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10 老人与海(节选)(作业练习)---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高中语文 10 老人与海(节选)(作业练习)---选择性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10 *老人与海(节选)
基础过关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在渺小的人和伟大的自然面前,人类凭借  ①  。但这种和谐表现在人的主观理念和文学作品中,便有了不同的内涵:西方的神主宰人类的命运,  ②  。由此产生了两种不同的风格: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扭转乾坤之神力——愚公最终“移”走了山,精卫一直填海不已:其成功已势在必然。而在西方作品中,  ③  ,《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在自然面前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无能为力——老人出海终无功而返。但他仍在同自然抗争,正如他所说:“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1.下列各项中的破折号,与文段中画波浪线处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是我的——”她气汹汹地嚷了半句,就扭过脸去。(《百合花》)
B.鲁侍萍 我是你的——你打的这个人的妈。[《雷雨》(节选)]
C.后来 ——起来了。她到年底就生了一个孩子,男的,新年就两岁了。(《祝福》)
D.她们的父亲——井陉火车站的日本副站长,受了重伤。(《大战中的插曲》)
2.在文段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3.下列选项中的“他”和文段中画横线处的“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老艺人用他那苍老的低沉的声音,重新铸成一种新的艺术风格。
B.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C.闲暇之时,可以寻一方安静之地,唱他几句,喝他几杯,其乐融融。
D.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既然我们不行,倒可以借助别人的力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海明威的“冰山理论”是一种简约的艺术。即①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以少胜多。有学者认为,这种简约在语言上表现为删掉了小说中几乎所有的解释、探讨,甚至议论;砍掉了一切花花绿绿的比喻;剥下了亨利·詹姆斯时代句子长、形容词多得要命的华丽外衣:“他以谁也不曾有过的勇气把英语中附着于文学的乱毛剪了个干净。”这些英语文学的乱毛中被海明威收拾得最利索的是形容词。形容词过多是十九世纪末以亨利·詹姆斯为代表的小说家带给英语文学的一大灾难。“你不憋足一口长气是读不完一个句子的,好比一长列货车,站在它面前望不到尽头。”这绝对是学者型的文风。而海明威18岁就去打仗,根本没有机会进行科班训练,后来当了美国一家报纸驻欧洲的记者,写文章和报道要用电报发回国,语言必须②简单明白,直切要害,于是形成了一种所谓的“电报体风格”,极少用修饰语,极少用形容词。可以说文学史上有一类作家是敌视形容词的。法国大文豪伏尔泰就有句名言:“形容词是名词的敌人。”他似乎在说只有名词是直抵事物本身的,是③直接、不隐讳的,形容词多了反而遮蔽事物的内质,所以是名词的敌人。
4.请将文中横线处的内容替换为恰当的成语。
                         
                         
5.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他以极大的勇气把英语中多余的部分删了个干净”,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能力提升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16分)
没有被斗败的人(节选)
海明威
[主人公老斗牛士曼纽尔在大病初愈后,全然不顾老板的压榨和朋友的劝阻,坚持要求斗牛,成为不卖座的夜场候补斗牛士。]
如今,他面对着公牛,同时意识到许多事情。牛角就在那儿,一个裂开,另一个又尖又光滑,他得侧着身子朝左边那个角又快又准地逼近,放下红巾,叫牛跟着红巾下去,然后在牛角上面扑过去,把剑扎进像一个五比塞塔硬币那么大的一小块地方,然后必须从两个牛角中间缩回身子。他意识到必须做所有这一切,但是他唯一的念头:“又快又准。”
“又快又准”,他一边挥动红巾,一边想。又快又准,又快又准,他把剑从红巾上抽出来,侧身朝着裂开的那个牛角,放低红巾让它横在他身前,使自己握着剑的右手指着它的眼睛,顺着下垂的剑锋瞄准牛肩中间那块隆起的地方。
他又快又准地扑到牛身上。
一下冲撞,他只觉得自己给猛的一下顶了回来,重重地摔倒在沙地上。牛在他上面。曼纽尔躺在那儿,像死了似的,牛在抵他。抵他的背,抵他那埋在沙土里的脸。他感觉到牛角戳进他交叉着的胳臂中间的沙土里。牛抵着他的腰。他把脸埋进沙土里。牛角抵穿他的一个袖子,牛把袖子扯了下来。曼纽尔给挑了起来甩掉了,牛便去追披风。
曼纽尔爬起身,找到剑和红巾。“把脸擦干净。”他说。
曼纽尔又朝牛跑过去,用手帕擦着被血染污的脸。
公牛就在那儿。它现在离围栏很近。该死的牛。也许它全身都是骨头。也许没什么地方可以让剑扎进去。真倒霉,没地方!他偏要扎进去让他们瞧瞧。
他挥动着红巾试了试,公牛不动。曼纽尔像剁肉似的把红巾在公牛面前一前一后地挥动着。还是一动不动。
他收起红巾,拔出剑,侧身往牛身上扎下去。他感到他把剑插进去的时候,剑弯了,他用全身力量压在上面,剑飞到了空中,翻了个身掉进观众当中。剑弹出去的时候,曼纽尔身子一闪,躲开了牛角。
黑地里扔来的第一批坐垫没打中他。接着,有一个打中他的脸,他那血污的脸朝观众看看。坐垫纷纷扔下来,散落在沙地上。有人从附近扔来一个空的香槟酒瓶。它打在曼纽尔的脚上。他站在那儿望着扔东西来的暗处。接着从空中“呼”的一声飞来一样东西,擦过他身边,曼纽尔俯身把它捡起来。那是他的剑。他把剑放在膝头上扳直,然后拿着它向观众挥了挥。
“谢谢你们,”他说,“谢谢你们。”
呸,这些讨厌的家伙!呸,可恶的、讨厌的家伙!他跑的时候,脚底下给一个坐垫绊了一下。
公牛就在那儿。跟以前一样。好吧,你这讨厌的、可恶的家伙!你不动!好!他跨前一步把杆子的尖头塞进公牛的潮湿的嘴。
他往回跳的时候,公牛扑到他身上,他在一个坐垫上绊了一下,就在这时候,他感到牛角抵进了他的身子,抵进了他的腰部。他双手抓住牛角,像骑马似的往后退,紧紧抓住那个地方。牛把他甩开,他脱身了。他就一动不动地躺着。这没关系。牛走开了。
他站起身来,咳嗽着,感到好像粉身碎骨,死掉了似的。这讨厌的家伙!“把剑给我,”他大声叫道,“把那东西给我。”
富恩台斯拿着红巾和剑过来。
埃尔南德斯用胳臂搂着他。
“上医务所去吧,老兄,”他说,“别做傻瓜了。”“走开,”曼纽尔说,“该死的,给我走开。”
他挣脱了身子。埃尔南德斯耸耸肩膀。曼纽尔朝公牛奔去。公牛站在那儿,庞大而且站得很稳。
好吧,你这家伙!曼纽尔把剑从红巾中抽出来,用同样的动作瞄准,扑到牛身上去。他觉得剑一路扎下去。一直扎到其护圈。四个手指和他的拇指都伸进了牛的身子,鲜血热乎乎地涌到他的指关节上,他骑在牛身上。
他伏在牛身上的时候,牛踉踉跄跄似乎要倒下;接着他站到了地上。他望着,公牛先是慢慢地向一边倒翻在地;接着突然就四脚朝天了。
然后他向观众挥手,他的手刚给牛血暖得热乎乎的。
好吧,你们这些家伙!他要说些什么,可是他咳嗽起来。又热又闷。他低头望望红巾。他得过去向主席行礼。该死的主席!他坐了下来,望着什么。那是公牛。它四脚朝天,粗大的舌头伸了出来。肚子上和腿底下有什么东西在爬。毛稀的地方有东西在爬。死牛。让牛见鬼去吧!让这一切都见鬼去吧!他挣扎着站起来,又开始咳嗽了。他再坐下来,咳嗽着。有人过来,扶他站直。
他们抬着他,穿过场子到医务所去,医生和两个穿白衣服的人正等着他。他们把他放在手术台上,给他剪开衬衣。曼纽尔觉得很疲乏。他整个胸腔感到发烧。一道电灯光照着他的眼睛。他把眼睛闭上了。
他听到有人踏着很重的脚步上楼来。然后他就听不见了。然后听见远远的声音。那是观众发出的声音。医生朝他笑笑。雷塔纳在那儿。
“你好,雷塔纳!”曼纽尔说。他听不见他的声音。雷塔纳朝他笑笑,对他说了些什么。曼纽尔听不见。
让这手术台见鬼去吧!他以前在许多手术台上躺过。他不会死。
舒里托对他说了些什么。举着剪刀。
对了,他们要剪掉他的辫子。他们要剪掉他的小辫子。就按曾经约定的那样,若今晚表现不好,就剪掉辫子,不再做斗牛士。
曼纽尔在手术台上坐了起来。医生气愤地往后退了一步。有人抓住他,扶着他。“你不能干这样的事,舒里托。”他说。
舒里托的声音他突然听见了,听清楚了。
“我干得好,”曼纽尔说,“我只是不走运罢了。”
曼纽尔又躺了下来。他们在他脸上放了一样什么东西。那东西很熟悉。他深深地吸着。他感到很疲乏。他非常、非常疲乏。他们把那东西从他脸上拿开。
“我干得好,”曼纽尔有气无力地说,“我干得出色。”曼纽尔张开眼睛,望望舒里托。要舒里托表示同意。“当然,”舒里托说,“你干得出色。”
医生的助手把个圆锥形的东西罩在曼纽尔脸上,他深深地吸着。舒里托手足无措地站着,看着。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写曼纽尔对斗牛战术的周密安排,表现出他娴熟的斗牛技巧和坚定的信念。
B.面对一动不动的公牛,曼纽尔像剁肉一样挥动红巾的细节,体现出曼纽尔内心的焦急。
C.向观众说“谢谢你们”和杀死公牛后挥手、向主席行礼,都突出表现了曼纽尔的心虚。
D.《老人与海》中的“老人”以失败告终,而曼纽尔成功刺死公牛,虽然结果不同,但他们都是坚毅的代表。
2.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中曼纽尔多次充满信心的进攻与惨淡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使情节波澜起伏、惊心动魄。
B.“又快又准”虽然是曼纽尔的心理活动,但是引号的使用突出了音响效果,像对自己的呼喊一样。
C.小说以“舒里托手足无措地站着,看着”的细节结尾,表现了舒里托对曼纽尔崇敬又担心的复杂心理。
D.小说通过写公牛庞大、勇猛和观众对曼纽尔的厌恶、不耐烦,反衬出了曼纽尔的弱小、备受凌辱。
3.小说塑造了怎样的主人公形象 (4分)
                         
                         
                         
4.小说以全知视角(第三人称)叙述斗牛过程,“展示”斗牛场景,请分析这样叙事的好处。(6分)
                         
                         
                         
答案与分层梯度式解析
基础过关练
1.D 文段中画波浪线处的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A.表示话语的中断。B.表示话题转换。C.表示话语的间隔。D.表示解释说明。故选D。
2.答案 ①神取得跟自然对抗的和谐 ②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 ③人就显得格外渺小微弱
解析 ①处,所填句子位于段首,再由后面的“这种和谐”“西方的神”可推知,语段阐述的是人类凭借自创的神来取得跟自然对抗的和谐,并且段首句有引起下文的作用,故此处可填“神取得跟自然对抗的和谐”之类的内容。
②处,前文“西方的神主宰人类的命运”及后文“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扭转乾坤之神力”,通过前后对比可知,此处可填“中国的神被人主宰着”之类的内容。
③处,结合前文“在中国作品中,人的气魄、精神被表现得登峰造极,大有主宰自然、扭转乾坤之神力”“而在西方作品中”及后文“在自然面前总是逆来顺受、任其摆布而无能为力”,通过前后对比可知,此处可填“人就显得格外渺小微弱”之类的内容。
3.A A项中的“他”和文段中画横线处的“他”均为人称代词,称自己和对方以外的某个人。B、D两项中的“他”是指示代词,指别一方面或其他地方。C项中的“他”是人称代词,虚指,用在动词和数量词之间。
4.答案 ①删繁就简 ②简明扼要 ③直言不讳
解析 ①处,“删掉小说中一切可有可无的东西”可替换为“删繁就简”。删繁就简:删去多余的文字或内容使简明扼要。
②处,“简单明白,直切要害”,可替换为“简明扼要”。简明扼要:形容讲话或写文章简单明白,抓住要点。
③处,语境是说法国大文豪伏尔泰认为只有名词才能直接表现事物本身并且毫无掩盖,可填“直言不讳”。直言不讳:直截了当地说出来,没有丝毫顾忌。
5.答案 ①“谁也不曾有过”强调史无前例,突出勇气的程度无以复加,改后不如原文程度强烈。②“附着于文学的乱毛”运用比喻,将文学表达之外的无用的、多余的部分比作乱毛,突出其会遮蔽事物的内质的特点,改后不如原文生动形象、新颖活泼。
解析 内容上:“谁也不曾有过”与“极大”相比,前者在语气上更为强烈,能将“勇气”的程度推到无以复加的地步,将海明威一改冗杂文风的可贵创作品质表现得更为突出。而“极大”则不如原文程度强烈。
表达上: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文学表达之外的无用的、多余的部分比作乱毛,突出其会遮蔽事物的内质的特点,这个比喻将海明威一改冗杂文风的行为写得生动形象;选用“乱毛”作为喻体,新颖别致,使语言更为生动活泼。而改后的句子只是一般陈述句,不如原文生动形象、新颖活泼。
能力提升练
1.C “都突出表现了曼纽尔的心虚”错误。由原文“他得过去向主席行礼。该死的主席”可以看出,曼纽尔是不得不过去行礼,所以他才骂“该死的主席”,并不是“心虚”。
2.D “反衬出了曼纽尔的弱小、备受凌辱”错误。公牛的庞大、勇猛和观众对曼纽尔的厌恶、不耐烦,反衬出的是曼纽尔的不屈不挠、永不言败。
3.答案 ①小说塑造了一个永不言败、决不放弃的“硬汉”形象。②他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尊严十分重视,如面对观众的态度,在手术台上听到要结束斗牛生涯时瞬间坐起等。③他倔强、执着、自信、不服输,如与公牛斗争的过程。
解析 “一下冲撞,他只觉得自己给猛的一下顶了回来……那是他的剑”“他往回跳的时候……抵进了他的腰部”等写出了曼纽尔斗牛时受伤的过程,也写出了观众对他斗牛的反感以及对他的侮辱,表现了曼纽尔的坚强、不言败,由此可见,小说塑造了一个永不言败、决不放弃的“硬汉”形象。
他在公牛面前一时失利,观众便扔垫子,以此嘲笑他,而曼纽尔对此只是站在那儿望着,并没有沮丧。“对了,他们要剪掉他的辫子……不再做斗牛士”,在手术台上听到要结束斗牛生涯时,曼纽尔瞬间坐起,表现出他作为斗牛士的执着和坚韧。由此可见,他对自己的职业身份、尊严十分重视。
由“一下冲撞,他只觉得自己给猛的一下顶了回来,重重地摔倒在沙地上”等可知,曼纽尔斗牛时受伤,与公牛搏斗很艰难,但他永不言弃,这体现了他倔强、执着、自信、不服输。
4.答案 ①能更客观、集中地展现曼纽尔与公牛搏斗的艰难,以突出人物独自面对困难时绝不言弃的精神。②能更冷静、直接地呈现斗牛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情节更真实、细致。③能使读者始终沉浸在紧张的气氛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解析 由“一下冲撞,他只觉得自己给猛的一下顶了回来……牛把袖子扯了下来”“黑地里扔来的第一批坐垫没打中他……抵进了他的腰部”可知,这样叙事能更客观、集中地展现曼纽尔与公牛搏斗的艰难,以突出人物独自面对困难时绝不言弃的精神。
由“他把剑从红巾上抽出来……顺着下垂的剑锋瞄准牛肩中间那块隆起的地方”等可知,这样叙事能更冷静、直接地呈现斗牛时惊心动魄的场面,使情节更真实、细致。
由“他双手抓住牛角……牛走开了”“他觉得剑一路扎下去……他骑在牛身上”可知,这样叙事能使读者始终沉浸在紧张的气氛之中,有身临其境之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思考的空间。
17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