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一框《奏响中学序曲》一、教材解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教材第一单元第一课《开启初中生活》的第一框,主要是引领学生踏上成长的节拍,体会角色变化的意味,了解中学时代对于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为未来的生活确立崭新的目标,并建立努力就有改变的生活信念。二、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活动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对新生活充满新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新生活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需要面对初中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带来的变化,需要处理新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关系。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应对,有的会产生担忧害怕、不安其至紧张等复杂情绪。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理解关怀、引导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他们一起获得新的成长经验,共同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应对成长中的问题。三、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通过人物事迹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志向。 道德修养: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能够积极融入新集体、适应新环境。 健全人格:通过了解中学时代的独特价值和意义,懂得中学生活对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性;感受中学生活与小学生活的不同,体味角色变化的意味。 责任意识:分享成长的礼物过程中让学生树立对自己负责、集体负责、国家负责的生活态度,能够珍惜新生活,发展新自我,确立新目标,开始新行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中学时代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学会积极的规划新生活,为未来的生活确立崭新的目标。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七、教学内容设计导入预设过程(约3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以 “航海” 为喻,提问:“如果把初中生涯比作一次航海,你会给这艘船起什么名字?在三年航行中,你期待有哪些经历? 引导学生自由发言,结合学生回答引出课题 “奏响中学序曲 —— 乘坐‘远航号’,向初中生涯启航”,并明确本节课的 4 个学习目标。 聆听老师提问,做好回答准备。 思考并分享船的名字(如 “追梦号”“奋进号”)和对初中生活的期待(如 “学好新知识”“交到新朋友”)。任务一:群岛探秘活动 任务二:能量补给站教学内容:初中生活“新”在哪里?初中阶段新的发展机会;初中的独特价值。预设过程(1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热身游戏:逛校园。每个人轮流在3秒内说出与我们新校园相关的事物,答错、卡顿或重复则为失败,需要接受惩罚,惩罚由老师决定。 游戏起点:第一排左方,游戏时间:3分钟。 2.教师多元化点评学生参与,总结基础知识点:初中生活新在哪里。 2.说明 “群岛探秘” 规则:小组代表抽签决定探索岛屿(学习深潜岛、社团珊瑚礁、实践风暴湾、成长瞭望塔),1 人记录要点,1 人发言,讨论时间 3 分钟,其他同学可补充。3.各岛任务探究与分享 (1)学习深潜岛出示初一教材封面图片,引导小组围绕 “初中新增学科、最想探索的领域及原因” 展开讨论;邀请小组代表发言,点评并总结 “新学科是探索知识领域的新机会”。 (2)社团珊瑚礁 展示社团活动照片,引导小组讨论 “想参与的社团及意义”;邀请代表发言,点评并总结 “社团活动是培养兴趣的新平台”。 (3)实践风暴湾 展示校园照片,引导小组设计 “校园服务方案(如图书角管理)” 并分析价值;邀请代表发言,点评并总结 “社会实践是认识社会的新途径”。 (4)成长瞭望塔 展示学生学习、运动等照片,引导小组思考 “三年后的我” 的关键词及所需素养;邀请代表发言,点评并总结 “集体生活是涵养品格的新空间”。 4.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初中阶段为我们的发展提供了哪些新的机会。 5.组织 “击鼓传花” 游戏,要求被选中学生说出 “想补充的品格能量及实现方式”; 6.结合学生回答,总结初中对成长的新要求。 明确分组,派代表抽签,明确本组任务及合作规则。 讨论后发言(预设:“新增历史、地理等学科,想探索地理,因为能了解世界各国风光”);其他同学补充;讨论后发言(预设:“想参加文学社,能提高写作能力;参加篮球社,能锻炼团队合作”);讨论后发言(预设:“设计‘班级绿植角’,既能美化环境,又能培养责任心”);讨论后发言(预设:“关键词是‘自信’,需要积累知识和沟通能力”)。 认真记录笔记,明确初中提供的新机会。 4.学生了解游戏规则,积极参与游戏并发言。 (预设:“补充‘坚持’,每天跑步 30 分钟;补充‘合作’,小组学习时主动配合”) 5.认真记录笔记,明确初中对我们提出的新要求。任务三:榜样致敬 任务四:扬帆远航教学内容:中学生活带来的变化;如何对待中学生活。预设过程(15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1.呈现钱学森的人物故事: (1)教师提问:你们认识这个人吗? (2)呈现钱学森的成就及人生故事视频; (3)引导学生阅读钱学森的中学生活回忆,并2.设问:中学生活对钱学森的人生产生了哪些影响? 3.教师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并呈现习近平总书记相关讲话。 4.总结基础知识点——初中阶段对我们人生的独特价值是什么。 5.引导学生填写 “我的机会行动计划”(初中目标、重要性、实现方法),邀请学生分享。 6.教师结合学生分享,总结 “要珍视当下、把握机遇、确立目标、担当成长”。 专注课堂,聆听故事与提问。 组织语言,积极回答问题。 3.认真记录笔记,明确初中的独特价值。 4.书写计划后发言(预设:“目标是考上理想高中,通过认真听课、多做练习实现”)。 5.认真记录笔记,明确今后面对挑战的做法。板书设计(课堂小结)八、作业设计 1.钱学森说:“6年的师大附中学习生活对我的教育很深,对我的一生,对我的知识和人生观起了很大的作用。”中学阶段对我们意味着( A ) ①人生的美好年华 ②规划未来之路的重要时期 ③知识水平达到了顶峰 ④是最辛苦的人生阶段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2.中学时代是一个人生命历程中的一个重要支点。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这一时代( B )。 ①初步确立了我们对生活的信念和追求 ②能塑造我们的性格,培养我们的意志力和勇气 ③可以提升我们的智慧,支撑我们的未来 ④让我们依赖他人的帮助走向成功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3.某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艺术课程,深受同学们喜爱。在话剧课中,他,们编写剧本、上台演出;在陶艺课上,他们制作自己喜欢的各种小动物;在绘画课里,他们在并盖上、墙角处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参加艺术活动课有助于青少年( A ) ①体验美好生活,感悟生命真谛 ②丰富想象能力,培养创新思维 ③培养积极情感,杜绝消极情绪 ④提升审美品味,陶治高尚情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进入中学阶段,意味着我们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为迎接新生活的挑战,我们要( A ) ①激发潜能,实现自我超越 ②走自己的路,开心就好 ③确立新目标,使自己有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④积极进取,把全部时间都用在学习上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