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科技力量大第1课时课件+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4科技力量大第1课时课件+教案

资源简介

(共62张PPT)
2025部编版道法教材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课时





新课导入
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是不是特别熟悉又充满神奇?这些都是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
第一章
科技让
生活更便利
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和“爱科学”小组一起探索科学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改变生活”的奇妙世界。
冰箱能让食物保存更长时间。
导航让人们的出行更加方便。
以前人们洗衣服都是用手搓,又费力又费时间,现在有了洗衣机,只要把衣服放进去,加入洗衣液,按下按钮,就能轻松洗干净衣服,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又提高了生活效率。
智能手机:随时随地沟通,还能支付、导航、拍照、听音乐。
智能音箱:语音控制播放音乐、查询信息、设定闹钟。
扫地机器人:自动清扫地板,节省时间,让家里更整洁。
讨论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小组讨论
外卖软件:在家就能点美食,无需出门,节省时间和精力。
滴滴出行:一键叫车,方便快捷,随时出发,出行无忧。
移动支付:扫码付款,无需现金,购物支付更快速、安全。
智能门锁:指纹或密码解锁,无需钥匙,方便又安全。
“爱科学”小组想说明“科技无处不在”。小组成员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一天中使用到的科技产品,并想象离开它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你们也来试试吧!
离开外卖软件:想吃美食得出门找餐厅,排队等位,很麻烦。加班时没时间做饭,只能吃方便面,生活没那么便捷。
离开滴滴出行:没有滴滴,打车要站在路边招手,等很久。出门遇到急事,找不到车,很容易耽误时间。
离开移动支付:购物时要带钱包,找零麻烦,容易丢钱。买菜、坐公交都要准备零钱,很不方便。
智能门锁:得用传统钥匙开门,容易丢失,出门忘带就进不了家门。
课堂小结:
大家说得都非常好,科技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冰箱让食物可以保存更长时间,避免了食物的浪费;汽车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扩大了我们的活动范围。离开这些科技产品,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观看视频
《我们的生活在科技的助力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第二章
科技!
改变通信
[图片]
同学们,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人们是如何通信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爱科学小组一起探究通信的演变,感受科技如何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
“爱科学”小组探究了通信的演变,发现受科技水平的限制,古代人传递信息十分艰难。那时的人们只能利用人力、畜力、声音、火光等方式传递信息。
邮驿传信 烽火传军情
随着科技的发展,打电话、发短信、发电子邮件等已经成为人们常用的通信方式。
电子邮件即刻就能收到,既方便,又快捷。
用移动电话可以随时随地联系,还能“面对面”地通话。
分组讨论古代通信方式和现代通信方式的不同,以及科技是如何改变通信的,通信方式的改变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小组讨论
古代通信方式
古代通信很慢,写信要好多天才能送到,路上还可能丢。没有电话,想和远方朋友说话很难。要是有急事,只能干着急。
现代通信方式
现在通信很方便,有手机,能打电话、发微信。想和远方朋友聊天,几秒钟就能说上话。还能视频,看到对方,感觉就像在身边。
科技如何改变通信
科技让通信变快了。以前写信要很久,现在手机一按就发出去了。科技还让通信变远了,不管多远都能联系。科技让通信变有趣了,可以发图片、视频。
通信方式改变的影响
通信变快了,人们联系更方便。想家的时候,能马上和家人视频。朋友在外地,也能随时聊天。通信变快了,还能更快地知道外面的事,学习新知识。
请选择衣、食、住、行某方面的物品,去探寻它的演变,感受科技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小组讨论

以前衣服样式少,冬天穿棉袄,夏天穿单衣。现在衣服可多了,有连衣裙、运动服,还有智能衣服能保暖。科技让衣服更漂亮、更舒服。

以前吃东西要自己做,做饭很慢。现在有微波炉,热饭只要几分钟。还有外卖,手机一点,美食就送到家。科技让吃饭更方便。

以前的房子没有空调,夏天很热,冬天很冷。现在家里有空调,冬天暖暖的,夏天凉凉的。还有智能门锁,不用钥匙,指纹就能开门。科技让家更舒服、更安全。

以前出门要走路,或者坐马车,很慢。现在有汽车、地铁,还有飞机,去远方也很快。滴滴一叫,车就来了,出门很方便。科技让出行更快、更轻松。
课堂小结:
科技的发展让通信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和多样化。从古代艰难的信息传递到如今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科技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第三章
科技!
改变观念
在古代,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手段,人们常常无法理解很多自然现象。
“爱科学”小组来到了《西游记》的世界,准备考一考聪明的孙悟空。
“爱科学”小组:“孙悟空,你那么厉害,我们想考考你。你敢接受挑战吗?你知道雷声和闪电是怎么来的吗?”
孙悟空:“当然敢呀!是雷公和电母发出来的。”
“爱科学”小组:“不对,科学老师告诉我们,闪电和雷声是云与云之间、云与地面之间或者云内部,发生放电时
所伴随的闪光和声响。”
孙悟空:“我才不相信呢!”
“爱科学”小组:“你要是不信,可以和我们一起去科技馆学习和了解一下。”
请发挥你的想象,用你知道的科学知识去说服孙悟空吧!
以前人们觉得雷电是惩罚,现在我们知道它是云层放电,科学解释让我不再害怕。
以前人们认为雷电是神秘力量,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自然规律,还学会了预防。
以前人们看到雷电很害怕,现在我们用科学知识,比如避雷针,来保护自己。
以前人们觉得雷电是上天的警告,现在我们知道它是自然现象,不用再迷信。
说说科技是如何改变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观念的。
小组讨论
以前人们认为彩虹是神仙的桥,现在我们知道彩虹是阳光和雨滴的魔法,科技让自然更有趣。
以前人们觉得地震是地下的龙在翻身,现在科技告诉我们地震是地壳在动,我们还学会了防震。
以前人们觉得风是神仙吹的,现在我们知道风是空气在流动,科技让自然现象变得不神秘。
以前人们觉得流星是天上的星星掉下来,现在我们知道流星是太空的小石头,科技让宇宙离我们更近。
以前人们觉得日食是天狗吃太阳,现在我们知道日食是月亮挡住了太阳,科学解释让我不再害怕。
16世纪之前,欧洲人普遍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而太阳及其他星球都是围绕地球转动的。这样的认识和人们的日常经验比较符合,比如,太阳每天都是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因此,16世纪,当波兰科学家哥白尼提出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动的观点后,并没有引起太多人的关注。
后来,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研制了天文望远镜,观测到许多肉眼看不到的景观,证实了哥白尼的观点。虽然伽利略宣传并捍卫这一观点,但由于当时的科学知识还不普及,哥白尼的观点依然没有得到人们的广泛重视和认可。
随着科学知识的日益普及,现在我们知道地球是围绕太阳运行的。看来,科技可以改变人们的观念,推动社会的发展。
阅读角
小分享
阅读其他科技改变人们观念的故事,并思考这些故事中,科学知识改变了人哪些原有的观念。
很久以前,人们以为雷电是上天发怒的表现,很害怕。比如,村里的大树被雷劈了,大家都说是上天的惩罚。后来,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雷电其实是云层里的电荷放电,是一种自然现象。他们还发明了避雷针,保护建筑物和人们的安全。现在,我们不再害怕雷电,还学会了用科学方法保护自己。
雷电的故事
很久以前,人们认为彩虹是神仙的桥,只有幸运的人才能看到。比如,我在雨后看到了彩虹,大家都说这是神仙的祝福。后来,老师告诉我们,彩虹是阳光和雨滴一起形成的,是一种光学现象。我们还做了实验,用喷壶喷水,也能看到小彩虹。随着科学知识的普及,现在我们知道彩虹是自然现象,不再觉得神秘。
彩虹的故事
以前,我以为雷电是上天发怒,很害怕。现在我知道雷电是自然现象,还学会了用避雷针保护自己,不再害怕了。
以前,我以为彩虹是神仙的桥,很神奇。现在我知道彩虹是阳光和雨滴形成的,科学让自然现象变得不神秘,我觉得很有趣。
课堂小结: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一些错误观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相信科学,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
第四章
总结
回顾总结
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科技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还改变了我们的观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和创新,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布置作业
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科技知识,收集一个科技改变生活的小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2025部编版道法教材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第1课时统编版 三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科技力量大》教学设计 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科学 爱科学”中的重要内容。教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出发,通过展示各类科技产品,引导学生认识科技对生活的改变,感受科技的力量。旨在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让学生明白科技不仅方便了生活,还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在日常生活中已广泛接触手机、电视等科技产品,对科技有浓厚兴趣,但他们的认知多停留在表面,对于科技如何改变生活、科技背后的原理等深层次问题理解不足。此阶段学生思维活跃但缺乏系统性,更倾向于通过亲身体验、小组讨论等活动获取知识。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列举出生活中常见的科技产品,理解科技对生活的积极影响,初步认识科技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探究科技背后的原理,提升综合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热爱与探索精神,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崇尚创新的价值观,树立积极向上的科技观。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科技飞速发展让生活更便利的具体表现,感受科技在衣食住行、通信等方面对生活的改变。 难点:深入理解科技如何改变人们的生活观念,学会从不同角度思考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过程
视频导入(3分钟)
1.播放视频 2.提问:同学们,刚刚我们看到的这些画面是不是特别熟悉又充满神奇?这些都是科技带给我们生活的改变。这节课开始,我们要和“爱科学”小组一起探索科学的世界,让我们一起走进“科技改变生活”的奇妙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生动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快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对科技改变生活有初步的感性认识,自然引出本节课主题。 科技让生活更便利 1.老师先给大家举个例子,以前人们洗衣服都是用手搓,又费力又费时间,现在有了洗衣机,只要把衣服放进去,加入洗衣液,按下按钮,就能轻松洗干净衣服,既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又提高了生活效率。 小组讨论:讨论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科技产品,这些科技产品给人们带来了哪些便利 3.“爱科学”小组想说明“科技无处不在”。小组成员观察自己和身边的人一天中使用到的科技产品,并想象离开它们,生活会变成什么样。你们也来试试吧! 4.代表分享: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分享讨论结果。 5.教师总结:大家说得都非常好,科技产品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比如冰箱让食物可以保存更长时间,避免了食物的浪费;汽车让我们的出行更加快捷,扩大了我们的活动范围。离开这些科技产品,我们的生活会变得很不方便。 6.播放视频《我们的生活在科技的助力下发生了哪些变化?》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举例,给学生提供思考方向,小组讨论和分享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深入感受科技产品给生活带来的便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科技改变通信 1.同学们,在科技不发达的过去,人们是如何通信的呢?接下来让我们跟随爱科学小组一起探究通信的演变,感受科技如何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 2.展示古代通信方式书上(如烽火传军情、邮驿传信、飞鸽传书等)和现代通信方式(如电话、短信、微信、视频通话等)的图片或资料, 3.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古代通信方式和现代通信方式的不同,以及科技是如何改变通信的,通信方式的改变又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4.每组选派代表发言,分享讨论结果。 5.请选择衣、食、住、行某方面的物品,去探寻它的演变,感受科技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 6.教师总结:科技的发展让通信变得更加快捷、方便和多样化。从古代艰难的信息传递到如今随时随地的沟通交流,科技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也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 (四)科技改变观念 1.在古代,由于缺乏系统的科学知识和研究手段,人们常常无法理解很多自然现象。 2.“爱科学”小组来到了《西游记》的世界,准备考一考聪明的孙悟空。 3.请发挥你的想象,用你知道的科学知识去说服孙悟空吧! 4.在古代,人们看到雷电会觉得是上天发怒,是很神秘可怕的现象。但在现代科学中,我们知道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大家想一想,从认为雷电是上天发怒到用科学来解释,人们的观念都有了怎样的改变呢? 5小组讨论;科技是如何改变人们对自然现象的认识和观念的 阅读角《哥白尼的故事》 阅读其他科技改变人们观念的故事,并思考这些故事中,科学知识改变了人哪些原有的观念。 8.教师总结: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对世界有了更科学、更准确地认识,改变了我们原有的一些错误观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我们要相信科学,用科学的思维方式去看待世界。 设计意图:通过故事和小组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让学生了解科技对人们观念的改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科学精神,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五)总结
1.回顾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深刻感受到了科技的力量。科技不仅让我们的生活更加便利,改变了我们的通信方式,还改变了我们的观念,推动了社会的发展。科技的发展离不开科学家们的努力和创新,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们勇于探索、追求真理的精神,从小爱科学、学科学,将来为科技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布置作业:回家后,和家人一起分享今天学到的科技知识,收集一个科技改变生活的小故事,下节课和同学们分享。 设计意图:通过情感升华,激发学生对科技的热爱和对科学家的崇敬之情,明确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布置作业可以让学生将课堂学习延伸到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表达能力。
板书设计
科技改变生活 1. 生活更便利:洗衣机、冰箱、汽车等 2. 通信演变:古代通信方式 - 现代通信方式 3. 观念改变:科学解释自然现象、日心说等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对科技改变生活有了较深刻地感受。但在教学过程中,发现部分学生在理解科技改变观念这一环节时存在一定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入具体生动的案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此外,在小组讨论环节,个别小组讨论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引导和监督,提高小组讨论的效率和质量。
核心素养内容参考
政治认同:感受科技发展成就,增强对国家科技进步的认同与自豪感。 道德素养:尊重科技成果,养成珍惜科技便利的良好生活习惯。 法治观念:初步了解科技发展需遵守基本规则,保护科技成果。 健全人格:激发对科技的好奇心,培养探索欲和科学思维意识。 责任意识:认识科技价值,树立关注生活中科技发展的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