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3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走向共同富裕 课件(共39张PPT+内嵌视频)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新课导入
结合视频和材料,谈一谈你对共同富裕的理解。那我们实现共同富裕了吗?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彰显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新课导入
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注:共同富裕≠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
共同富裕
活动1:探究全面深化改革
探究新知
结合图片分享交流:进入新时代,我国继续进行的改革是一场什么样的改革?
1.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总目标
(1)内涵: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2)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知识小课堂
活动2: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与举措
探究新知
广东,我国经济第一大省,以不到全国2%的国土面积、9%的人口,创造出全国超十分之一的经济总量,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万亿元,连续36年居全国首位。
改革开放是广东的根与魂,是广东最鲜明特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广东勇立潮头,先行先试,敢闯敢干,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为什么要全面深化改革?
(发展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1)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分析以上两组图片,和同学讨论需要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活动2: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与举措
VS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社会生活中的现实挑战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2)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材料一:2025年,我国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达到1222万人,较2024年增加43万人,再创历史新高。面对如此庞大的毕业生群体,就业市场的压力显著增加。
材料二:从国内看,经济回升向好基础还不稳固,有效需求不足,特别是消费不振。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账款拖欠问题仍较突出。群众就业增收面临压力。民生领域存在短板。 ——2025政府工作报告
以上两则材料说明了什么?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两则材料说明了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活动2: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与举措
3.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1)将改革进行到底,开启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我国从2011年开始,经济增长速度连续15年低于10%,说明中国经济进入了怎样的发展阶段?
年份 中国GDP年度增长率 年份 中国GDP年度增长率
2024 5% 2015 7.76%
2023 5.2% 2014 7.86%
2022 3% 2013 9.54%
2021 8.1% 2012 9.64%
2020 6.6% 2011 9.4%
2019 6.9% 2010 9.65%
2018 6.7% 2009 14.23%
2017 6.9% 2008 12.72%
2016 7.3% 2007 11.4%
活动2: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与举措
2007-2024年中国GDP年度增长率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3)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新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
【知识拓展】党的十九大提出“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高速度”是经济发展初级阶段的目标,用数量或规模来标注经济发展“快不快”。“高质量”则是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后的目标,用质量和效益来衡量经济发展“好不好”。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结合视频,理解高质量发展,思考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
活动2: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与举措
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3.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2)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结合上图,说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哪些现实挑战?如何解决这些现实挑战?
活动2: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与举措
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对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4)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新挑战)。
3.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3)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2月23日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 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动力,巩固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千方百计推动农业增效益、农村增活力、农民增收入,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基础支撑。
为何“改革”一词在中央一号文件频繁出现?全面深化改革还有什么原因?
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策: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活动2:探究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与举措
2.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3.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4)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如何才能让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向着更远的目标谋划共同富裕,提出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的目标。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
探究新知
同学们围绕“共享发展”的话题,你一言我一言展开讨论。
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根据四位同学的描述,请你总结一下什么是共享发展?
共享发展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全民共享、全面共享、渐进共享、共建共享。
活动3:理解共享发展的内涵
共享的主体---全民共享
共享的过程---渐进共享
共享的内容---全面共享
共享的途径---共建共享
4.正确认识共享发展成果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携手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注意:不是部分人享有;不是短时间能实现的,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活动4:分析共享发展的原因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党和政府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老百姓过上更加幸福的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走遍了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亲们吃得怎么样,住得怎么样,还有什么困难,都是总书记最深的牵挂。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引领神州大地山乡巨变。今天的中国,一幅幅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画卷正徐徐铺展。
总书记的人民情怀
结合视频和材料思考:为什么要让人们共享发展成果?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5.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结合材料,谈谈党和政府如何做到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活动5:了解共享发展的举措
党的二十大报告:
“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
6.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知识小课堂
探究新知
活动5:了解共享发展的举措
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和同学们分享一下党和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来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问题?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我们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深入群众、深入基层,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探究新知
活动5:了解共享发展的举措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提高就业质量
提高收入水平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打赢脱贫攻坚战
实施健康中国战略
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探究新知
活动5:了解共享发展的举措
近年来,党和政府采取了很多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措施
幼有所育
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
住有所居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探究新知
活动5:了解共享发展的举措
出自李世民《晋宣帝总论》
含义:天地虽然广袤无垠,但是黎民百姓才是国家的根本。
结合以上图片和材料,说说党和政府如何做到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3)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知识小课堂
随堂练习
1.从绿皮火车到高铁列车,从泥土路到水泥路,从露天电影到巨幕电影……发生在每个人身边的小事汇聚起来就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变革。从国情角度思考,将改革进行到底的理由有( )
①我国存在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②我国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③我国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使我国变得更加繁荣富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B
随堂练习
2.东部沿海到中西部内陆,从江南水乡到塞北草原,从繁华闹市到恬静农村,各地重要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服务到位,保障老百姓端牢拎稳“米袋子”“菜篮子”“肉案子”“果盘子”“油瓶子”。这表明( )
①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得到解决
②我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③我国经济发展转向高速增长阶段
④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C
随堂练习
3.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以下对共同富裕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B.共同富裕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
C.共同富裕是新时代党的中心任务
D.共同富裕意味着消除了贫富差距
A
随堂练习
1.深化农村改革,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画卷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文件强调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乡村振兴到乡村全面振兴,我国正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增进民生福祉。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发展思想和战略?
(2)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谈谈为何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使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4.深化农村改革,绘就乡村全面振兴画卷
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全面振兴规划(2024-2027年)》,主要目标是:到2027年,乡村全面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文件强调要加快现代农业建设、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吸引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全面振兴、繁荣乡村文化、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从乡村振兴到乡村全面振兴,我国正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促进农民收入增长,增进民生福祉。
(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坚持什么发展思想和战略?
(2)结合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谈谈为何要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使农业农村现代化迈上新台阶?
随堂练习
部分网民沉迷短视频,但也有网友通过短视频应用程序学习跳舞、烹饪、英文等,这告诉我们网络是把双刃剑,青少年要提高自控能力,要学会“信息节食”,合理利用短视频。
答:(1)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乡村振兴战略。
(2)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促进协调发展。 通过产业升级、绿色发展等举措,能充分挖掘农村发展潜力,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乡村振兴是推动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关键路径,确保农民增收、农村繁荣,助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走向共同富裕
改革进行时
共享发展成果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
课堂小结
全面深化改革的举措
全面深化改革的内涵、总目标
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
共享发展成果的做法
正确认识共享发展
班级论坛发布了主题为“物质生活好了,是否就是幸福”的帖子。请你跟帖参与讨论,谈谈对幸福生活的看法。
布置作业
再 见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