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夯实法治基础 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夯实法治基础 分层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登录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 助您教考全无忧
4.1夯实法治基础 分层练习
核心素养:法治观念
学习目标:
1.认识法治的内涵,了解法治在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增强法治意识。
2.了解习近平法治思想,体会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重要性。
3.掌握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自觉为建设法治中国作贡献。
知识点一 法治的作用
1.(2025九上·泸州期末)2024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正式实施,这是我国第一部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法律,为全面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根本行为规范和有力法治保障,谱写了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法治化的新篇章。这说明(  )
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②有了法律制度就有了法治,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
③法治保障人们在社会各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④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知识点二 建设法治中国
2.(2025·紫金模拟)2024年,我国一批新的法律法规正式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粮食安全保障法》夯实粮食安全根基,让“一日三餐”有了专门的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有利于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 这反映了(  )
A.我国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B.公民要自觉守法、严格执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C.我国不断完善法律建设,有了良法就能实现善治
D.社会要加强法治宣传,营造良好的法治文化环境
一、选择题(15题)
1.(2025·深圳模拟)长期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法治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多次用典论述法治的重要性。下面古语中能体现法治重要性的有(  )
①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③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④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2.(2025九上·邛崃期末)2024年9月13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教育法》,自2024年9月21日起施行。该法第三条指出,国家通过开展国防教育,使全体公民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掌握国防知识、提高国防技能,依法履行国防义务。由此可见(  )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 ②维护国家安全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③法治是当今社会政治文明的核心 ④我国法律不断完善,实行良法之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3.(2025九上·北海期末)为了推动能源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和可持续发展。2024年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员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25年1月1日起施行。该法的出台(  )
A.保证我国重要能源的自给自足
B.能从根本上改善我国资源环境现状
C.旨在让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D.为维护我国能源安全提供可靠保障
4.(2025九下·凤山月考)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关于矿产资源法出台实施的过程,下列传导路径顺序合理的是(  )
①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并形成草案
②中共召开会议提出相关修改意见
③人大代表审议后提交常委会议审核
④相关部门宣传并贯彻实施该法律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④→① D.③→④→①→②
5.(2025九上·涪城期末)习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下列名言警句蕴含的道理与此一致的是(  )
A.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一《荀子》
B.法令者,民之命也,为治之本也一《商君书》
C.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论语》
D.善学者尽其理,善行者究其难一《荀子·大略》
6.(2025九下·广州开学考)绘制思维导图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明确重要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下图是小治绘制的思维导图,请你帮他补充完整(  )
A.①法治②公正③社会稳定 B.①公正②法治③社会稳定.
C.①社会稳定②公正③法治 D.①社会稳定②法治③公正
7.(2025九上·雨花期末)新中国成立75年来,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探索出一条符合国情、适应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关于法治,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法治能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
②每个公民要努力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
③一个国家有了法律制度就等于有了法治
④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2025九上·开平期末)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自2024年9月5日施行。此次慈善法的修订,对规范慈善活动、加强监督管理等作了规定,将为慈善事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可见(  )
①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坚持良法善治
②法治能保障人们在各个领域享有充分的自由和权利
③法律不是一成不变的,会随着社会情况变化而调整
④修订了慈善法就可以避免该领域违法行为的发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9.(2025九上·开平期末)“以德修身,以法束行。”“以德育人,人更美;以法治人,人更正。”这两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加强道德建设,弘扬公序良俗
B.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C.严格法律实施,建设法治国家
D.坚持科学立法,推进良法善治
10.(2025九上·恩平期末)2024年8月10日,公安部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国公安机关打击整治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违法犯罪行为的举措成效。针对“AI换脸”导致群众被欺诈的问题,公安机关发起专项会战,侦破相关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这表明(  )
A.推行法治就能杜绝发生违法犯罪
B.有了法治,每个人都能幸福生活
C.法治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基本保障
D.法治是维护社会稳定的有效方式
11.(2025·连州模拟)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推进,海外利益安全面临的风险日趋增加,产生的法律纠纷 日益增多,维护国家经济安全和发展利益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这就要求全国人大及常委会在涉外领域(  )
A.坚持合作共赢,建设法治政府 B.加快立法步伐,做到有法可依
C.增强风险意识,坚持依法执政 D.保障国家利益,做到执法必严
12.(2025九下·静海开学考)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  )
①反映全体公民的意志和利益
②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
③符合公平正义要求
④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2024九上·沾益期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衰则国家乱。什么时候重视法治、法治昌明,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法治松弛,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____、____、____有机统一。(  )
①党的领导②人民当家作主
③依法治国④选择法治道路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2024九上·义乌月考)下面是中国人大网在2024年9月13日发布的一则消息(节选)。
今天起,《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4年10月12日。您可以登录中国人大网(wwwppc.)、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knpc.)提出意见,也可以将意见寄送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
上述材料体现了(  )
①实行良法之治,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②坚持依法治理,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
③惩治犯罪,维护社会安定和公民的合法权益
④实行善治,保障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权利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2024九上·盐田期中)数字化背景下,非遗+直播、非遗+电商等新思路、新模式在激活非遗生命力的同时,也加大了非遗传承创新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侵权风险,相关法律条文亟待完善,由此可见(  )
A.数字化技术推动了我国非遗的创造性发展
B.数字化技术满足了广大群众的多样化需要
C.发展数字化技术是非遗传承的主要的手段
D.我国应为非遗的传承与创新提供法律支撑
二、非选择题(2题)
16.(2025九上·惠东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至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提出了新的要求。
说说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法治建设?
17.(2025九上·青神期末)
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推进法治中国建设,努力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总目标。
(1)如何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2)请你为迎接和宣传党的二十大,设计两种活动形式。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答案】B
2.【答案】A
综合提升
1.【答案】D
2.【答案】D
3.【答案】D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A
7.【答案】B
8.【答案】B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B
12.【答案】D
13.【答案】A
14.【答案】A
15.【答案】D
16.【答案】(1)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让人们能够建立起基本、稳定、持续的生活预期。保障人们在社会各个领域依法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
②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③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
17.【答案】(1)①建设法治中国,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2)活动形式:主题演讲;办主题黑板板;手抄报;征文比赛等。
二一教育在线组卷平台(zujuan.21cnjy.com)自动生成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