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B.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C.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D.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2.《天工开物》中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拴合,其底平如盂……其下列灶燃薪……共煎此盘……滚沸延及成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以铁打成叶片”说明金属铁有较好的延展性B.“铁钉拴合”换为铜钉,可减缓腐蚀C.“煎盐锅”用完需洗净擦干防止生锈D.“滚沸延及成盐”属于蒸发结晶操作3.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铝片可以露置在空中保存B.铜线和铝线不能直接对接C.固定铜板的铁螺丝易生锈D.“暖宝宝”撕开包装迅速发热4.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120年,主要的防腐方法有:①钢梁上安装铝片;②使用高性能富锌(富含锌粉)底漆;③使用高附着性防腐涂料;④预留钢铁腐蚀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A.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3e-Fe3+B.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牺牲阳极,失去电子C.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O2,降低吸氧腐蚀速率D.方法①②③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5.如图是家庭煤气(液化石油气)灶的部件说明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炉头容易生锈,主要是因为高温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B.外壳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铝不活泼C.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铁发生化学腐蚀D.灶脚由螺钉和外层电木(一种耐高温塑料)组成,电木起到了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6.下列关于Fe、Cu、Mg、Al四种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四种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都生成对应的氧化物B.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阳极电极需要定期更换C.铝制品、铜制品均能发生析氢腐蚀D.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接口处铜易生锈7. 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8.我国多条高压直流电线路的瓷绝缘子出现铁帽腐蚀现象,在铁帽上加锌环能有效防止铁帽的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断电时,锌环上的电极反应为Zn2++2e-ZnB.断电时,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C.通电时,锌环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通电时,该装置为外加电流法9.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正极的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B.S与H2的反应可表示为4H2+SS2-+4H2OC.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D.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即使镀层破损后仍对钢管有保护作用10.“孔蚀”是一种集中于金属表面极小范围并能深入到金属内部的电化学腐蚀。某铁合金表面钝化膜破损后,发生“孔蚀”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负极反应:Fe-2e-Fe2+B.氧化0.2 mol Fe,需消耗3.36 L O2C.铁合金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2O3·xH2OD.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外接电源负极与金属相连11.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装 置现象 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A.装置Ⅰ中的铁片均不会发生任何腐蚀B.装置Ⅱ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C.利用K3[Fe(CN)6]溶液可确定装置Ⅱ的正、负极D.铁片a、c所处的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二者腐蚀速率相等12.研究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1)甲图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实验,导管中液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 (填字母)。A.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B.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提高温度C.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D.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2)该小组将甲图装置改进成乙图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根据数据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 (填“加快”“不变”或“减慢”),你认为影响因素为 。时间/min 1 3 5 7 9液柱高度/cm 0.8 2.1 3.0 3.7 4.2(3)为探究铁钉腐蚀实验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完成表格空白(已知铁氰化钾溶液遇亚铁离子生成蓝色沉淀,常用于亚铁离子的检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 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 a点电极反应为① 然后再滴加2~3滴铁氰化钾溶液 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b点电极反应为② 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试判断③ (填“a”或“b”)为负极,该点腐蚀更严重。(4)图丙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相连而不会被腐蚀,属于 法。(5)金属阳极钝化是另一种电化学防腐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浓硫酸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该阳极电极反应式是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1.D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A正确;通过揉搓,手上的汗水可提供电解质溶液,B项正确;银丝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转化为单质银,单质银活动性较弱,可长时间保持光亮,C项正确;铜的活动性比铝弱,氧化铝不能被铜还原为单质铝,因此铜不会变黑,D项错误。2.B “铁钉拴合”换为铜钉,Fe、Cu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会加速铁的腐蚀,B错误。3.A 铝片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与电化学腐蚀无关,选A。4.A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Fe2+,A错误;铝和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钢铁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负极,失去电子,为牺牲阳极法,B正确;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O2,减少铁与氧气接触,减缓吸氧腐蚀速率,C正确;钢铁防腐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钢铁腐蚀,D正确。5.D 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因为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不是电化学腐蚀,A错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错误;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发生电化学腐蚀,C错误。6.B Cu发生吸氧腐蚀时生成碱式碳酸铜,A错误;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阳极产生的氧气会与石墨反应,因此阳极电极需要定期更换,B正确;铝制品能发生析氢腐蚀,而铜制品不能发生析氢腐蚀,C错误;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接口处铁易生锈,铁作负极,铜为正极,D错误。7.C 依题意,钢管桩为阴极,电子流向阴极,阴极被保护,铁不容易失去电子,故钢管桩表面的腐蚀电流(指铁失去电子形成的电流)接近于零,A项正确;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电子经外电路流向阴极,B项正确;高硅铸铁作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阳极上主要是海水中的水被氧化生成氧气,惰性辅助阳极不被损耗,C项错误;根据海水对钢管桩的腐蚀情况,增大或减小电流强度,D项正确。8.A 断电时,锌环与铁帽构成原电池,Zn作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Zn2+,A错误;断电时,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作负极、铁作正极,锌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B正确;通电时,锌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通电时,该装置中铁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阻止铁失电子,从而保护铁,为外加电流法,D正确。9.D 根据题意知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即发生析氢腐蚀,正极上H2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电极反应为2H2O+2e-2OH-+H2↑,A正确;S与H2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SS2-+4H2O,B正确;钢管腐蚀的过程中,负极上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Fe2+与周围的S2-和OH-反应分别生成FeS和Fe(OH)2,C正确;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但镀铜的钢管镀层破损后容易形成Fe-Cu原电池,会加速铁的腐蚀,D错误。10.B Fe易失电子作负极,另外的金属电极为正极,负极上Fe失电子生成Fe2+,则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A正确;温度和压强未知,气体摩尔体积无法确定,所以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B错误;铁合金腐蚀时先生成Fe2+,Fe2+和OH-反应生成Fe(OH)2,Fe(OH)2再被氧化生成Fe(OH)3,Fe(OH)3脱去一部分水生成Fe2O3·xH2O,所以最终产物为Fe2O3·xH2O,C正确;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被保护的金属作电解池阴极,所以应该将金属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D正确。11.C 装置Ⅰ两烧杯中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两边电势相等,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但铁片a、b仍可发生普通的化学腐蚀,A项错误;Fe发生反应生成Fe2+,则装置Ⅱ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Fe2+,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故可利用K3[Fe(CN)6] 溶液确定装置Ⅱ的正、负极,B项错误,C项正确;装置Ⅱ中产生了电流,c发生电化学腐蚀,a发生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快得多,故铁片a、c的腐蚀速率不同,D项错误。12.(1)ACD (2)减慢 NaCl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 (3)O2+4e-+2H2O4OH- Fe-2e-Fe2+ b (4)负极 外加电流 (5)3Fe-8e-+4H2OFe3O4+8H+解析:(1)A项,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反应速率加快,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快,液柱上升明显;B项,加热试管,气体的体积膨胀,液柱难以上升;C项,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铁粉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增大,且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液柱上升明显;D项,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液柱上升快,且颜色醒目,现象明显。(2)从相同时间间隔内表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液柱高度变化越来越小,则表明腐蚀的速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慢,影响因素:NaCl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3)该装置构成原电池,a点(正极)附近溶解氧量大,发生O2得电子生成OH-的反应,b处(负极)铁失电子生成Fe2+,该点腐蚀更严重。(4)图丙中,要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钢闸门(阴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属于外加电流法。(5)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则铁作阳极,电极反应式是3Fe-8e-+4H2OFe3O4+8H+。4 / 4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程 标准 1.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的现象。 2.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能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分点突破(一) 金属的腐蚀1.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发生 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2.本质金属本身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发生氧化反应):M-ne-Mn+。3.分类(1)化学腐蚀: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等) 反应而引起的腐蚀。(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 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电化学腐蚀又可分为 腐蚀和 腐蚀。4.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图示条件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 电极 反应 负极(Fe)正极(C)总反应相互关系 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吸氧腐蚀更普遍[实验1] 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和铁钉的变化。[实验2] 向100 mL烧杯中加入约50 mL饱和食盐水后,插入两个玻璃筒(无底);将一个无锈铁钉和一个碳棒分别用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后,再分别插入两个玻璃筒中,观察现象,如图2。【交流讨论】1.图1实验导管中水柱 ,铁钉表面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2.实验2的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说明什么问题?若向实验2中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将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请写出相关电极反应。3.若将实验1和实验2的溶液换为盐酸(均足量)。实验1中存在哪些形式的化学腐蚀?实验2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写出相关电极反应。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和联系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主要)定义 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等)直接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吸氧腐蚀(主要) 析氢腐蚀条件 金属与氧化性物质直接接触 水膜中溶有O2,呈极弱酸性或中性(吸氧腐蚀)或水膜酸性较强(析氢腐蚀)本质 金属被氧化生成金属离子区别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1.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定具支锥形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以及溶解氧(D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6.0时,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B.整个过程中,负极电极反应式均为Fe-3e-Fe3+C.pH=4.0时,同时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D.将铁换成铜进行实验,pH=2.0时,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走势与铁基本相同2.钢铁的锈蚀过程中,下列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①Fe的化合价由+2转化为+3②O2被还原③H+被还原④有Fe2O3·xH2O生成⑤杂质碳被氧化除去A.①② B.③④C.①②③④ D.全部分点突破(二) 金属的防护1.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1)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在金属中添加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成性能优异的合金,如不锈钢、钛合金等。(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①非金属保护层:在钢铁制品的表面喷涂油漆、矿物性油脂或覆盖搪瓷、塑料等。②金属保护层:用电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锡、铬、镍等金属。③发蓝处理:用化学方法在钢铁部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薄膜)。④钝化处理:利用阳极氧化处理铝制品的表面,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另外,采用离子注入、表面渗镀等方式在金属表面也可以形成稳定的钝化膜。2.电化学保护法(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法原理 示意图电极 要求 被保护的金属作为 极,活泼性更强的金属作为 极 被保护的金属作为 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惰性电极作为 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应用 锅炉的内壁、船舶的外壳等安装若干镁合金或锌块 钢闸门、地下管道连接电源负极1.如图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胶头滴管从Fe电极区域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入2滴 色 (铁氰化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已知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KFe[Fe(CN)6]沉淀。实验装置 电流表 阳极(负极区) 阴极(正极区)现象 指针 Zn溶解 有 产生,试管中 蓝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 — 结论 溶液中不含Fe2+,铁作正极未被腐蚀2.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含有NaCl的琼脂溶液,并滴入5~6滴酚酞溶液和K3[Fe(CN)6]溶液,混合均匀,取两个2~3 cm长的铁钉,用砂纸擦光,将裹有锌皮的铁钉放入a,缠有铜丝的铁钉放入b。实验 装置现象 铁钉周围 铁钉周围生成 ,铜丝周围 结论 铁作负极时易被腐蚀,铁作正极时未被腐蚀3.如图所示的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什么?请解释原因。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方法(1)同一种金属在相同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快慢如下:(2)同一种金属在不同介质中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3)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金属腐蚀越快。(4)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活动性强的金属腐蚀越快。1.如图是金属牺牲阳极法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装置为电解池B.本实验牺牲了金属Fe来保护金属ZnC.加入K3[Fe(CN)6]溶液后,Fe电极附近不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D.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长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不需要更换2.下列有关金属铁的腐蚀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A.在钢铁表面进行发蓝处理,生成四氧化三铁薄膜保护金属B.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后者更易被腐蚀C.铁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D.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膜属于电化学保护法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拓展应用(探究与创新)【典例】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酸。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继续查阅中国知网,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Cu2(OH)2CO3和Cu2(OH)3Cl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请解释原因。(3)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有害锈Cu2(OH)3Cl的原理示意图。①写出在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②若生成2.145 g Cu2(OH)3Cl,计算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③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写出过程Ⅰ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4)BTA保护法是青铜器修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原理如图所示:请分析BTA保护法可能的优点。【规律方法】金属腐蚀类型的判断方法 (1)根据是否发生原电池反应来判断发生原电池反应引起的金属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否则属于化学腐蚀。(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及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判断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在酸性较强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在中性或酸性较弱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只可能发生吸氧腐蚀。【迁移应用】1.国产航母山东舰已经列装服役,它是采用模块制造然后焊接组装而成的,对焊接有着极高的要求。实验室模拟在海水环境和河水环境下对焊接金属材料使用的影响(如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由图示的金属腐蚀情况说明了Sn的金属活动性弱于FeB.由图示可以看出甲是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乙是在河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C.两种环境下铁被腐蚀时的电极反应式均为Fe-2e-Fe2+D.为了防止舰艇在海水中被腐蚀,可在焊点附近用锌块打“补丁”2.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B.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C.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D.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在铜铁接触处滴加NaCl溶液,则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3e-Fe3+1.下列反应与电化学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市售“暖贴”中含有铁粉、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揉搓后释放热量C.纯银器表面变黑D.用电镀法将镍、铬等金属外衣“披”在塑料制品上2.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于西汉的“长信宫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青铜的熔点大于纯铜B.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OH)2C.镏金层破损后,金作负极可以继续保护破损处的铜,此法称为牺牲阳极法D.铝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可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3.下列对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判断错误的是( )A.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B.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C.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为牺牲阳极法D.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时,铁电极上发生的反应为2H++2e-H2↑4.铁的腐蚀和防护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已知:氢氧化物开始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开始沉淀时,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 mol·L-1)。回答下列问题。沉淀物 Fe(OH)3 Fe(OH)2 Zn(OH)2开始沉淀时的pH 1.1 5.8 5.9完全沉淀时的pH 3.2 8.8 8.0(1)研究铁的腐蚀。将一定量铁粉和碳粉混合后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加入NaCl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测得溶液的pH和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①容器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除温度影响外的原因是 。②反应过程中,混合液里先生成的Fe2+会被氧化生成Fe(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700 s后pH略下降,原因是 。(2)研究铁的防护。在铁表面镀锌可有效防止铁被腐蚀。已知:溶液中Zn2+与NH3可发生反应:Zn2++nNH3[Zn(NH3)n]2+(n=1~4)。某镀锌废液中含有Zn2+(<1 mol·L-1)、Fe2+、Fe3+、N、H+等阳离子。请设计利用该电镀废液回收ZnCl2-NH4Cl溶液的实验方案: 。(实验中可选用试剂:30% H2O2溶液、1.0 mol·L-1 NaOH溶液、1.0 mol·L-1氨水)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基础知识·准落实】分点突破(一)师生互动1.氧化还原 3.(1)直接 (2)原电池 析氢 吸氧 4.酸性较强 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Fe-2e-Fe2+ Fe-2e-Fe2+ 2H++2e-H2↑ 2H2O+O2+4e-4OH- Fe+2H+Fe2++H2↑ 2Fe+O2+2H2O2Fe(OH)2探究活动交流讨论1.提示:上升 生锈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2.提示: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向碳棒一端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该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3.提示:若换为盐酸,则实验1中会发生铁与盐酸的化学腐蚀,同时也有电化学腐蚀;实验2中则发生电化学腐蚀,有电流通过,正极:2H++2e-H2↑,负极:Fe-2e-Fe2+。自主练习1.C 由题图可知,pH=6.0时,锥形瓶内的溶解氧减少,以及锥形瓶内的气压减小,都说明有吸氧腐蚀发生,因此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2H2O,A错误;整个过程中,Fe粉和C粉构成了原电池,Fe粉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B错误;若pH=4.0时只发生吸氧腐蚀,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应该下降,而图中pH=4.0时,锥形瓶内的压强几乎不变,说明Fe粉同时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C正确;pH=2.0的溶液,酸性较强,因此锥形瓶中的Fe粉发生析氢腐蚀,产生氢气,因此会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而Cu不能发生析氢腐蚀,D错误。2.C 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强时,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2H++2e-H2↑和Fe-2e-Fe2+;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弱或呈中性时,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导致钢铁表面生成铁锈,同时在电解质溶液中还发生一系列反应:4Fe(OH)2+2H2O+O24Fe(OH)3,2Fe(OH)3Fe2O3·xH2O+(3-x)H2O。分点突破(二)师生互动2.原电池 电解池 正 负 阴 负 阳 正探究活动1.提示:黄 K3[Fe(CN)6] 偏转 气泡 无 Zn-2e-Zn2+ 2H++2e-H2↑2.提示:变红 蓝色沉淀 变红3.提示:④>②>①>③。铁在海水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当铁与比其活动性差的Sn相连时,Fe被腐蚀的速率增大(比①大),与比其活动性强的Zn相连时,Zn作为负极被腐蚀,铁作为正极被保护,其腐蚀的速率要比①小;④中Fe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铁被腐蚀的速率最快。自主练习1.C 牺牲阳极法遵循原电池原理,题述装置属于原电池,A错误;锌的活泼性比铁强,锌作负极,被腐蚀,本实验牺牲了金属Zn来保护金属Fe,B错误;锌被腐蚀,铁没有被腐蚀,加入K3[Fe(CN)6]溶液后,Fe电极附近不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C正确;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会被腐蚀,需要定期更换,D错误。2.A A项,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可防止金属腐蚀,正确;B项,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Sn,所以镀锡铁镀层破损时,Fe作原电池的负极首先被腐蚀,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由于Fe作正极,被腐蚀的是活动性强的Zn,Fe被保护起来,因此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前者更易被腐蚀,错误;C项,铁与电源负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错误。【关键能力·细培养】【典例】 提示:(1)Cu2(OH)2CO3+4HCl2CuCl2+3H2O+CO2↑。(2)结合图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3)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②n[Cu2(OH)3Cl]==0.01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n(O2)==0.01 mol,故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V=0.01 mol×22.4 L·mol-1=0.224 L。③结合图可知,过程Ⅰ中Cu作负极,电极反应是Cu-e-+Cl-CuCl。(4)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能够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除去有害锈;此法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迁移应用1.B 两图中被腐蚀的都是Fe,说明Fe是负极,Sn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Fe>Sn,A正确;从腐蚀程度来看,乙比较严重,因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腐蚀速率比河水中快,故乙是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甲是在河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B错误;铁被腐蚀时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C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Sn,如果用锌块打“补丁”,则Zn作为负极被腐蚀,可以保护Fe、Sn,D正确。2.B 放电时,Cl-由b区向a区迁移,A错误;液滴边缘是正极区,正极上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被液滴覆盖的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C错误;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则发生铁的吸氧腐蚀,负极Fe失去电子生成Fe2+,D错误。【教学效果·勤检测】1.C 银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化学腐蚀,与电化学反应原理无关,选C。2.D 青铜是铜的合金,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A错误;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B错误;铜比金活泼,镏金层破损后,铜作负极会导致铜被加速锈蚀,C错误。3.D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Fe为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法,A项正确;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Fe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Fe2+,D项错误;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Fe为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法,开关K置于B处时,Fe为原电池的正极,属于牺牲阳极法,B、C项正确。4.(1)①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导致压强增大;铁与碳粉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消耗容器内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同时Fe2+被氧化成Fe3+也会消耗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②4Fe2++8OH-+O2+2H2O4Fe(OH)3↓ ③铁发生吸氧腐蚀产生的OH-与Fe2+生成Fe(OH)2沉淀,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得pH略下降(2)往镀锌废液中加入过量30%H2O2溶液,然后加入1.0 mol·L-1氨水将pH调整到略小于5.9,过滤后加热滤液,得到ZnCl2-NH4Cl溶液解析:(2)往镀锌废液中加入过量双氧水,然后加入氨水将pH调整到略小于5.9,确保Fe3+完全沉淀,同时降低氢离子浓度,过滤除去Fe(OH)3沉淀,加热滤液使多余的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氧气逸出,最终得到ZnCl2-NH4Cl溶液。8 / 8(共87张PPT)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课程 标准 1.了解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本质,能利用电化学原理解释金属腐蚀的现象。2.知道金属腐蚀的危害,能选择并设计防腐措施目 录1、基础知识·准落实2、关键能力·细培养3、教学效果·勤检测4、学科素养·稳提升基础知识·准落实1梳理归纳 高效学习分点突破(一) 金属的腐蚀1. 概念金属或合金与周围的气体或液体发生 反应而引起损耗的现象。2. 本质金属本身失去电子变成阳离子的过程(发生氧化反应):M- n e-M n+。氧化还原 3. 分类(1)化学腐蚀: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等) 反应而引起的腐蚀。(2)电化学腐蚀: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 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电化学腐蚀又可分为 腐蚀和 腐蚀。直接 原电池 析氢 吸氧 4.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图示条件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 钢铁表面吸附的水膜 酸性较强 酸性很弱或呈中性 4. 钢铁的电化学腐蚀析氢腐蚀 吸氧腐蚀电极 反应 负极(Fe) 正极(C) 总反应 相互关系 通常两种腐蚀同时存在,但吸氧腐蚀更普遍 Fe-2e- Fe2Fe-2e- Fe2+ 2H++2e- H2↑ 2H2O+O2+4e- 4OH- Fe+2H+ Fe2++H2↑ 2Fe+O2+2H2O 2Fe(OH)2 [实验1] 将经过酸洗除锈的铁钉,用饱和食盐水浸泡一下,放入图1所示的具支试管中。几分钟后,观察导管中水柱和铁钉的变化。[实验2] 向100 mL烧杯中加入约50 mL饱和食盐水后,插入两个玻璃筒(无底);将一个无锈铁钉和一个碳棒分别用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后,再分别插入两个玻璃筒中,观察现象,如图2。【交流讨论】1. 图1实验导管中水柱 ,铁钉表面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提示:上升 生锈 铁钉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吸氧腐蚀2. 实验2的电流计的指针是否偏转?说明什么问题?若向实验2中插入碳棒的玻璃筒内滴入酚酞溶液,将会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问题?请写出相关电极反应。提示:电流计指针偏转,说明有电流通过;向碳棒一端加入酚酞溶液显红色,说明该极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 4OH-。3. 若将实验1和实验2的溶液换为盐酸(均足量)。实验1中存在哪些形式的化学腐蚀?实验2中是否有电流通过?写出相关电极反应。提示:若换为盐酸,则实验1中会发生铁与盐酸的化学腐蚀,同时也有电化学腐蚀;实验2中则发生电化学腐蚀,有电流通过,正极:2H++2e- H2↑,负极:Fe-2e- Fe2+。化学腐蚀与电化学腐蚀的区别和联系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主要)定义 金属与其表面接触的一些物质(如O2、Cl2、SO2等)直接反应而引起的腐蚀 不纯的金属与电解质溶液接触时会发生原电池反应,比较活泼的金属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吸氧腐蚀(主要) 析氢腐蚀 化学腐蚀 电化学腐蚀(主要)条件 金属与氧化性物质直接接触 水膜中溶有O2,呈极弱酸性或中性(吸氧腐蚀)或水膜酸性较强(析氢腐蚀)本质 金属被氧化生成金属离子 区别 无电流产生 有微弱电流产生1. 用如图所示装置及试剂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实验探究,测定具支锥形瓶中压强随时间变化关系以及溶解氧(DO)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曲线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pH=4.0时,同时发生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D. 将铁换成铜进行实验,pH=2.0时,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走势与铁基本相同解析: 由题图可知,pH=6.0时,锥形瓶内的溶解氧减少,以及锥形瓶内的气压减小,都说明有吸氧腐蚀发生,因此正极电极反应式为O2+4H++4e- 2H2O,A错误;整个过程中,Fe粉和C粉构成了原电池,Fe粉作为负极,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B错误;若pH=4.0时只发生吸氧腐蚀,锥形瓶内的气体压强应该下降,而图中pH=4.0时,锥形瓶内的压强几乎不变,说明Fe粉同时发生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C正确;pH=2.0的溶液,酸性较强,因此锥形瓶中的Fe粉发生析氢腐蚀,产生氢气,因此会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增大,而Cu不能发生析氢腐蚀,D错误。2. 钢铁的锈蚀过程中,下列变化可能发生的是( )①Fe的化合价由+2转化为+3②O2被还原③H+被还原④有Fe2O3· x H2O生成⑤杂质碳被氧化除去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②③④ D. 全部解析: 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强时,钢铁发生析氢腐蚀,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2H++2e- H2↑和Fe-2e- Fe2+;当钢铁表面的电解质溶液的水膜酸性较弱或呈中性时,钢铁发生吸氧腐蚀,导致钢铁表面生成铁锈,同时在电解质溶液中还发生一系列反应:4Fe(OH)2+2H2O+O2 4Fe(OH)3,2Fe(OH)3 Fe2O3· x H2O+(3- x )H2O。分点突破(二) 金属的防护1. 金属防护的一般方法(1)改变金属材料的组成在金属中添加其他金属或非金属可以制成性能优异的合金,如不锈钢、钛合金等。(2)在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①非金属保护层:在钢铁制品的表面喷涂油漆、矿物性油脂或覆盖搪瓷、塑料等。②金属保护层:用电镀等方法在钢铁表面镀上一层锌、锡、铬、镍等金属。③发蓝处理:用化学方法在钢铁部件表面进行发蓝处理(生成一层致密的Fe3O4薄膜)。④钝化处理:利用阳极氧化处理铝制品的表面,使之形成致密的氧化膜而钝化。另外,采用离子注入、表面渗镀等方式在金属表面也可以形成稳定的钝化膜。2. 电化学保护法(阴极保护法)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法原理 示意图原电池 电解池 牺牲阳极法 外加电流法电极 要求 被保护的金属作为 极,活泼性更强的金属作为 极 被保护的金属作为 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惰性电极作为 极,与电源的 极相连应用 锅炉的内壁、船舶的外壳等安装若干镁合金或锌块 钢闸门、地下管道连接电源负极正 负 阴 负 阳 正 1. 如图装置反应一段时间后,用胶头滴管从Fe电极区域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再向试管中滴入2滴 色 (铁氰化钾)溶液,观察实验现象。已知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特征蓝色的KFe[Fe(CN)6]沉淀。实验装置 电流表 阳极(负极区) 阴极(正极区)现象 指针 Zn溶解 有 产生,试管中 蓝色沉淀生成有关反应 — 结论 溶液中不含Fe2+,铁作正极未被腐蚀 提示:黄 K3[Fe(CN)6] 偏转 气泡 无 Zn-2e- Zn2+ 2H++2e- H2↑实验 装置现象 铁钉周围 铁钉周围生成 ,铜丝周围 结论 铁作负极时易被腐蚀,铁作正极时未被腐蚀 提示:变红 蓝色沉淀 变红2. 在两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含有NaCl的琼脂溶液,并滴入5~6滴酚酞溶液和K3[Fe(CN)6]溶液,混合均匀,取两个2~3 cm长的铁钉,用砂纸擦光,将裹有锌皮的铁钉放入a,缠有铜丝的铁钉放入b。3. 如图所示的各容器中盛有海水,铁在其中被腐蚀时由快到慢的顺序是什么?请解释原因。提示:④>②>①>③。铁在海水中的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当铁与比其活动性差的Sn相连时,Fe被腐蚀的速率增大(比①大),与比其活动性强的Zn相连时,Zn作为负极被腐蚀,铁作为正极被保护,其腐蚀的速率要比①小;④中Fe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铁被腐蚀的速率最快。金属腐蚀快慢的判断方法(1)同一种金属在相同电解质溶液中,腐蚀快慢如下:(2)同一种金属在不同介质中腐蚀由快到慢的顺序为强电解质溶液>弱电解质溶液>非电解质溶液。(3)对同一种电解质溶液来说,电解质溶液浓度越大,金属腐蚀越快。(4)金属活动性差别越大,活动性强的金属腐蚀越快。1. 如图是金属牺牲阳极法的实验装置,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该装置为电解池B. 本实验牺牲了金属Fe来保护金属ZnC. 加入K3[Fe(CN)6]溶液后,Fe电极附近不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D. 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长时间没有什么变化,不需要更换解析: 牺牲阳极法遵循原电池原理,题述装置属于原电池,A错误;锌的活泼性比铁强,锌作负极,被腐蚀,本实验牺牲了金属Zn来保护金属Fe,B错误;锌被腐蚀,铁没有被腐蚀,加入K3[Fe(CN)6]溶液后,Fe电极附近不会产生特征的蓝色沉淀,C正确;远洋货轮上镶嵌的金属Zn会被腐蚀,需要定期更换,D错误。2. 下列有关金属铁的腐蚀与防护,说法正确的是( )A. 在钢铁表面进行发蓝处理,生成四氧化三铁薄膜保护金属B. 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后者更易被腐蚀C. 铁与电源正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D. 用氧化剂使金属表面生成致密的保护膜属于电化学保护法解析: A项,致密的四氧化三铁薄膜可防止金属腐蚀,正确;B项,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Sn,所以镀锡铁镀层破损时,Fe作原电池的负极首先被腐蚀,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由于Fe作正极,被腐蚀的是活动性强的Zn,Fe被保护起来,因此当镀锡铁和镀锌铁镀层破损时,前者更易被腐蚀,错误;C项,铁与电源负极连接可实现电化学保护,错误。关键能力·细培养2互动探究 深化认知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拓展应用(探究与创新)【典例】 《我在故宫修文物》这部纪录片里关于古代青铜器的修复引起了某研学小组的兴趣。“修旧如旧”是文物保护的主旨。(1)查阅高中教材得知铜锈为Cu2(OH)2CO3,俗称铜绿,可溶于酸。请写出铜绿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提示:Cu2(OH)2CO3+4HCl 2CuCl2+3H2O+CO2↑。(2)继续查阅中国知网,了解到铜锈的成分非常复杂,主要成分有Cu2(OH)2CO3和Cu2(OH)3Cl。考古学家将铜锈分为无害锈和有害锈,结构如图所示:Cu2(OH)2CO3和Cu2(OH)3Cl分别属于无害锈和有害锈,请解释原因。提示:结合图可知,Cu2(OH)2CO3为致密结构,可以阻止潮湿空气进入内部进一步腐蚀铜,属于无害锈。Cu2(OH)3Cl为疏松结构,潮湿空气可以进入空隙内将内部的铜进一步腐蚀,属于有害锈。(3)如图为青铜器在潮湿环境中发生电化学腐蚀生成有害锈Cu2(OH)3Cl的原理示意图。①写出在发生电化学腐蚀的过程中正极的电极反应。提示:正极的电极反应为O2+4e-+2H2O 4OH-。②若生成2.145 g Cu2(OH)3Cl,计算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提示: n [Cu2(OH)3Cl]= =0.01 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可得 n (O2)= =0.01 mol,故理论上消耗标准状况下氧气的体积为 V =0.01 mol×22.4 L·mol-1=0.224 L。③文献显示有害锈的形成过程中会产生CuCl(白色不溶于水的固体):写出过程Ⅰ中负极的电极反应式。提示:结合图可知,过程Ⅰ中Cu作负极,电极反应是Cu-e-+Cl- CuCl。(4)BTA保护法是青铜器修复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原理如图所示:请分析BTA保护法可能的优点。提示:在青铜器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透明保护膜;能够替换出锈层中的Cl-,能够高效除去有害锈;此法不破坏无害锈,可以保护青铜器的艺术价值,做到“修旧如旧”。【规律方法】金属腐蚀类型的判断方法(1)根据是否发生原电池反应来判断发生原电池反应引起的金属腐蚀,属于电化学腐蚀,否则属于化学腐蚀。(2)根据金属的活动性及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判断位于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氢前面的金属,在酸性较强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析氢腐蚀,在中性或酸性较弱的电解质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氢后面的金属只可能发生吸氧腐蚀。【迁移应用】1. 国产航母山东舰已经列装服役,它是采用模块制造然后焊接组装而成的,对焊接有着极高的要求。实验室模拟在海水环境和河水环境下对焊接金属材料使用的影响(如图)。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是( )A. 由图示的金属腐蚀情况说明了Sn的金属活动性弱于FeB. 由图示可以看出甲是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乙是在河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D. 为了防止舰艇在海水中被腐蚀,可在焊点附近用锌块打“补丁”解析: 两图中被腐蚀的都是Fe,说明Fe是负极,Sn为正极,说明金属活动性:Fe>Sn,A正确;从腐蚀程度来看,乙比较严重,因海水中含有较多的盐分,腐蚀速率比河水中快,故乙是在海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甲是在河水环境下的腐蚀情况,B错误;铁被腐蚀时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C正确;由于金属活动性:Zn>Fe>Sn,如果用锌块打“补丁”,则Zn作为负极被腐蚀,可以保护Fe、Sn,D正确。2. 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如图所示。导致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液滴之下氧气含量比边缘处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液滴中的Cl-由a区向b区迁移C. 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生成的Fe2+由a区向b区迁移,与b区的OH-形成Fe(OH)2,进一步氧化、脱水形成铁锈解析: 放电时,Cl-由b区向a区迁移,A错误;液滴边缘是正极区,正极上O2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被液滴覆盖的铁为负极,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C错误;若改用嵌有一铜螺丝钉的铁板,则发生铁的吸氧腐蚀,负极Fe失去电子生成Fe2+,D错误。教学效果·勤检测3强化技能 查缺补漏1. 下列反应与电化学反应原理无关的是( )A. 黄铜(铜锌合金)制作的铜锣不易产生铜绿B. 市售“暖贴”中含有铁粉、炭粉、木屑、少量氯化钠和水等,揉搓后释放热量C. 纯银器表面变黑D. 用电镀法将镍、铬等金属外衣“披”在塑料制品上解析: 银在空气中被氧化发生化学腐蚀,与电化学反应原理无关,选C。2. 北京冬奥会火种灯的外形设计灵感来自于西汉的“长信宫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青铜的熔点大于纯铜B.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Cu(OH)2C. 镏金层破损后,金作负极可以继续保护破损处的铜,此法称为牺牲阳极法D. 铝合金表面氧化物薄膜可保护内部金属不被腐蚀解析: 青铜是铜的合金,合金的熔点低于其成分金属,A错误;铜锈的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铜[Cu2(OH)2CO3],B错误;铜比金活泼,镏金层破损后,铜作负极会导致铜被加速锈蚀,C错误。3. 下列对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的判断错误的是( )A.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可减缓铁的腐蚀B.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或B处均可减缓铁的腐蚀C. 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B处时,为牺牲阳极法解析: 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A处,Fe为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法,A项正确;若X为碳棒,开关K置于B处,Fe为原电池的负极,电极反应为Fe-2e- Fe2+,D项错误;若X为锌棒,开关K置于A处,Fe为电解池的阴极,属于外加电流法,开关K置于B处时,Fe为原电池的正极,属于牺牲阳极法,B、C项正确。4. 铁的腐蚀和防护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已知:氢氧化物开始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开始沉淀时,金属离子的浓度为1.0 mol·L-1)。回答下列问题。沉淀物 Fe(OH)3 Fe(OH)2 Zn(OH)2开始沉淀时的pH 1.1 5.8 5.9完全沉淀时的pH 3.2 8.8 8.0(1)研究铁的腐蚀。将一定量铁粉和碳粉混合后置于一密闭容器中,加入NaCl和盐酸的混合溶液。测得溶液的pH和压强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①容器内压强先增大后减小,除温度影响外的原因是 。②反应过程中,混合液里先生成的Fe2+会被氧化生成Fe(OH)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700 s后pH略下降,原因是 。铁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导致压强增大;铁与碳粉构成原电池发生吸氧腐蚀,消耗容器内的氧气导致压强减小,同时Fe2+被氧化成Fe3+也会消耗氧气,使容器内压强减小 4Fe2++8OH-+O2+2H2O4Fe(OH)3↓ 铁发生吸氧腐蚀产生的OH-与Fe2+生成Fe(OH)2沉淀,消耗了溶液中的OH-,使得pH略下降 (2)研究铁的防护。在铁表面镀锌可有效防止铁被腐蚀。已知:溶液中Zn2+与NH3可发生反应:Zn2++ n NH3 [Zn(NH3) n ]2+( n =1~4)。某镀锌废液中含有Zn2+(<1mol·L-1)、Fe2+、Fe3+、N 、H+等阳离子。请设计利用该电镀废液回收ZnCl2-NH4Cl溶液的实验方案: 。(实验中可选用试剂:30% H2O2溶液、1.0 mol·L-1 NaOH溶液、1.0 mol·L-1氨水)往镀锌废液中加入过量30%H2O2溶液,然后加入1.0 mol·L-1氨水将pH调整到略小于5.9,过滤后加热滤液,得到ZnCl2-NH4Cl溶液 解析:往镀锌废液中加入过量双氧水,然后加入氨水将pH调整到略小于5.9,确保Fe3+完全沉淀,同时降低氢离子浓度,过滤除去Fe(OH)3沉淀,加热滤液使多余的双氧水分解成氧气和水,氧气逸出,最终得到ZnCl2-NH4Cl溶液。学科素养·稳提升4内化知识 知能升华1. “乌铜走银”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该工艺将部分氧化的银丝镶嵌于铜器表面,艺人用手边捂边揉搓铜器,铜表面逐渐变黑,银丝变得银光闪闪。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B. 通过揉搓可提供电解质溶液C. 银丝可长时间保持光亮D. 用铝丝代替银丝,铜也会变黑123456789101112解析: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铜的金属活动性大于银,A正确;通过揉搓,手上的汗水可提供电解质溶液,B项正确;银丝发生还原反应,氧化银转化为单质银,单质银活动性较弱,可长时间保持光亮,C项正确;铜的活动性比铝弱,氧化铝不能被铜还原为单质铝,因此铜不会变黑,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2. 《天工开物》中描述:“凡煎盐锅古谓之牢盆……其盆周阔数丈,径亦丈许。用铁者以铁打成叶片,铁钉拴合,其底平如盂……其下列灶燃薪……共煎此盘……滚沸延及成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以铁打成叶片”说明金属铁有较好的延展性B. “铁钉拴合”换为铜钉,可减缓腐蚀C. “煎盐锅”用完需洗净擦干防止生锈D. “滚沸延及成盐”属于蒸发结晶操作解析: “铁钉拴合”换为铜钉,Fe、Cu形成原电池,Fe作负极,会加速铁的腐蚀,B错误。1234567891011123. 下列现象与电化学腐蚀无关的是( )A. 铝片可以露置在空中保存B. 铜线和铝线不能直接对接C. 固定铜板的铁螺丝易生锈D. “暖宝宝”撕开包装迅速发热解析: 铝片在空气中易形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与电化学腐蚀无关,选A。1234567891011124. 港珠澳大桥的设计使用寿命高达120年,主要的防腐方法有:①钢梁上安装铝片;②使用高性能富锌(富含锌粉)底漆;③使用高附着性防腐涂料;④预留钢铁腐蚀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B. 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牺牲阳极,失去电子C. 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O2,降低吸氧腐蚀速率D. 方法①②③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123456789101112解析: 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的负极反应为Fe-2e- Fe2+,A错误;铝和锌的活动性大于铁,钢铁防腐过程中铝和锌均作为负极,失去电子,为牺牲阳极法,B正确;防腐涂料可以防水、隔离O2,减少铁与氧气接触,减缓吸氧腐蚀速率,C正确;钢铁防腐只能减缓钢铁腐蚀,未能完全消除钢铁腐蚀,D正确。1234567891011125. 如图是家庭煤气(液化石油气)灶的部件说明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炉头容易生锈,主要是因为高温下铁发生电化学腐蚀B. 外壳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铝不活泼C. 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铁发生化学腐蚀D. 灶脚由螺钉和外层电木(一种耐高温塑料)组成,电木起到了防止金属腐蚀的作用123456789101112解析: 燃气灶的中心部位容易生锈,主要是因为高温下铁发生化学腐蚀,不是电化学腐蚀,A错误;铝合金材料不易锈蚀是因为铝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B错误;锅支架生锈的主要原因是经常沾上盐水,发生电化学腐蚀,C错误。1234567891011126. 下列关于Fe、Cu、Mg、Al四种金属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四种金属发生吸氧腐蚀时都生成对应的氧化物B. 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阳极电极需要定期更换C. 铝制品、铜制品均能发生析氢腐蚀D. 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接口处铜易生锈解析: Cu发生吸氧腐蚀时生成碱式碳酸铜,A错误;用石墨电极电解熔融氧化铝冶炼铝,阳极产生的氧气会与石墨反应,因此阳极电极需要定期更换,B正确;铝制品能发生析氢腐蚀,而铜制品不能发生析氢腐蚀,C错误;铁制器件附有铜制配件,接口处铁易生锈,铁作负极,铜为正极,D错误。1234567891011127. 支撑海港码头基础的钢管桩,常用外加电流法进行防腐,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高硅铸铁为惰性辅助阳极。下列有关表述不正确的是( )A. 通入保护电流使钢管桩表面腐蚀电流接近于零B. 通电后外电路电子被强制从高硅铸铁流向钢管桩C. 高硅铸铁的作用是作为损耗阳极材料和传递电流D. 通入的保护电流应该根据环境条件变化进行调整123456789101112解析: 依题意,钢管桩为阴极,电子流向阴极,阴极被保护,铁不容易失去电子,故钢管桩表面的腐蚀电流(指铁失去电子形成的电流)接近于零,A项正确;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失去电子,电子经外电路流向阴极,B项正确;高硅铸铁作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阳极上主要是海水中的水被氧化生成氧气,惰性辅助阳极不被损耗,C项错误;根据海水对钢管桩的腐蚀情况,增大或减小电流强度,D项正确。1234567891011128. 我国多条高压直流电线路的瓷绝缘子出现铁帽腐蚀现象,在铁帽上加锌环能有效防止铁帽的腐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断电时,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C. 通电时,锌环是阳极,发生氧化反应D. 通电时,该装置为外加电流法123456789101112解析: 断电时,锌环与铁帽构成原电池,Zn作负极,电极反应为Zn-2e- Zn2+,A错误;断电时,由于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所以锌作负极、铁作正极,锌仍能防止铁帽被腐蚀,B正确;通电时,锌环与电源的正极相连,作电解池的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C正确;通电时,该装置中铁帽与电源的负极相连,可阻止铁失电子,从而保护铁,为外加电流法,D正确。1234567891011129. 在潮湿的深层土壤中,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有关厌氧腐蚀的机理有多种,其中一种理论为厌氧细菌可促使S 与H2反应生成S2-,加速钢管的腐蚀,其反应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钢管腐蚀的直接产物中含有FeS、Fe(OH)2D. 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即使镀层破损后仍对钢管有保护作用123456789101112解析: 根据题意知钢管主要发生厌氧腐蚀,即发生析氢腐蚀,正极上H2O发生还原反应生成H2,电极反应为2H2O+2e- 2OH-+H2↑,A正确;S 与H2在厌氧细菌的作用下反应生成S2-和H2O,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4H2+S S2-+4H2O,B正确;钢管腐蚀的过程中,负极上Fe失去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e2+,Fe2+与周围的S2-和OH-反应分别生成FeS和Fe(OH)2,C正确;在钢管表面镀锌或铜可减缓钢管的腐蚀,但镀铜的钢管镀层破损后容易形成Fe-Cu原电池,会加速铁的腐蚀,D错误。12345678910111210. “孔蚀”是一种集中于金属表面极小范围并能深入到金属内部的电化学腐蚀。某铁合金表面钝化膜破损后,发生“孔蚀”的电化学腐蚀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B. 氧化0.2 mol Fe,需消耗3.36 L O2C. 铁合金腐蚀的最终产物为Fe2O3·x H2OD. 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外接电源负极与金属相连123456789101112解析: Fe易失电子作负极,另外的金属电极为正极,负极上Fe失电子生成Fe2+,则电极反应式为Fe-2e- Fe2+,A正确;温度和压强未知,气体摩尔体积无法确定,所以无法计算氧气的物质的量,B错误;铁合金腐蚀时先生成Fe2+,Fe2+和OH-反应生成Fe(OH)2,Fe(OH)2再被氧化生成Fe(OH)3,Fe(OH)3脱去一部分水生成Fe2O3· x H2O,所以最终产物为Fe2O3· x H2O,C正确;为防止孔蚀发生,可以将被保护的金属作电解池阴极,所以应该将金属连接外接电源的负极,D正确。12345678910111211.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列装置探究电解质溶液的浓度对金属腐蚀的影响,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装置现象 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 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123456789101112A. 装置Ⅰ中的铁片均不会发生任何腐蚀C. 利用K3[Fe(CN)6]溶液可确定装置Ⅱ的正、负极D. 铁片a、c所处的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二者腐蚀速率相等123456789101112解析: 装置Ⅰ两烧杯中NaCl溶液的浓度相等,两边电势相等,所以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但铁片a、b仍可发生普通的化学腐蚀,A项错误;Fe发生反应生成Fe2+,则装置Ⅱ负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Fe-2e- Fe2+,Fe2+遇K3[Fe(CN)6]溶液生成蓝色沉淀,故可利用K3[Fe(CN)6] 溶液确定装置Ⅱ的正、负极,B项错误,C项正确;装置Ⅱ中产生了电流,c发生电化学腐蚀,a发生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快得多,故铁片a、c的腐蚀速率不同,D项错误。12345678910111212. 研究金属腐蚀和防腐的原理很有现实意义。(1)甲图为探究钢铁的吸氧腐蚀的装置。某兴趣小组按该装置实验,导管中液柱上升缓慢,下列措施可以更快更清晰观察到水柱上升现象的有 (填字母)。A. 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B. 用酒精灯加热试管提高温度C. 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D. 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ACD 123456789101112解析: A项,用纯氧气代替试管内空气,反应速率加快,容器内气体的压强减小快,液柱上升明显;B项,加热试管,气体的体积膨胀,液柱难以上升;C项,将铁钉换成铁粉和碳粉混合粉末,铁粉与电解质的接触面积增大,且形成原电池,反应速率加快,液柱上升明显;D项,换成更细的导管,水中滴加红墨水,液柱上升快,且颜色醒目,现象明显。123456789101112(2)该小组将甲图装置改进成乙图装置并进行实验,导管中红墨水液柱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如表,根据数据判断腐蚀的速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 (填“加快”“不变”或“减慢”),你认为影响因素为 。减慢 NaCl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 时间/min 1 3 5 7 9液柱高度/cm 0.8 2.1 3.0 3.7 4.2123456789101112解析:从相同时间间隔内表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液柱高度变化越来越小,则表明腐蚀的速率随时间的增加逐渐减慢,影响因素:NaCl溶液中溶解氧的浓度。123456789101112(3)为探究铁钉腐蚀实验a、b两点所发生的反应,进行以下实验,完成表格空白(已知铁氰化钾溶液遇亚铁离子生成蓝色沉淀,常用于亚铁离子的检验)。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向NaCl溶液中滴加2~3滴酚酞指示剂 a点附近溶液出现红色 a点电极反应为① 然后再滴加2~3滴铁氰化钾溶液 b点周围出现蓝色沉淀 b点电极反应为② O2+4e-+2H2O4OH- Fe-2e- Fe2+ 123456789101112根据以上实验探究,试判断③ (填“a”或“b”)为负极,该点腐蚀更严重。解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a点(正极)附近溶解氧量大,发生O2得电子生成OH-的反应,b处(负极)铁失电子生成Fe2+,该点腐蚀更严重。b 123456789101112(4)图丙中钢闸门应与外接电源的 (填“正极”或“负极”)相连而不会被腐蚀,属于 法。解析:图丙中,要保护钢闸门不被腐蚀,钢闸门(阴极)应与外接电源的负极相连,属于外加电流法。负极 外加电流 123456789101112(5)金属阳极钝化是另一种电化学防腐方法。将Fe作阳极置于浓硫酸中,一定条件下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该阳极电极反应式是 。解析:Fe钝化形成致密Fe3O4氧化膜,则铁作阳极,电极反应式是3Fe-8e-+4H2O Fe3O4+8H+。3Fe-8e-+4H2O Fe3O4+8H+ 123456789101112感谢欣赏THE EN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docx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pptx 第三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练习,含解析).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