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2课 中国共产党诞生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陈独秀、李大钊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等史事,认识中国 共产党成立的历史意义, 理解伟大建党精神素养目标 知道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的具体表现,绘制中国共产党成立条件示意图。(时空观 念、史料实证) 掌握中共一大、中共二大召开的相关史事,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意义。(史料实证、历史解释) 了解全国工人运动高涨局面的基本史事。(史料实证) 通过本课内容,认识到中国共产党是历史的必然选择,是中国革命的坚强领导核心,是一个领导人 民取得民族独立、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政党。(唯物史观、家国情怀)一、导入新课教师活动:以《觉醒年代》视频片段导入。教师过渡:通过视频让学生了解到共产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战胜各种艰难险阻,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壮丽篇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重新走进历史,去见证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设计意图:生动画面、声音和场景创设,快速吸引学生注意力,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二、新课讲授(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教师活动:阅读材料,分析俄国十月革命的成功给当时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带来了怎样的思考。材料: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暴力推翻了资产阶级政权,建立了世界上无产阶级专政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学生活动:使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曙光,中国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教师活动:下图中的人物是谁?在传播马克思主义方面有怎样的贡献?学生活动:李大钊。1918年,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赞扬十月革命;1919年5月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中较为系统的介绍马克思主义,他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教师活动:观察下列图文信息并结合课本,归纳当时的知识分子采取了哪些方式让工人们接受马克思主义。这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学生活动:组织工会;开办补习学校和工人识字班;出版反映工人生活的刊物。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背景教师活动: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课本图文信息,试着思考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材料:同年(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来到中国,先后与李大钊、陈独秀商讨建党事宜。——摘编自《中外历史纲要》(上)学生活动:①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思想基础)。②工人阶级不断壮大,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阶级基础)。③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组织基础)。④共产国际的帮助(外部条件)。2.中共一大教师活动:观看《开天辟地》视频,梳理中共一大召开的相关史实。学生活动:(1)时间:1921年7月23日。(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红船。(3)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马林等。(4)内容:党纲 党的名称 中国共产党奋斗目标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 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中心工作 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领导机构 成立中央局,陈独秀当选为中央 局书记(5)意义:①标志着中国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诞生了!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教师活动:“焕然一新”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学生活动: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新的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新的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拓展探究】教师活动:为何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救国尝试没能成功?学生活动:①地主阶级是封建土地剥削制度的既得利益者,必然维护封建统治,如洋务运动。②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挤压,资产阶级力量薄弱,不管是改革还是革命都不彻底。③都有妥协性,且容易脱离群众,资产阶级利益与无产阶级利益本质上还是对立的。教师活动:由此,你能得出关于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什么认识?学生活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不是偶然的,它适应了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教师活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形成了伟大建党精神,说说你对建党精神内涵的理解。学生活动: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3.中共二大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归纳中共二大召开的相关史实。学生活动:(1)时间:1922年7月。(2)地点:上海。(3)内容:①重申了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②制定了党的最低纲领,即在民主革命阶段,党的主要任务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的压迫,将中国统一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4)意义: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对比记忆】教师活动:中共一大与中共二大对比。学生活动:会议 中共一大 中共二大时间 1921年7月 1922年7月地点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上海纲领 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 最高纲领:实现共产主义 最低纲领: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反帝反封建)意义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明确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三)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教师过渡:在党的组织和推动下,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其中,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教师活动:阅读课本,归纳与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相关的史实,完成下面表格。谈谈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学生活动:(1)相关史实:时间 1923年2月口号 “为争自由而战,为争人权而战”结果 罢工遭到帝国主义和直系军阀吴佩孚的血腥镇压。此后,全国工人运动暂时转入低潮(2)启示: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三、课堂总结本课主要学习三部分内容: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三部分内容之间环环相扣,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是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基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又推动了全国工人运动的发展。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确定的中心工作就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而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依靠工人阶级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才能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这就为后来与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做了准备。四、板书设计五、教学反思中国共产党诞生这一课是重要的内容,也是重要考点。在问题与探究的过程中形成了教学互动,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与此同时,通过对知识点的归纳总结,学生熟练掌握了本课重点,加强了对中国共产党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的理解。还有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比如对史料的选取、解读要更加明确,知识点之间的衔接要更加灵活。我会在以后教学过程中改进,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