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三次素质训练(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5七下·达州期末)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是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下列体育图标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轴对称图形【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A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B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2.(2025七下·达州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7cm,4cm,2cmC.3cm,4cm,5cm D.3cm,4cm,8cm【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析】【解答】解:A.,该选项的三根小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B.,该选项的三根小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C. ,,该选项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D. ,该选项的三根小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C.【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计算求解即可。3.(2025七下·达州期末)在 中, ,则 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析】【解答】解:设∠A=2x,∠B=3x,∠C=5x,∴2x+3x+5x=180°,解得:x=18°,∴∠A=36°,∠B=54°,∠C=90°,∴△ABC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个内角的比例关系即可解答.4.(2025七下·达州期末)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C. D.【答案】B【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幂的乘方运算【解析】【解答】解:A、,故A错误;B、,故B正确;C、,故C错误;D、,故D错误.故选:B .【分析】A、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B、积的乘方,先给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另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C、单项式的除法,把系数的商作为商的系数,相同字母作同底数的幂除法运算,对于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同作为商的一个因式;D、两数和的完全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数乘积的2倍.5.(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所示,已知,补充一个条件,可使,那么补充的条件不能是( )A. B. C. D.【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A、添加后,不能判定,故A符合题意;B、添加后,可利用判定,故B不符合题意;C、添加后,可利用判定,故C不符合题意;D、添加后,可利用判定,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答案.6.(2025七下·达州期末)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其中一条边长为,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A. B.或 C. D.【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底边为时,则腰长为:,②当腰长为时,则底边长为:,则,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构不成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故答案为:C.【分析】由题意,分两种情况,①当底边为时,可得出腰长为,②当腰长为时,则底边长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结合各选项即可求解.7.(2025七下·达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全班名同学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情况,适宜采用全面调查B.从,,,,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取得偶数的可能性更大C.连续拋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次,必有次正面朝上D.张彩票中只有张奖票,人去摸,先摸的人摸到奖票的概率较大【答案】A【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概率公式【解析】【解答】解:A、全班仅人,人数较少且需准确数据,适合全面调查(普查),故A符合题意;B、、、、、中偶数有个,奇数有个,抽到偶数的概率为,抽到奇数的概率为,∵,∴取得奇数的可能性更大,故B不符合题意;C、硬币正反面概率均为,但实际试验结果可能偏离理论值,无法保证恰好次正面,故C不符合题意;D、人依次摸奖(不放回),每人中奖概率均为,与顺序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调查的对象和对调查数据的要求确定调查的方式可判断A;根据概率公式计算概率可判断B、C、D.8.(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在中,D是上一点,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④,正确的结论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解答】和中,,,,,,①正确,,,,③正确,,④正确,,,②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共有4个,故选A.【分析】① 由于对顶角相等,则结合已知可利用SAS证明,则有;② 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量代换得结合成立;③ 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则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 由于全等三角形在面积相等,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9.(2025七下·达州期末)若一个角的补角是,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答案】【知识点】补角【解析】【解答】解:∵一个角的补角是,则这个角的度数为故答案为:【分析】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之和为.10.(2025七下·达州期末)已知,,则 .【答案】【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分析】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11.(2025七下·达州期末)若x,y满足方程组,则x+y= 【答案】3【知识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②得3x+3y=9,等号两边同时除以3,得x+y=3.故答案为:3.【分析】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我们可以得到3x+3y=9,然后两边同时除以3,就可以得到答案.12.(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在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和;②作直线交于点,连接.若,则 .【答案】54【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解析】【解答】解:由作图可知:垂直平分线段,即BC与MN相交于点O,则BO=CO,∠DOB=∠DOC=90°,∵DO=DO,∴△DOB≌△DOC(SAS),∴∠DBO=∠DCO=36°,∠BDN=∠CDN,,故答案为:54.【分析】由作图可得MN垂直平分线段BC,即BC与MN相交于点O,证明△DOB≌△DOC可得∠DBO=∠DCO=36°,∠BDN=∠CDN,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答案.13.(2025七下·达州期末)近几年中学生近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某公司推出了护眼灯,其侧面示意图(台灯底座高度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其中,,经使用发现,当时,台灯光线最佳.则此时的度数为 .【答案】【知识点】垂线的概念;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作,∵,∴,,,,,,∵,,.故答案为:.【分析】过作,得到,由可得,由垂直的定义得,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的度数,同理可求解.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14.(2025七下·达州期末)(1)计算:;(2)用简便算法计算:.【答案】解:(1);(2).【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无理数的混合运算【解析】【分析】(1)先计算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去绝对值,计算乘方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2)根据平方差公式,将2024×2026变形成(2025-1)(2025+1),再进行计算即可.15.(2025七下·达州期末)解下列方程组:(1)(2)【答案】(1)解:把①代入②,得,解得.把代入①,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2)解:整理,得,得,解得.把代入①,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知识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分析】(1)利用代入消元法,可得答案;(2)先将方程去分母,再利用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1)解:解:①代入②,得,解这个方程,得.把代入①,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2)解:原方程组可以化简为,得,解得.把代入①,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16.(2025七下·达州期末)先化简,再求值:,其中,.【答案】解:原式,将代入,得:原式.【知识点】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析】【分析】先分别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值即可.17.(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图形;(2)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3)在轴上找一点,使的和最小.(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2)5(3)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连接,则,∴,∵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最小,即最小.【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作图﹣轴对称;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解析】【解答】解:(2).【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连接、、即可;(2)用矩形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即可;(3)先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D,再连接交x轴于点P,即可.(1)解:如图,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2)解:.(3)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连接,则,∴,∵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最小,即最小.18.(2025七下·达州期末)【问题情境】如图1,,,,求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作,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的度数.(1)按小明的思路,求出的度数;【问题迁移】(2)如图2,,点P在射线上运动,记,,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问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O、B、D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答案】(1)解:∵,,∴,∴,,∵,,∴,,∴;(2),理由如下:过点作,∵,∴,∴,,∴;(3)如图所示,当在的延长线时,由(2)可知,,,如图所示,当在线段上时,由(2)可知,,.【知识点】平行公理的推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APE和∠CPE,根据∠APC=∠APE+∠CPE即可求得;(2)过点作,同理可得,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推出;(3)分点在的延长线上,和在线段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同(2)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四、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9.(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果x2+(m-1)x+16是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为 .【答案】9或-7【知识点】完全平方式【解析】【解答】解:∵x2+(m﹣1)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1=±8,解得:m=9或m=﹣7,故答案为:9或﹣7.【分析】完全平方公式:两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个数积的2倍,即为两数和(差)的平方,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列出关于m的方程求解即可.20.(2025七下·达州期末)已知的乘积中不含和项,那么 .【答案】【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整式条件求值【解析】【解答】解:,∵乘积中不含和项,∴,且,解得:,,∴,故答案为:.【分析】先把a和b当作常数,再利用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展开得,则由已知知和项的系数为,再分别计算即可.21.(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1,已知长方形中,动点M沿长方形的边以的路径匀速运动到A处停止,记的面积为y,动点M运动的路程为x,y与x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图2中的m的值为 .【答案】【知识点】用图象表示变量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由图(2)可得,∴在 长方形中 ,,∴,当时,点P在点D处,∴,即,故答案为:.【分析】先根据图2得出的长度,再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图象得出CD的长,然后根据当时,点P在点D处,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y的值,即可得出m的值.22.(2025七下·达州期末)为了测量一幢层高楼的层高,在旗杆与楼之间选定一点.测得旗杆顶的视线与地面的夹角,测楼顶的视线与地面的夹角,量得点到楼底的距离与旗杆的高度都等于米,量得旗杆与楼之间距离为米,则每层楼的高度大约 米.【答案】3【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米,米,(米),在和中,,,米,每层楼的高度(米),故答案为3.【分析】由垂直的概念结合两锐角互余可得,再根据证明,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米,最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3.(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在直角中,,以为边作,满足,点为上一点,连接,,.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若,则.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答案】①③④【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解析】【解答】解:在中,,中,,如图,延长至,使,设与交于点,,垂直平分,,,,,,,在与中,,,,,故①符合题意;,,平分,当时,,则,当时,,则无法说明,故②不符合题意;设,则,,,,,,,故③符合题意;,,,,,故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③④.【分析】根据.且,构造倍的,故延长至,使,从而得到,进一步证明,且,接着证明,则,,可判断①,也可以通过线段的等量代换运算判断④,设,则,因为,所以,接着用表示出,再计算出,可判断③,当时,可以推导出,否则不垂直于,可判断②.五、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4题8分,25题10分,26题12分,共30分.)24.(2025七下·达州期末)骑摩托车从地去地,乙开汽车从地去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甲、乙离点的距离分别为,与行驶的时间为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甲、乙离A点的距离分别为,,与行驶的时间为之间的(1)①甲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小时;②经_________小时,甲、乙两人相通,此时距地的距离为_________;(2)甲出发几小时后甲、乙两人相距.【答案】(1)①40,80②2,160(2)解:设甲出发后甲、乙两人相距.分三种情况:相遇前,,解得;相遇后且乙到达终点前,,解得,,不合题意,舍去;乙到达终点后,,解得;综上可知,甲出发0.5或后甲、乙两人相距.【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分类讨论【解析】【解答】解:(1)①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相距;V甲=,V乙=;②甲、乙两人相遇时所用时间为:,此时距B地的距离为,故答案为:①40,80②2,160;【分析】(1)①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解;②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求解;(2)分三种情况讨论,相遇前、相遇后且乙到达终点前、乙到达终点后,列式计算,再找到满足题意的解即可.(1)解:①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相距;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②甲、乙两人相遇时所用时间为:,此时距B地的距离为,故答案为:①40,80②2,160(2)解:设甲出发后甲、乙两人相距.分三种情况:相遇前,,解得;相遇后且乙到达终点前,,解得,,不合题意,舍去;乙到达终点后,,解得;综上可知,甲出发0.5或后甲、乙两人相距.故答案为:0.5或4.5.25.(2025七下·达州期末)[基础](1),求的值.[变式](2)已知,求的值.[应用](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某校规划了如图所示的五边形劳动试验田,该劳动试验田中,四边形区域的形状是边长为米的正方形,四边形(点在上)区域及四边形区域的形状都是边长为米的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区域种植了小白菜,已知的长为2米,,求劳动试验田中小白菜的种植面积.【答案】解:(1)∵,∴,∴,把代入得:,∴;(2)设,∵,∴,∴,∴,∵,∴,∴,∴,即,∴∴;(3)根据题意得:米,,∴,(平方米).【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析】【分析】(1)把左右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后,把代入计算即可求出的值;(2)设,即,根据,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出的值,再结合,即可求出原式的值;(3)由三个正方形面积面积面积面积表示出阴影部分面积,根据求出即可.26.(2025七下·达州期末)【问题情境】(1)如图1,在与中,,,,连接,,且点E在线段上.【问题解决】①求证:;②连接,若,的面积为,求的长度;【问题迁移】(2)如图2,在中,,.D是内一动点,作射线,连接,作交射线于点E(点E在D右侧),在射线上截,连接.当时,用等式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1)证明:①∵,∴,即,∵,,∴,∴;②∵,,∴,∵,∴,,∴,∴,∴,∵,∴,∴,负值舍去,∵,∴;(2);理由如下:延长,过点B作于点G,如图所示:则,∵,∴,∵,∴,∴,∴,∴,∵,∴,∴,,∵,,∴,∴,∴,∵,∴,即.【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手拉手全等模型【解析】【分析】(1)①利用手拉手全等模型可证明,再由全等的性质即可得;②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则可证,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则即可;(2)延长,过点B作于点G,则可借助AAS证明,则,,又可借助AAS证明,则,从而可得,再等量代换即可证明猜想成立.1 / 1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三次素质训练(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2025七下·达州期末)加快建设体育强国,就是要弘扬中华体育精神.下列体育图标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2.(2025七下·达州期末)下列长度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A.2cm,3cm,5cm B.7cm,4cm,2cmC.3cm,4cm,5cm D.3cm,4cm,8cm3.(2025七下·达州期末)在 中, ,则 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 C.钝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4.(2025七下·达州期末)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B.C. D.5.(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所示,已知,补充一个条件,可使,那么补充的条件不能是( )A. B. C. D.6.(2025七下·达州期末)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其中一条边长为,则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 )A. B.或 C. D.7.(2025七下·达州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调查全班名同学对食品安全知识的知晓情况,适宜采用全面调查B.从,,,,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取得偶数的可能性更大C.连续拋掷一枚质地均匀的硬币次,必有次正面朝上D.张彩票中只有张奖票,人去摸,先摸的人摸到奖票的概率较大8.(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在中,D是上一点,交于点E,,,则下列结论中:①;②;③;④,正确的结论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题4分,共20分)9.(2025七下·达州期末)若一个角的补角是,则这个角的度数为 .10.(2025七下·达州期末)已知,,则 .11.(2025七下·达州期末)若x,y满足方程组,则x+y= 12.(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在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分别以为圆心,以大于的长为半径作弧,两弧相交于点和;②作直线交于点,连接.若,则 .13.(2025七下·达州期末)近几年中学生近视的现象越来越严重,为响应国家的号召,某公司推出了护眼灯,其侧面示意图(台灯底座高度忽略不计)如图所示,其中,,经使用发现,当时,台灯光线最佳.则此时的度数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48分)14.(2025七下·达州期末)(1)计算:;(2)用简便算法计算:.15.(2025七下·达州期末)解下列方程组:(1)(2)16.(2025七下·达州期末)先化简,再求值:,其中,.17.(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为1个单位长度,的顶点都在格点上.(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图形;(2)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3)在轴上找一点,使的和最小.(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18.(2025七下·达州期末)【问题情境】如图1,,,,求的度数.小明的思路是:过点P作,通过平行线性质来求的度数.(1)按小明的思路,求出的度数;【问题迁移】(2)如图2,,点P在射线上运动,记,,当点P在B、D两点之间运动时,问与α、β之间有何数量关系?请说明理由;(3)在(2)的条件下,如果点P在B、D两点外侧运动时(点P与点O、B、D三点不重合),请直接写出与α、β之间的数量关系.四、填空题(每题4分,共20分)19.(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果x2+(m-1)x+16是完全平方式,那么m的值为 .20.(2025七下·达州期末)已知的乘积中不含和项,那么 .21.(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1,已知长方形中,动点M沿长方形的边以的路径匀速运动到A处停止,记的面积为y,动点M运动的路程为x,y与x的关系如图2所示,则图2中的m的值为 .22.(2025七下·达州期末)为了测量一幢层高楼的层高,在旗杆与楼之间选定一点.测得旗杆顶的视线与地面的夹角,测楼顶的视线与地面的夹角,量得点到楼底的距离与旗杆的高度都等于米,量得旗杆与楼之间距离为米,则每层楼的高度大约 米.23.(2025七下·达州期末)如图,在直角中,,以为边作,满足,点为上一点,连接,,.有下列结论:①;②;③;④若,则.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五、解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其中24题8分,25题10分,26题12分,共30分.)24.(2025七下·达州期末)骑摩托车从地去地,乙开汽车从地去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甲、乙离点的距离分别为,与行驶的时间为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甲、乙离A点的距离分别为,,与行驶的时间为之间的(1)①甲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小时,乙的速度为_________千米/小时;②经_________小时,甲、乙两人相通,此时距地的距离为_________;(2)甲出发几小时后甲、乙两人相距.25.(2025七下·达州期末)[基础](1),求的值.[变式](2)已知,求的值.[应用](3)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某校规划了如图所示的五边形劳动试验田,该劳动试验田中,四边形区域的形状是边长为米的正方形,四边形(点在上)区域及四边形区域的形状都是边长为米的正方形.图中阴影部分区域种植了小白菜,已知的长为2米,,求劳动试验田中小白菜的种植面积.26.(2025七下·达州期末)【问题情境】(1)如图1,在与中,,,,连接,,且点E在线段上.【问题解决】①求证:;②连接,若,的面积为,求的长度;【问题迁移】(2)如图2,在中,,.D是内一动点,作射线,连接,作交射线于点E(点E在D右侧),在射线上截,连接.当时,用等式表示,,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B【知识点】轴对称图形【解析】【解答】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A不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故B符合题意;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C不符合题意;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轴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可以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定义逐一进行判断即可.2.【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解析】【解答】解:A.,该选项的三根小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B.,该选项的三根小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C. ,,该选项的三根小木棒能构成三角形;D. ,该选项的三根小木棒不能构成三角形;故答案为:C.【分析】利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计算求解即可。3.【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解析】【解答】解:设∠A=2x,∠B=3x,∠C=5x,∴2x+3x+5x=180°,解得:x=18°,∴∠A=36°,∠B=54°,∠C=90°,∴△ABC为直角三角形,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及三个内角的比例关系即可解答.4.【答案】B【知识点】同底数幂的乘法;同底数幂的除法;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幂的乘方运算【解析】【解答】解:A、,故A错误;B、,故B正确;C、,故C错误;D、,故D错误.故选:B .【分析】A、同底数幂的乘法,底数不变,指数相加;B、积的乘方,先给积的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另幂的乘方,底数不变,指数相乘;C、单项式的除法,把系数的商作为商的系数,相同字母作同底数的幂除法运算,对于只在被除式中出现的字母连同它的指数一同作为商的一个因式;D、两数和的完全平方等于这两数的平方和加上这两数乘积的2倍.5.【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A、添加后,不能判定,故A符合题意;B、添加后,可利用判定,故B不符合题意;C、添加后,可利用判定,故C不符合题意;D、添加后,可利用判定,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结合已知条件,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项判断即可得出答案.6.【答案】C【知识点】三角形三边关系;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分两种情况:①当底边为时,则腰长为:,②当腰长为时,则底边长为:,则,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构不成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故答案为:C.【分析】由题意,分两种情况,①当底边为时,可得出腰长为,②当腰长为时,则底边长为,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知,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结合各选项即可求解.7.【答案】A【知识点】全面调查与抽样调查;概率公式【解析】【解答】解:A、全班仅人,人数较少且需准确数据,适合全面调查(普查),故A符合题意;B、、、、、中偶数有个,奇数有个,抽到偶数的概率为,抽到奇数的概率为,∵,∴取得奇数的可能性更大,故B不符合题意;C、硬币正反面概率均为,但实际试验结果可能偏离理论值,无法保证恰好次正面,故C不符合题意;D、人依次摸奖(不放回),每人中奖概率均为,与顺序无关,故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调查的对象和对调查数据的要求确定调查的方式可判断A;根据概率公式计算概率可判断B、C、D.8.【答案】A【知识点】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几何图形的面积计算-割补法;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解析】【解答】和中,,,,,,①正确,,,,③正确,,④正确,,,②正确综上所述,正确的共有4个,故选A.【分析】① 由于对顶角相等,则结合已知可利用SAS证明,则有;② 由于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等量代换得结合成立;③ 由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得,则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④ 由于全等三角形在面积相等,则.9.【答案】【知识点】补角【解析】【解答】解:∵一个角的补角是,则这个角的度数为故答案为:【分析】互为补角的两个角之和为.10.【答案】【知识点】同底数幂的除法【解析】【解答】解:,,,故答案为:.【分析】逆用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进行计算即可.11.【答案】3【知识点】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解答】解:,①+②得3x+3y=9,等号两边同时除以3,得x+y=3.故答案为:3.【分析】通过将两个方程相加,我们可以得到3x+3y=9,然后两边同时除以3,就可以得到答案.12.【答案】54【知识点】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尺规作图-垂直平分线;全等三角形中对应角的关系;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解析】【解答】解:由作图可知:垂直平分线段,即BC与MN相交于点O,则BO=CO,∠DOB=∠DOC=90°,∵DO=DO,∴△DOB≌△DOC(SAS),∴∠DBO=∠DCO=36°,∠BDN=∠CDN,,故答案为:54.【分析】由作图可得MN垂直平分线段BC,即BC与MN相交于点O,证明△DOB≌△DOC可得∠DBO=∠DCO=36°,∠BDN=∠CDN,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即可求得答案.13.【答案】【知识点】垂线的概念;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析】【解答】解:如图所示,过点作,∵,∴,,,,,,∵,,.故答案为:.【分析】过作,得到,由可得,由垂直的定义得,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的度数,同理可求解.14.【答案】解:(1);(2).【知识点】平方差公式及应用;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无理数的混合运算【解析】【分析】(1)先计算负整数指数幂和零指数幂,去绝对值,计算乘方运算,再进行加减运算即可;(2)根据平方差公式,将2024×2026变形成(2025-1)(2025+1),再进行计算即可.15.【答案】(1)解:把①代入②,得,解得.把代入①,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2)解:整理,得,得,解得.把代入①,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知识点】代入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析】【分析】(1)利用代入消元法,可得答案;(2)先将方程去分母,再利用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1)解:解:①代入②,得,解这个方程,得.把代入①,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2)解:原方程组可以化简为,得,解得.把代入①,得.∴这个方程组的解是.16.【答案】解:原式,将代入,得:原式.【知识点】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析】【分析】先分别利用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值即可.17.【答案】(1)解:如图,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2)5(3)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连接,则,∴,∵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最小,即最小.【知识点】三角形的面积;作图﹣轴对称;轴对称的应用-最短距离问题【解析】【解答】解:(2).【分析】(1)分别作出点A、B、C关于y轴的对称点、、,再连接、、即可;(2)用矩形面积减去三个直角三角形面积计算即可;(3)先作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D,再连接交x轴于点P,即可.(1)解:如图,即为所求作的三角形;(2)解:.(3)解:如图,点P即为所求作的点.连接,则,∴,∵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最小,即最小.18.【答案】(1)解:∵,,∴,∴,,∵,,∴,,∴;(2),理由如下:过点作,∵,∴,∴,,∴;(3)如图所示,当在的延长线时,由(2)可知,,,如图所示,当在线段上时,由(2)可知,,.【知识点】平行公理的推论;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公理推论可得,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APE和∠CPE,根据∠APC=∠APE+∠CPE即可求得;(2)过点作,同理可得,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推出;(3)分点在的延长线上,和在线段上,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即可,同(2)根据平行公理的推论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得.19.【答案】9或-7【知识点】完全平方式【解析】【解答】解:∵x2+(m﹣1)x+16是一个完全平方式,∴m﹣1=±8,解得:m=9或m=﹣7,故答案为:9或﹣7.【分析】完全平方公式:两数的平方和加上(减去)这两个数积的2倍,即为两数和(差)的平方,根据完全平方公式列出关于m的方程求解即可.20.【答案】【知识点】多项式乘多项式;整式条件求值【解析】【解答】解:,∵乘积中不含和项,∴,且,解得:,,∴,故答案为:.【分析】先把a和b当作常数,再利用多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展开得,则由已知知和项的系数为,再分别计算即可.21.【答案】【知识点】用图象表示变量间的关系【解析】【解答】解:由图(2)可得,∴在 长方形中 ,,∴,当时,点P在点D处,∴,即,故答案为:.【分析】先根据图2得出的长度,再根据矩形的性质结合图象得出CD的长,然后根据当时,点P在点D处,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求出y的值,即可得出m的值.22.【答案】3【知识点】全等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同侧一线三垂直全等模型【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米,米,(米),在和中,,,米,每层楼的高度(米),故答案为3.【分析】由垂直的概念结合两锐角互余可得,再根据证明,再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米,最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23.【答案】①③④【知识点】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概念【解析】【解答】解:在中,,中,,如图,延长至,使,设与交于点,,垂直平分,,,,,,,在与中,,,,,故①符合题意;,,平分,当时,,则,当时,,则无法说明,故②不符合题意;设,则,,,,,,,故③符合题意;,,,,,故④符合题意;故答案为:①③④.【分析】根据.且,构造倍的,故延长至,使,从而得到,进一步证明,且,接着证明,则,,可判断①,也可以通过线段的等量代换运算判断④,设,则,因为,所以,接着用表示出,再计算出,可判断③,当时,可以推导出,否则不垂直于,可判断②.24.【答案】(1)①40,80②2,160(2)解:设甲出发后甲、乙两人相距.分三种情况:相遇前,,解得;相遇后且乙到达终点前,,解得,,不合题意,舍去;乙到达终点后,,解得;综上可知,甲出发0.5或后甲、乙两人相距.【知识点】一元一次方程的实际应用-行程问题;通过函数图象获取信息;分类讨论【解析】【解答】解:(1)①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相距;V甲=,V乙=;②甲、乙两人相遇时所用时间为:,此时距B地的距离为,故答案为:①40,80②2,160;【分析】(1)①根据函数图象中的数据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即可求解;②根据速度、时间、路程之间的关系求解;(2)分三种情况讨论,相遇前、相遇后且乙到达终点前、乙到达终点后,列式计算,再找到满足题意的解即可.(1)解:①由图可知,甲乙两地相距;甲的速度为,乙的速度为;②甲、乙两人相遇时所用时间为:,此时距B地的距离为,故答案为:①40,80②2,160(2)解:设甲出发后甲、乙两人相距.分三种情况:相遇前,,解得;相遇后且乙到达终点前,,解得,,不合题意,舍去;乙到达终点后,,解得;综上可知,甲出发0.5或后甲、乙两人相距.故答案为:0.5或4.5.25.【答案】解:(1)∵,∴,∴,把代入得:,∴;(2)设,∵,∴,∴,∴,∵,∴,∴,∴,即,∴∴;(3)根据题意得:米,,∴,(平方米).【知识点】完全平方公式及运用;完全平方公式的几何背景;利用整式的混合运算化简求值【解析】【分析】(1)把左右两边平方,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化简后,把代入计算即可求出的值;(2)设,即,根据,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求出的值,再结合,即可求出原式的值;(3)由三个正方形面积面积面积面积表示出阴影部分面积,根据求出即可.26.【答案】(1)证明:①∵,∴,即,∵,,∴,∴;②∵,,∴,∵,∴,,∴,∴,∴,∵,∴,∴,负值舍去,∵,∴;(2);理由如下:延长,过点B作于点G,如图所示:则,∵,∴,∵,∴,∴,∴,∴,∵,∴,∴,,∵,,∴,∴,∴,∵,∴,即.【知识点】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全等及其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手拉手全等模型【解析】【分析】(1)①利用手拉手全等模型可证明,再由全等的性质即可得;②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则可证,再由三角形面积公式可得,则即可;(2)延长,过点B作于点G,则可借助AAS证明,则,,又可借助AAS证明,则,从而可得,再等量代换即可证明猜想成立.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三次素质训练(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学生版).docx 四川省达州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下学期第三次素质训练(期末考试)七年级数学试卷(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