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科目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八上 题目 《养成亲社会行为》 课时安排 1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八年级上册第二课的第二框题。八年级教材更加关注“长大的我”以及“与社会发生联结的我”,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是展现丰富多彩社会生活的开篇。教材通过引导学生了解不断扩展的生活半径,逐渐明晰“我与社会”的密切关系,养成亲社会行为,从而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这部分内容对于学生了解社会并学会逐渐适应、参与变化发展的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与价值。学情分析 在身心发展方面,八年级学生比七年级学生更加成熟、稳定;在知识积累方面,比七年级学生更加丰富、多元。逐渐长大的他们,拥有更多走出校门、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的机会。活动半径延伸,视野随之开阔,与社会的连线越来越密。然而,主客观的局限仍让他们在融入时需要方法指引和经验沉淀,这正是成长必经的阶梯。核心素 养目标 道德修养: 理解亲社会行为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 健全人格: 2.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促进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 责任意识: 3.主动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自觉践行亲社会行为。教学 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亲社会行为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导入环节:视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习语: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让我们从“一个村”“一棵树”“一片湖”的发展变化里感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嘱托和期盼,人人动手、人人尽责,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 设问: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人人动手,人人尽责”,这启发我们在生活中养成怎样的行为习惯呢? 结合社会热点,直接导入新课。环节一:案例探究阅读下列材料,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端主加? 案例一:端主加发起环保行动时仅9人,面对质疑不争辩,用藏汉双语分享经验。自筹经费购置工具,坚持不收取会费,将成果归功团队。协会最终壮大为6个民族、592人的志愿联盟,覆盖11个村和8个草场分厂。 案例二:为解决牛羊误食垃圾问题,他组织清理草原垃圾9.4万余吨;成立“卸货小组” 吸纳18名妇女,人均年增收3万元。冬季暴雪中带病安装防滑链,保障牧民通行安全。 学习提示:都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 联系实际:你还知道哪些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说说理由。 教师引导归纳:1.亲社会行为?P13 含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 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结合模范人物的正义事迹,培养学生情景材料分析能力,并主动总结经验结论。环节二:小组讨论视频素材:端主加的采访 (1)结合采访视频,说说端主加的行为对沿途村民和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 你愿意加入他们的队伍吗?为什么。 学习提示:可从此行为对个人、对社会的影响进行讨论。 教师引导归纳: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13 必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 重要性: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 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 通过采访视频,吸引学生注意,调节课堂氛围,直观明了的知晓所学知识,突破教学难点。环节三:生活观察1.情境创设 设问: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 2.请说说以下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节能降碳,绿色发展”? 小道:我每天花十分钟看新闻,了解“两山”政策、美丽中国等社会热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分享自己对相关社会热点的看法。 (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小德:我上周策划社区旧物改造市集,邀请同学担任“环保摊主”,用闲置物品制作手工艺品,把卖得的款项捐给山区学校。 (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小法:我选择骑行上下学,短途出行优先公共交通;在公共区域部随地吐痰,不随地让垃圾... ... (遵守社会公德,绿色出行 ) 教师引导归纳: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14 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 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 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 展示学生易错观点,端正中学生的价值观,提升社会生活的积极性。 从不同学生的具体亲社会行为,让学生明白在社会不同领域发展中,个人都能以实际行为做担当,提升思维深度。课堂小结(共20张PPT)新课导入今年8月15日是第三个全国生态日。让我们从“一个村”“一棵树”“一片湖”的发展变化里感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嘱托和期盼,人人动手、人人尽责,让中华大地蓝天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习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第一单元 珍惜青春时光第二课 在社会中健康成长2.2 养成亲社会行为核心素养目标01道德修养理解亲社会行为内涵及其对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的重要作用,形成初步的道德认知和判断。02健全人格理解亲社会行为的含义及表现,促进自我认同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03责任意识主动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自觉践行亲社会行为。自主预习阅读教材P12-15,完成下面的预习目标,要求大字慢看,小字快读,并且用铅笔圈点画重难点知识,限时3分钟。1. 亲社会行为是什么?(含义与表现)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重要性与意义)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行动)探索新知一阅读下列材料,你会用哪些词语来形容端主加?端主加发起环保行动时仅9人,面对质疑不争辩,用藏汉双语分享经验。自筹经费购置工具,坚持不收取会费,将成果归功团队。协会最终壮大为6个民族、592人的志愿联盟,覆盖11个村和8个草场分厂。为解决牛羊误食垃圾问题,他组织清理草原垃圾9.4万余吨;成立“卸货小组” 吸纳18名妇女,人均年增收3万元。冬季暴雪中带病安装防滑链,保障牧民通行安全。帮助他人奉献社会有担当...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亲社会行为。探究分享结合实际生活,你还知道哪些行为属于亲社会行为?说说理由。公共社区利益帮助他人分 享谦 让合 作关心社会发展笔记区1.亲社会行为?P13含义:亲社会行为是人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是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探索新知二小组讨论:(1)结合采访视频,说说端主加的行为对沿途村民和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2)你愿意加入他们的队伍吗?为什么。为什么要加入端主加发起环保行动队伍?(亲社会行为)小组讨论对个人对社会对青少年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笔记区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13必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时期,我们应该养成亲社会行为。重要性:亲社会行为促进个人成长和社会进步。亲社会行为有利于我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能够为他人带来温暖,使人际关系更加融洽,为社会增添正能量。为相应全国生态日学校组织八年级学生参加宣传“节能降碳,绿色发展”社会实践活动,几位同学就此展开了讨论。小德: 节能降碳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我们都应该出一份力。小治:绿色发展是大势所趋,这个活动很有意义。小法: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了解社会。小道:我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有必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探索新知三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赞同后三位同学观点。原因:①学习形式多样,社会实践也是学习。②“节能减、排绿色发展”实践活动有助于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更好的节约资源保护环境。”③社会实践活动有利于了解社会、提升能力,提高社会责任感,培养亲社会行为。探索新知三请说说以下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节能降碳,绿色发展”?小道:我每天花十分钟看新闻,了解“两山”政策、美丽中国等社会热点,在道德与法治课堂上分享自己对相关社会热点的看法。小德:我上周策划社区旧物改造市集,邀请同学担任“环保摊主”,用闲置物品制作手工艺品,把卖得的款项捐给山区学校。小法:我选择骑行上下学,短途出行优先公共交通;在公共区域部随地吐痰,不随地让垃圾... ...1.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2.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3.遵守社会公德,绿色出行笔记区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14①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②我们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③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④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以聪明才智贡献国家,以开拓进取服务社会。启思导行从小到大,我们了解很多模范人物的故事。请以雷锋为例,参考P15的提示,探究其成长过程?模范人物——雷锋 成长环境人生志向社会条件贡献评价启示旧社会的苦难让他渴望帮助他人。立志为人民服务。新中国提供了奉献社会的平台(参与建设)。乐于助人、乐于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被称为“雷锋精神”的象征,受全国人民敬仰。主动关爱他人,将个人成长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阅读感悟青年人在求学期间,喜欢思考人生的价值是什么,青春应该在哪里用力、对谁用情、如何用心。我在青少年时期特别是七年 “梁家河大学”时光里也常思考这些问题。那时,当地老百姓常说:“肥正月,瘦二月,半死不活三四月。”我大受触动,感觉农民怎么这么苦,一定要为他们做点事情。我曾把郑板桥的诗《竹石》改写为:“深入基层不放松,立根原在群众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希望你们: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习语 |课堂小结1.亲社会行为是什么?2.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重要性与意义)3.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2.1养成亲社会行为含义:符合社会道德要求、有益于他人和社会的行为表现:谦让、分享、合作、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A.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B.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变化发展。C.了解风俗习惯,遵守社会公德,积极融入社会生活。D.热心帮助他人,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随堂练习1.“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积极帮助他人、亲近社会B.保持独立思考、拒绝盲从C.积极融入社会、放弃学习D.善于人际交往、保持快乐A随堂练习2.2025年学雷锋活动月期间,平遥县某中学的志愿者走进社区进行环保宣传,走上街头清理小广告,走进敬老院帮扶老弱病残.....他们在服务社会中获得成长,展现了青春的风采和力量。这样的活动有利于青少年( )①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亲社会行为②从社会生活中获得物质支持③形成正确的价值观,获得接纳和认可④提高网络媒介素养,传播正能量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②④A随堂练习3.请写出遇到以下情境,你会怎么做?下课期间,发现有同学在校园随地人垃圾,你会......放学时,你发现小年级的同学一个人提着重重的书时,你会……在食堂就餐时,你发现隔壁同学把剩饭剩菜倒在桌面上时,你会……当你发现同学在国旗上乱涂乱画时,你会……作 业 布 置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2《养成亲社会行为》教学设计.docx 2025十佳志愿者:端主加.mp4 2025年秋2.2《养成亲社会行为》.pptx 导入:两山论二十载.mp4 雷锋:永不生锈的“螺丝钉”.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