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一单元 少年有梦第三课 梦想始于当下第一课时 做有梦想的少年一、选择题。1. 李明从小怀揣天文梦想,他努力学习天文学等知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素养。 在这个过程中,他不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超越极限,最终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这说明( ) A.青少年要常立志,立大志 B.梦想对个人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C.梦想为青少年指引前行的方向 D.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2. 我国网球单打奥运金牌得主郑钦文第一次踏上奥运赛场时就暗暗下定决心,要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拼下一枚奖牌,最终她战胜了压力,超越了自己,也创造了历史。她表示,远大的梦想,唯有坚持才能抵达。可见( )①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应行动 ②只要坚持努力,梦想就定能顺利实现③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的首要任务 ④梦想能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3. 在主题班会上,同学们分享了下面内容: 小安:“科技报国梦”,让邓稼先三十载隐姓埋名; 小皖:“禾下乘凉梦”,让袁隆平与水稻结缘一生; 小华:“九天揽月梦”,让一代代探月人闯关夺隘…… 这些人物故事启示我们( )①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②要见贤思齐,日常生活中做到行己有耻③人生梦想要与国家和民族需要紧密相连④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4. 某校开展“梦想邮局”体验活动,同学们寄存了梦想给未来的自己。从以下同学寄 存的梦想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小君:军人很伟大,我想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小胜:我要成为一名工程师,制造出世界上最先进的芯片。小芸:大国工匠很厉害,我想学一门技术,成为他们中的一员。A.梦想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差距 B.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C.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 D.学习成为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5. 13岁的宋令东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飞天梦想的种子就此萌发。高中毕业后他选择了离太空更近的天空,成为一名飞行员。2018年第三批航天员选拔,再次点燃了他的飞天梦。入队后他积极进取、扎实准备、磨炼意志,最终实现了航天梦想,成为我国首位“90后”男航天员。从中我们可以得到的启示是( )A.编织梦想是每个青少年的首要任务 B.只要编织梦想,就能实现人生价值C.志向是人生的航标,奋斗的原动力 D.只有航天报国,这样的人生才值得6. 黄旭华,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他幼年目睹山河破碎、国家积弱,立下“科学救国”誓言,隐姓埋名三十余年,带领团队攻克核潜艇核心技术,用算盘计算海量数据,突破国际封锁,为我国水下战略力量建设奠定基石。他的奉献推动中国跻身核潜艇技术强国之列。由此可见( )①努力就有改变,有梦就能实现 ②梦想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③梦想要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 ④学会欣赏自己,才能做更好的自己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新年贺词中说:“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份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这启示我们( )A.展现青春作为,努力张扬个性 B.编织人生梦想,勇担青春使命C.学会接纳自我,等待他人助力 D.学会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8. 请你为下列“凡人歌”选择一个合适的标题,最恰当的是( )一个微小的音符,能组成宏大的交响:从因故辍学到出版两部文学作品的“农民作家”演绎了属于自己的绽放;用青春丈量冰封之地的武汉大学南北极科学考察队实现多个从“0到1的突破”;电焊工人孙景南走进北京人民大会堂;“90后”航天 员遨游星辰大海。A.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坚,持则可圆B.赓续革命红色血脉,传承时代奋进力量C.和而不同,休戚与共,推动文明交流互鉴D.镌刻民族发展的轨迹,描绘强国富民的画卷二、非选择题9.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习语”金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青团要在广大青少年中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让更多青少年敢于有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1)为什么要“为每个青少年播种梦想、点燃梦想”?(两方面即可)【榜样力量】2024年10月30日,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宋令东,这位“90后”航天员,并非是一夜成名的幸运儿。他的成功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坚持不懈的努力。13岁在电视机前观看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时,他心中萌发了飞天的梦想,凭借着对飞行的热爱和坚定的信念。他努力学习,成绩优异,考入了理想的军事院校,之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空军飞行员。2024年.凭借不懈努力和对航天梦想的执着追求,通过了一次次严苛的选拔,他终于远赴太空,成功圆梦。(2)宋令东的追梦事迹启示我们如何做有梦想的少年?(两方面即可)第一课时 做有梦想的少年 解析1.C 【解析】本题考査理想的作用及实现途径。青少年应“立长志”而非“常立志”,题干中李明坚持天文梦想并长期努力,A说法错误;梦想对成长有激励和导向作用,但“决定性作用”夸大了其影响(需结合努力等),B说法错误;李明因怀揣梦想而不断前行,体现梦想指引方向的作用,C说法正确;题干未涉及学习方法的选择,与题意无关,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2.C 【解析】本题考查梦想的意义、努力的基本要求。钦文下定决心为中国体育代表团拼下奖牌,并通过努力战胜压力、超越自己,体现了少年有梦,不应止于心动,更要付诸行动,①符合题意;郑钦文怀揣远大梦想,激发自己拼搏的动力,战胜压力,这表明梦想能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④符合题意;坚持努力是实现梦想的重要条件,但不是只要坚持努力,梦想就一定能顺利实现,梦想的实现还受多种因素影响,该说法过于绝对,②说法错误;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但不是首要任务,③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3.C 【解析】本题考查实现梦想,梦想意义。“科技报国梦”,让邓稼先三十载隐姓埋名;“禾下乘凉梦”,让袁隆平与水稻结缘一生;“九天揽月梦”,让一代代探月人闯关夺隘.....这些人物故事启示我们要编织人生梦想,梦想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我们要将个人梦想与国家和民族需要紧密相连,并且要为实现梦想忖诸行动,①③④说法正确;见贤思齐,应做到止于至善,②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4.C 【解析】本题考查少年梦与中国梦的关系、努力的基本要求。小君想成为军人保家卫国、小胜想制造先进芯片、小芸想成为大国工匠,这些梦想都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紧密相连,体现了少年的梦想与中国梦密不可分,C符合题意;题文未体现梦想和现实之间存在一定差距、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学习成为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AB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5.C 【解析】本题考查梦想的重要性。宋令东的从小有着飞天的梦想,航天员选拔中点燃了他的飞天梦,入队后他积极进取、扎实准备、磨炼意志,最终实现了航天梦想,从他的圆梦历程中可知志向是人生的航标,奋斗的原动力,C说法正确;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主题,A说法错误;“只要,就”说法过于绝对,编织梦想有利于实现人生价值,B说法错误;并非只有航天报国这样的人生才值得,当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相应的贡献,其他职业同样也能实现人生价值,D说法错误;故本题选C。6.C 【解析】本题考查梦想的含义及重要性。黄旭华幼年立下誓言,并为此隐姓埋名三十余年,克服重重困难,这体现了梦想能激发个人的奋斗热情和坚持的勇气,②说法正确;黄旭华的“科学救国”梦想源于国家积弱的时代背景,他响应国家需要,将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紧密结合,最终为国家战略力量建设作出贡献,③说法正确;①就能,说法绝对化,有梦想通过努力才能实现,①说法错误;学会欣赏自己,在题文中未涉及,④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C。7.B 【解析】本题考查做有梦想的少年。题文中,"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艰,持则可圆”,意思是梦想虽然遥远,但只要去追寻就能够到达,愿望虽然艰难,但只要坚持就可以实现,因此,这启示我们要树立崇高而远大的理想,肩负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即编织人生梦想,勇担青春使命,B说法正确;展现青春作为,努力完善自我,不是张扬个性,A说法错误;要积极进取,不能等待他人助力,C说法错误;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在题文中未涉及,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8.A 【解析】本题考查做有梦想的少年的要求。依据题文,“农民作家”、南北极科学考察队、电焊工人孙景南、“90后”航天员等人在自己的专业领域发光发热,努力实现自己的梦想,说明了梦虽遥,追则能达;愿虽坚,持则可圆,A符合题意;赓续革命红色血脉与题文主旨不符,B不符合题意;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与题文主旨不符,C不符合题意;描绘强国富民的画卷与题文主旨不符,D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A。9.(1)①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能不断激发我们对生命的热情和勇气,让生活更有色彩;②有梦想,就会有希望;③人类需要有梦想,有了梦想,人类社会才能不断发展和进步。(2)①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树立远大志向,我们要早立志,立大志,立长志;②做有梦想的少年,应当紧扣时代脉搏;③我们要努力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