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提高防护能力(课件22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9.2提高防护能力(课件22张PPT+教案+视频素材)

资源简介

(共22张PPT)
第三单元 珍爱我们的生命
第九课 守护生命安全
第二框 提高防护能力
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
道德修养:理解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灾害与灾难,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
健全人格:日常生活中自觉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和避险逃生能力
责任意识:树立对生命的尊重与珍爱的意识,提高防护意识和能力
学习目标
重点
重点
难点
活动一:生活观察
公共安全卫生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多个方面。公共卫生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都要郑做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小卫士。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注意手卫生
勤开窗通风
注意食品卫生
垃圾分类
分餐制用公筷
免疫接种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2、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防护能力?
生活小调查
1.当你外出的时候,特别是夜间或人员比较拥挤的时候,你会怎么做?
2.你认为学习哪些知识会帮助你迅速应对危险?
3.你认为你家里或学校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4.你知道紧急电话吗?
笔记
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对周围的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
思考:
为什么他们能做到临危不乱?
2024年2月23日,南京市某小区发生火灾。家住30楼的王先生听到楼下有人大喊“着火了”。因为不知道具体着火点在哪一层,王先生也不敢轻举妄动。在大体判断逃生方向后,赶紧把枕套打湿,捂着口鼻,睡衣外面套上羽绒服,穿着拖鞋,并降低身体被火焰灼伤的可能性,摸着黑从家出来。下楼过程中,他们碰到了一对爷孙,王先生就帮忙抱着孩子,4个人一起往楼下走。”
笔记
当生命遭遇危险时,我们要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和救他的能力,保护自己的生命,救助他人的生命。
活动二:探究与分享
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看着如瀑布般灌进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
思考: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
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人们根据周围事物的变化来,预测天气变化,识别风雨阴晴,以此来应对灾害。民间谚语往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显示出古人的智慧。
天气谚语: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
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就就来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走千里。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笔记
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
问题:
1、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
2、在生活中,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某地发生5.9级地震,当室内天花板将要掉落时,小洋迅速躲到墙角,等到安全后才逃出房间。小洋的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应急演练,他知道当地震来临时,如果不能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域,可就近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如承重墙的墙根、墙角,并蹲下保护好头部,防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在这次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
笔记
守护生命安全,提高防护能力,需要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活动四:方法与技能
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与技能
①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②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进,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③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展开自我救助;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④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绊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各抒己见:
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正确处理:
脚踝扭伤、眼睛进沙子、低血糖、飞虫钻进耳朵、蜂蛰伤、鼻出血、烫伤、猫狗咬伤、煤气中毒、中暑………
笔记
提高防护能力,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活动五:启思导行
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有50多万,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医院之外。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所采取的重要抢救措施。在最佳抢救时间的4分钟内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挽救生命。
问题:
1、请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请教专业人士等学习心肺复苏。
2、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常识 请查阅相关资料并与同学分享。
1. 小明的爸爸开车带着小明外出,车速非常快,小明对爸爸说车速过快容易发生危险,劝爸爸减速慢行。下列认识正确的有( )
A.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B.提高了危险预判能力
C.提高了避险和逃生能力
D.学习了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B
2. 康康所在学校每学期都积极开展消防演练和地震演练。对于学校的做法认识正确的有( )
A.占用了学生的休息时间
B.提高了危险预判能力
C.提高了避险和逃生能力
D.学习了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C
3.小明的住宅楼发生了火灾,家住三楼的小明应该( )
①跳楼逃生
②用湿毛巾捂住口鼻
③拨打119
④大声呼叫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C
4.小华不小心被鱼刺卡喉后,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大口吃米饭
B.咽面食或喝醋
C.用手抠出
D.去医院请医生用镊子取出
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 2 框 提高防护能力
【教学目标】
懂得科学的自救方法,既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道德修养)
2.结合社会观察,提高危险预判能力、避险和逃生能力。(责任意识)
3.掌握基本防护和急救的知识和技能,并能在紧急时刻应用。(道德修养)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教学难点:提高危险预判能力。
一、导入新课
阅读思考:2024年5月12日是第16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各地学校积极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系列活动,并邀请消防员进课堂,给同学们讲解与演示抗灾 知识与技能,提高师生应急处置能力,增强日常风险意识,提升防范思维。
想一想:开展防灾减灾主题宣传活动有何积极意义
二、新课讲授
活动一:阅读教材 P70 的“生活观察”
公共卫生安全包括疾病预防控制、环境卫生、食品 安全等多个方面,保障着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我们要争做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小卫士。
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和做法:
注意手卫生、勤开窗通风、正确处理有害垃圾、分餐 制用公筷、做好免疫接种等。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维护公共卫生安全的知识 和做法 (2)结合实例,说说在生活中如何提高我们的 防护能力。
生活小调查:
(1)当你外出时,特别是夜间或人员比较拥挤的时 候,你会怎么做
(2)你认为学习哪些知识会帮助你迅速应对危险
(3)你认为你家里或学校有哪些潜在的安全隐患
(4)你知道紧急电话吗
教师讲述:面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种自然灾害、 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等,我们应该时刻保持警觉,对 周围的环境做出准确的判断。
材料:2024年2月23日,南京市某小区发生火灾。家住30楼的王先生听到楼下有人大喊“着火了”。因为不知道具体着火点在哪一层,王先生也不敢轻举妄动。在大体判断逃生方向后,赶紧把枕套打湿,捂着口鼻,睡衣外面套上羽绒服,穿着拖鞋,并降低身体被火焰灼伤的可能性,摸着黑从家出来。下楼过程中,他们碰到了一对爷孙,王先生就帮忙抱着孩子,4个人一起往楼下走。”
思考:为什么他们能做到临危不乱
教师讲述:当生命遭遇危险时,如果我们掌握有效 的应对方法,拥有科学的自救和救他的能力,就能保护 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活动二:阅读教材 P71 的“探究与分享”
某地突降特大暴雨,一条隧道出口堵了上百辆车。车 主们心急如焚,却又无可奈何。当雨水开始灌进隧道时,堵 在尾部的小侯最早意识到了危险。他知道当水位上涨到 一定程度,人会被困在车里,有生命危险。时间紧迫,看着 如瀑布般灌进隧道的雨水,他不停拍打车门劝人们弃车逃 生。许多人因为小侯的及时提醒而避免了一场灾难。
思考:这个事例给你哪些启示
在过去,没有天气预报,人们根据周围事物的变化 来预测天气变化,识别风雨阴晴,以此来应对灾害。民 间谚语往往言简意赅、通俗易懂,显示出古人的智慧。
天气谚语:
蜻蜓千百绕,不日雨来到。 河里泛青苔,必有大雨来。天色亮一亮,河水涨一丈。
燕子低飞蛇过道,鸡不回笼喜鹊叫,大雨不久就来到。 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
无风起横浪,三天台风降。
视频:《地震来临前的七种预兆》。
教师讲述:提高危险预判能力。自然灾害发生之 前,往往有兆可循,危险大多可以预判;一些人为事故, 经过得当考虑,本来可以避免。危险预判能力不是天生 就有的,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学习安全知识,见微 知著,对潜在的危险作出科学判断,防患于未然。
活动三:阅读教材 P71 的“探究与分享”
某地发生5.9级地震,小洋迅速躲到墙角,等到安 全后才逃出房间。小洋的学校每年都会进行应急演练, 他知道当地震来临时,如果不能立刻撤离到安全空旷区 域,可就近寻找合适的躲避位置,如承重墙的墙根、墙 角,并蹲下保护好头部,防止被楼板、墙体砸伤。在这次 地震中,小洋就是根据演练中学到的方法来避险的。
思考:(1)你还知道哪些避险方法 (2)在生活中, 我们如何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教师讲述:平时,我们应当积极参加安全演练活动。 在危险来临时,我们要保持头脑冷静,就近、快速逃离到 安全地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以便求救和逃生。
教师板书:提高避险和逃生能力。
新闻事件:2024年1月19日晚,河南省南阳市某 学校一宿舍发生火灾,事故造成13人遇难、4人受伤。
思考:(1)遭遇火灾的正确脱险方法是什么 (2)你 会使用灭火器吗
观看视频:《怎样正确使用灭火器》。
新闻事件:11月13日上午,河南省焦作市 某初中七入年级部分男生在期中考试间隙如厕时,因上 下楼梯发生拥挤摔倒,造成踩踏事件,导致1人死亡、5人受伤。
提问:当你在生活中遭遇拥堵时,正确的脱险方法 是什么
教师提示:拥挤踩踏事件的预防与自护方法。
①上下楼梯、台阶时抓牢扶手,不凑热闹,不在人流量 大的地方停留,不随意喊叫,不搞恶作剧,不制造恐慌气氛。
②发现人群蜂拥而来时,不要盲目奔跑或逆流前 进,应马上避让到一旁,靠墙或抓住牢固的物体,等待人 群过去后,迅速离开现场。
③若已经被人流裹挟、无法自主控制前进方向,要 展开自我救助:先稳住双脚,保持平衡,用一只手紧握另 一只手的手腕,手肘撑开,平放于胸前,微微向前弯腰, 形成一定空间,以保持呼吸通畅。
④时刻保持警惕,避免被绊倒,即使鞋子被踩掉,也 不要贸然弯腰提鞋或系鞋带;一旦摔倒无法站起,应尽 量使身体蜷缩成球状,双手护颈,手臂护头,双膝蜷缩至 胸前,护住胸腔和腹腔。
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预防与自护的方法
各抒己见:如果遇到这些情况,你该怎么正确处理
脚踝扭伤、眼睛进沙子、低血糖、飞虫钻进耳朵、蜂 蜇伤、鼻出血、烫伤、猫狗咬伤、煤气中毒、中暑……
教师讲述:如果我们能在平时多掌握一些防护和急 救的知识与技能,在需要紧急救护时,就不会束手无策, 并可以争分夺秒地施救,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教师板书: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
活动四:阅读教材 P73 的“启思导行”
我国每年发生心源性猝死的人数有50多万,其中 大部分发生在医院外。心肺复苏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 所采取的重要抢救措施。在最佳抢救时间的4分钟内 及时进行心肺复苏,有很大的概率能够挽救生命。
问题:(1)通过观看教学视频或接受专业培训等学 习心肺复苏。(2)你还知道哪些急救常识 查阅相关资 料并与同学分享。
三、课堂总结
在日常生活中,突如其来的灾难、事故可能会危害 人的生存、健康和幸福,甚至会毁灭鲜活的生命。为了 守护生命安全,我们要提高危险预判能力、提高避险和 逃生能力,还要学习防护和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只有这 样,我们才能保护自己的生命,也才能救助他人的生命。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选取的材料为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新闻案例,教学的目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提高防护能力不仅能保 护自己的生命,也能救助他人的生命,在生活中能够提高危险预判能力和避险逃生能力,了解一些生活中常见的、 有实践意义的防护与急救的知识与技能,帮学生解决一些实践层面的实际问题,让所学知识服务于生活,从而达到 守护生命的目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