集.新知:全集的概念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一个集合的补集是全集,则这个集合一定是空集.( )(2)集合 BC与 AC相等.( )(3)集合A与集合A在全集U中的补集没有公共元素.( )【答案】(1)√ (2)× (3)√预习自测问题:A、 UA、U三个集合之间的关系是什么?①A U;② UA是一个集合,且 UA U;③ UA是由U中所有不属于A的元素构成的集合;④ UA∩A= , UA∪A=U探究一:补集的简单运算探究与发现例1(1)已知全集为U,集合A={1,3,5,7}, UA={2,4,6}, UB={1,4,6},则集合B= ; (2)已知全集U={x|x≤5},集合A={x|-3≤x<5},则 UA= . 探究一:补集的简单运算探究与发现解析:(1)(方法一)∵A={1,3,5,7}, UA={2,4,6},∴U={1,2,3,4,5,6,7}.又 UB={1,4,6},∴B={2,3,5,7}.(方法二)满足题意的Venn图如图所示.由图可知B={2,3,5,7}.(2)将全集U和集合A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由补集的定义可知 UA={x|x<-3,或x=5}.答案:(1){2,3,5,7} (2){x|x<-3,或x=5}合作探究 ——究其根本,把握核心(1)当集合用列举法表示时,直接用定义或借助Venn图求解;(2)当集合是用描述法表示的连续数集时,可借助数轴,利用数轴分析求解.求集合的补集的常用方法解:(1)把集合U和A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由图知 UA={x|x<-1或x≥1}.课堂练习(2)把集合U和A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由图知 UA={x|x<-1或1≤x≤2}.(3)把集合U和A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由图知 UA={x|-4≤x<-1或x=1}.课堂练习【例2】设全集U={x|x是三角形},A={x|x是锐角三角形},B={x|x是钝角三角形},求A∩B, U(A∪B).解:根据三角形的分类可知A∩B= .A∪B={x|x是锐角三角形或钝角三角形},∴ U(A∪B)={x|x是直角三角形}.探究与发现探究二:交集、并集与补集的混合运算【例3】(1)设全集U={-2,-1,0,1,2},集合A={1,-2},B={0,-2},则B∩( UA)=( )A.{0,1} B.{-2,0}C.{-1,-2} D.{0}(2)如果全集U=R,M={x|-1则M∩( UN)=( )A.{x|-1C.{x|-1CD探究二:交集、并集与补集的混合运算合作探究 ——究其根本,把握核心(1)如果所给集合是有限集,则先把集合中的元素一一列举出来,然后结合交集、并集、补集的定义来求解.在解答过程中常常借助于Venn图来求解.(2)如果所给集合是无限集,则常借助数轴,把已知集合及全集分别表示在数轴上,然后进行交、并、补集的运算.解答过程中要注意边界问题.解决集合交、并、补运算的技巧已知全集U=R,A={x|-1≤x≤3},B={x|-2≤x<2}.①求A∩B,A∪B, UA, UB;②求 U(A∩B), U(A∪B),( UA)∪( UB),( UA)∩( UB).课堂练习(2)BU(1)结论:课堂练习课堂小结P13练习解:1. 已知U={1, 2, 3, 4, 5, 6, 7},A={2, 4, 5},B={1, 3, 5, 7},求A∩( UB),( U A)∩( U B).2. 设S={x|x是平行四边形或梯形},A={x|x是平行四边形},B={x|x是菱形},C={x|x是矩形},求B∩C, SB, S A.解:(共18张PPT)第一章 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1.3 集合的基本运算第1课时 并集与交集温故而知新学习目标:1.理解两个集合并集与交集的含义,能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2.能使用Venn图直观地表达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体会图形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学习重点:并集与交集的含义并求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学习难点:准确地找出并集、交集中的元素,并能恰当地加以表示.学习目标——明确方向,把握重、难点问题1:下列各个集合,你能说出集合C与集合A、B之间的关系吗?(1) A={1,3,5,7}, B={2,4,6,7},C={1,2,3,4,5,6,7}(2)A={x|x是有理数}, B={x|x是无理数}, C={x|x是实数}集合C是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什么是并集?预习教材,解决问题(P10-P12)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或属于集合B的元素所组成的集合,称为集合A与B的并集,记作A∪B(读作:“A并B”),即A∪B={x|x∈A,或x∈B}并集可用Venn图表示:A∪BAB说明:两个集合求并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 的所有元素组成的集合(重复元素只看成一个元素).A∪BABA∪BAB新知:并集的概念问题2:下面的问题,集合C与集合A、B之间有什么关系吗?(1) A={2,4,6,8,10}, B={3,5,8,12},C={8}(2)A={x|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女同学},B={x|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高一年级同学},C={x|x是立德中学今年在校的高一年级女同学}.集合C是由那些既属于集合A且又属于集合B的所有元素组成的什么是交集?预习教材,解决问题一般地,由所有属于集合A且属于集合B的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A与B的交集.记作A∩B(读作“A交B”),即A∩B={x|x∈A且x∈B}交集可用Venn图表示:说明:两个集合的交集,结果还是一个集合,是由集合A与B 的公共元素组成的集合.ABA∩BA∩BABA∩BB新知:交集的概念1.判一判(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集合M={正方形}与集合N={长方形}无交集.( )(2)两个集合的并集中的元素个数一定比两个集合元素个数之和大.( )(3)若A∩B=C∩B,则A=C.( )【答案】(1)× (2)× (3)×预习自测探究一:求两个集合的交集与并集探究与发现解:(1)A∩B= {4, 5, 6, 8}∩{3, 5, 7, 8}={5, 8}.(2) A∪B={-1,0,1,2,3,4,5},A∩B= .(3)A∩B={x|1(4) A∪B=RA∩B={x|-5定义法:对于用列举法给出的集合,则依据并集、交集的含义,可直接观察或借助于Venn图写出结果.数形结合法:对于用描述法给出的集合,首先明确集合中的元素,其次将两个集合化为最简形式;对于连续的数集常借助于数轴写出结果,此时要注意数轴上方所有“线”下面的实数组成了并集,数轴上方“双线”(即公共部分)下面的实数组成了交集,此时要注意当端点不在集合中时,应用空心点表示.两个集合的并集、交集的常用方法课堂练习思考:(1)A∪A=( )(2)A∪ =( )(3)A∩A=( )(4)A∩ =( )AAA 探究二:已知集合的交集、并集求参数问题探究与发现问题:若A∪B=A ,则A与B的关系是什么?若A∩B=A ,则A与B的关系是什么?新知:并集的性质【例2】若集合A={1,4,m},B={1,m2},A∪B=A,求实数m的值解:从A∪B=A看它与集合A,B元素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A∪B=A,从而B是A的子集,则m2=4或m2=m, 解得m=±2或1或0.当m=±2时,符合题意;当m=1时,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相矛盾(舍去);当m=0时,符合题意.因此m=±2或0.探究二:已知集合的交集、并集求参数问题探究与发现已知M={1,2,a2-3a-1},N={-1,a,3},M∩N={3},求实数a的值.a1=4或a2=-1(舍去)解题方法:由于参数a的变化,集合A,B中的元素也在变化,因此需要分类讨论;特别注意,集合中元素的互异性;对于两集合的“交”“并”运算,应当首先弄清两集合中的元素是什么,之后再根据集合“交”“并”运算的概念求解.a2-3a-1=3课堂练习课堂小结P12练习解:A∩B={5, 8},A∪B={3, 4, 5, 6, 7, 8}.解:A∪B={-1, 1, 5},A∩B={-1}.解:A∩B={x|x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x|x是等腰三角形或直角三角形}.解:A∪B={x|x是幸福农场的汽车或货车}.1. 设A={3, 5, 6, 8},B={4, 5, 7, 8},求A∩B,A∪B.2. 设A={x|x2-4x-5=0},B={x|x2=1},求A∪B,A∩B.3. 设A={x|x是等腰三角形},B={x|x是直角三角形},求A∩B,A∪B.4. 设A= {x|x是幸福农场的汽车},B= {x|x是幸福农场的货车},求A∪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1课时.pptx 1.3 集合的基本运算 第2课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