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无忧】1.2规划初中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课堂无忧】1.2规划初中生活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课时教学设计
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一课第二框《规划初中生活》
一、教材解析 学生即将跟随成长的节拍,迎接新的学习生活。本课内容《规划初中生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变化,迎接并接受中学生活的种种精彩与可能,了解中学生活的规划,掌握如何规划初中生活,珍惜中学时代,珍惜中学生活。
二、学情分析 对于刚刚步入中学校门的学生而言,中学阶段是一个全新的人生阶段的开始。此时的他们,具有既幼稚又成熟、半儿童半成人的特点,内心活动是极其丰富的,也是复杂多变的。一方面,从主观愿望来看,他们对新生活充满新奇和期待,希望自己能尽快融入新生活中,使自己的中学生活有一个良好的开始;另一方面,从客观现实来看,学生需要面对初中生活范围逐渐扩展带来的变化,需要处理新生活中日益增多的各种关系。面对成长中的问题,有的学生能够积极应对,有的会产生担心、害怕、不安甚至紧张等复杂情绪。对此,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理解、关怀、引导和支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与他们一起获得新的成长经验,共同体会成长的美好,共同应对成长中的问题。同时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规划,掌握如何规划初中生活,珍惜中学时代,珍惜中学生活。
三、教学目标 道德修养:正确认识初中阶段做好规划的重要意义。 健全人格: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珍惜新的起点,积极应对初中阶段生活的各种挑战。 责任意识:做好初中生活规划,以积极的态度迎接初中阶段学习生活的到来。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方法。 教学难点:做好初中生活规划的原因。
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多个图文视频资源
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案例分析法、任务驱动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
七、教学内容设计
导入
预设过程(约3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小明学长的求助来信,创设课堂情境。 教师点评学生回答,言语引导,呈现学习主题,展示学习目标。 阅读内容,思考教师问题,初步感知规划的必要性。 明确学习主题,了解学习目标。
环节一:初识困局 问题诊断
教学内容:规划的含义和重要性?
预设过程(7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小明学长的困局描述(成绩差、生活无序、目标模糊等),提问:“小明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没有规划的生活可能带来哪些后果?” 引导学生积极讨论,形成 “困局路径图”。 展示小明学长的困局描述(成绩差、生活无序、目标模糊等)。 4.教师言语过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规划的含义和重要性。 1.学生思考后发言(预设:“根本原因是没有规划,后果是浪费时间、学业下滑、追悔莫及”)。 2.学生进一步感知小明学长的困局形成。 3.记录笔记,划记关键词(含义、重要性)
环节二:规划解码 智慧筑基
教学内容:如何做好初中生活规划?
预设过程(2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展示 “小明的目标九宫格”,提问:“这些目标存在哪些问题?” 引导学生从 “具体性、可量化、可行性” 等角度分析。 2.教师点拨小明的目标问题:含糊不清、不可衡量的、目标达成性低、小目标与主要目标相关性低、目标实现没有期限等。 3.介绍 “SMART 计划法”(S 具体、M 可量化、A 可行、R 相关、T 有时限),结合 “减肥” 案例对比讲解。 4.发放 “目标九宫格” 模板,要求学生在 3 分钟内填写个人初中目标(需符合 SMART 原则),并邀请学生上台分享。 5.展示更正后的小明目标九宫格,以启发更多学生正向制定目标。 6.教师言语过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做好初中生活规划,应当先确定个人发展目标。 7.展示小明学长之前的作息时间表,提问:“这份时间表存在哪些问题?” 8.引出 “时间四象限法”(重要且紧急、不重要但紧急、重要但不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强调 “长期应将 50% 以上时间用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并播放讲解视频。 9.组织小组合作,用 “时间四象限法” 重新规划小明的作息时间(3分钟讨论,1 人记录,1 人发言);展示优化后的时间表,总结 “制定行动方案的要求”(分解目标、明确细节、列出时间表)。 10.展示小明学生作息时间表前后对比,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科学规划时间的方法。 11.教师言语过渡,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点: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1.观察表格后发言(预设:“目标含糊、没有期限、与大目标无关”) 2.明确小明学长的目标确定问题,以对照自己之后的目标设定。 3.理解 SMART 原则,以更好帮助自己设定目标。 4.填写目标九宫格(预设:“本学期期末数学提高 10 分,每天做 10 道习题”),小组内互相点评,并积极上台分享。 5.了解更正后的小明目标九宫格,启发自己正向制定目标。 6.记录笔记,划记:在老师和家长的帮助下,结合社会需要和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7.分析时间表(预设:“玩游戏时间过多,做题时间不足,分不清主次”)。 仔细了解 “时间四象限法”,认真观看视频。 小组讨论后展示规划结果(预设:“将‘完成练习题’归为重要且紧急,‘运动’归为重要但不紧急”)。 在师生互动下,了解学生作息时间表前后对比,掌握科学管理时间的法则。 记录笔记,划记:做好初中生活规划,还应当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发展目标进行分解,明确实施细节,列出时间表,形成具体的行动计划。
环节三:行动宣言 能量驿站
教学内容:有了规划,如何实现规划?努力的方法?
预设过程(10分钟)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提出辩题 “正方:规划可以随时调整 vs 反方:规划必须严格执行”,要求学生选择立场并说明理由。 总结学生发言,重点阐述:规划需灵活调整,但核心目标需坚持。 发放 “目标分级表”(初中目标、本学期、本月、本周),要求学生结合 SMART 原则填写;邀请学生分享,点评目标的合理性。 结合学生分享,强调 “实现规划需持之以恒”,展示 “努力的方法”(合理规划时间、劳逸结合、每天进步、学思并进、团队合作),指导学生记录笔记:如何实现规划。 分组辩论(预设正方:“实际情况变化需调整”;反方:“随意调整会导致目标落空”)。 在教师的帮助下,得出结论:规划需灵活调整,但核心目标需坚持。 填写表格(预设:“本学期目标:英语及格;本周目标:背 50 个单词”),上台分享。 记录笔记:为者常成,行者常至。我们更应当持之以恒,向着既定目标前进。将“努力”落实在每一天的具体行动中;标记自己最需要改进的方面(如 “劳逸结合”)。
板书设计(课堂小结)
八、作业设计 1.“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告诉我们( A ) A.要制订好学习计划,科学安排学习时间 B.要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C.要提高收集、整理、运用信息的能力 D.要有远大的学习目标 2.高尔基说“一个人追求的目标越高,他的才能就发挥的越快,对社会就越有益”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C ) A.目标制定的越高越好 B.每个人都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制定奋斗目标 C.目标实现了,要及时提出更高的目标,才能有利于个人发展,有益于贡献社会 D.成才的关键在于确定远大目标 3.小茗最近很烦,每天都有做不完的作业,总感觉时间不够,每次作业总拖到快交时才急急忙忙去做,常常丢三落四,为此总受到老师的批评。造成他烦恼的原因是( B ) A.没有父母陪伴,自己做不了 B.没有合理规划和管理时间 C.初中作业太多了,根本做不完 D.中学课程多,学习任务重 4.初中三年,是收获的三年,是成长的三年,也可能是有些遗憾的三年。未来的路,你会有多种选择,如何规划初中生活才更合理(A) ①结合社会需要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②结合自己的性格、能力、兴趣爱好等自身条件设定合理的发展目标 ③制订切实可行的行动方案 ④完全听从父母和老师的安排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