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第一框 增强安全意识话题引趣 导入新课道德修养:培养健康生活意识,树立珍视生命、维护健康的积极情感健全人格:学会珍视生命的一些具体做法,掌握基本的自救自护方法责任意识:生活中自觉树立规则意识和风险意识 学习目标重点重点难点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请你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校园里的安全标志和提示博物馆里的安全标志和提示: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标志和安全提示语新闻事件回顾:7月23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第三十四中学校体育馆楼顶发生坍塌。事故发生时,馆内共有19人,其中4人自行脱险,15人被困。事故共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这件事给我们什么启示?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笔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第五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求 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条 第十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以及为未成年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条件。第十一条 未成年人应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守护生命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笔记活动三:生活观察假期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不食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不攀爬窗户和阳台护栏,不往窗外扔东西,不在窗台和护栏边沿摆放可能坠落的物品。●不爬野山,不游野泳,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旅游。●严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不乘坐无牌、无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不携带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轻信网友,更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注意防范游戏充值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等情形。问题: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说说你的理由。2、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限制?好不容易放个假,怎么这么多限制 这些安全提示很必要,是对我们的保护。笔记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探究与分享思考:视频给我们什么启示?(2)自觉遵守规则。提示:(1)要树立规则意识。视频《四川彭州山洪事故》(4)及时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3)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1. 康康所在学校每学期都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和地震演练。对于学校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有( )A.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B.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C.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D.忽视了学生的在校安全C2.外卖员小李因担心送餐迟被用户差评,无视交通规则而“一路狂奔”,造成交通事故。这警示我们要( )A.多点理解,绝对不能发布差评B.拒绝外卖,杜绝事故高发根源C.遵守规则,纠正各种不当行为D.制定规则,保护外卖员的安全C3.李某某赴约见网友,被骗两万元钱并被偷走手机。该案例让我们汲取的教训有( )①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识②我们要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③要自觉遵守规则,对所有人都保持戒备④不因喜好盲目去做有潜在的威胁的事情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B4.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这句话讲的是( )A.树立规则意识B.增强风险意识C.树立安全意识D.养成健康习惯B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第 1 框 增强安全意识【教学目标】通过了解生活中的安全标识和安全提示,增强安全意识。(健全人格)2.了解保护生命安全的法律法规,树立规则意识。(法治观念)3.掌握保护生命安全的方法,增强风险意识。(责任意识)【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树立规则意识。教学难点:增强风险意识。一、导入新课播放视频,设想视频中人物的行为可能带来什么后果。教师追问:你在生活中遇到过类似的事吗 你是怎 么处理的 正确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二、新课讲授活动一:阅读教材 P67 的“生活观察”教师提问:(1)你如何看待上述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2)查找学校、博物馆、公共交通工具等不同场所的安全 标志和安全提示语,并与同学分享。教师讲述:1.校园里的安全标识和提示。2.博物馆里的安全标识和提示。3.公共交通工具上的安全标识和提示。 4.常见的安全标识牌和安全提示语。新闻事件: 7 月 2 3 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 市第三十四中学体育馆屋顶发生坍塌。事故发生时,馆 内共有19人,其中4人自行脱险,15人被困。事故共 造成11人死亡,7人受伤。问题:这个事件给我们什么启示 教师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牢固树立安全意 识,对那些可能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 人为侵害有所警觉和戒备,保护好我们的生命。教师板书: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活动二:阅读教材 P68 的“探究与分享”《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第五十八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营业性娱 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 人活动的场所。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酒吧、互联网上网 服务营业场所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场所的经营者,不 得允许未成年人进入;游艺娱乐场所设置的电子游戏设 备,除国家法定节假日外,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经营者 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未成年人禁入、限入标志;对难以判 明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第五十九条 学校、幼儿园周边不得设置烟、酒、彩 票销售网点。禁止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彩票或者兑 付彩票奖金。烟、酒和彩票经营者应当在显著位置设置 不向未成年人销售烟、酒或者彩票的标志;对难以判明 是否是未成年人的,应当要求其出示身份证件。任何人不得在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 动的公共场所吸烟、饮酒。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关于未成年人的规则和要 求 (2)我们为什么要遵守这些规则和要求 教师讲述:《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第十条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教唆、胁迫、引诱未 成年人实施不良行为或者严重不良行为,以及为未成年 人实施上述行为提供条件。第十一条规定:未成年人应 当遵守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道德规范,树立自尊、自律、 自强意识,增强辨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自觉抵制 各种不良行为以及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学生回顾、学习《中小学生守则》:1.爱党爱国爱人民。了解党史国情,珍视国家荣 誉,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2.好学多问肯钻研。上课专心听讲,积极发表见 解,乐于科学探索,养成阅读习惯。3.勤劳笃行乐奉献。自己事自己做,主动分担家 务,参与劳动实践,热心志愿服务。4.明礼守法讲美德。遵守国法校纪,自觉礼让排 队,保持公共卫生,爱护公共财物。5.孝亲尊师善待人。孝父母敬师长,爱集体助同 学,虚心接受批评,学会合作共处。6.诚实守信有担当。保持言行一致,不说谎不作 弊,借东西及时还,做到知错就改。7. 自强自律健身心。坚持锻炼身体,乐观开朗向上,不吸烟不喝酒,文明绿色上网。8.珍爱生命保安全。红灯停绿灯行,防溺水不玩 火,会自护懂求救,坚决远离毒品。9.勤俭节约护家园。不比吃喝穿戴,爱惜花草树 木,节粮节水节电,低碳环保生活。教师讲述:生活中的诸多“禁令”看似是对我们的限 制,其实是对我们自由和生命安全的保障。我们要自觉 遵守规则,对自身行为是否安全作出恰当评估,并及时 纠正自己的不当行为,从而有效地保护我们的生命。守 护生命安全,增强安全意识,我们要树立规则意识。活动三:阅读教材 P69 的“探究与分享”假期将至,学校给同学们发了一份安全提示。●不食用无生产日期、无质量合格证、无生产厂家 的食品,不食用变质、过期食品●不攀爬窗户和阳台护栏,不往窗外扔东西,不在 窗台和护栏边沿摆放可能坠落的物品。●不爬野山,不游野泳,不去尚未开发、开放的景点 旅游。●严禁驾驶电动自行车和摩托车,不乘坐无牌、无 证、超载、超速等非法营运或存在安全隐患的交通工具, 不携带危险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不轻信网友,更不要擅自与网友会面;注意防范 游戏充值诈骗、冒充好友诈骗等情形。教师提问:(1)你如何看待上述观点 说说你的理 由。(2)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限制” 学生回顾防溺水“六不准”:1.不准私自下水游泳。2.不准擅自与他人结伴游泳。3.不准在无家长或老师带队的情况下游泳。 4.不准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5.不准到无安全设施、无救护人员的水域游泳。 6.不准不会水性的学生擅自下水施救。教师讲述:我们要增强风险意识。“居安思危,思则 有备,有备无患。”我们要能够觉察潜在的威胁生命安全 的因素,不因好奇去做一些危险的事情,也不盲目触碰 一些危险的领域。远离危险,方能平安生活。活动四:探究与分享观看叶志平的视频,回答问题。教师提问:(1)是什么原因让叶志平校长流泪 (2)分享你参加消防安全演练的经历和感受。教师讲述: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所做的事 情不仅影响到自己,也影响着他人。我们用心对待和做 好事关安全的每一件事,既是对自己的生命安全负责, 也是对家庭和社会负责。三、课堂总结生命安全是维系人的生命存在的条件和保障,也是 我们创造和享受一切美好的前提。安全与每个人息息 相关,我们既要关注自己的安全,也要关注他人的安全, 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负责。③ 板书设计教 学 反 思“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的重要内容。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坚持了面向全 体学生的原则,以学生的生活需要和感知为出发点,力求使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对生命能有所感悟,懂得爱护生 命,增强安全意识。教学形式上以学生活动为主,体现了新课标的理念。纵观这节课,不足之处主要有如下两点。1.活动与情境设计完成后,教师应注意妥善安排各活动之间的次序,做到环环相扣,突出整体效果。2.在教学过程中,语言表达不够精练,教学过程调控还需进一步完善,学生的心理体验还可以更深入,这是以 后的教学不断改进的方向。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9.1增强安全意识教案.docx 9.1增强安全意识课件2025-2026学年度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道德与法治.pptx 视频1.mp4 视频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