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高一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3.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4.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化学与生活、科学、技术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明代“釉里红梅瓶”为陶瓷制品,其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B. “错把陈醋当成墨,写尽半生纸上酸”中陈醋里的醋酸是弱电解质C. 空间站使用石墨烯存储器,石墨烯属于有机材料D. 聚乙烯(PE)塑料常被用于食品包装袋,聚乙烯是一种高分子纯净物2.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分子的空间填充模型: B. 异丁烷的键线式:C. HClO的结构式: D. 乙烯的结构简式:3. 利用如下装置进行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制取收集氨气 B.收集气体C.模拟侯氏制碱 D.除去乙烷中的乙烯A. A B. B C. C D. D4.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与互为同系物B. 的同分异构体(不考虑立体异构)有2种C. 1mol乙烷与氯气充分反应,最多消耗1mol氯气D. 丙烯分子中,所有原子都处在同一平面上5. CO2催化转化有利于资源化利用。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物分子断键吸收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分子成键释放的总能量B 反应中每转化1molCO2,转移6mol电子C. 若水的状态为液态,则能量变化曲线可能为①D. CH3OH(g)比CH3OH(l)更稳定6.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溶液中:、、、B. 溶液中:、、、C. 加入Mg能放的溶液中:、、、D. 强碱性溶液中:、、、7. 采用还原法可将硝酸厂烟气中的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物质。在常温下将NO与的混合气体通入和的混合溶液中,其转化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反应Ⅰ的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B. 反应Ⅱ的离子方程式为C. 标准状况下,反应中消耗与的体积相等D. 反应前后溶液中和的总物质的量浓度保持不变8. 用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等物质的量的-OH与所含电子数目相等B. 标准状况下,所含原子数为C. 46g乙醇含有共价键的数目是D. 与足量的充分反应,生成酯的分子数目为9. 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正确的是A. 用氢氟酸刻蚀玻璃:B. 过量的Fe与稀硝酸反应:C. 浓硝酸用棕色瓶保存:D. 丙烯制备聚丙烯塑料:10.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油脂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B. 在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的乙烷和乙烯,乙烷消耗的体积大C. 乙烯和聚乙烯性质相似,均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乙醇与钠反应可以产生氢气,所以乙醇溶于水后的溶液显酸性11.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装置。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a与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产生B. a与b用导线连接时,电流从b流向aC. a与b用导线连接时,铁片上发生的反应为D. 无论a与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发生溶解,溶液由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12. 蒙脱石散是一种温和止泻剂,适合儿童使用。其主要成分是由A、B、D、E四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D4[E4B10(BA)8],其中D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E元素的单质常用来制造太阳能电池,A3B+和BA-含有相同的电子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原子半径:D>B>E>A B. 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E<BC. A、B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绿色氧化剂 D. 含E的一种盐溶液常作木材防火剂13. 某温度下,向2L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固体,发生反应(未配平),反应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向容器中再加入,正反应速率加快B. 第2min时,该反应的C. 反应达平衡时,的转化率为40%D. X是,0~3min用表示的反应速率为14. 某兴趣小组为了探究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分别用浓度均为的溶液和稀硫酸设计如下表所示实验。反应原理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实验编号 反应温度/℃ 液体体积/mL溶液 稀硫酸 蒸馏水① 25 2 3 0② 25 1 3③ 50 3 0A. 若配制溶液时,定容时俯视刻度线,则所配溶液浓度偏低B 表格中,C. 实验②和③是探究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D. 该实验可通过相同时间内所收集到的气体体积判断反应的快慢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15. 以为载体的银催化剂是工业上氧化乙烯常用的催化剂,其中Ag质量占催化剂质量的10~40%。从某废银催化剂(主要成分为Ag、、等)中回收银的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已知:①不溶于硝酸;②每一步流程加入的试剂均过量。(1)“酸浸”时加快反应速率的方法有_______(任写两点)。(2)“滤渣”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写化学式)。(3)“酸浸”过程中生成NO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4)“滤液”中除含有氯化钠外,还有_______(写化学名称),“转化”时过量的铁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5)工业上,在空气中用5%稀硝酸连续吸收后,最后用碱液吸收,基本可实现将废气中的完全吸收,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当时,“吸收(1)”中发生反应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假设有进入“吸收(4)”并被充分吸收反应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过程中转移电子数为_______。16. 1,2-二氯乙烷是杀菌剂稻瘟灵和植物生长调节剂矮壮素的中间体。它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沸点为83.6℃;在光照条件下易分解,碱性条件下易水解。化学家们提出了“乙烯液相直接氯化法”制备1,2-二氯乙烷,实验装置图如图。已知:;甘油的沸点为290℃。请回答以下问题:(1)Ⅱ中饱和食盐水的作用是_______,Ⅳ中多孔球泡的作用是_______。(2)Ⅶ中采用甘油浴加热,该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______。(3)Ⅵ中水主要作用是_______(填序号)。a.吸收乙烯 b.降低乙烯的温度 c.除去乙醇(4)制得的1,2-二氯乙烷中溶解有、乙烯,可适当加热将气体逐出,逐出的气体可依次通过NaOH溶液、_______以达到尾气处理的目的。写出乙烯在生活中的用途:_______(写一条)。(5)有实验表明70℃水浴加热条件下乙醇与反应几乎不生成乙烯,而生成磷酸三乙酯。原因是与水反应生成磷酸,结构式为,无机酸和有机酸一样会发生酯化反应,写出磷酸三乙酯的结构简式_______。17. 已知有机物A、B、C、D、E之间有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有些反应中的部分物质和条件被略去)。其中,A是石油裂解得到的一种重要物质,其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回答下列问题:(1)C中含有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2)反应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3)实验室由反应④制备E的装置如图所示。试管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实验结束后振荡试管a中液体,看到有气泡产生,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将试管a中的液体分离的方法是_______。(4)请写出所有醇类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5)若实验所用乙酸的质量为12.0g,乙醇的质量为23.0g,得到纯净的产品质量为4.4g,则乙酸乙酯的产率是_______(产率指的是某种生成物的实际产量与理论产量的比值)。18. 天然气既是高效洁净的能源,又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生活中用途广泛。(1)如图是一个简易检测物质反应是吸热还是放热的实验装置。将铝片加入小试管内,然后注入足量的盐酸,U形导管中左侧液面下降,说明此反应是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2)①甲烷可以消除氮氧化物污染。如:。若上述反应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填序号)。A.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B.正反应速率最大,逆反应速率为0C.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再变化D.单位时间内生成,同时生成E.②用NaClO溶液可除去NO。其他条件相同,NO转化为的转化率随NaClO溶液初始pH(用稀盐酸调节)的变化如图所示。在酸性NaClO溶液中,HClO氧化NO生成和,该反应中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NaClO溶液的初始pH越小,NO转化率越高,其原因是_______。(3)甲烷可直接应用于燃料电池,该电池采用NaOH溶液为电解质,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①溶液中往_______(填“a”或“b”)极移动。②负极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③已知甲烷与氧气完全反应时,每生成1mol液态水释放的能量约为500kJ。又知该甲烷燃料电池每提供1kW·h电能生成216g水,则该电池的能量转化率为_______。高一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2.第Ⅰ卷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第5页至第8页。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3.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4.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5.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题答案】【答案】B【2题答案】【答案】C【3题答案】【答案】D【4题答案】【答案】B【5题答案】【答案】B【6题答案】【答案】C【7题答案】【答案】C【8题答案】【答案】C【9题答案】【答案】B【10题答案】【答案】B【11题答案】【答案】D【12题答案】【答案】A【13题答案】【答案】D【14题答案】【答案】D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8分)。【15题答案】【答案】(1)适当搅拌、适当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硝酸浓度等(2)、(3)(4) ①. 硝酸钠、稀硝酸 ②.(5) ①. ②. 0.5NA【16题答案】【答案】(1) ①. 除去HCl气体 ②. 增大气体与液体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充分(2)加热温度恒定,受热均匀,且加热温度较高(3)c (4) ①.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或者与溴水 ②. 用于催熟剂(5)【17题答案】【答案】(1) ①. 醛基 ②. 氧化反应(2)CH2=CH2+ H2OCH3CH2OH(3) ①. CH3CH2OH+CH3COOHCH3COOCH2CH3+H2O ②. ③. 分液(4)、(5)25%【18题答案】【答案】(1)放热 (2) ①. ACD ②. 2∶3 ③. 初始pH越小,HClO浓度越大,氧化NO的能力越强(3) ①. b ②. ③. 60%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