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第四课时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章 第二节 第四课时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第四课时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1.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以“铆合”了纳米金属Ni催化剂的SrTiO3基陶瓷为电极,以固体氧化物为电解质,通过电解CO2制备CO,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接电源的负极
B.陶瓷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O2-
C.该电解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中O2-向电极B移动
D.可以用Fe作电极B,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
2.用如图所示装置,可由乙二醛制备乙二酸,反应原理为+2Cl2+2H2O+4H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利用上述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Pt1电极的反应为2H+-2e-H2↑
C.盐酸除起增强溶液导电性的作用,还提供Cl-参与电极反应
D.理论上每得到0.1 mol乙二酸,将有0.2 mol H+从右室迁移到左室
3.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海水中无机碳主要以HC存在),有利于减少环境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通电后,a室的pH增大
B.中间b室发生的反应:HC+H+CO2↑+H2O,从而提取CO2
C.阴极反应为2H+-2e-H2↑
D.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时,会有22.4 L CO2气体产生
4.水产养殖户常用电解法净化鱼池中的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极是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工作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当电路中转移10 mol e-时,Ⅱ极上产生22.4 L N2
D.Ⅰ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6H12O6-24e-+6H2O6CO2↑+24H+
5.近年来,加“碘”食盐中添加较多的是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材料,以KI溶液为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I+3H2O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转移3 mol电子,理论上可制得107 g KIO3
B.电解时,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
C.阳极的电极反应为I-+3H2O+6e-I+6H+
D.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pH几乎不变
6.用如图装置模拟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电解生成的Cl2将尿素[CO(NH2)2]氧化成N2排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源的正极为b
B.尿素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3Cl2+H2ON2+CO2+6HCl
C.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与电解前相比pH增大
D.阳极收集到4.48 L Cl2(标准状况)时,被氧化的尿素为4.0 g
7.利用反应6NO2+8NH3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侧电极
B.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电极A的反应式为2NH3-6e-N2+6H+
D.当有4.48 L 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8.Na2Cr2O7的酸性水溶液随着H+浓度的增大会转化为CrO3。电解法制备Cr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电解时只允许H+通过离子交换膜
B.生成O2和H2的质量比为8∶1
C.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区溶液OH-的浓度增大
D.CrO3的生成反应为Cr2+2H+2CrO3+H2O
9.电有机合成反应温和高效,体系简单,环境友好。电解合成1,2-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该装置工作时,NaCl溶液的浓度不断减小
B.液相反应中,C2H4 转变为1,2-二氯乙烷的同时,CuCl转变为CuCl2
C.该装置总反应为CH2CH2+2H2O+2NaClH2↑+2NaOH+ClCH2CH2Cl
D.离子交换膜X、Y分别为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
10.四室式电渗析法制备盐酸和NaOH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a、b、c为阴、阳离子交换膜。已知: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c分别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换膜
B.通电后Ⅲ室中的Cl-透过c迁移至阳极区
C.Ⅰ、Ⅱ、Ⅲ、Ⅳ室中的溶液的pH均升高
D.电解反应为4NaCl+6H2O4NaOH+4HCl+2H2↑+O2↑
11.电解的应用比较广泛。根据下列电解的应用,回答问题:
(1)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利用如图装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液。B极区电解液为    (填化学式)溶液,阳极电极反应式为        ,电解过程中Li+向    (填“A”或“B”)电极迁移。
(2)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所示(电极材料为石墨)。图中a极应连接电源的    (填“正”或“负”)极,从C口流出的物质是    ,S放电的电极反应式为                       。
第四课时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1.D CO2转化为CO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陶瓷电极A为阴极,a应当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正确;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CO+O2-,正确;该电解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中O2-向阳极移动,电极B为阳极,所以O2-向电极B移动,正确;Fe为活泼金属,而电极B为阳极且该电极上应该生成O2,故不能用Fe作阳极,错误。
2.C 该装置是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Pt1电极是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Pt2电极是阳极,电极反应为2Cl--2e-Cl2↑,生成的Cl2氧化乙二醛,故每得到0.1 mol乙二酸,需0.2 mol Cl2,则电路中转移0.4 mol 电子,有0.4 mol H+从右室迁移到左室,B、D错误。
3.B a室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溶液的pH减小,A错误;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b室,发生反应:HC+H+CO2↑+H2O,实现b室中提取CO2的目的,B正确;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2H++2e-H2↑,C错误;根据阳极反应2H2O-4e-4H++O2↑可知,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时,会有1 mol氢离子生成,进入b室,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的CO2气体,本题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外界条件,无法计算出CO2气体的体积,D错误。
4.D A项,X极连接的电极上,在微生物作用下,C6H12O6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为电解池的阳极,则X极是电源的正极,错误;B项,Ⅱ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根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了氮气,电极反应为2N+10e-+12H+N2↑+6H2O,反应消耗H+,阴极区溶液的pH逐渐增大,错误;C项,未明确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Ⅱ极上产生N2的体积,错误;D项,Ⅰ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在微生物作用下,C6H12O6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电极反应为C6H12O6-24e-+6H2O6CO2↑+24H+,正确。
5.C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I+3H2OKIO3+3H2↑可知,电解转移6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制得1 mol KIO3,即214 g,所以电解转移3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制得0.5 mol KIO3,即107 g KIO3,A正确;根据电池反应式知,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碘酸根离子,则阳极应该为惰性电极石墨,阴极为铁(不锈钢),B正确;电解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KIO3,电极反应为I-+3H2O-6e-I+6H+,C错误;碘化钾和碘酸钾都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都呈中性,电解过程中水参加反应,导致溶液浓度增大,但pH几乎不变,D正确。
6.C 阴极:2H2O+2e-H2↑+2OH-,阳极:2Cl--2e-Cl2↑,根据题意知Cl2在右侧生成,将尿素氧化,则电源的正极为b,A项正确;尿素被Cl2氧化:3Cl2+CO(NH2)2+H2ON2+CO2+6HCl,B项正确;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每转移2 mol电子,就会产生1 mol H2和2 mol OH-,这时就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阳极室移向阴极室,因此阴极室溶液的pH不会发生变化,C项错误;0.2 mol Cl2氧化CO(NH2)2的质量为×60 g·mol-1=4.0 g,D项正确。
7.C 由反应6NO2+8NH37N2+12H2O可知,反应中NO2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电流由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A正确;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动,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B正确;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C错误;当有4.48 L即0.2 mol 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4-0)=0.8 mol,D正确。
8.A 根据左侧电极上生成O2知,左侧电极为阳极,发生反应:2H2O-4e-4H++O2↑,右侧电极上生成H2,右侧电极为阴极,发生反应:2H2O+2e-2OH-+H2↑;生成O2和H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其质量比为8∶1,B、C项正确;由题意知,左室中Na2Cr2O7随着H+浓度增大转化为CrO3:Cr2+2H+2CrO3+H2O,因此阳极生成的H+不能通过离子交换膜,通过离子交换膜的是Na+,A项错误,D项正确。
9.B 钠离子进入阴极区,氯离子进入阳极区,氯化钠浓度逐渐减小,A、D正确;CuCl2能将C2H4 氧化为1,2-二氯乙烷,B错误;以NaCl和CH2CH2为原料合成1,2-二氯乙烷中,CuClCuCl2CuCl,CuCl循环使用,其实质是NaCl、H2O与CH2CH2反应,所以总反应为CH2CH2+2H2O+2NaClH2↑+2NaOH+ClCH2CH2Cl,C正确。
10.D 由图中信息可知,左边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右边电极为阳极,所以通电后,阴离子向右定向移动,阳离子向左定向移动,阳极上H2O放电生成O2和H+,阴极上H2O放电生成H2和OH-;H+透过c膜,Cl-透过b膜,二者在b、c之间的Ⅲ室形成盐酸,盐酸浓度变大,所以b、c分别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换膜;Na+透过a膜,Ⅰ室内NaOH的浓度变大,所以a是阳离子交换膜,A、B两项均错误;电解一段时间后,Ⅰ中溶液的c(OH-)升高,pH升高,Ⅱ中为NaCl溶液,pH不变,Ⅲ中有HCl生成,故c(H+)增大,pH减小,H2O放电生成O2,使水的量减小,c(H+)增大,pH减小,C错误。
11.(1)LiOH 2Cl--2e-Cl2↑ B
(2)负 硫酸 S-2e-+H2OS+2H+
解析:(1)由题图可知,B极区生成H2,同时会生成LiOH,则B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电极A为阳极,在阳极区LiCl溶液中的Cl-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电解过程中Li+(阳离子)向B电极(阴极区)迁移。
(2)根据Na+、S的移动方向可知,Na+移向阴极区,a极应接电源负极,b极应接电源正极,阳极上亚硫酸根离子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S-2e-+H2OS+2H+,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则从C口流出的物质是浓度较大的硫酸。
4 / 4第四课时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课程 标准 1.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物质、处理污水和有害物质。 2.能够书写新情境下的电极反应式
分点突破(一) 电解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
 硼酸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大量用于玻璃(光学玻璃、耐酸玻璃、耐热玻璃、绝缘材料用玻璃纤维)工业,可以改善玻璃制品的耐热、透明性能,提高机械强度,缩短熔融时间。H3BO3可以通过电解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作原理如图。
(1)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                       。
(2)N室中a%和b%的大小关系:                       。
(3)b膜为    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4)理论上每生成1 mol产品,阴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为    。
1.电解原理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试剂纯净和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电解原理能使许多不能自发的反应得以实现。工业上常用多室电解池制备物质,多室电解池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选择透过性,即允许带某种电荷的离子通过而限制带相反电荷的离子通过,将电解池分为两室、三室、多室等,以达到浓缩、净化、提纯及电化学合成的目的。
2.多室电解池的分析思路
1.电解Na2SO4溶液制备NaOH和H2SO4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区溶液pH下降
B.Ⅲ区发生电极反应:2H2O+2e-H2↑+2OH-
C.理论上,每生成1 mol NaOH,同时生成0.5 mol H2SO4
D.离子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
2.如图所示电解装置中,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电源的负极
B.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
C.随着电解的进行,CuCl2溶液浓度变大
D.当0.01 mol Fe2O3完全溶解时,至少产生气体336 mL(折合成标准状况下)
分点突破(二) 电有机合成
 教材资料卡片中提到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包含电子的转移,使这些反应在电解池中进行时称为电有机合成。例如,制造尼龙-66的原料己二腈[NC(CH2)4CN]用量很大,传统上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经过很长路线才能合成己二腈。如改用电合成法,则先以丙烯为原料制备丙烯腈(CH2CHCN),再用丙烯腈电合成己二腈。已知电合成己二腈的总反应为2CH2CHCN+H2ONC(CH2)4CN+O2↑。
阳极反应为                      
                       ,
阴极反应为                      
                       。
1.与其他有机合成相比,电有机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试剂纯净和生成效率高等优点。
2.有机化合物中化合价分析: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按照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求碳元素的化合价。
1.一种将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铂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
C.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区生成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铂电极移动
D.每产生11.2 L O2时,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2.医用口罩的外层喷有丙烯的聚合物聚丙烯。某科研机构在酸性条件下,用石墨棒作电极,将CO2转化为丙烯(CH2CH—CH3),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a为电源正极
B.左池的电极反应:3CO2-18e-+18H+CH2CH—CH3+6H2O
C.H+从右侧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侧
D.若制取过程中转移3 mol电子,则产生11.2 L丙烯
分点突破(三) 电解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氮氧化物(NOx)会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等危害,不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采用合适的还原剂能够实现烟气的高效脱硝。
(1)采用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NOx的装置如图所示(图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①直流电源的负极为    (填“A”或“B”);该电解装置应选择    (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若以处理NO2为模拟实验,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含铈溶液可以处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并可通过电解法再生。铈元素(Ce)常见的化合价有+3价、+4价。NO可以被含Ce4+的溶液吸收,生成N、N。可采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的N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再生Ce4+,其原理如图所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在解答利用电解原理在物质制备、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时,一看题目的信息,根据题干要求和信息推测反应物、生成物及存在形式,及该过程中化合价变化,从而推测在阴极或阳极上反应;二看介质,在电极反应的配平时,补加正确的离子。
1.电解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体硝酸盐污染,将N降解成N2的电解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源的正极为b极
B.电解时H+从膜右侧迁移到膜左侧
C.Ag-Pt电极反应为2H2O-4e-4H++O2↑
D.若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生成N2 5.6 g
2.用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时,以铁板作阴、阳极,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Cr2+6Fe2++14H+2Cr3++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解过程中废水的pH会减小
B.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Fe3+
C.电解后除Cr(OH)3沉淀外,还有Fe(OH)3沉淀生成
D.电路中每转移0.6 mol e-,最多有0.05 mol Cr2被氧化
1.如图为通过EFC剑桥法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绵钛的装置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阴极)中的氧解离进入熔融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Cl2↑
B.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
C.通电后,O2-、Cl-均向阴极移动
D.石墨电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2.如图是一种电解处理污水的原理示意图,保持污水pH在5.0~6.0之间,通过电解生成的Fe(OH)3能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而沉积,从而具有净水作用。已知:Fe电极上实际同时发生两个电极反应,其中一个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装置Ⅰ的阴极产生气泡,可将污水中浮渣吹到液面,便于除去浮渣
B.装置Ⅰ为电解装置,阳极的电极反应有Fe-3e-Fe3+、2H2O-4e-4H++O2↑
C.装置Ⅱ为燃料电池装置,CH4为燃料,CO2为氧化剂
D.装置Ⅰ生成107 g Fe(OH)3时,装置Ⅱ消耗5.6 L CH4
3.为实现碳回收,我国科学家设计的用电化学法还原CO2制备草酸的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a、b分别为电源的负极、正极
B.电解装置左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2+2e-C2
C.为增强溶液导电能力,左池中可加入少量Na2C2O4溶液
D.右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
4.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    (填“左”或“右”,下同)向    移动。
(2)电解一段时间后,撤去离子交换膜,混合后的溶液与原溶液比较,pH    (填“增大”或“减小”)。
第四课时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基础知识·准落实】
分点突破(一)
探究活动
 提示:(1)2H2O-4e-O2↑+4H+。
(2)N室为阴极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OH-浓度增大,即a%<b%。
(3)阳极室的H+穿过阳离子交换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B(OH穿过阴离子交换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H3BO3,则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4)每生成1 mol产品,转移电子1 mol,阴极室生成0.5 mol 氢气,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自主练习
1.D Ⅰ区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O2↑+4H+,故pH下降,A正确;Ⅲ区为阴极,发生电极反应:2H2O+2e-H2↑+2OH-,B正确;根据电极反应分析可知,H+的生成和OH-的生成与转移电子的关系:H+~e-~OH-,故理论上每生成1 mol NaOH,同时生成0.5 mol H2SO4,C正确;钠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b生成NaOH,b为阳离子交换膜,硫酸根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a生成硫酸,a为阴离子交换膜,D错误。
2.C 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解,说明石墨电极Ⅱ为阳极,则电源b为正极,a为负极,石墨电极Ⅰ为阴极,A正确;石墨电极Ⅱ为阳极,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氧气和氢离子,所以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B正确;随着电解的进行,铜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所以CuCl2溶液浓度变小,C错误;当0.01 mol Fe2O3完全溶解时,消耗氢离子为0.06 mol,根据阳极电极反应:2H2O-4e-O2↑+4H+,产生氧气为0.015 mol,体积为336 mL(折合成标准状况下),D正确。
分点突破(二)
探究活动
 提示:2H2O-4e-O2↑+4H+
2CH2CHCN+2H++2e-NC(CH2)4CN
自主练习
1.D CO2催化还原转化为C2H4,同时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铂电极上C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乙烯,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C2H4+4H2O,B正确;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4e-4H++O2↑,反应生成H+,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生成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铂电极移动,C正确;没有指明是否处于标准状况,不能确定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D错误。
2.C 左侧电极CO2转化为丙烯,碳元素由+4价降低为-2价,故左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3CO2+18e-+18H+CH2CH—CH3+6H2O,a极为负极,A、B错误;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右侧进入左侧,C正确;不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丙烯的体积,D错误。
分点突破(三)
探究活动
 提示:(1)①A 阳 ②NO2-e-+H2ON+2H+
(2)2N+8H++6e-N2↑+4H2O
自主练习
1.D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g-Pt电极只能作阴极,b极为电源负极,A项错误;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质子应是由左侧向右侧迁移,B项错误;阴极得到电子,C项错误;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2N~N2~10e-,若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即转移2 mol电子时,生成0.2 mol N2,N2的质量为5.6 g,D项正确。
2.C 阴极上H+得到电子变为H2,H+不断被消耗,则废水的pH会增大,A错误;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B错误;废水的pH会增大,电解后除Cr(OH)3沉淀外,还有Fe(OH)3沉淀生成,C正确;电路中每转移0.6 mol e-,则有0.3 mol Fe2+生成,根据Cr2+6Fe2++14H+2Cr3++6Fe3++7H2O,则最多有0.05 mol Cr2被还原,D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1.B 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O2-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2O2--4e-O2↑,A错误;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TiO2得电子的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TiO2+4e-Ti+2O2-,B正确;电解池中,电解质里的阴离子O2-、Cl-均移向阳极,C错误;石墨电极会和阳极上产生的O2发生反应,产生CO、CO2气体,电极本身被消耗,质量减小,D错误。
2.A 装置Ⅱ为燃料电池,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装置Ⅰ为电解装置,C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H2↑,有气泡产生,可将污水中浮渣吹到液面,A项正确;装置Ⅰ为电解装置,Fe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有Fe-2e-Fe2+、2H2O-4e-4H++O2↑,Fe2+与O2、H2O反应生成Fe(OH)3,B项错误;该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O2+O2+4e-2C,故O2是氧化剂,C项错误;未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故不能确定CH4的体积,D项错误。
3.B 左池发生CO2得电子被还原为H2C2O4的反应,M极作阴极,电解池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则a为电源的负极,b为电源的正极,A正确;左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2+2e-+2H+H2C2O4,B错误;为增强溶液导电能力,同时减少杂质,左池可加入少量Na2C2O4溶液,C正确;右池为电解池的阳极区,H2O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和H+,D正确。
4.(1)左 右 (2)减小
解析:(1)Fe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其电极反应式为Fe-6e-+8OH-Fe+4H2O,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左(阴极区)向右(阳极区)移动。(2)根据阳极电极反应式可知,随电解的进行,阳极区域pH降低;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阴极区域pH增大;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OH-消耗的多,生成的少,电解一段时间后,撤去离子交换膜,混合后的溶液与原溶液比较,pH减小。
6 / 6(共68张PPT)
第四课时 
电化学原理的综合应用
课程 标准 1.利用电化学原理制备物质、处理污水和有害物质。
2.能够书写新情境下的电极反应式
目 录
1、基础知识·准落实
2、教学效果·勤检测
3、学科素养·稳提升
基础知识·准落实
1
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
分点突破(一) 电解原理在物质制备中的应用
 硼酸溶于水、酒精、甘油、醚类及香精油中,水溶液呈弱酸性。大
量用于玻璃(光学玻璃、耐酸玻璃、耐热玻璃、绝缘材料用玻璃纤
维)工业,可以改善玻璃制品的耐热、透明性能,提高机械强度,缩
短熔融时间。H3BO3可以通过电解NaB(OH)4溶液的方法制备,其工
作原理如图。
(1)M室发生的电极反应:   。
提示:2H2O-4e- O2↑+4H+。
(2)N室中 a %和 b %的大小关系:   。
提示:N室为阴极室,溶液中水电离出的H+得电子发生还原反
应,生成H2,促进水的电离,溶液中OH-浓度增大,即 a %< b
%。
(3)b膜为   离子交换膜(填“阴”或“阳”)。
提示:阳极室的H+穿过阳离子交换膜扩散至产品室,原料室的
B(OH 穿过阴离子交换膜扩散至产品室,二者反应生成
H3BO3,则b膜为阴离子交换膜。
(4)理论上每生成1 mol产品,阴极室可生成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
为   。
提示:每生成1 mol产品,转移电子1 mol,阴极室生成0.5 mol
氢气,其在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1.2 L。
1. 电解原理常用于物质的制备,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试剂纯净和
生产效率高等优点,电解原理能使许多不能自发的反应得以实现。
工业上常用多室电解池制备物质,多室电解池是利用离子交换膜的
选择透过性,即允许带某种电荷的离子通过而限制带相反电荷的离
子通过,将电解池分为两室、三室、多室等,以达到浓缩、净化、
提纯及电化学合成的目的。
2. 多室电解池的分析思路
1. 电解Na2SO4溶液制备NaOH和H2SO4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Ⅰ区溶液pH下降
B. Ⅲ区发生电极反应:2H2O+2e-
H2↑+2OH-
C. 理论上,每生成1 mol NaOH,
同时生成0.5 mol H2SO4
D. 离子交换膜a为阳离子交换膜
解析:  Ⅰ区为阳极,电极反应为2H2O-4e- O2↑+4H+,故
pH下降,A正确;Ⅲ区为阴极,发生电极反应:2H2O+2e-
H2↑+2OH-,B正确;根据电极反应分析可知,H+的生成和OH-的
生成与转移电子的关系:H+~e-~OH-,故理论上每生成1 mol
NaOH,同时生成0.5 mol H2SO4,C正确;钠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b
生成NaOH,b为阳离子交换膜,硫酸根离子通过离子交换膜a生成
硫酸,a为阴离子交换膜,D错误。
2. 如图所示电解装置中,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
解,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A. a是电源的负极
B. 通电一段时间后,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
C. 随着电解的进行,CuCl2溶液浓度变大
D. 当0.01 mol Fe2O3完全溶解时,至少产生气体336 mL(折合成标准
状况下)
解析:  通电后石墨电极Ⅱ上有O2生成,Fe2O3逐渐溶解,说明石
墨电极Ⅱ为阳极,则电源b为正极,a为负极,石墨电极Ⅰ为阴极,A
正确;石墨电极Ⅱ为阳极,通电一段时间后,产生氧气和氢离子,
所以向石墨电极Ⅱ附近滴加石蕊溶液,出现红色,B正确;随着电解
的进行,铜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铜单质,所以CuCl2溶液浓度
变小,C错误;当0.01 mol Fe2O3完全溶解时,消耗氢离子为0.06
mol,根据阳极电极反应:2H2O-4e- O2↑+4H+,产生氧气为
0.015 mol,体积为336 mL(折合成标准状况下),D正确。
分点突破(二) 电有机合成
 教材资料卡片中提到许多有机化学反应包含电子的转移,使这些反
应在电解池中进行时称为电有机合成。例如,制造尼龙-66的原料己
二腈[NC(CH2)4CN]用量很大,传统上以乙炔和甲醛为原料经过很
长路线才能合成己二腈。如改用电合成法,则先以丙烯为原料制备丙
烯腈(CH2 CHCN),再用丙烯腈电合成己二腈。已知电合成己
二腈的总反应为2CH2 CHCN+H2O NC(CH2)4CN+
O2↑。
阳极反应为   ,
阴极反应为   。
提示:2H2O-4e- O2↑+4H+
2CH2 CHCN+2H++2e- NC(CH2)4CN
1. 与其他有机合成相比,电有机合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反应试剂纯
净和生成效率高等优点。
2. 有机化合物中化合价分析:氢元素显+1价,氧元素显-2价,按照
化合物中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求碳元素的化合价。
1. 一种将CO2催化转化为C2H4的电化学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  )
A. 该装置工作过程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铂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
12e- C2H4+4H2O
C. 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区生成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铂电极移动
D. 每产生11.2 L O2时,理论上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
解析:  CO2催化还原转化为C2H4,同时水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
气,反应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正确;铂电极上CO2得到电子发
生还原反应生成乙烯,发生的反应为2CO2+12H++12e- C2H4
+4H2O,B正确;工作过程中玻碳电极发生的反应为2H2O-4e-
4H++O2↑,反应生成H+,电解池中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生
成的H+通过质子交换膜向铂电极移动,C正确;没有指明是否处于
标准状况,不能确定生成氧气的物质的量,D错误。
2. 医用口罩的外层喷有丙烯的聚合物聚丙烯。某科研机构在酸性条件
下,用石墨棒作电极,将CO2转化为丙烯(CH2 CH—CH3),
原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为电源正极
B. 左池的电极反应:3CO2-18e-+18H+
CH2 CH—CH3+6H2O
C. H+从右侧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左侧
D. 若制取过程中转移3 mol电子,则产生11.2 L丙烯
解析:  左侧电极CO2转化为丙烯,碳元素由+4价降低为-2价,
故左侧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3CO2+18e-+18H+ CH2
CH—CH3+6H2O,a极为负极,A、B错误;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
右侧进入左侧,C正确;不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丙烯的体
积,D错误。
分点突破(三) 电解原理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氮氧化物(NO x )会造成酸雨、光化学烟雾、臭氧层破坏等危害,不
仅破坏自然生态环境,而且严重危害人类健康。采用合适的还原剂能
够实现烟气的高效脱硝。
(1)采用电解法处理含氮氧化物废气,可回收硝酸,具有较高的环
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实验室模拟电解法吸收NO x 的装置如图所
示(图中电极均为石墨电极)。
①直流电源的负极为   (填“A”或“B”);该电解装置应
选择   (填“阳”或“阴”)离子交换膜。
②若以处理NO2为模拟实验,阳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提示:①A 阳 ②NO2-e-+H2O N +2H+
(2)含铈溶液可以处理大气中的氮氧化物,并可通过电解法再生。
铈元素(Ce)常见的化合价有+3价、+4价。NO可以被含Ce4+
的溶液吸收,生成N 、N 。可采用电解法将上述吸收液中
的N 转化为无毒物质,同时再生Ce4+,其原理如图所示。阴
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
提示:2N +8H++6e- N2↑+4H2O
在解答利用电解原理在物质制备、环境治理等方面的应用时,一看题
目的信息,根据题干要求和信息推测反应物、生成物及存在形式,及
该过程中化合价变化,从而推测在阴极或阳极上反应;二看介质,在
电极反应的配平时,补加正确的离子。
  
1. 电解降解法可用于治理水体硝酸盐污染,将N 降解成N2的电解装
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源的正极为b极
B. 电解时H+从膜右侧迁移到膜左侧
C. Ag-Pt电极反应为2H2O-4e- 4H++O2↑
D. 若转移的电子数为1.204×1024,生成N2 5.6 g
解析: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Ag-Pt电极只能作阴极,b极为电源
负极,A项错误;阳离子向阴极移动,故质子应是由左侧向右侧迁
移,B项错误;阴极得到电子,C项错误;根据N原子守恒可知2N
~N2~10e-,若转移电子数为1.204×1024即转移2 mol电子时,
生成0.2 mol N2,N2的质量为5.6 g,D项正确。
2. 用电解法处理酸性含铬废水(主要含有Cr2 )时,以铁板作阴、
阳极,处理过程中发生反应:Cr2 +6Fe2++14H+ 2Cr3++
6Fe3++7H2O,最后Cr3+以Cr(OH)3形式除去。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
A. 电解过程中废水的pH会减小
B.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3e- Fe3+
C. 电解后除Cr(OH)3沉淀外,还有Fe(OH)3沉淀生成
D. 电路中每转移0.6 mol e-,最多有0.05 mol Cr2 被氧化
解析:  阴极上H+得到电子变为H2,H+不断被消耗,则废水的
pH会增大,A错误;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B错
误;废水的pH会增大,电解后除Cr(OH)3沉淀外,还有Fe
(OH)3沉淀生成,C正确;电路中每转移0.6 mol e-,则有0.3 mol
Fe2+生成,根据Cr2 +6Fe2++14H+ 2Cr3++6Fe3++
7H2O,则最多有0.05 mol Cr2 被还原,D错误。
教学效果·勤检测
2
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
1. 如图为通过EFC剑桥法用固体二氧化钛(TiO2)生产海绵钛的装置
示意图,其原理是在较低的阴极电位下,TiO2(阴极)中的氧解离
进入熔融盐,阴极最后只剩下纯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
B. 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TiO2+4e-
Ti+2O2-
C. 通电后,O2-、Cl-均向阴极移动
D. 石墨电极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解析:  电解池的阳极上发生O2-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
为2O2--4e- O2↑,A错误;电解池的阴极上发生TiO2得电子的
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TiO2+4e- Ti+2O2-,B正确;电解
池中,电解质里的阴离子O2-、Cl-均移向阳极,C错误;石墨电极
会和阳极上产生的O2发生反应,产生CO、CO2气体,电极本身被消
耗,质量减小,D错误。
2. 如图是一种电解处理污水的原理示意图,保持污水pH在5.0~6.0之
间,通过电解生成的Fe(OH)3能吸附污水中的悬浮物而沉积,从
而具有净水作用。已知:Fe电极上实际同时发生两个电极反应,其
中一个电极反应生成一种无色气体。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装置Ⅰ的阴极产生气泡,可将污水中浮渣吹到液面,便于除去浮渣
B. 装置Ⅰ为电解装置,阳极的电极反应有Fe-3e- Fe3+、2H2O-
4e- 4H++O2↑
C. 装置Ⅱ为燃料电池装置,CH4为燃料,CO2为氧化剂
D. 装置Ⅰ生成107 g Fe(OH)3时,装置Ⅱ消耗5.6 L CH4
解析:  装置Ⅱ为燃料电池,通入CH4的电极为负极,装置Ⅰ为
电解装置,C电极为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 H2↑,有
气泡产生,可将污水中浮渣吹到液面,A项正确;装置Ⅰ为电解
装置,Fe电极为阳极,电极反应有Fe-2e- Fe2+、2H2O-
4e- 4H++O2↑,Fe2+与O2、H2O反应生成Fe(OH)3,B
项错误;该燃料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CO2+O2+4e- 2C
,故O2是氧化剂,C项错误;未指明是否为标准状况,故不
能确定CH4的体积,D项错误。
3. 为实现碳回收,我国科学家设计的用电化学法还原CO2制备草酸的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装置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b分别为电源的负极、正极
B. 电解装置左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2+2e- C2
C. 为增强溶液导电能力,左池中可加入少量Na2C2O4
溶液
D. 右池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2H2O-4e- O2↑+4H+
解析:  左池发生CO2得电子被还原为H2C2O4的反应,M极作阴
极,电解池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则a为电源的负极,b为电源的正
极,A正确;左池发生的电极反应为2CO2+2e-+2H+ H2C2O4,B错误;为增强溶液导电能力,同时减少杂质,左池可加入少量Na2C2O4溶液,C正确;右池为电解池的阳极区,H2O失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生成O2和H+,D正确。
4. 高铁酸盐在能源环保领域有广泛用途。用镍(Ni)、铁作电极电解
浓NaOH溶液制备高铁酸钠(Na2FeO4)的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
问题:
(1)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膜,则OH-自 (填“左”或
“右”,下同)向 移动。
解析: Fe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则其电极反应式为Fe-6e-
+8OH- Fe +4H2O,若离子交换膜为阴离子交换
膜,则OH-自左(阴极区)向右(阳极区)移动。
左 
右 
(2)电解一段时间后,撤去离子交换膜,混合后的溶液与原溶液比
较,pH (填“增大”或“减小”)。
解析:根据阳极电极反应式可知,随电解的进行,阳极区域pH
降低;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2OH-,阴极区
域pH增大;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知OH-消耗的多,生成的少,
电解一段时间后,撤去离子交换膜,混合后的溶液与原溶液比
较,pH减小。
减小 
学科素养·稳提升
3
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
1. 中国科学院功能纳米结构设计与组装重点实验室科研团队以“铆
合”了纳米金属Ni催化剂的SrTiO3基陶瓷为电极,以固体氧化物为
电解质,通过电解CO2制备CO,其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 a接电源的负极
B. 陶瓷电极A的电极反应式为CO2+
2e- CO+O2-
C. 该电解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中O2-向电极B移动
D. 可以用Fe作电极B,电极反应式为2O2--4e- 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CO2转化为CO发生了还原反应,故陶瓷电极A为阴极,a
应当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正确;阴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CO2+2e-
CO+O2-,正确;该电解池工作时,固体电解质中O2-向阳极
移动,电极B为阳极,所以O2-向电极B移动,正确;Fe为活泼金
属,而电极B为阳极且该电极上应该生成O2,故不能用Fe作阳极,
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 用如图所示装置,可由乙二醛制备乙二酸,反应原理为
+2Cl2+2H2O +4HCl。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装置利用上述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 Pt1电极的反应为2H+-2e- H2↑
C. 盐酸除起增强溶液导电性的作用,还提供Cl-参与电极反应
D. 理论上每得到0.1 mol乙二酸,将有0.2 mol H+从右室迁移到左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该装置是电解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A错误;Pt1电
极是阴极,电极反应为2H++2e- H2↑,Pt2电极是阳极,电极
反应为2Cl--2e- Cl2↑,生成的Cl2氧化乙二醛,故每得到0.1
mol乙二酸,需0.2 mol Cl2,则电路中转移0.4 mol 电子,有0.4 mol
H+从右室迁移到左室,B、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3. 利用如图所示装置从海水中提取CO2(海水中无机碳主要以HC
存在),有利于减少环境中温室气体的含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通电后,a室的pH增大
B. 中间b室发生的反应:HC +
H+ CO2↑+H2O,从而提取CO2
C. 阴极反应为2H+-2e- H2↑
D. 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时,会有22.4 L CO2气体产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a室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2H2O-4e-
4H++O2↑,溶液的pH减小,A错误;氢离子通过阳离子交换膜进入
b室,发生反应:HC +H+ CO2↑+H2O,实现b室中提取CO2
的目的,B正确;阴极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
2H++2e- H2↑,C错误;根据阳极反应2H2O-4e- 4H++
O2↑可知,当电路中通过1 mol电子时,会有1 mol氢离子生成,进入
b室,产生标准状况下22.4 L的CO2气体,本题没有给出气体所处的
外界条件,无法计算出CO2气体的体积,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4. 水产养殖户常用电解法净化鱼池中的水,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
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极是电源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B. 工作过程中阴极区溶液的pH逐渐减小
C. 当电路中转移10 mol e-时,Ⅱ极上产生
22.4 L N2
D. Ⅰ极上的电极反应为C6H12O6-24e-+6H2O 6CO2↑+24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A项,X极连接的电极上,在微生物作用下,C6H12O6失
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为电解池的阳极,则X极是电源的
正极,错误;B项,Ⅱ极为电解池的阴极,在微生物作用下,硝酸根
离子在阴极上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了氮气,电极反应为2N
+10e-+12H+ N2↑+6H2O,反应消耗H+,阴极区溶液的
pH逐渐增大,错误;C项,未明确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Ⅱ极
上产生N2的体积,错误;D项,Ⅰ极为电解池的阳极,在微生物作用
下,C6H12O6在阳极上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电极反应为
C6H12O6-24e-+6H2O 6CO2↑+24H+,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5. 近年来,加“碘”食盐中添加较多的是碘酸钾(KIO3),碘酸钾在
工业上可用电解法制取。以石墨和不锈钢为电极材料,以KI溶液为
电解液,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KI+
3H2O KIO3+3H2↑。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转移3 mol电子,理论上可制得107 g KIO3
B. 电解时,石墨作阳极,不锈钢作阴极
C. 阳极的电极反应为I-+3H2O+6e- I +6H+
D. 电解过程中,电解液的pH几乎不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KI+3H2O KIO3+3H2↑可
知,电解转移6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制得1 mol KIO3,即214 g,所
以电解转移3 mol电子时,理论上可制得0.5 mol KIO3,即107 g
KIO3,A正确;根据电池反应式知,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碘酸根
离子,则阳极应该为惰性电极石墨,阴极为铁(不锈钢),B正
确;电解时,阴极上氢离子放电生成氢气,阳极上碘离子放电生成
KIO3,电极反应为I-+3H2O-6e- I +6H+,C错误;碘化
钾和碘酸钾都是强酸强碱盐,其溶液都呈中性,电解过程中水参加
反应,导致溶液浓度增大,但pH几乎不变,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6. 用如图装置模拟人工肾脏的工作原理,电解生成的Cl2将尿素[CO
(NH2)2]氧化成N2排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源的正极为b
B. 尿素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为CO(NH2)2
+3Cl2+H2O N2+CO2+6HCl
C. 电解结束后,阴极室溶液与电解前相比
pH增大
D. 阳极收集到4.48 L Cl2(标准状况)时,被氧化的尿素为4.0 g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阴极:2H2O+2e- H2↑+2OH-,阳极:2Cl--2e-
Cl2↑,根据题意知Cl2在右侧生成,将尿素氧化,则电源的正极
为b,A项正确;尿素被Cl2氧化:3Cl2+CO(NH2)2+H2O N2
+CO2+6HCl,B项正确;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
2OH-,每转移2 mol电子,就会产生1 mol H2和2 mol OH-,这时就
有2 mol H+通过质子交换膜从阳极室移向阴极室,因此阴极室溶液
的pH不会发生变化,C项错误;0.2 mol Cl2氧化CO(NH2)2的质量
为 ×60 g·mol-1=4.0 g,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利用反应6NO2+8NH3 7N2+12H2O构成电池的方法,既能实现
有效消除氮氧化物的排放,减轻环境污染,又能充分利用化学能,
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电流从右侧电极经过负载后流向左
侧电极
B. 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
选用阴离子交换膜
C. 电极A的反应式为2NH3-6e-
N2+6H+
D. 当有4.48 L NO2(标准状况)被处理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8
mol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反应6NO2+8NH3 7N2+12H2O可知,反应中NO2
为氧化剂,NH3为还原剂,则电极A为负极,电极B为正极,电流由
正极经导线流向负极,A正确;原电池工作时,阴离子向负极移
动,为使电池持续放电,离子交换膜需选用阴离子交换膜,B正
确;电解质溶液呈碱性,则负极反应式为2NH3-6e-+6OH-
N2+6H2O,C错误;当有4.48 L即0.2 mol NO2(标准状况)被处理
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0.2 mol×(4-0)=0.8 mol,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8. Na2Cr2O7的酸性水溶液随着H+浓度的增大会转化为CrO3。电解法制
备CrO3的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电解时只允许H+通过离子交换膜
B. 生成O2和H2的质量比为8∶1
C. 电解一段时间后阴极区溶液OH-的浓度
增大
D. CrO3的生成反应为Cr2 +2H+ 2CrO3+H2O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根据左侧电极上生成O2知,左侧电极为阳极,发生反
应:2H2O-4e- 4H++O2↑,右侧电极上生成H2,右侧电极为
阴极,发生反应:2H2O+2e- 2OH-+H2↑;生成O2和H2的物质
的量之比为1∶2,其质量比为8∶1,B、C项正确;由题意知,左室
中Na2Cr2O7随着H+浓度增大转化为CrO3:Cr2 +2H+ 2CrO3
+H2O,因此阳极生成的H+不能通过离子交换膜,通过离子交换膜
的是Na+,A项错误,D项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9. 电有机合成反应温和高效,体系简单,环境友好。电解合成1,2-
二氯乙烷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A. 该装置工作时,NaCl溶液的浓度不断减小
B. 液相反应中,C2H4 转变为1,2-二氯乙烷的同时,CuCl转变为
CuCl2
C. 该装置总反应为CH2 CH2+2H2O+2NaCl H2↑+2NaOH+
ClCH2CH2Cl
D. 离子交换膜X、Y分别为阴离子交换膜、阳离子交换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钠离子进入阴极区,氯离子进入阳极区,氯化钠浓度逐
渐减小,A、D正确;CuCl2能将C2H4 氧化为1,2-二氯乙烷,B错
误;以NaCl和CH2 CH2为原料合成1,2-二氯乙烷中,CuCl
CuCl2 CuCl,CuCl循环使用,其实质是NaCl、H2O与CH2
CH2反应,所以总反应为CH2 CH2+2H2O+2NaCl H2↑+
2NaOH+ClCH2CH2Cl,C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0. 四室式电渗析法制备盐酸和NaOH溶液的装置如图所示。a、b、c
为阴、阳离子交换膜。已知: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离子透过,
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透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b、c分别为阳离子交换膜、阴离子交
换膜
B. 通电后Ⅲ室中的Cl-透过c迁移至阳
极区
C. Ⅰ、Ⅱ、Ⅲ、Ⅳ室中的溶液的pH均升高
D. 电解反应为4NaCl+6H2O 4NaOH+4HCl+2H2↑+O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  由图中信息可知,左边电极与电源负极相连为阴极,右
边电极为阳极,所以通电后,阴离子向右定向移动,阳离子向左
定向移动,阳极上H2O放电生成O2和H+,阴极上H2O放电生成H2
和OH-;H+透过c膜,Cl-透过b膜,二者在b、c之间的Ⅲ室形成
盐酸,盐酸浓度变大,所以b、c分别为阴离子交换膜和阳离子交
换膜;Na+透过a膜,Ⅰ室内NaOH的浓度变大,所以a是阳离子交换
膜,A、B两项均错误;电解一段时间后,Ⅰ中溶液的 c (OH-)升
高,pH升高,Ⅱ中为NaCl溶液,pH不变,Ⅲ中有HCl生成,故 c
(H+)增大,pH减小,H2O放电生成O2,使水的量减小, c (H
+)增大,pH减小,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1. 电解的应用比较广泛。根据下列电解的应用,回答问题:
(1)利用LiOH和钴氧化物可制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OH可
由电解法制备,钴氧化物可通过处理钴渣获得。利用如图装
置电解制备LiOH,两电极区电解液分别为LiOH和LiCl溶
液。B极区电解液为 (填化学式)溶液,阳极电极反
应式为 ,电解过程中Li+向 (填
“A”或“B”)电极迁移。
LiOH 
2Cl--2e- Cl2↑ 
B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由题图可知,B极区生成H2,同时会生成LiOH,则B
极区电解液为LiOH溶液;电极A为阳极,在阳极区LiCl溶液
中的Cl-放电,电极反应式为2Cl--2e- Cl2↑;电解过程
中Li+(阳离子)向B电极(阴极区)迁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2)用NaOH溶液吸收烟气中的SO2,将所得的Na2SO3溶液进行电
解,可循环再生NaOH,同时得到H2SO4,其原理如图所示(电
极材料为石墨)。图中a极应连接电源的 (填“正”或
“负”)极,从C口流出的物质是 ,S 放电的电极
反应式为 。
负 
硫酸 
S -2e-+H2O S +2H+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解析:根据Na+、S 的移动方向可知,Na+移向阴极区,a极
应接电源负极,b极应接电源正极,阳极上亚硫酸根离子失去电
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S -2e-+
H2O S +2H+,阴极上水电离出的氢离子得到电子发生
还原反应生成氢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2e- H2↑+2OH
-,则从C口流出的物质是浓度较大的硫酸。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感谢欣赏
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