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2.1 我们周围的空气 跟踪练习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化学人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点燃白磷后缓慢地将燃烧匙伸入瓶内,塞紧瓶塞B.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实验效果更好C.用木炭代替白磷不会影响实验结果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不会影响实验结果2.在“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打开弹簧夹后,进入瓶内的水不足瓶内空气体积的。下列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A.红磷过量 B.装置漏气 C.红磷不足 D.未冷却打开弹簧夹3.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两支玻璃管内径相同,为液面起始高度)。实验前均已关闭。左管燃烧匙中盛有足量白磷,右管盛有水。光照引燃白磷;待白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至液面不再变化,读出右管中液体的高度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实验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实验可观察到左管产生白烟C.打开,右管中液面会下降 D.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可表达为4.通过数字化仪器进行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如图所示,说法不正确的是A.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B.实验后压强恢复是因为打开了止水夹C.压强大幅下降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和恢复室温D.该实验中红磷量的多少,对该反应的准确性无影响5.新风系统是指能将室外的空气经过净化处理后送到室内的系统。送入室内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A.氮气 B.氧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6.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空气 B.二氧化碳 C.海水 D.矿泉水7.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说法错误的是A.氮气充入食品包装袋中可延长其保质期B.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C.稀有气体可用于制造电光源D.燃放烟花爆竹会产生污染空气的气体8.“奋斗着”号载人潜水器在深海工作时,携带的气体中能供给呼吸的是A.氧气 B.二氧化碳 C.稀有气体 D.氮气9.下列过程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A.动植物呼吸 B.食品袋充氮气防腐C.气焊 D.氧气用于炼钢10.下列物质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A.氮气用于生产氮肥 B.氦气用于飞艇C.氧气供给呼吸 D.稀有气体做保护气11.下列关于空气成分及空气质量的说法,错误的是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B.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C.稀有气体通电发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D.植树造林、使用清洁能源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12.秸秆焚烧时会产生污染空气的物质,其中会造成酸雨的物质是A.SO2 B.PM2.5 C.CO D.CO213.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组装了微型空气质量“检测站”,用于监测当地空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某日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好 B.空气中过多会形成酸雨C.除已监测到的污染物外,还需监测CO D.为改善空气质量,提倡“绿色出行”14.2025年春季,受冷空气影响,四川盆地多次出现沙尘天气,导致空气污染指数升高。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沙尘天气可能导致空气中的PM10、PM2.5浓度上升B.为减少沙尘天气,应加强绿化,种植防风固沙植物C.沙尘天气时,尽量佩戴口罩防护D.为减少沙尘天气,应禁止使用化石燃料二、填空与简答15.阅读以下“空气成分”卡通图并填空。(1)a是 ,b是 。(2)氮气可用于食品防腐,这是因为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 。(3)夏天,盛放冰水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 。16.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1)如图是空气中一些气体的用途:其中属于氧气用途的是 (填图中字母序号,下同),属于氮气用途的是 ,属于稀有气体用途的是 。(2)以下是国家关于空气污染指数与质量级别的对应关系表:污染指数 50以下 51-100 101-150 150-200 201-300 300以上质量级别 Ⅰ Ⅱ Ⅲ(1) Ⅲ(2) Ⅳ Ⅴ①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 (填序号)。A.二氧化碳 B.二氧化硫 C.一氧化碳 D.二氧化氮 E.臭氧②下列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 B.植树造林C.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 D.加强大气监测17.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回答下列问题:科学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如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二氧化氮等。目前最有效的汽车尾气治理方法是在发动机排气系统中加装催化转化器,在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一系列反应,使、、碳氢化合物三种有害物质较快地转化为对人体无害的、和水蒸气(),因此这种催化剂被称为三效催化剂()。通常是以贵金属铂、铑、钯为活性组分,它们是三效催化剂中其催化作用的主体。制作时,将贵金属通过浸渍的方法分散在大比表面积的活性涂层上(“比表面积”指单位质量物料所具有的总面积),并将涂附在熔点达的堇青石载体上。由此可见,催化转化器是安装在汽车排气系统中最重要的机外净化装置。(1)堇青石的熔点是,该性质属于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2)汽车尾气排放是产生酸雨的因素之一,导致酸雨产生的物质有 、 。(3)在催化转化器中发生一系列反应,其中一步是: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4)洁净的空气对人类非常重要。下列有利于保护大气的做法是________。A.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B.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以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C.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D.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5)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 (填“好”或“差”)。三、实验题18.某化学社团开展“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探究活动。查阅资料:1.红磷的着火点是,白磷的着火点是。2.相同的温度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3.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1)写出集气瓶内红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试剂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结束,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 ,实验中可得出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 (写一点)。设计并利用改进装置测空气里氧气含量。(3)红磷充分燃烧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针筒的现象是 ,其原因是 。实验再改进同学们利用以上装置多次实验,均未得到满意数据。经讨论后,采用图3装置分别用红磷、白磷进行实验,记录并处理数据分别如图4、图5。(4)图4中氧气含量从上升到,原因可能是 。(5)图5中BC段压强增大,原因是 。计算瓶内消耗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 (精确到)。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A D D A B B A B B题号 11 12 13 14答案 B A A D1.B【详解】A、点燃白磷后若缓慢地将燃烧匙伸入瓶内,瓶内部分空气会因受热膨胀逸出,使测定结果偏大, 错误;B、不打开瓶塞,聚焦太阳光引燃足量白磷,可防止瓶内空气逸出,实验效果更好,正确;C、木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瓶内压强变化不大,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所以用木炭代替白磷会影响实验结果, 错误;D、若实验过程中没有将弹簧夹夹紧,红磷燃烧时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会沿导管逸出,使进入瓶内水的体积偏大,从而影响实验结果,错误。故选B。2.A【详解】在“测定空气里氧气含量”的实验中,红磷必须足量,如果红磷的量不足,装置气密性不好或装置没有冷却至室温就打开弹簧夹,都会导致测出的氧气体积分数偏小。故选A。3.D【详解】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中应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白磷燃烧生成白烟,实验可观察到左管产生白烟,故选项说法正确;C、左管中白磷燃烧消耗了氧气,左管中气压减小,大气压将水压入左管,右管中液面会下降,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于进入的水的体积即为氧气的体积,则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表达式为:,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4.D【详解】A、由数字化设备得到的密闭容器内的氧气含量和压强变化曲线图,可以清晰的看到氧气含量的变化,数字化能为探究提供更为直观的证据,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后压强恢复是因为打开了止水夹,水进入瓶中,内外压强相同,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燃烧过程中消耗氧气,压强大幅下降是因为氧气被消耗和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该实验中红磷量的多少,对该反应的准确性有影响,红磷必须足量,以耗尽装置中氧气,否则测定结果偏小,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5.A【详解】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大约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其它气体和杂质占0.03%,因此送入室内的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氮气。故选:A。6.B【详解】A、空气中含有氧气和氮气等,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B、二氧化碳中只含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该选项符合题意;C、海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D、矿泉水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B。7.B【详解】A. 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可隔绝氧气防止食品氧化,正确。B. 酸雨主要由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引起,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而非酸雨,错误。C. 稀有气体通电发光,用于电光源(如霓虹灯),正确。D. 燃放烟花爆竹产生SO2等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正确。故选:B。8.A【详解】能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故选A。9.B【详解】A、动植物呼吸过程中,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等新物质,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B、食品袋充氮气防腐,是利用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易与食品发生反应,此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正确;C、气焊过程中,利用可燃气体燃烧产生的高温使金属熔化焊接在一起,燃烧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D、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氧气能与生铁中的碳等杂质反应,降低碳等杂质含量,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错误。故选B。10.B【详解】A、氮气用于生产氮肥,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B、氦气用于飞艇,是利用氦气的密度小,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物理性质,故选项正确;C、氧气供给生物呼吸,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表现出来,是利用了其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做保护气,是利用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稳定,故选项错误;故选:B。11.B【详解】A、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正确;B、计入空气质量评价的主要污染物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不计入空气质量评价,故错误;C、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制作霓虹灯,故正确;D、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使用清洁能源,可以减少污染,有助于改善空气质量,故正确;故选B。12.A【详解】酸雨的形成主要与硫氧化物(如)和氮氧化物()有关。故选A。13.A【详解】A、空气质量指数越大表示空气质量越差,A不正确;B、二氧化硫(SO2)、二氧化氮(NO2)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污染物质,B正确;C、目前列入空气质量监测标准的基本项目有:二氧化氮、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可吸入颗粒物、细颗粒物和臭氧,因此除已监测到的污染物外,还需监测一氧化碳,C正确;D、提倡“绿色出行”,可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从而改善空气质量,D正确。故选A。14.D【详解】A、沙尘天气会携带大量颗粒物,导致空气中的PM10、PM2.5浓度上升,故选项说法正确;B、植树造林和种植防风固沙植物,可以有效固定土壤,减少沙尘来源,故选项说法正确;C、沙尘天气中佩戴口罩,可以有效阻挡PM10和PM2.5颗粒物的吸入,减少对人体的危害,故选项说法正确;D、沙尘天气主要由地表裸露和强风引起,与化石燃料使用无直接关联。禁止化石燃料无法有效解决沙尘问题,且此措施不切实际,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5.(1) 氧气/O2 78%(2)不活泼(3)水蒸气【详解】(1)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21%,故a:氧气;氮气约占空气体积的78%,故b:78%;(2)将氮气充入食品包袋内用于防腐,这是因为常温下,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或不活泼;(3)夏天,盛放冰水的杯子外壁上附有一层水珠,说明空气中有水蒸气,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16.(1) A C B(2) BCDE C【详解】(1)氧气可以供给呼吸,可用于潜水,故选A; 液氮汽化吸热,可制造低温环境,可用于冷藏血液;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可用作保护气,用于食品防腐,故选:C; 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用于填充霓虹灯,故选B;(2)①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有害气体和烟尘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臭氧,二氧化碳是空气的成分之一,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BCDE;②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可以减少私家车的使用,减少污染,有利于治理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B、植树造林,可以净化空气,减少污染,有利于治理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C、将化工厂烟囱建高后排放废气,并不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不利于治理空气污染,符合题意;D、加强大气监测,有利于治理空气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C。17.(1)物理(2) 二氧化硫 二氧化氮(3)(4)ACD(5)差【详解】(1)堇青石的熔点是1350℃,该性质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填:物理;(2)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污染物,如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碳氢化合物、二氧化氮等,其中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是产生酸雨的因素之一,故填:二氧化硫;二氧化氮;(3)一氧化氮和一氧化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故填:;(4)A、使用新能源共享汽车,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减少污染物排放,有利于保护大气,故A正确;B、将工厂的烟囱造高,不会减少工厂周围的大气污染,故B错误;C、植树造林,防止扬尘污染,有利于保护大气,故C正确;D、加强大气监测,改善环境状况,有利于保护大气,故D正确。故选ACD;(5)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状况越差,故填:差。18.(1) 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 产生大量的白烟(2) 氮气/N2 氮气难溶于水(3) 活塞向左移动 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气压减小(4)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水蒸气变成液态,氧气含量增大(5) 温度升高对压强的影响比气体减少对压强的影响大 19.37【详解】(1)红磷和氧气点燃生成五氧化二磷,文字表达式为红磷+氧气五氧化二磷;试剂瓶内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大量的白烟;(2)红磷燃烧消耗氧气,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则实验结束,集气瓶中剩余气体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实验中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中五分之一后不再增加,则可得出该气体的物理性质是氮气难溶于水;(3)红磷燃烧消耗氧气,装置内气压减小,则充分燃烧后打开止水夹,可观察到针筒的现象是活塞向左移动;(4)图4中氧气含量从上升到,原因可能是白磷燃烧消耗氧气并放出热量,而其他气体不变,氧气的含量逐渐减小,但反应结束后,温度下降,气体逐渐混合均匀或温度下降,水蒸气变成液态,导致氧气的含量逐渐增大;(5)图5中BC段压强增大,红磷燃烧放热,温度升高,装置内压强增大,消耗氧气,装置内压强减小,反应刚开始,温度升高对压强的影响比气体减少对压强的影响大,所以BC段压强增大;相同的温度和体积下,气体压强与分子数成正比,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气体体积与分子数成正比,白磷消耗的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体积分数为。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