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 践行平等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 践行平等 教案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七课 追求自由平等
第 2 框 践行平等
知道平等在法治意义上的内涵,正确认识自由和平等,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构建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政治认同)
明白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社会主义法治基本原则,领会平等的真谛所在,树立平等的意识。(道德修养)
崇尚法治精神,增强平等观念,能以平等的态度对待他人和自由,学会正确行使自由和权利,做遵纪守法的好公民。(法治观念)
教学重点:如何践行平等。
教学难点:平等的重要性及表现。
一、导入新课
故事分享:有一天,著名作家萧伯纳在街头遇到一个聪明活泼的小女孩,就和她交谈了很长时间。离开时,萧伯纳对小女孩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著名的萧伯纳。”小女孩看了萧伯纳一眼,学着大人的口气说:“回去告诉你妈妈,今天同你玩的是小女孩安妮娜。”萧伯纳一时语塞。
提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哪些道理?
学生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人格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哪怕是面对像萧伯纳这样的大作家,小女孩也有着自己平等的尊严和地位。
教师讲授:在我们的生活中,平等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无论是在学校、家庭还是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渴望被平等对待。那我们应该怎样去践行平等,让平等真正地在我们生活中落地生根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践行平等》,共同探寻答案。
二、新课讲授
目标导学一:平等的意义和内涵
活动一:介绍人类追求平等的足迹
出示讨论话题:
临时工与正式工同工同酬
公务员加分政策
重残疾人就业优惠政策
重设军人就业扶持
提问:根据以上话题,你认为平等在人类发展和社会进步的过程中具有怎样的价值。
讨论规则:
1.组长组织、人人参加,3分钟内完成讨论。
2.讨论时1人书面记录结论要点,1人准备代表发言。
3.小组代表发言完毕后,其他组员或其他小组可以补充。
教师归纳: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
做一做:
教师讲述:平等意味着同等情况同等对待,但在不违反平等原则和精神的情况下也会存在差别对待,这是为了让他们获得实实在在的平等。
目标导学二:平等的表现
活动二:以法悟平等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三条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议一议:从中你读到了什么信息?
教师归纳:平等表现为人格平等,所有人的人格尊严都受到法律平等保护。
材料二:我国宪法和多部重要法律有关于平等的规定。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民事主体的财产权利受法律平等保护。
☆刑法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教育法规定: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财产状况、宗教信仰等,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机会。
1.从上述宪法和法律规定中,你对“平等”一词又有了什么新的认识?
2.请从材料二中,任选一条法律条例,探讨其是否体现平等并说明理由。
教师归纳:平等意味着权利义务平等。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也都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目标导学三:如何践行平等
活动三:播放视频——抵制校园欺凌微电影《不该出现的朋友圈》
1.视频中校园欺凌涉嫌侵害了被欺凌者的哪些合法权利?
2.如果你是被欺凌者,你可以如何反击校园欺凌这一“不平等”行为?
3.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如何践行平等?
教师归纳:校园欺凌者侵犯了他人的生命权、健康权、人格尊严权以及未成年人享有的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多项权利。面对校园欺凌,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向老师、学校、家长或公安机关寻求帮助。
教师讲述:践行平等,首先要增强平等意识,平等对待他人,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用合法的方式捍卫平等。
三、课堂总结
本节课我们学等,知道了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平等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它有助于人们政治上平等参与、经济上共同富裕、文化上共建共享。本框题的学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平等,平等待人,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努力践行平等;增强平等意识,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共同建设平等有序的社会。
本节课通过学生讨论、案例展示等教学方法,深深吸引了学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充分认识到了平等的重要性以及在生活中应努力践行平等。在后续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师生互动要频繁,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反馈要及时,对学生的回答和表现要及时给予反馈,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